陈梓恩网红照片:高考状元的屠龙宝刀| 作者:李晓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5:19:01

 
 高考状元的屠龙宝刀| 作者:李晓鹏
    书评:大道至简

    《老子》云:“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意思就是说正确的规律必然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但总有很多人喜欢去找小路、钻捷径,结果只能是白白的浪费时间。在学习的领域也是如此,比如有人为了快速记忆数字,就把数字和某个具体的东西对照起来,象π=3.14159,就可以根据读音想像成“山间一树一壶酒”。但这样的方法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提高我们的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则非常值得怀疑。

    在《高考状元的屠龙宝刀》这本书中,作者对这些做法提出了批评,放弃了对各种琐碎的小技巧、小诀窍的介绍,而是把学习方法与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思维科学研究成果结合起来探讨,认为真正的高效学习模式,必然是建立清晰的思路、把握众多知识之间的联系和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而在做题的时候也是一样,只需要从题目的条件和问题中涉及的知识点出发,用平时建立好的知识网络把它们联系起来,就可以很轻松地找到解题的思路。

    这个道理是如此的简单,以至于大多数人都不屑于去认真的理解它、运用它,却认为那些学习好的人无非都是天生比自己聪明,要不就是掌握了什么不为外人所知的“武功秘籍”。为此,作者用了大量的实例――包括他自己和他认识的其他高考状元的真实经历,还有达芬奇、肯尼迪、比尔?盖茨、杰克等人的言行,以及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等初高中各个科目的试题,来说明这个最简单最常见的学习模式是如何有效,应该如何理解、把握和应用。而且,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个最简单最常见的原则,就足以应对各个科目的各种难题,而不必浪费时间去寻找什么只有“聪明人”才知道的“捷径”。

    从这一点上看,这本书与作者的前一本学习论著《学习改变命运》可谓一脉相承。《学习改变命运》已经连续两年位居当当网中小学教辅畅销书榜首,但它的内容也只是告诉大家学习需要有正确的目标、专心致志、持之以恒这些众所周知的道理。这些道理人人都会讲,作者的成功之处在于他能够比别人讲得更加透彻、更加有趣,而不是提出了什么惊世骇俗的新观点。在这本新书里,这种写作风格得到了保留,流畅和富有幽默感的文字,再加上各种精心安排的事例和图片,相信会在“学习方法”这个古老和枯燥的问题上给人更多的启迪。


 
    聪明的大脑如何思考?

    2006年12月,前哈佛大学校长拉里?萨默斯访问中国,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的时候,记者问道:“你认为一个优秀的哈佛大学生需要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萨默斯先生说:“正直诚信的品格是我们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除此之外,我想最重要的是思路清楚,分析问题的时候有着非常清晰的思考过程。”

    我们平时说某人很聪明,智商很高的时候,也常常用反应快、思路清楚来形容。“思路清楚”,这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词语,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为什么萨默斯先生会把它看得如此重要?

    1997年的时候,有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成为了俄罗斯总统办公厅主任的助手,他叫弗拉基米尔,相貌平平,身材中等,也不怎么爱说话。当办公厅主任不在的时候,他就有机会直接向总统报告。当时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后来在回忆录《午夜日记》里说:“他(弗拉基米尔)提交的报告总是思路非常清楚,这一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受到总统重视的弗拉基米尔很快被提拔为国家安全局长,一年后成为政府总理,半年后,叶利钦将总统的宝座让给了他。从主任助理到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的总统,他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这个人就是现任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

    叶利钦选定普京为他的接班人,当然还有更多更复杂的原因,但“思路清楚”显然是原因之一。

    我小学的时候成绩曾经非常好,但是进入初中以后,学习的科目和每个科目的知识一下子增加了好几倍,学习起来非常吃力。刚进入初中那段时间,我的成绩一度很不理想,无论怎样努力都上不去,求胜心切的我干脆用作弊的方法来“争取”好成绩,结果被查了出来,还挨了很重的处分。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加上我自己的努力摸索,终于找到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成绩进步非常迅速,长期占据我们学校的年级第一。完成这个转折以后,我自我感觉最大的变化就是:学习和做题的时候思路变得非常清楚了,再多的知识也能够被我梳理得井井有条。这种清楚的思考方式一直伴随着我,并不断让我在以后的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来到北京以后,我结识了很多北大、清华、人大的朋友,他们都是高考中的胜利者,也都很聪明,无一不是思维清楚的学习者——毫无疑问,一个头脑混乱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

    可见,清晰的思维,往大了说,是国家领袖的必备素质,往小了说,是我们取得好成绩的必备条件,难怪哈佛大学校长会把它视为优秀学生最重要的素质。那么,清晰的思维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个思维清晰的聪明人呢?

    要想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就必须先明白我们的大脑是如何思考问题的。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小小的头脑测试:

    问:当你看到“萨达姆”三个字的时候你会想起什么?

    首先,你是不是会想到伊拉克、总统、绞刑、战争、布什、9?11事件、“恐怖大亨”本?拉登、大屠杀等?这些词语伴随着图像迅速在你的脑海里一一浮现。

    ——从一个点出发,联想到很多相关的点,这是我们大脑思考问题的第一步。

    然后,你需要把这些零散的词语稍微组织一下,形成一幅比较完整的图像。这样,如果你想向别人简要介绍一下萨达姆,你就会说:“他曾经是伊拉克的总统。9?11事件以后,美国总统布什认为他在背后秘密支持本拉登的恐怖活动,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伊拉克战争,结束了他在伊拉克的统治。战争结束以后,他被美军逮捕,并被伊拉克特别法庭以大屠杀的罪名判处绞刑。”

    ——把联想到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整理,这是我们思维的第二步。

    也许上面对萨达姆的介绍并不是非常的准确和完整,每一个读者都会想像出不同的关键词,并根据这些关键词组合成自己脑海中萨达姆的图像。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从中可以发现自己的大脑是如何进行思考的。

    我们从“萨达姆”三个字开始的思维过程,可以用如下这张图来表示:

    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小测试,我们就可以初步了解大脑的思考方式:

    我们的大脑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总是先从一个或者几个点出发,展开联想,想到很多很多相关的点,再把这些点连接起来,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考过程。

    明白这样一个过程到底有什么用呢?它与萨默斯先生所说的思路清晰的优秀学生有什么关系吗?

    我们来看这样一道物理选择题:

    如果将一个塑料瓶装满水,拧上盖子封死,然后朝着瓶子开一枪,结果会怎样?

    A水从子弹的出口向前喷出;

    B瓶子向四周炸开,水向四周喷出;

    C瓶子里的水会向前和上下左右喷出,但不会向后喷出;

    D瓶子里的水会上下喷出。

    要想解决这样一道题目,我们的大脑应该怎样进行思考?

    第一,根据我们前面所说的大脑的运转方式,它总是从一个或几个关键的点开始的。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题目的“关键词”。这道题目当中有这样几个关键词:塑料瓶、子弹、水。

    第二,接下来,我们要从关键词展开联想了:

    关于塑料瓶,中学物理没有什么相关的知识点;

    关于子弹,我们会想到极高的速度、极强的穿透力,也许还能想到子弹运行的抛物线轨道,但根据这些好像还是不能得出结论;

    然后我们想到水,中学物理中关于水的知识点有很多,比如水的密度、浮力、压强、光在水中的折射、全反射等。再进一步往下想,其中密度、浮力、折射、全反射都好像和这道题没什么关系。那么压强呢?可以想到压强的大小、方向……对,方向!这道题目的选项不就是在说瓶子里的水会朝什么方向喷吗?那么水的压强的方向是怎样的呢?物理书上写得很清楚,在同一位置上,水的压强在各个方向都是一样的。

    第三,我们再把前面想到的关键词联结起来,就可以得出一幅完整的图像:

    子弹以极高的速度穿过塑料瓶,给瓶子里的水施加了巨大的力量,由于水的压强是向四周传播的,所以,瓶子会向四周炸开。正确答案是B。

    子弹穿过易拉罐的瞬间,罐子向四周炸裂。尤其注意有大量的水会逆着子弹射入的方向向后喷出。

    我们再回到上面的题目,如果我们在考试中遇到了这么一道题,我们在哪几种情况下能够找到正确答案呢?

    第一,瞎蒙一个,蒙对了;

    第二,以前做过这道题;

    第三,见过子弹穿过水瓶的照片或者视频,知道它会四周炸开;

    第四,从题目出发,利用学过的知识,推出正确的结论。

    这四种情况中,前面三种都属于运气好,如果遇到别的题目的时候没有这种运气,那就只有干瞪眼了。而只有第四种是真正意义上的“解题”,具备了第四种能力,不仅能够解这一道题,其它更多的题也能解。所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才是提高学习成绩惟一的正途。而要想具备这种能力,只需要我们按照大脑正常的运转方式来思考就行了,所以,它也是每一个正常人都可以通过学习来加以掌握的。

 
    你的大脑运转速度和爱因斯坦的速度完全一样

    我们知道,人的思维速度非常快,大脑内部的信号是靠生物电流传播的,速度可以达到每秒30万公里,所有人都完全一样,生物电流不会因为你是天才或者不是天才而改变传送速度。爱因斯坦的大脑电流速度不会超光速,你的大脑电流速度也不会只有每秒20万公里。请务必记住:你的大脑运转速度和爱因斯坦的速度完全一样。

    所以说,所谓的聪明人和不够聪明的人,他们在思维能力上的区别并不是谁的大脑“运转更快”,而关键在于思维的方式要对路,在于谁的大脑“运转更正确”。具体到我们的学习中,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的强弱,也不在于谁的大脑天生就比别人“慢”,而关键在于是否“正确”。因此,对于一个头脑聪明的人而言,“思维快捷”只是表面现象,“思路清楚”才是根本。

    我们小学做数学题的时候就知道一个简单的公式:时间=距离/速度。既然大家的思考速度都是一样的,要比谁能更快更好的达到目标,成为一个优秀的学习者,就必须找到正确的道路,走出最短的距离。

    一条正确的道路应该包括三个部分:正确的起点、正确的过程和正确的终点。如果我们在学习和解题的时候不能采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就会面临如下的问题:

    第一,输在起点:面对问题不知道从何下手。

    我经常听见很多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向我抱怨说:“哎呀,我一看见题目就犯晕”、“我一看见课本就犯晕”、“我一想到数学就头痛”等。不管是犯晕还是头痛,其实都是思维混乱的表现。比如有人看到前面那道物理题目,就会一头雾水:天哪,老师从来没有告诉过我用枪打水瓶会有什么后果,我怎么会知道?我只玩过玩具枪——最后只能依靠猜测来胡乱蒙一个。而思维正确的人则会知道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词,开始进一步思考。

    第二,输在过程:知识点越多,思路越混乱。

    很多人都玩过一种叫“俄罗斯方块”的小游戏,如果能够把各种各样的俄罗斯方块按照形状互补地堆砌起来,就可以不停地玩下去,赚个几十万分。但如果只是胡乱摆放,那么只需要十几个方块就可以把屏幕填满,游戏也就很快结束了。

    我们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需要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如果能够有效的梳理,人就越学越聪明、越来越渊博,越是综合性的大考,他的成绩就越能和普通同学拉开差距;如果只是像一堆乱七八糟的俄罗斯方块一样堆在我们脑子里,大脑很快就会被填满,学习就会越来越痛苦。

    所以有不少人小时候学习挺好,显得挺聪明的,但是随着年级越来越高,知识越来越多,他就无法应付,学了后面忘了前面,复习前面又忘了后面,成绩越来越差;有的人平时学习不错,做一些课后习题也感觉还行,但是一旦遇到把很多知识点串起来考的题目,遇到综合性的大考试,成绩就一落千丈。这样一些现象,都是不正确的思维模式所造成的。

    第三,输在终点:无法利用已经知道的知识推出清楚正确的结论。

    很多人在学习过程中有这样的感觉:相关的知识全都学过、全都知道,但就是不会做题,平时看书听课自我感觉良好,一上考场就一塌糊涂。原因很简单:他不知道怎样才能把学过的知识有效地组织起来,用现成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

    还有的人能够找到正确答案,却不知道怎么表述。常常有人在某一次考试结束以后,和同学们对题,发现自己答案全对,试卷一发下来就傻眼了:基本上全错。原因也很简单:理科的题目,他答案正确,过程乱七八糟,没人知道他怎么算出来的;文科的题目,他觉得他说的就是标准答案的意思,但判卷老师却看不出来他有这个意思。一言以蔽之:思维混乱,不知所云。

    讲到这里,我想大家已经可以理解为什么思路清楚对一个人如此重要,因为它直接决定着一个人智商的高低,也对我们能否有效的学习和解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聪明的大脑,必定是一个思路清晰的大脑,反之亦然。

    如果我们在学习中遇到了前面提出的各种问题,对自己目前的学习效率和解题速度很不满意,总觉得自己不够聪明,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毫无疑问,我们需要努力改变错误的思维模式,学习正确的思维模式,让自己成为一个思路清楚、头脑灵活的优秀学习者。现在,就让我们立刻行动起来吧!

    小结:

    1你的大脑运转速度和古今中外任何一个天才都是一样的,惟一的区别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

    2正确、清楚、高效的思维能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高智商”,不过是建立在大脑正常的运转方式的基础上。只要我们遵循大脑运转的规律,就可以有效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3我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是错误的思维方式造成的,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努力改变现有思维模式,让自己的思维更加清楚和高效。

 
    找到学习的基本规律之简单学习

    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要在各种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需要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在学习中把知识学好;第二步是在做题的时候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正确地解题。在考试中,谁解对的题目多,谁的分数就高,这是一个谁都明白的道理。第一章我们介绍了正确的解题思路,但“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如果没有平时良好的知识积累,再好的解题思路也是没有用的。

    说到学习的方法,很多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也有着这样的困惑:“有效的学习方法是什么?我好像知道一点点,但是不知道怎么说。就算说出来,别人也很难理解。”2001年的时候,我和2000年的安徽文科状元一块到浙江乐清演讲。2000年高考还是全国统一命题,这个文科状元不仅是安徽省第一,到了北大跟其它省的文科状元一比总分,还是第一。作为一个文科生,居然还拿过物理竞赛全国一等奖,招牌大得吓死人。他走上讲台,侃侃而谈了一个半小时,下边越听越迷糊,最后基本上是被嘘下去的。他自己也很沮丧,下来后向我抱怨说:“我读高中的时候就是这样学习的,大家怎么都不明白呢?”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很多善于学习的人自己也说不清楚怎样提高学习成绩呢?

    这是因为,真正有效的学习模式实际上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术”的层次,也就是具体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比如如何记笔记、如何对待错题,做英语阅读理解的时候应该如何把握文章的核心句子,如何根据题目到文章中找答案等;

    第二个层次,则是“道”的层面,也就是学习和解题的基本规律是什么,这才是我们学习中最核心的东西。一切好的学习技巧和方法,都必须符合学习的基本规律。

    优秀的学生,都是高效的学习者,他们向别人介绍学习方法,一般都是说一些自己平时是如何学习的,仍然停留在“术”的层面。具体的方法和技巧非常多,也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人。

    别人听了,因为不明白其中的“道”,往往只能一知半解,拿来也不知道怎么用。就好像现在的流行歌曲,不管你识不识谱、

    懂不懂发声,买张CD或者下载个MP3来多听几遍,跟着歌星们哼两句,也能到KTV里面去吼两嗓子。但除了极少数悟性极高的人以外,靠这种模式是没办法真正把歌唱好的。

    所以说,要想精通学习的“术”,必须先明白学习的“道”。

    在前文,我们已经知道了大脑运转的基本模式。现在,我们还需要知道,学习的基本规律,也就是学习的“道”到底是什么?

    我们先从“简单学习”开始了解。

    我们来设想这样一个画面:在一百多万年前的原始社会,一个原始人小孩要学习钻木取火,他该怎么办呢?

    首先,他要去找他爸爸,说:“爸爸,我想学习钻木取火。”爸爸听了会很高兴,摸着他的头说:“好,真是一个爱学习的乖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没准能当个副酋长什么的。”于是,爸爸就找来一根木头,一个条形的石块,把木头放在地上,双手不停地搓着石头,在木头上钻,看见冒烟了,就一边继续钻一边拿嘴去吹,最后把火苗吹了出来。孩子托着下巴在旁边聚精会神的看着,爸爸演示完之后问:“看明白了吗?”孩子说:“明白了。”——这是一个理解的过程。

    爸爸又问:“记住了吗?”孩子点点头说:“记住了。”——这是一个记忆的过程。

    爸爸说:“好,你来试一试。”于是孩子从爸爸手里接过木头和石块,认真地钻起来——这是一个练习的过程。

    通过不断的练习,当孩子能够熟练地从木头上钻出火来的时候,他对于“钻木取火”这个知识,算是掌握了。

    我们任何一个人,学习任何一门知识,总是从一个一个的知识点开始。学习单一的知识点的方法,几百万年过去,咱们还是跟原始人没有什么区别,也得按照“理解、记忆、练习”的过程来学习。

    比如我们学习物理,翻开八年级物理的课本,可以在上面看到一个非常简单的公式:

    P=U×I

    当你第一眼看到这个公式的时候,你会想什么?

    显然,你会想:这个公式是什么意思啊?也就是说,当人看到一个新东西的时候,第一本能就是寻求理解——这是什么?

    理解完了之后,我们已经知道,这个公式中的P代表的是电功率,U是电压,I是电流,它的意思就是电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接下来要做什么呢?

    还需要把这个公式背下来。因为只有把它记住了,才能加深对它的理解,也只有把它记住了,才能更好的应用。这是一个“记忆”的过程。

    经过了理解和记忆之后,我们还需要带入一些具体的数值,通过做一些题目来加深对它的理解和记忆。比如“已知一个电灯泡的电功率是22W,电压是220V,问它的电流是多少A?”我们把电功率和电压代入公式,用电功率P除以电压U,就可以把电流算出来:

    I=P/U=22W/220V=0.1A

    这个“理解、记忆、练习”的过程,是我们学习单一知识点的基本过程,也就是一个“简单学习”的过程。

    “简单学习”确实很简单,可以说人人都会、古今通用。但你千万不要小看它,你看几百万年都过去了,从钻木取火到现在,人们想掌握某个单一的知识点,还是必须通过理解、记忆、练习的简单学习来实现。

    看到这里,也许有很多想立刻明白学习诀窍的同学会在心里骂我:绕了一大圈,从原始社会扯到现在,说的原来是人人都会的东西,不是浪费表情吗?

    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那么恭喜你,这说明你是一个做事情非常讲究效率的人。不过人人都会做,并不意味着人人都能做好,就好比说人人都认识“哆来咪发索拉西”,但要把这些音阶融汇贯通谱写出一首好听的歌来,就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对于“P=U×I”这样的简单知识点,只要智力正常,通过简单的理解、记忆、练习,谁都能够掌握。如果学习仅仅是这样,那也就不需要什么中考高考,也不会有什么高分低分的差别了。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找到学习的基本规律之系统学习

    “哆来咪发索拉西”好认,连我这种五音不全的人都会哼哼,真正考水平的地方,在于把它们组织起来,构成韵律,编出好歌。

    一个一个的简单知识点好学,“已知一个电灯泡的电功率是22W,电压是220V,问它的电流是多少?”这种题谁都会做。但是,把很多知识点连起来一考,很多人就立马犯晕。学习的时候,学了后面忘了前面;考试的时候,记得这个记不得那个。

    有人总结了学习的“第一章第一节定律”。就是说,我们学了一学期下来,只有第一章第一节记得最熟悉。为什么呢,因为他每次复习都从第一章第一节看起,看完第一节之后,又想起个什么事情,又忙别的去了。过了一段时间再复习,好像都忘得差不多了,又从第一章第一节看起……一学期下来,第一节看了无数遍,当然记得牢靠。惟一的遗憾就是,除了第一节,其他的都记不得了。

    随着我们从小学进入初中,从初中进入高中,进入大学甚至将来出国留学,数量会呈现爆炸性的增长。知识越多,“第一章第一节定律”就越会发挥它神奇的功效。

    比如,我们小学主要学语文、数学和英语,到了中学会增加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到了大学,四年下来,不管哪个专业,最少都要修20门科目。而且每个科目的内容都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

    小学英语只要求500个左右的单词,初中要求1500个,高中要求3500个,到了大学过六级则需要6000个,如果读完大学要想出国,比如到美国读研究生,则需要12000个,要成为英语的专业人才,最少需要20000个单词量。

    小学数学只是简单的加减乘除的变化,初中则分为代数和几何,高中几何又会分为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到了大学,一个数学专业的学生则要学二十几门数学课程……面对这么多的知识,我们还仅仅依靠“理解、记忆、练习”来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简单累积,根本就不可能胜任。

    钻木取火的原始时代已经过去了上百万年,我们怎么能仍然停留在原始人的学习层次!要学习现代教育所要求我们掌握的巨大知识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经历一个崭新的学习阶段,即“系统学习”的阶段。

    那么,什么是系统学习呢?

    虽然我们需要学习的知识点的数量呈爆炸性增长,但知识点再多,也不值得害怕。每年的中考高考总有不少人能考很高的分,说明它还远远没有多到不可能学好的地步,这里边肯定是有门道的,只不过我们大部分人不知道罢了。

    这里面的奥秘就是:这些众多的知识点并不是相互孤立的,相反,它们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把握好知识之间的联系?听起来很普通啊,它会有什么神奇的地方?我们来举个例子,假设你现在想打车去50公里外的地方,上车以后掏出几张百元大钞对司机说:“现在,请你把四个轮子卸下来,发动机也拆了放后备箱里,然后带我去某地,我付你双倍的价钱。”结果会怎样?我估计司机可能会一脚把你从车上踹出去,或者直接送你到精神病院接受治疗。

    汽车为什么能够高速奔跑?因为它的各个零部件按照科学原理正确组合,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最终可以让这个好几千公斤重的机械巨兽跑出每小时上百公里的速度。如果把它拆成一堆零件,那它连一公里也跑不了。

    我们学习的众多知识点,就是汽车身上的一个一个的零件。如果这些零件只是杂乱无章的堆在我们脑子里,那它们不会发挥任何作用,我们的学习效率将极度低下;只有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行有效的组织,我们的学习才会有效率,我们才能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题——这就是学习的基本规律。

    比如英语单词,我们小学的500个单词可能死记硬背下来,但要想从500到5000甚至20000,那就非常困难了。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别着急,如果你的眼睛只盯着一个一个的单词,背两万个几乎不可能,但幸运的是大部分单词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一些构词规律——如词根构词法、词缀构词法等,相互联系起来的。这就为我们背单词提供了方便。

    比如“express”,这是一个初中学习的单词,意思是“表达、快速传递”,如果我们明白了构词的规律,只要记住这一个单词,也就等于记住了十个单词和词组:

    expressing急迫的;

    expressed感到急迫的;

    expressly明显的;

    expression表情;

    expressionless面无表情的;

    expressive富有表现力的;

    expressiveness丰富的表现力;

    expresslift直达电梯;

    expressway高速公路;

    expressdelivery快递。

    对于这些单词,如果还是通过简单学习一个一个地去死记硬背,显然是效率低下、得不偿失。

    再比如我们的数学,平面几何那么多内容,其实都是从五个最基本的公理推导出来的,从这五个公理出发,我们可以推出初中所有的直线、角度、三角形、四边形的相关定理。这些定理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了几何学的知识整体。如果我们不明白其中的联系,干巴巴的一个定理一个定理地去背,在变化多端的几何题目面前肯定束手无策。

    不管英语也好、数学也好、物理也好、历史也好,任何一门学科都像一辆汽车,具有两个特点:

    第一,它有很多零件,也就是众多的知识点;

    第二,这些零件(知识)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起来,互相联系。

    这两条,缺一不可,缺了任何一条,它都不可能成为一门学科。

    我们很多人在学习的时候只注意第一条,而忘了第二条,这样的人当然不可能把知识学好,就好像一个背着一堆汽车零件跑的人当然跑不过开着汽车跑的人。

    梳理清楚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这样一个学习过程,也就是系统学习的过程。

    把握好这些零件组织的规律,我们就可以开着汽车在学习的道路上飞奔了。
 
    怎样让你在学习的道路上飞奔

    明白了汽车的原理,有了汽车的零件,现在我们要学着组装汽车。

    我在小学的时候成绩很好,每次考试都是第一第二,但是进入初中以后,刚开始不能适应初中的学习,无论怎么努力都不能重现小学的辉煌了,成绩总是在中游徘徊,面对糟糕的成绩,我感觉在同学们面前很没有面子,老师和父母失望的表情更让我难受,在这种长期的压力小,少不更事的我终于做出了一个可怕决定。

    我决定采用作弊的方法来取得好成绩,而且不是一般的作弊。我联络班上几个学习成绩很差的哥们,在期末考试的前一天晚上,偷偷潜入学校的办公室,撬开存放试卷的柜子,把期末考试的试题和答案都偷了一份出来。

    那一次期末考试我果然如愿以偿地考了年级第一名,只是这样的第一名显然没有任何意义。我们的这种小花招也不可能瞒过大人的眼睛,最后还是被发现了,我受到了非常严厉的处分,这个处分直到中考前一个月才撤销。

    在我的作弊行为被发现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在学校成了一个声名狼藉的人,周围的老师、亲戚朋友,都觉得我是一个不肯努力学习,却妄图通过投机取巧的方式来取得好成绩的坏孩子。我觉得所有人都不理解我,因为只有我自己心里知道,其实我很想努力,也确实一直都在努力啊!但是这样的努力不能取得效果,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想取得好成绩的迫切心情才让我犯下了这样的错误。

    如果一切就这样下去,我可就彻底完蛋了。

    我们班主任的一堂很普通的班会课改变了这一切。

    因为我的作弊行为属于我们学校历史上的“第一大案”,引起了学校的充分重视,班主任、年级主任、教导主任都找我谈过很多次话。我也实话实说,就是不知道该怎么提高学习成绩,才出此下策的。其实当时在我们班上不仅是我,还有很多同学都感到非常不适应初中的学习要求,只不过只有我选择了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试图改变现状。这个现象引起了我们班主任的重视,为此,他在一节班会课上给我们讲了初中应该如何学习。

    他告诉我们,初中的学习不能单靠死记硬背,而要活学活用,要注重把握知识之间的内部联系。他还告诉了我们初中的学习方法:

    首先要自己对知识点做一个总结,要自己画知识体系图,从而理清自己的思路,弄清楚知识的脉络结构。

    此外,他还介绍了“三个本”的概念,即课本、笔记本和错题本,在学习的时候要把体系图和这三个本结合起来用。

    这些东西其实很多人都知道,没有什么奇特之处,更谈不上什么“独门秘笈”。我们的班主任口才也不是很好,很多人都没有听进去,即使听明白了也不怎么愿意去做。我因为一直都是比较听话的学生,而且刚刚犯过错误,要好好表现,所以听得很认真,下去之后就老实地去做了,每天把各门学科的知识都画成体系图,对课本、课堂笔记和习题都认真地进行整理。

    我这个知识体系图是怎么画的呢,其实也挺简单,先在这里秀一下初中物理的知识体系图,后面的章节会仔细讲它包含的意义和具体的使用方法:


 
    这幅图是用电脑画的,我初中的时候当然画不了这么漂亮。开始的时候,只觉得很辛苦,没有什么感觉,成绩也没有什么起色,只是一天天坚持下来了。没想到只用了不到一个学期,就在期末考试的时候,我居然真地考了年级第一!这回可不是靠作弊得来的了。

    尽管多少有些出乎意料,但在期末考试之前还是有预感到自己肯定能考好。因为我在复习的时候,觉得跟以前复习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了:先翻看自己画的体系图,然后根据体系图所梳理的知识结构,逐一复习平时整理好的笔记本和错题本,感到思路非常清晰,重点难点和自己学习中的弱点全都一目了然,全然没有了以前那种一团乱麻、不知所措的感觉。

    尝到了甜头的我便一直坚持下来,从此以后,几乎每一次考试都是年级第一名。在中考当中,我数理化全部满分,以全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重庆市的重点中学——江津一中。进入高中以后,我选择了文科,仍然用这一套方法来学习,对付文科的学习也非常得心应手,最后在高考中我的总分是江津第一,文科科目成绩是重庆市第一名。

    中学的学习,我用这一套方法取得了不可思议的成功。但我没有完全弄明白这套看起来平淡无奇的方法好在什么地方,直到我进入大学后,我发现好多同学都有过跟我类似的经历。有一个北京林业大学姓杨的MM说她高中的时候生物特别不好,就尝试着像我这样画图,也是老师教的,没想到一年后生物竟然成了她最强的科目,用她自己的原话来说:“要是我所有的科目都用这种方法,我就考进清华,而不是‘紧靠清华’的林大了。”还有一个北大物理系的兄弟跟我聊起这件事情,激动得不得了,说他高中也是这么学的,现在正在和他们寝室的兄弟联合起来,要搞一个大学物理的更大的体系图。

    这些事情让我对自己高中这套方法产生很强的兴趣,很想把它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不仅要知道它有用,还要知道它为什么有用。后来又长期做一些教育方面的演讲和写作,这才逐渐明白,这套方法之所以有效,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因为它让我突破了普通的简单学习的阶段,有效地进行了系统学习:

    用画体系图的方式把平时学习的知识点都联系了起来,建立了完整的知识结构,理清楚了各个学科的内在结构。这个时候,既拥有了各种汽车零件,又有了汽车组装图,通过努力把零件正确组装以后,我们就可以开着汽车在道路上飞奔,把那些跟钻木取火时代的原始人类一样仍然靠步行的人远远甩在后面了!

    有很多同学学习其实很努力,看了很多书,做了很多题目,结果除了感到累以外,几乎没有什么收获,对于学习反而越来越感到迷茫。对于这些埋头苦读,陷入书山题海中不能自拔的同学来说,可以用一句古诗来形容他们的感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你脑子里面有了一幅完整的体系图的时候,整个学科的框架结构内在联系一目了然,就会有一种新的感觉:以前是从下往上看,仰着头怎么看怎么受累,还到处都有东西挡着,死活看不清楚知识的全貌,现在则是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来俯览群山。这种感受也可以用一句古诗来形容: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对于那些还处在“不识庐山真面目”境界的同学来说,需要做的也是一句古诗: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上的这一层楼,就是从简单学习这个较低的层次,上升到系统学习的层次,从一个更高更远的视角来看待我们需要学习的各种知识。

 
    系统学习与高效解题

    前面大家已经看到了我画的初中物理知识体系图,这和我们的解题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来看一道例题,这是一道中学物理题目,只要你具有初中物理的基本常识,看懂它就完全没有问题:

    已知:一台直流电动机,标有“24W,36V”字样,用多用电表测得它的电阻为2欧姆。

    问:当这个电动机满负荷运转的时候,它的效率是多少?

    别小看这道题,它可是出身名门、血统高贵:它是2004年全国初中生物理竞赛的复赛题。你要没参加过物理竞赛,而且成功杀入复赛,都不好意思跟它打招呼。要解决这道题目,是不是很难呢?

    首先,这道题的条件里面谈到了电功率“24W”和电压“36V”,很容易就想到我们前面说过的公式:P=U×I。通过电功率P和电压U可以把电流I求出来:I=P/U。

    但光知道这么一个公式是不行的,因为题目不是问你电流是多少,而是问你“当这个电动机满负荷运转的时候,它的效率是多少?”

    怎么样才能计算效率呢?电动机在运转的时候,除了通过自身转动带动别的东西转动以外,电流本身也会产生一部分热量的消耗,要想算出它的工作效率,就必须把这个损耗减去。

    相信大家还记得我们上一章说的“关键词联想”的思维模式,这道题目的关键词是“电功率、电压、电阻、效率”。

    怎么求热的损耗呢?热的损耗和电功率、电压、电阻有什么关系呢?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想到,P=U×I这个公式是出现在八年级物理的“电功与电功率”这个部分里边的。这个部分的内容还讲到,电做功有三种效应,一种是磁效应,第二种是化学效应,第三种是热效应。

    当你想到“热效应”的时候,就明白了,热损耗的公式要到电能转化为热能的原理中去寻找,就能够想出解题需要的第二个公式“Q=I2Rt”。

    这个时候,我们的知识体系图就发挥作用了,这一步的思维路径是沿着体系图走的,路线如图:

 

 
    其中Q就是热量,也就是我们要求的热损耗。I是电流,R是电阻,t是时间。由于我们求的是效率,时间的长短不用考虑,电阻已经知道了:2欧姆。

    我们将电阻R代入第二个公式Q=I2Rt,求出热量的损耗率,然后再用额定功率减去热量损耗率,就求出了实际功率。再求出实际功率占额定功率的百分比,电动机的工作效率就求出来了。

    怎么样,很简单是不是?知道了答案之后当然很简单,如果在中考或高考的时候把标准答案发给你一份,你一定觉得中考高考题目简直简单得掉渣,不考全国第一简直良心上说不过去。这种好事人人都想遇到,惟一的遗憾是它跟天上掉金元宝一样,不太可能发生,所以要想知道正确答案只能靠自己,让自己真正具备找到正确答案的能力。

    回顾一下我们解决这道题目的过程,我们要具备解决这道题目的能力,需要我们做些什么呢?

    首先,你需要知道这两个公式,并且把它们记住,还要会用,这是通过“理解、记忆、联系”的简单学习来实现的;

    其次,你需要知道这两个公式之间的联系,像我们前面的图一样,通过头脑中的物理知识体系图把它们联系起来,从而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一个一个地想出这些个公式,这是通过系统学习来实现的;

    最后,你要按照本书第一章讲的“大脑运转的正确模式”,理清思路,最终实现解题。

    还是很简单是不是?这一次没有疑问了,高分其实就这么简单!只需要三步,我们就可以从对某一门知识一无所知,最后成为解题高手。如果连物理竞赛的全国复试题都难不住你,中考高考岂不是全都成了小儿科?

    这样一种模式,不仅是用来解决这样一道题目。实际上,如果我们通过简单学习和系统学习,最终在自己脑海里形成了各个学科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图,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联系起来之后,以前的各种难题就不再是难题了。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考试中所谓的“难题”,无非难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考的知识点“多”,前面的例题考察了两个知识点,再难一点的题目也就是考你五个、八个知识点。

    第二是知识点之间的跨度“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比较复杂。比如前面的例题考的知识点都是在电学的范围内,那么再难一点的题目的不同知识点就可能跨越电学和力学两个大的类别,甚至把电学、力学、光学的内容都串起来考。

    但是,不论知识点再多,对中高考的出题专家来讲,他都不可能跑出我们课本上的知识范围,考你一个相对论的题目。所以说,再多的知识点也一定可以包含在这样一张完整的体系图之内。只要知识点在这个体系图范围内,那么通过这张图我们就一定能把它们联系起来。所以当你脑海里有了这么一张图之后,难题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脑子里边有了这张图,又能够按照正确的思维模式理清思路,就能够在两分钟之内想出来这两个知识点,实现解题。别忘了,你的大脑是按照每秒钟30万公里的速度运转的,两分钟想出两个知识点简直就像用原子弹炸掉一棵树那么容易。

    但是,如果没有这张图,没有清楚的思路,解题的时候走错了方向,那么不要说两分钟,两个小时,甚至两天也未必能把题目做对。我们不应该因为解题困难而抱怨自己脑子天生太笨——本来你要炸的树在夏威夷,你却把原子弹扔到了北冰洋,怎么能抱怨原子弹威力太小了呢?


    我们总结这三步的过程,都是用理科的题目来举例,现在我们换个角度,用文科的学习来看一看这三个步骤的效果。

    学文科的道理其实和理科一样。我自己在高中就是学文科的,这三步在文科中同样管用。比如说政治里面的哲学原理,很多人觉得枯燥无味,记忆起来也很痛苦,如果把中学的所有政治知识加起来,简直就是天量的记忆负担,简直无法克服。还有历史地理,似乎都是一些纯粹的死记硬背的功夫。以至于有人说:理科主要靠理解,文科基本靠背,说得我们这些文科生好像都成了只会死背书的呆子。实际并不是这样。我到各地讲课的时候,常常给同学们举例说:

    “高中哲学其实东西很少,讲了半天只讲了一句话,你真把这一句话搞清楚了,学习起来就简单得很: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只要我们认识和掌握了规律,就可以利用规律来改造世界了!”

    ……现在,不论你是几年级,或者是教师或家长,都请把自己假设成为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对哲学一无所知,从0开始学习,最终要在高考场上实现解题,拿下高分,需要哪几个步骤呢?

    第一步,是简单学习。我们要通过简单的理解、记忆、练习把各个知识点学一遍;

    第二步,系统学习。通过归纳、总结、整理,把众多知识点联系起来,在我们大脑里面建立了这样一幅完整的体系图:

 

 
    这幅图反映了辩证唯物论的全貌,我们在回忆这些知识点的时候就变得思路很清楚了:

    第一层次: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只要我们认识和掌握了规律,就可以利用规律来改造世界;

    第二层次:世界是物质的,分为两部分:世界为什么是物质的,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第三层次:世界为什么是物质的?从三个方面论证: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的意识也是物质的。

    然后,我们再来梳理“物质是运动的”这个二级关键词下面的层次和知识点。

    ……

    如此反复,我们甚至可以轻松地做到闭着眼睛就把整个辩证唯物论完整地复述一遍,要知道,这可是厚厚的一大本书的内容。如果没有系统的梳理,要把这么多知识点一个一个硬生生地背下来,谈何容易!

    通过简单学习和系统学习,我们还需要第三步:用第一章讲的正确的思维模式来解题。

    现在,我们的学习过程已经结束,进入了2002年的高考考场:

    2002年的全国高考,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一些(以前是七月高考,2002年起改在6月了),但天气还是非常炎热,窗外知了叫得正欢,考场里却一片死寂。讲台上坐着表情严肃的监考老师,两只眼睛像探照灯一样扫来扫去,严防任何人作弊。所有的人都在埋头做题,你自己也被这种紧张的气氛压抑得大气也不敢出一口,只看见试卷上赫然印着这样一道题: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感叹到:“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历史上,洞庭湖的面积曾广达6000多平方公里。但多年来,由于片面强调粮食生产,洞庭湖区大规模围湖造田,加上大量泥沙淤积,造成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

    近些年,该地区逐步退耕还湖,尤其是1998年以来,政府投资70亿元,进行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大了1/5,湖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除传统养殖业外,还发展养殖业,加工业等,湖区居民收入明显提高。

    问: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转变,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12分)

    这道12分的大题你应该怎么做?

    有人一看,哇,哲学启示!哇,12分!赶紧把自己所记得的全部哲学启示都弄上去,答了足足12点,密密麻麻写了一大篇。答完之后还自我安慰:我写了这么多字,12个要点,一点给我一分不就行了?

    这样的想法当然很好,惟一的问题是阅卷老师并不支持他的这种观点。老师看见密密麻麻一大片就开始皱眉头,心想:这学生不错,知识还挺丰富,字也不少,就给你两分吧。你这道题就算完了。

    如果你学习文科仅仅靠简单学习死记硬背了一些杂乱无章的知识点,那么这道题也就是这个结果。

    正确的思路应该是这样:

    首先我们要来看问题“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转变,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题目中的关键词有三个“围湖造田、退耕还湖、转变”。

    从“围湖造田”我们会想到什么?破坏自然环境。退耕还湖呢?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此外还可以从材料里面看出,保护环境的结果是人类也从中收益(湖区居民收入明显提高)。

    前面两个关键词都联想出了“环境”。环境如果用哲学的概念来归类,就是“客观世界”。人们保护还是破坏环境,就是“改造客观世界”。这个时候我们很自然地想到了我们的哲学体系图里面“利用规律改造世界”。人类可以改造世界,如果符合规律,就从中受益,如果违背规律,就会受到惩罚。

    从“转变”我们可以想到什么?既然要求是哲学启示,我们当然应该从哲学内容里面去想。哪些跟变化有关系呢?仍然从体系图里面搜索: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人类对规律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在把搜索到的关键词和前面想到的内容对比,不难想出这道题目应该围绕“规律”来回答。

    具体的思路图如下:

    通过对上面思路的整理,我们就知道该如何作答了。由于这是12分的大题,不能光干巴巴地答上两点原理,还需要根据原理对材料做一阐述:

    (1)人类对规律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2)规律是客观的,人该按客观规律办事。遵循规律的行为可以从自然界获益,违背规律的所为必将受到自然的处罚。

    (3)在洞庭湖区,以前人们不认识自然规律,违背自然规律,盲目违湖造田,破坏生态环境,受到了规律惩罚;现在开始认识规律、遵循规律,维护生态环境,实现了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小结:

    1要想提高学习成绩,其实只需要做到两点:第一是在学习的时候把知识学好;第二是在做题的时候正确运用学到的知识解题;

    2学习的时候,单一的知识点其实不难学,但当知识点越来越多、联系越来越复杂的时候,很多人就开始犯晕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应该进行系统学习;

    3所谓的难题,无非难在两个方面:第一考了很多知识点;第二知识点之间跨度大。只要我们脑子里面有一张清晰的知识结构图和解题思路图(具体做法参见后面的章节),难题就不再是难题了;

    4从一无所知到解题能手的三个步骤:

    简单学习(掌握知识点)→系统学习(建立体系)→理清思路(解题)
 
    学习恒等式与思维导图

    如果我们把前面讲过的物理例题的解题思路,和政治题的解题思路作一个比较,会发现不论文科题目还是理科题目,它们的解题思路都是相似的;

    如果我们把自然界从原子到宇宙的组织结构、我们社会的组织结构,还有我们的大脑的生理结构作一个比较,也会发现它们也有着惊人的相似;

    ——它们都符合“中心——四周”模式。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正确的思考模式=正确的学习模式=各个科目的内在规律

    这样一个等式,我们称之为“学习恒等式”。

    这是本书最重要的结论,把这个等式理解了,也就把握了本书的精神实质。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来介绍一下“中心——四周”结构图的来历了。

    这个图有很多名称,比如知识结构图、体系图、心智图、思维导图、概念图等,不同的名字代表了它不同的用途。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名称是“概念图”和“思维导图”。

    20世纪60年代,康乃尔大学的诺瓦克博士根据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教学技术——“概念图”(ConceptMap)。就是“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作为一种科学的教学策略,概念图可以来帮助教师和学生提高教学质量。“概念图”理论提出以后,迅速风靡西方世界,成为西方国家课堂教育的必备工具。

    同样是在20世纪60年代,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在研究大脑的力量和潜能过程中,发现伟大的艺术家达?芬奇在他的笔记中使用了许多图画、代号和连线。他意识到,这正是达芬奇拥有超级头脑的秘密所在。在此基础上,博赞发明了思维导图。前面介绍的微软、波音公司的培训变革,都是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的。

    关于思维导图的由来,还有一个小故事:

    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有一天,一个叫托尼?巴赞的男生到学校的图书馆借书,他问图书管理员:“在哪儿可以找到一本谈人的大脑和如何使用大脑的书?”图书管理员告诉他:“请到医学图书部。”

    “我并不想成为医生,也不需要对大脑动手术,我只是想知道如何使用大脑。”巴赞说道。“如何使用大脑?什么叫如何使用大脑?”图书管理员不解地反问。

    “就是我觉得自己的大脑利用效率不高,想知道如何才能正确使用,才能让我变得更聪明。”托尼?巴赞解释道。图书管理员略带惊讶地摇摇头说:“对不起,没有这样的书。”

    托尼?巴赞万分遗憾地离开了图书馆,在路上他就想:“我们买了一件家用电器,像洗衣机电视机之类的,都会有非常详细的使用说明书。而对于我们的大脑如此重要的东西,竟然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应该怎样使用!我们每天都在用大脑学习和思考,几百万年过去了,人类竟然还像原始人一样,出于本能的用大脑来学习。只有少数天生聪明的人成为杰出人物,而那些不知道如何使用大脑的人则永远被迫痛苦低效的学习,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于是,托尼?巴赞开始认真研究如何正确地使用大脑,他花了大量的时间翻阅了历史上众多名人的手稿,希望从中找到聪明人思考的印迹;又对大脑的生理结构做了大量的研究,最终创造了“思维导图”这一有效的思维工具。他把这个工具在一个叫芭芭拉的女孩身上做实验,这女孩是全校成绩最差的,被校方认为是学校历史上有记载以来智商最低的学生。学习思维导图一个月之后,芭芭拉的智商提高到了160,最后以高材生的身份毕业。

    概念图侧重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主要用于建立知识结构,跟我们前面说的体系图比较接近;思维导图则侧重于思维模式的训练和思路的整理,和我们介绍的解题思维路径图比较接近。但它们的结构都是一样的,都遵循“中心——四周”模式。

    我自己更喜欢“思维导图”这个名称,本书的副标题也是“思维导图学习法”,所以我们就把本书中出现的所有的“中心——四周”结构图都称为“思维导图”。

    实际上,早在我们既不知道“概念图”,也不知道“思维导图”的时候,很多老师就已经一直在使用像知识结构图这样的工具来辅助课堂教学了,也有很多优秀的学生自觉地用这种工具来帮助自己提高学习效率了,前面我谈到的北大的才子、农大的MM、清华的牛人,他们在高中的时候都不曾知道什么“思维导图”,但却一直在用它来进行学习。

    不过,好歹我们终于有了一个固定的名称,不必再在“思维路径”“体系图”“‘中心——四周’模式”……这些名字中绕来绕去了,这总是一件好事。

    现在,我们可以对“思维导图学习法”做出一个完整的概括:“一个理念,一个工具,三个步骤”。

    这一个理念,就是我们的“学习恒等式”,即我们的学习和思考都应该遵循“中心——四周”模式;

    一个工具,就是思维导图,它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按照“中心——四周”模式进行思考和学习,贯穿了我们从简单学习到系统学习再到解题的整个过程。

    小结:

    1我们的大脑生理结构,决定了我们在学习和思考的时候应该遵循“中心——四周”模式;

    2我们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都符合“中心——四周”模式;

    3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基本的学习模式和解题思路都是一样的;

    4学习恒等式:

    正确的思考模式=正确的学习模式=各个科目的基本结构=自然界的基本结构=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中心——四周”模式;

    5思维导图是将“中心——四周”模式运用到学习和思考中的高效的思维工具。
 
    发散性思维——发挥想象的魔力

    从本期开始,我就要陆续介绍如何画思维导图,从而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着画一画这个神奇的思维导图:

    大脑思维的基本模式分为两步,第一步:联想;第二步:整理。思维导图的画法,也就是按照这两个步骤来的。我们先来做第一步:联想。

    画思维导图的第一步:先在纸的中央画出我们要思考的中心内容,然后围绕这个中心展开联想。

    这种联想是毫无限制、完全发散的,你可以从中心词想到别的关键词,也可以从二级关键词想到更多的关键词,总之一句话:“子子孙孙无穷尽”——能想到多少就想到多少,不要考虑什么是否合理、有什么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将你的思维能力发挥到极致,至于理清思路,那是第二步才需要做的。

    思维导图,它的结构和原理跟脑细胞完全一样,从一个点到四周无限扩展的发散性思维,才符合大脑的本性。因此在激发人的发散性思维方面,威力惊人。我们的思维潜能,一直被传统的“线性笔记”所束缚:

    ——————

    a:××××××××

    b:××××××××

    ——————

    A:××××××××

    B:××××××××

    ——————

    这种层级严谨的线性书写格式(所谓“线性”,可以粗略地理解为它的思维路径是直线的,和思维导图的发散性思维相反),如果作为思考的结果写出来(公文、出版物、答题格式),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用来表达思考的过程,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这违背了我们大脑的本性——我们的大脑绝不是沿着一条直线思考的。

    达芬奇、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肯尼迪和达尔文都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天才,从他们的手稿中,可以看出,这些天才人物在思考的时候,都喜欢让自己的思维信马由缰,东抹抹西画画,想到点什么就随手画上去。他们的作品在整理出版以后,都会按照“线性笔记”的形式表现出来。但他们天才的思考过程却无法通过整齐规范的印刷品体现出来,真正的秘密隐藏在这些随意写成的手稿之中。

    托尼?巴赞就是在认真研究了无数天才人物的手稿之后,才创造了思维导图,诱导人们突破线性笔记的限制,主动进行发散性思维。

    我们每个人的脑细胞和这些天才人物都是一样的,不会说他们的脑细胞是向四周发散触角的八爪鱼,而我们的脑细胞却是一根一根的直线。只要我们也能够采用符合大脑本性的方式思考,每个人大脑的潜能都将是惊人的。而这,就是思维导图的功能。

    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充分联想,不仅是用来写作文,这种发散性思维,有利于我们突破常规的限制,找到各种问题的答案。我们很多人小时候都玩过一种叫“算24”的游戏,就是把一幅扑克牌去掉J、K、Q和大小王,然后随便抽出四张,得到四个数字。运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把这四个数字算出24来,而且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

    我从小就特别爱玩这个游戏,有些数字的组合非常简单,比如:

    64102或者1342

    很容易想到(6-4)×(10+2)=24和(1+3)×(4+2)=24

    但有的就难一些,比如:

    441010

    这个数字组合我是在网上看见的,发现很多成年人都想不出来,纷纷回帖说:“不知道”或者“楼主骗人,根本算不出来”。大家先不要看下面的分析,自己想几分钟,看看能不能想出来。

    其实,这个数字组合的难度在于它违反一些思维习惯。人们在算24的时候,不自觉地倾向于用一些比24小的数字组合起来,得出结果。比如3×8=24,4×6=24等,然后去找,这四个数字能不能分别组合成3和8,或者4和6。如果数字组合的结果比24要大,就很自然地觉得肯定不行,把它排除了。

    比如说“6666”这个数字组合,它有两种方法可以算出24来,大家自己立刻想一下,看能不能想出来。

    下面公布答案第一种方法是:6+6+6+6=24。这个很容易想到。第二种方法是:(6×6)-(6+6)=24。

    外国曾经有思维专家用这道题做过测试,发现两个结论:

    第一,绝大多数人都能想出前面一种,而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能想到后面一种。

    第二,即使是那些两种方法都想出来的人,也基本上都是先想到四个6相加,然后再想到第二种方法。

    大家看一下自己的结果,是不是符合前面两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因为6×6=36,比24大很多,人们在思考的时候习惯性地就把它排除了。

    6666可以有两种算法,第二种想不到总还有第一种。但441010却只有一种,必须突破常规才能想出来。我们还是用思维导图来表示一下解决它的思维路径,这道题目的关键词是“441010”和“加减乘除”,思维导图如下:

 

 
    这个图的意思很明确:假设算出24的最后一步分别是加、减、乘、除,然后用4和10去代,看看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再看剩下的三个数字能不能满足这个条件。比如说

    就表示,如果最后一步用加,那么4+20=24,剩下的三个数41010能不能把20算出来;或者10+14=24,那么剩下的三个数字4410能不能把14算出来。如果能算出来,就找到了正确答案,如果算不出来,就再想别的办法。

    这个图乍一看挺复杂,但却很全面很清楚,我们只需要一个一个地去想就行了,而不需要什么灵感或者天才之类的东西。最后我们会发现,加、减、乘都不行,除的部分要用4410算出240也不行,还剩一个24=96/4,必须用41010算出96来。

    96是个很大的数字,比24大多了,很多人就在这里止步,因为直觉告诉他不太可能。实际上,正确的答案就隐藏在这里:10×10=100,100-4=96。因此正确答案是:(10×10-4)/4=24。

    很抱歉我写了那么多字才把分析过程说清楚。也许有人会问:不就是一道算24的题目吗,画那么大一幅图,杀鸡焉用宰牛刀?高射炮打蚊子——纯粹浪费。

    这个高射炮打得到底值不值,我们来比较一下就行了。下面是另外一道算24的题目,读者可以先自由地思考,看用十分钟能不能想出正确答案:

    3377

    如果想不出来,再模仿前面的思维导图自己画一画,看用十分钟能不能想出正确答案。

    答案就不公布了,留给读者自己去想。在思考的时候,请记住著名的破案专家福尔摩斯先生的一句话:“如果所有看起来合理的结论都被证明是错的,那么剩下的那一个,哪怕它再不可思议,也一定是正确的。”
第十六页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回书页]  [下一章](快捷键→) 小说:高考状元的屠龙宝刀| 作者:李晓鹏| 类别:思维导图
    画思维导图的核心技巧——麦肯锡方法

    发散性的思考只是画思维导图的第一步,如果光是发散,而不整理出清楚的思路,这种发散就是瞎发散,没有任何意义。画思维导图的原则我们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逐级发散、相互独立、全面包含。

    为了说明这十二个字的含义,我们来看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我们在前面提到过,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战略咨询公司麦肯锡,它运用这十二个字来为世界各国政府和跨国公司解决问题,每一次咨询的费用都在10万美元以上。麦肯锡对自己的咨询团队有一个很奇怪的要求:要把研究结论总结成一句话。也就是说,要把一个价值超过10万美元的方案用一分钟表达出来。

    这个要求看起来有些疯狂,但如果你知道他们从开始研究到得出结论的整个过程,就会明白这个要求其实并不难实现,一切都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也可以从中体会到思维导图的巨大威力。

    现在,让我们走进麦肯锡的会议室,他们的一个咨询顾问团队正在开会,试图为阿尔法珠宝公司找出提高利润的方案。

    项目经理已经在黑板的中心画了一个圈,中间写着“增加利润”四个大字,提示在座的各位咨询顾问,这是本次会议的主题,一切讨论都必须围绕这四个字来展开:

    这时项目经理发现你走了进来,上来问道:“请问阁下是谁?我们正在开会,有事请找我们的行政秘书。”

    你可以对他说:“你不必知道我是谁,只需要知道是著名的李晓鹏先生叫我来的就行了。”

    经理听了说:“啊,原来是著名的李晓鹏先生邀请你来的,失敬失敬。可惜我们从来没听说过李晓鹏这个人,请你出去吧。”

    ——麦肯锡在为客户提供咨询的时候,非常注意保密,不允许外人旁听,连本公司的员工——只要他没有参与这个项目——也不行。所以即使你把我的名头搬出来,也是不管用的。不过你在走出去的时候,可以趁他们不注意,顺手贴一个针孔摄像机在门把手上,然后回到家在电视上看看他们的讨论过程。

    从电视上,我们可以看见项目经理说:“现在开始讨论了,大家先想一下,要让阿尔法公司的利润增加,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有人说:“我们可以从降低生产成本的角度考虑。”经理点点头,在黑板上又画了一个圈,写上“降低生产成本”,并把它和“增加利润”的圈用线条连接起来。

    又有人说:“也许还可以减少中间环节的费用,改变阿尔法公司把珠宝卖给批发商的方式。”经理又点点头,又画一个圈,写上“改变批发方式”,也把它和“增加利润”的圈用线条连接起来。

    这时一个带着眼镜的年轻男子站起来,还没有开口,经理就说:“比尔李,我们讨论的时候不需要站起来,你坐下说吧。”比尔李有点不好意思地坐下说:“也许我们还可以讨论一下降低阿尔法公司收购黄金的成本,这样它们的黄金首饰的成本就会降低,利润就会上升了。”

    经理点点头说:“比尔李,我很高兴你刚刚进入公司就如此勇于发言,但你恐怕忘了我们画这个图的基本原则——互相独立。降低收购黄金的成本,和我们前面谈的降低生产成本是互相独立的吗?”比尔李轻轻地摇了摇头。

    这个时候又有人说:“别忘了消费者,虽然阿尔法公司是把珠宝卖给批发商,批发商再卖给零售商,零售商再卖给消费者。但公司每年都会花很多钱做广告和开展促销活动,这些都是直接针对消费者的,所以我们还应该考虑,是否可以改变阿尔法公司针对消费者的营销方式,从而降低成本,扩大销量。”

    经理点点头,又在黑板上加了一个圈“改变针对消费者的营销模式”,然后问:“接下来我们用‘完全包含’这个原则来检查一下:降低生产成本、改变批发方式、改变针对消费者的营销模式这三个方面,是否已经完全包含了增加利润所有可能的方面?”

    大家想了想,都一致表示暂时想不出别的方面了。

    “那么,好,现在我们来看‘降低生产成本’又包含了哪些更细致的方面呢?”经理想了一下,“刚才比尔李说的‘降低黄金的收购成本’应该是属于‘降低原材料进价’的,我们把它列上去吧。”于是又多画了两个圈。

    大家继续讨论,在“降低生产成本”的问题上,提出了诸如“改善公司管理结构”“改进珠宝生产工艺”等建议。总之,每一个层次中那些并列的方面,都是互相独立的,不会重叠。把它们加起来,又能够包含“降低生产成本”的所有合理的方面。

    讨论完了“降低生产成本”,再讨论如何改变批发方式,然后讨论针对消费者的营销模式。最后,项目经理根据讨论的情况,整理出了这么一幅图,他们认为阿尔法珠宝公司增加利润的所有可能的方面,基本上已经被全部包含进来了。

    这就是一幅思维导图,通过麦肯锡的咨询顾问们画出这幅图的过程,我们就可以知道如何利用“逐级发散、相互独立、全面包含”这三个原则来画思维导图:现在,有了这张“思维导图”作指引,咨询顾问们开始到阿尔法公司深入调查它生产、批发、营销的所有方面,考察哪些方面出了问题,应该如何改进。然后再一次一次不断地开会讨论,交换各自获得的信息和想法。

    ——这个珠宝公司咨询案例并不是作者虚构,它的核心内容来自麦肯锡培训新员工的标准教材《麦肯锡方法(theMckinseyWay)》,当然,作者做了一些简单化和娱乐化的工作。

    这三个原则很容易做,但不容易做好,即使像麦肯锡那些从名牌大学商学院毕业的咨询顾问们坐在一起讨论,也不敢说最后画出来的图就100%地穷尽了问题的所有方面——这只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麦肯锡的咨询顾问们都有很高的学历,并且经过专业培训,我们自己在画思维导图的时候,不可能像他们一样如此严谨。刚开始画,肯定不会画得很好,但每画一次,就可以获得一点进步。大家一定要试一试。

 

 
    自己动手来画思维导图

    我们来总结一下画思维导图的几个步骤:

    第一,明确中心,在纸的中间写出来,所有的的思路都围绕中心展开;

    第二,展开联想,从这个中心我们可以想到什么,越多越好,把它们全都列出来,不要管什么层次,也不要管有没有道理(这是初学者区别于麦肯锡顾问们的地方,毕竟我们的思维能力还没有达到专业水平,不可能一上来就进行系统的思考);

    第三,把列出来的内容做一下分类,从而找到二级关键词,这些二级关键词应该在内容上不存在重叠,或者很少重叠(即相互独立),把它们写到中心的四周,用线条和中心连起来;

    第四,再围绕二级关键词,重复第一到第三个步骤,找出三级关键词;再按照前面四个步骤从二级关键词不断发散到三级、四级、五级,直到觉得穷尽了所要思考的问题的所有方面。

    下面,我们来自己动手画一幅和学习息息相关的思维导图,请拿出一只笔和一张白纸,如果可能,最好是几种颜色的笔和尽量大的纸,但没有也关系不大。这幅思维导图的中心是“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学习者”。

    先在白纸的中央画一个圆圈,写上“优秀的学习者”。

    然后,开始联想,“优秀的学习者”应该具备那些素质呢?想想你身边那些被称为“好学生”的人——他们也会有缺点,有些东西并不是值得你去学习的,我们只是可以从他们身上得到一些启发,当然这个好学生也有可能就是你自己。

    我想很多人会想到“聪明”,也会想到“努力”,还有什么“爱问老师问题”“乐于助人”“心态良好”“发挥稳定”等。总之是充分联想,想到的东西越多越好,把这些想到的全都在纸上写出来。

    然后对想到的东西做一下分类,“聪明”是智力方面的因素,努力、心态良好、发挥稳定等应该是属于心理素质方面的因素,“爱问老师问题”“乐于助人”属于人际关系方面的因素。这样,我们就可以大致确定一个二级关键词的范围:


 
    思维智商、心理智商、社会智商是作者用的一些学术概念,你自己画的时候完全可以总结成别的名字,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只要是有助于理清思路就可以了。如果觉得三个方面不够,还可以列出四个、五个方面。

    有了二级关键词,我们进行下一级的发散联想。比如说,心理智商让你想到什么?是否有积极的心态、在面对压力的时候能否正常的学习和解题、在面对挫折的时候如何面对、有没有意志力执行自己的计划而不受外界的干扰等。

    上面的图只是一个大概的样子,具体的内容留给大家自己画,总之这个导图可以无限延伸,直到你觉得穷尽了自己全部的想像力为止——它的作用就是让我们的思路变得开阔、全面和清晰。

    画完这幅图有什么用呢?当你把你所想到的优秀的学习者需要具备的素质的所有方面都想出来之后,再和自己对比一下,看看哪些方面还没有做到,或者没有做好(就像麦肯锡的顾问们以画好的思维导图作为指引,来调查阿尔法珠宝公司的各个方面,从中发现问题一样)。

    发现问题之后,我们不妨来制定一个改善计划,可以称为“一月一个好习惯”计划,用一个月的时间来让自己养成一个好习惯。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富兰克林就是这样:

    他很年轻的时候就立志要成为一名“杰出的人物”,于是列出自己心目中杰出人物所必须具备的素质,看看自己在哪些方面有所欠缺,每个月改掉一项不好的习惯。

    每个月改掉一个坏习惯的速度看起来很慢,但积累起来效果惊人。后来,富兰克林果然成了一位相当杰出的人物,他创办了北美最大的印刷连锁企业,又第一次从物理学的层面解释了电的概念,是电学的奠基人,后来成为驻法国大使,在独立战争中为美国赢得了欧洲各国的支持。此外,他在政治学领域的见解也成为美国立国精神的重要来源。

    现在,你自己画好一幅思维导图,也可以像富兰克林那样行动了。

    具体到我们学习的各个科目的思维导图,我们可以这样开始:把教科书找出来,把课本的名字比如化学第一册,政治第三册作为中心,然后把每一章的名字作为二级关键词,把节的名字作为三级关键词,再把具体知识点作为四级关键词。

    这样可以画出一个比较粗糙的思维导图,然后在这个初稿上面进行修改,该合并的合并(比如欧姆定律是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只是因为内容比较重要所以独立成一章,这就需要用“相互独立”的原则,把它归纳到“电流电压电阻”这个部分去),该删除的删除(一些导言性质的章节)。充分联想,逐步修订,就可以画出这门科目的大思维导图了。

    聪明人用笨办法来学习,那么他就不是聪明人;不聪明的人用聪明的办法学习,久而久之也就成了聪明人。这就是学习的大智慧。
 
    做个聪明人并不难

    画思维导图的方法前面已经讲完了。本章我们再来对这几个原则所包含的思想做一点深层次的分析。在前文中,我们用清晰的思路解决了“子弹穿过水瓶”的问题,还画了一幅思维路径图。一定会有细心的人注意到,这幅图虽然给出了正确的答案,但里面也有什么水的浮力、密度,甚至光的折射、反射等跟正确答案一点都不沾边的东西。

    既然解决这道题,只需要知道水的压强的方向就够了,去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干吗?不是浪费时间吗?本来我就觉得自己脑子不够聪明,想要提高思考的效率,现在倒好,用了这幅思维路径图,不仅没有找到“捷径”,还要多走几条弯路,这不是在拿人开心么?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来看这样一幅图。它是1983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叫做“挖井”。

 

 
    这幅漫画很容易看懂:我们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像图中的挖井人一样,东挖挖、西挖挖,三心二意、浅尝辄止,最后还埋怨地下没有水——实际上只要他再多努力往下挖一点,就可以找到水源了。所以说,干什么事情都要专心致志、坚持到底,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这个寓意当然很好,不过现实情况和这幅漫画的情况有所差别。大家比较一下,下面这幅图和原图有什么区别?哪个更符合现实?

    在现实中,要想成功必须坚持不懈,但坚持不懈不一定能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你坚持的方向对不对。鲁迅先生说过:“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道理很深刻,但是不能胡乱套用,比如说:“地下面本来没有水,挖得深了,也就有了水。”这就错了,地下如果本来没有水,挖得再深,也挖不出水来。

    真正要把水挖出来,实际上需要两个步骤:第一是横向挖,然后是纵向挖。

    纵向挖大家都明白,就是往深了挖。但在费力地深挖之前,先要估计一下地下面有没有水,值不值得费那么大的劲挖那么大个坑——这就需要横着挖。所谓横着挖,就是在地面上多换几个点试着挖一下,如果越挖泥土越潮湿,那有水的可能性就大,就值得深挖;如果越挖越干,那有水的可能性就小,或者发现石头太多,根本挖不动,就应该换个地方试一试。

    我们在学习和解题的时候,也跟挖井一样,需要横向的思维和纵向的思维。一道题目拿到手以后,除非你是天才或者以前做过这道题,否则不可能一下子就想出答案。正常的思考过程应该是:根据条件和问题,想一想从哪些方面着手可能做出来,每个方面都试一试,如果此路不通,那就再换一条——这是横着挖。

    不断的尝试,发现有一条路可以走通,于是深入思考,精确计算,最后找出答案——这是纵着挖。

    但实际情况是,我们现在往往只重视纵向的思考,而忽视了横向的思维。比如老师讲题:“大家看!这道题的思路是这样的:从这个点出发,这样推、这样推、这样推——就把答案算出来了。”至于这个点是怎么找到的,推理过程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则很少去讲。很少去讲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不这样做就找不到正确答案。

    这就好比我们去向挖井高手请教怎么挖出水来,他把我们带到某个地方,说:“看我的。”说完只看见铁锹乱舞、尘土飞扬,一会儿挖出一个深坑出来,里面咕噜咕噜往外冒水。然后对我们说:“明白了吧?就是这样挖的。”

    大家一看,哇,原来挖井这么简单,于是自己也拿着铁锹找个地方猛挖一通,也挖出一个一模一样的深坑出来,只是里边说什么也不冒水。大家挖得腰酸胳臂疼,却看不见一丁点水,想想自己的动作跟挖井高手没什么两样啊?于是得出一个结论:人家就是比我聪明。

    解题的过程,并不等于思考的过程。就好像挖坑的过程,并不等于挖井的过程一样。这是我们很多人存在的认识误区。你向别人请教问题,他不仅给了你答案,还讲了一遍解题过程,这就好像他不仅让你看到水,还让你看到他在挖坑。但是,这并不是解题的核心,真正的核心他没有讲出来:为什么要在这里往下挖?

    现在,我们总结出来解题的正确步骤如下:

    第一,从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当中找出关键词,列举出来;

    第二,从关键词展开联想,逐级扩散,尽可能把相关的知识点都想出来(横向思维)。

    ——当然,有的时候你还没有想多少点,就已经发现哪里有水了,这个时候就可以跳过这一步,直接向下深挖(纵向思维);

    第三步,逐一思考,逐一排除,最后找到解题的思维路径(纵向思维)。

    除了作文题和单纯考记忆的题目(比如默写古诗词、选择符合汉语意思的英语单词)外,用这三个步骤,可以解决我们考试中遇到的任何一道题目。实际上,这三个步骤运用熟练之后,对我们写作文的时候选择创意、理清思路,以及背诵单词和英语课文也是很有帮助的。

    有的时候情况会复杂一些,比如某些难题不仅要找到一个思路,还需要找到几个思路,并把它们结合起来。但原理是完全一样的,这个我们也会在后面再做深入介绍。

    对于很多觉得自己思路不够清楚、做题的时候总是找不到方向的人来说,按照这三个步骤画图解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它有点像纠正驼背的“背背佳”,对于习惯于弯着背走路的人来说,刚开始穿肯定觉得特别扭,但久而久之,却能够把错误的习惯扭过来。一旦形成了挺胸抬头走路的新习惯,也就不必再穿了。等你真正养成新的思维习惯之后,也就不用画图,一看到一道题目,条件反射一样的就按照这个思路开始想问题了。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思维的效率大大提高,真正成了一个“聪明人”了。
 
    我让数学四年没及格过的学生及格了

    2001年的寒假,我在读大二,决定春节不回家,在北京找份家教挣点钱,希望能把下学期的生活费用挣出来,减轻家里的负担。找家教的时候还挺紧张,因为一直都是当学生,还从来没有教过别人怎么学习,害怕教不好。后来通过家教公司找到了一份,学生叫张浩,父亲是一个处级干部,家庭条件是很不错的。他在清华附中念书,成绩是绝对的一塌糊涂,其中以数学最差,据他自己说从上初中以来还没有过及格的经历。我心想都差到这个地步了,估计也很难再教坏了,随便传他几招,提高一点应该没啥问题,就接了这个活。

    第一天到他家里,父母都很热情,又是饮料又是水果地摆了一桌子,真正留给放书放作业本的地方反而没多少。张浩把门一关,就跟我闲聊起来,把他收藏的各种汽车模型拿出来给我欣赏,又给我讲在学校的各种奇闻轶事,说来说去,就是不和我谈学习。

    听他高谈阔论了快一个小时,终于开始讲数学题,我一边讲他就一边趴在桌子上哼哼。讲了三道之后,他说:“好了,今天差不多了,我们先玩一会儿吧。”

    然后他就打开电脑,缠着我陪他玩拳皇。我开始不愿意,他就和我讲价钱:“只玩十分钟好吧,然后就开始学习。”我心想第一天当家教,别把学生逼得太急,不然以后不配合我了,于是就硬着头皮陪他玩。这家伙学习不怎么样,玩游戏的水平确实一流,我一局也赢不了他。正在这个时候,门开了,他父亲走了进来,看见我们正在玩游戏,什么也没说,又出去了。但这已经足够让我尴尬了,坚持不再陪他玩,又开始讲题,他仍旧是趴在桌子上哼哼。

    一个寒假下来,基本上把他的寒假作业数学题讲了一遍。他倒是都明白了,还把寒假作业拿出去给别的同学抄。等到开学考试,数学还是不及格,甚至比以前还要差一些。

    我对此十分沮丧,觉得自己一个寒假的努力白费了,虽然家教钱一分不少地给了我,但我觉得对不起这个工资。他们家里好像还对我并没有丧失信心,开学之后仍然继续让我做家教。我也认真地反思自己的辅导方法,觉得问题就出在讲题上——就像前面一章说的,讲题只是告诉了他我思考的结果,而没有教会他真正的解题方法。

    于是我开始尝试改变策略,那个时候我还远远没有总结出从简单学习、系统学习再到解题的“三步学习法”,但也知道必须先把基础知识学好、把思路理清楚了,才谈得上做题。于是他每天放学回家,我总是问他,今天有哪些知识觉得理解上有困难的。先把重难点给他讲清楚,然后我又帮他理一遍思路。像我自己在中学时候一样,也要求他画一幅知识体系的思维导图。我先给他一步一步画出来,然后再另外拿出一张纸,把中心画在纸的中央,让他自己画,中途还不断地给他提醒。最后,我还会把课本和图都盖上,和他一起把知识结构回忆一遍。

    直到他能够比较顺畅地把今天学习的知识复述一遍的时候,我才给他讲题。那个时候还没有想到“关键词-联想”的这么规范的解题方式,我就给他打了一个比喻:“解题这个东西,就好像挖山洞。山的这边是题目的条件,另外一边是题目的问题。你从两头开始往中间挖,挖通了,这道题目也就解决了。所以做题的时候,先看问题,想一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知道什么东西?又从条件出发想一想,从这些已知的东西可以得出哪些结论?这两个方面如果有接触的地方,就很有可能是解题思路。”

    通过一道一道的例题,我反复向他灌输这种解题思想。就这样,只用了一个月,第一次月考,他告诉我他的数学成绩四年来终于及格了。等到学期末的时候,他的数学成绩在班上已经处于中等的水平。

    我这套教学的过程其实很简单,也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在学校老师已经把知识讲过一遍了,我再给他讲一讲重难点,这是“简单学习”把握知识点的过程;第二步,通过画体系图的方法,把知识点过一遍,在脑子里面建立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图,搞清楚知识之间的联系;第三步,用正确的思路解题。这三个步骤,也和我们前面讲的“三步成为解题高手”的过程完全一样。这不是什么巧合,而是学习的基本规律,一个正确有效的学习过程,必然会包含这三个步骤。

    这三个步骤,我们在书的前面就已经讲了,以后的章节我们要讲一讲它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应该如何实现。
 
    死读书不如会读书

    如何读书是个重要的事儿。

    课本是我们学习的根基,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不论考试形式、考试题目怎么变化,最后都逃不出课本知识的范围。所以学习提高的前提就是一定要把课本读懂吃透。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在沙滩上不能建立起高楼大厦”。这个道理谁都懂,但真正应用到学习中的时候却常常出问题。我在全国各地讲课,好多同学都在问,我买了好多参考书,做了好多好多的题目,但是成绩老是提不高,什么原因。就是因为你的书本知识没有吃透,好高骛远。题目是做不完的,参考书更是买不完。高考年年讲创新,你刻苦努力学习三年做那点题目不可能包罗万象,高考命题组那帮专家学者研究高考研究高中教育都几十年了,你能和他们拼谁见的题目多吗?所以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以不变应万变,真正把基础知识弄透彻。而且,磨刀不误砍柴功,你课本都没有看明白,就急急忙忙地找参考资料来做,收效肯定不大。真正把知识理解了,再用做题来联系、巩固,自然事半功倍。

    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我举一个我身边的例子,是我在大学的同班同学,浙江当年文科的数学单科第一名,147分。他跟我说过他学习数学的经历。他说他高一高二的各科成绩都非常好,只有一科不好,哪科呢?数学。到了高二的暑假的时候,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数学补起来。因为数学在文科成绩中分量是很重的,你其它科目再好,也很难考上像人大这样的一流大学。他怎么补的呢?方法很简单。就是把高一高二高三的数学书全都拿出来,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包括每一个定理是怎么证明的,每一个例题是怎么解答的,有几种解答方法,都完全看懂看透。然后再辅之以一定量的练习。就这么简单,两个月,当然是非常辛苦的两个月之后,高三开学,他的数学成绩就能始终保持在班上前三名了。

    再举一个例子,我读高三的时候,我们的语文老师有上课的前五分钟给大家读一段报纸的习惯。有一次在《中国青年报》上就刊登了这么一则报道:一个13岁的女孩考进了国家重点大学。记者采访她的父亲怎么教育孩子的,她父亲就说方法很简单,就叫她看书,看课本,把物理、化学书上的所有定理、公式、例题都背得滚瓜烂熟。当然这个事情比较特殊,和那个女孩的天赋有关系,并不一定值得大家效仿。但吃透课本知识,打好基础在高考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对于需要精读的书,尤其是课本,既不能跟着老师过一遍就了事,也不能没有重点的一遍一遍浏览,必须多读几遍,而每一遍都要分主次、有重点,只有这样,才能把书读透、读活。我的方法是“三遍读书法”。

    第一遍:整体浏览;

    第二遍:重点理解;

    第三遍:综合记忆。

    我以我准备考研的经历为例。因为我本科念的是法学,考研考的是经济,所以要自学高等数学与西方经济学。我买了指定的考研参考书——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来自学。刚开始看前面两节还觉得比较好懂,可是几乎每章都有那么一两节我怎么也看不懂。我就横下一条心,不吃饭不睡觉也要把它看懂,但后来发现不吃饭不睡觉还是看不懂。没办法,我只能跳过去继续往后翻。但是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即使我前面某些东西没有弄明白,后面的部分我还是能看懂。于是,我以后再遇到看不懂的,看上三遍都还不懂,就不再理它,直接跳过去看后面。就这样,我先微观后宏观,把整本《西方经济学》都看完了,再回过头来看那些原来看不懂的部分。又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一看就懂!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对于一个具体知识点,必须和整个知识体系结合起来理解。在对整个知识体系有了宏观的把握之后,再来理解这个体系中的重点、难点就比较容易了。所以说,第一遍应该以整体浏览为主,争取明白全书概要,不必强求理解每一个具体知识点;第二遍才细致地理清重点难点;第三遍就是重新梳理,记忆背诵知识点。这样三遍理下来,这本书才算基本上“看过”了。

    这种“三遍读书法”的思想不仅用在读书上,用到背书上也很管用。2001年寒假我应湖北《楚天金报》之邀去武汉演讲,同行的有人大政治学专业2000级的张楠迪杨。她的名字很有意思,四个字,但既不是复姓也不是少数民族。她高中是当时在全国都很有名的北京广渠门中学鸿志班班长,也是我刚进人大的那一年辩论赛最佳辩手,后来代表人民大学参加中央电视台海峡两岸知识竞赛,夺得了冠军。中央电视台的教子有方栏目还专门给她录制过半个小时的专题记录片。她给我讲了她准备知识竞赛的故事,与我的“三遍读书法”不谋而合:

    “当时时间非常紧张,我们要在三天内背完100页打印的A4纸的全部内容,而且要背得非常细。我们觉得怎么背都背不完,只得采取了一个迫不得已的办法。先用一天的时间把100页认认真真地看一遍,然后合上一页一页试着背,背不上来的就翻开打个勾,继续往下背。然后再回过头来专门看打着勾的东西,看完之后再背,还不会的打上第二个勾。就这样逐步地缩小范围,最后终于在三天内把绝大部分内容都背下来了。参赛的时候也没有出差错。”

    说到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个背单词的方法。这个方法非常简单,看了就可以用,也是按照“三遍读书法”的原理。比如每天背50个单词,先整体看一遍,然后回头来看能不能记得,记不得的打上勾。第二次看的时候就专门看打着勾的,这样一次次缩小范围,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效果非常明显。这与“三遍读书法”在细节上有所差别,但先易后难、先整体浏览再重点突破的思想是一致的。
 
    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学习法——关键词学习法!

    如何听课和做练习

    1如何听课和做笔记

    要使自己上课不走神,就要做到“五到”。哪五到呢?

    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

    有的同学上课上得有点困了,就想趴在桌子闭着眼睛听一会儿,这下倒好,老师的讲课就跟催眠曲一样,不一会儿就睡着了。所以要眼到,就是眼睛要看着黑板、看着老师,不能埋着头听课。

    耳到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听课当然要用耳朵。口到,不是让你上课跟同桌讲话,而是要勇于回答老师的问题,我记得以前上英语课老师评奖试卷的时候,喜欢把题目念完,然后问:“这道题该选什么啊?”然后大家就一起答道:“A”,也有那么几声“C”。这时老师才公布正确答案。像这种情况,你也应该跟着喊,有人想:“大家都在喊,有我不多,无我不少,我只管听着不就行了。”其实你跟着喊一喊,有助于你集中注意力,也有助于加强对题目正确答案的印象。如果总是闷着头听,就很容易走神。

    所谓手到,也很容易理解,就是一边听一边要做笔记,或者在书上、在卷子上勾勾画画,把老师讲的东西及时记录下来。笔记应该记得比较简略,联系一下我们前面说的大脑按照“关键词-联想”的方式进行思考,所以说记笔记的时候主要应该是把关键词记录下来,有利于自己以后复习的时候重新联想。有的同学喜欢把老师讲的话一字不落地记下来,这样做效率很低,而且还会影响自己专心听课。毕竟笔记是记来自己看的,不会记给别人看的,只要自己看得懂就OK了。

    心到呢?就是老师讲的东西耳朵听了以后,要争取在心里把它弄明白,老师一边讲,你要一边动脑筋想想为什么。做到了这“五到”,上课专心就不难了。

    这个“五到”真有这么神奇吗?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打麻将。麻将乃是国粹,也是利用“五到”的典型。首先,眼到,所谓“看着手里的,盯着锅里的”,两只眼睛肯定不闲着;手到,洗牌、砌牌、摸牌、吃碰杠和,样样都要动手,有的人连摸牌都不用眼睛看,只用拇指在上面一摸,就知道什么牌了,这也是一种本事;口到,打麻将就图个热闹,一边打一边埋怨手气差、侃侃家常自然是免不了的,尤其是逢年过节亲戚朋友见面,有什么事情就都在牌桌子上就说了,玩麻将反而成了一种形式;有人开口就有人听,耳到自然不在话下,而且洗牌的时候唏唏唰唰的声音尤其悦耳;最后,心到,打牌自然要算牌,什么是生张什么是熟张那是一定要计算清楚的,不然自己听了牌和不了,还光给人家点炮就损失惨重了。

    有了这“五到”,你看有几个人打麻将不专心致志的?不仅专心致志,而且精力旺盛,越打越精神,熬几个通宵都不成问题。人感到精神劳累,往往不是由于工作时间长,而是由于想的事情太多、精力分散所致,真正跟打麻将一样集中精力做某一件事情,很难感到劳累。

    2如何记忆和练习

    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

    从初中开始,我们的老师就一再告诫我们:“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说老师上课讲的东西要尽快记下来。再说明白一点,就是要养成上课做笔记的好习惯。这么简单的事情谁不知道,但笔记记下来干什么,这东西又不能拿进考场,说到底还是为了转化成为“好记性”。所以不能记下来之后就扔到一边,需要经常拿出来看,当天学的东西要当天复习,然后每个周末要把本周学的东西拿出来再复习,每个月底又把本月学的知识拿出来复习,只有这样,才能把知识不断巩固。

    做过的题当然也是一样,我通过全国演讲认识了很多高考状元,可以说绝大部分人都有整理错题的习惯。我记得这么一句话,忘了谁说的了:“你在一个问题上犯了错误,是很正常的;在同一问题犯第二次错误,那是可以原谅的;在同一问题上犯第三次错误,那就不可原谅了。”这句话似乎不仅仅适用于做题,但我们仅从做题的角度来看,同样类型的题,你第一遍在课后作业时碰到了,做错了,不总结经验教训,不真正把它弄明白,不记住;第二遍在参考资料上碰到,又做错了;第三次在考试的时候碰到,还要做错,那就说明你的学习方法大有问题。别人一遍两遍弄懂了,以后再碰到这种题就不会再错,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东西,你回回碰到都不懂,回回都耽误你时间,回回考试的成绩都受影响,你说多划不来。

    整理错题,很多人都有专门的错题本,这是很好的。不过我还有一个懒方法,就是把试卷钉在一起,在做错的题上面标上记号,还在旁边做批注,这样可以节约不少抄题的时间。当然抄题其实也是很有好处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采用不同的错题整理方式。我对于错题跟我在前面“三遍读书法”中讲的记忆英语单词的方法有相通之处,就是在错题前面打一个勾,过两天把错题翻出来看一遍,对于那些一看就会的不予理睬,仍然不会的,就在前面再打一个勾,然后还要在题目的旁边批注错误的原因,比如“此系粗心,笨蛋!”“必须注意开区间与闭区间的区别”等。然后过两天再拿出来看,就专看打了两个勾的,对于还要出错的,就打上三个勾。当然,时不时还要回去看看打一个勾的,以免遗忘。这样一轮一轮下来,自然将做错的题目牢记于心。
 
    通过系统学习建立自己的学习体系

    通过读书、听课、做笔记、记忆和练习的简单学习,我们基本上把单一的知识点都掌握了,现在需要进行系统学习,来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首先,通过自己画体系图的方式来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自己画”。自己动手画出来,和看别人画好的图完全是两回事,跟我看参考书上的例题和自己动手来做一道题目的差别一样。就算你已经彻底了解了系统学习的理念,但如果不自己动手画,那么你就永远不可能有效进行系统学习。就跟站在游泳池旁边看别人游泳,人家告诉你应该怎么伸手、怎么蹬腿、怎么换气,但是你自己不跳下去游一下,你永远也学不会游泳。

    具体的画法前面已经介绍过了,方法非常简单,但是是一件需要动脑筋的工作。画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强迫你进行系统化思考,对知识进行重新梳理的过程。刚开始的时候肯定觉得没有头绪,梳理起来很困难,一幅图可能要画很多遍才能画好,但没有关系,只要我们坚持每天都认真地画,肯定可以越画越好,头脑也会越画越灵活。

    通过自己画体系图,不仅仅有助于梳理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思维模式的锻炼。我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就会养成先抓住事情的核心,然后一级一级往下思考,纵揽全局、富有条理。就像GOOGLE公司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博士在《做最好的自己》一书中所说的“善于学习的人大多有总结归纳的习惯。想有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就要学会把看似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前通用公司CEO杰克?韦尔奇在他的自传中也说:“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当我需要阐明自己思想的时候,我就喜欢在纸上画一些图来。”这样一种习惯,不仅在学习上,将来我们进入社会参加工作,不论是从政、从商、创业、做学问,都将大有裨益。

    所以,通过画体系图的方式来养成体系化思维的习惯,将对我们的一生都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一定要坚持不懈地去做。

    画完图之后,还必须进行复习和考核?

    重新看一遍自己画的体系图和整理的笔记、练习,然后将所有节点盖住,只看中心点,回忆一下二级节点包括哪些,回忆起来以后,再想每个二级节点下面又包括哪些三级节点。以此类推,直到复习完所有节点。如此反复,直到闭上眼睛,能够在脑海中清晰地浮现整个体系图为止。

    以上4点,是我们每天都需要做的,将每天学到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到了周末,又需要将本周内每天画的体系图串起来,共同组成一张更大更完整的知识体系图,重新进行复习和考核。

    如此反复,每天、每周、每月坚持不懈地做下来,时间不需要太长,最多一个学期,一定可以实现学习成绩的飞跃。

    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我们明白了思维导图,是提高我们思维能力的有效工具。但是,仅仅有较高的智商并不一定就能取得学习的成功。我在我的前一本书《学习改变命运》中曾经对此有过分析:一个人要想在高考中考高分,单纯死读书是不行的。高分的背后,除了知识基础扎实外,还隐藏着以下这些才能:

    (1)专心致志,能排除干扰专心学习

    (2)持之以恒

    (3)有较高的自制力

    (4)能够为了一个目标付出精力和汗水

    (5)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理解众多知识点并把握其内在联系

    (6)能够有效利用自己的时间

    (7)在面对考验的时候能够保持心态平稳

    这只是一般的总结,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我对这些想法做了更进一步的思考,一个优秀的学习者应该在三个方面全面发展:思维智商、心理智商和社会智商。思维智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智商,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提高一个人的智商水平。心理智商则包括我们的心理控制能力,包括对情绪的控制能力,也就是常说的“情商”,也包括自制力、面对挫折的心态等等。社会智商是指一个人处理与周围社会环境的能力包括人际关系、时间安排等。良好的心理智商和社会智商,可以让思维导图的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也可以让我们的个人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学习者。思维智商、心理智商和社会智商,正是我们学习的“铁三角”,当你在把三个方面都做好了以后,学习也就成了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了。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将会谈到如果培养自己的心理智商和社会智商。
 
    中国记忆力训练网精华资料在线阅读

    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学习中的成败

    由于中高考的格式非常规范,一个考区的考生全都用一样的试卷,最后用总分数来精确的量化。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特有的长处和短处,考试的时候有状态的好坏,这些都是不可能用一个总分来精确衡量的,中间一定会有纰漏。

    比如说,北大的录取分数线文科是610,那么如果你只考了609,就不能被录取。显然,考了609分的人和考了610分的人之间,在综合水平上其实没有什么差距,很难说谁就比谁优秀,谁就比谁更应该上北大。但如果不依靠分数“一刀切”也不行,因为你说既然609和610差别不大,那么我也该进北大。如果真让你进了,考608的也会说我和考609的也差别不大,我也该进;考607的也会说我跟考608的差别不大……如此类推,最后就是所有科目都考0分的也该进北大,这就十分荒谬了。所以,依靠分数“一刀切”,是为了保证高考的公平和效率的无奈之举,其结果就是只能说高于610的人的平均学习能力比低于610的要高,但是却不能保证每一个高于610的人的学习能力都比低于610的要高。

    如果你不幸属于那少数几个学习能力很高但是高考没有考好的一员,可能是由于高考那天状态不佳,粗心算错了一道大题,可能是生病,或者偏偏最难的大题考的就是你没有复习到的一个知识点。那么,你需要相信自己,这只是人生路上必将遇到的各种挫折中的一个,成绩并不能说明你就不行,不能说明你的多年学习完全白费了,更不能说明你的人生梦想就此彻底破灭了。这是因为,高考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它代表一个旧的阶段已经过去,一个新的人生阶段即将开始。通过高考,那些成绩优秀的人将进入更优秀的大学,获得一个更高的起点。而那些在高考中落后的人,也有充足的时间来奋起直追,后发制人。

    李开复在《做最好的自己》里面这样写道:“在一元化的视角下,如果仅以‘成绩’和‘名利’来衡量个人、团体乃至社会的成败,那么,这个社会上99%的人都无法跻身于成功者的行列。”在他眼里,一个优秀、努力、自信、自觉的学生,进了名牌大学,他能取得成功的概率也许是90%,进了其他重点大学,概率也许会降到85%,进了普通高校,这个概率也不会低于80%。这个道理对高三学生其实也很适用,我们对失败与成功定义得过于简单,很容易让我们丧失那本应属于我们的85%的机会。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呢?既然起点和终点都是相对的,我们努力的成功应该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呢?

    前面在李开复的话里提到很多人用“成绩”和“名利”来衡量,并且反对这种衡量方式。如果是用钱来衡量的话,前面举的那个进入中国银行的杭州大学毕业生的薪水似乎不低,也很能体现他的个人价值,但如果把他和一个摸彩票中了五百万的人相比,哪个更成功呢?

    同样的道理,我们也不应该用考试的成绩和进入的大学来衡量成功。我举三个例子来比较,分别是我高中、初中和大学的同学:

    我在读高中的时候,有一件事情轰动全校,就是一个成绩非常好的男生,因为追求某个漂亮的女生,却又被再三拒绝,搞得他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本来他的成绩进入一所很好的重点大学没问题,最后却只进了一所普通本科。我还有一个初中同学,也是成绩非常好,跟我差不多,但是家庭根本供不起她读大学,所以她连高中都没有读,念了几年师范之后就分配到一个乡镇小学教书。尽管工资非常低,但在这个小乡镇也算中等收入水平,她的父母的负担也因此大大缓解了,她用自己不多的钱供她弟弟读书,现在她的弟弟已经进入了大学,算是完成了她多年的梦想。此外,我还有一个大学同学,学习奇差,因为家庭的背景进入某著名大学,在大学里面也是天天混日子。但是在他毕业那年,父亲因病去世,人际关系也就断了,由于自己没有真本事,现在的情况在我们班的所有同学中是最差的。

    前面我举的三个例子,如果从高考的结果来看,进入了某著名大学的最成功,进入普通本科的次之,连大学的门朝哪边开都不知道的自然最失败了。但在我看来,成功的顺序应该倒过来才对,那位只念了师范的女生是最成功的,她虽然受家庭条件的限制无法进入大学,但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家庭的面貌,让自己的弟弟进入了大学,这就是成功。能进重点的只进了普通本科,这就是失败,但进入普通本科也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也可以算是某种程度的成功。而我那位重点大学同学,家庭条件如此之好,如果他肯向别的同学一样努力,原本可以比别人收获得更多,但他却最失败。

    不仅“成绩”和“名利”不是成功的标准,用任何统一的外在尺度来衡量成功都是错误的,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个性、爱好、兴趣、理想不同,家庭条件不同,天赋不同,起点不同,不可能“一刀切”。真正的标准应该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自己,成功的定义也只有一个,就是超越自己。

    进入大学以后,不同层次的学校代表不同的起点,高起点的人如果不能继续前进,那就是失败,低起点的人如果坚持努力,超越自己,那就是成功。人生就是这样,从一个起点奔向一个终点,一个终点又代表着下一个起点,起点和终点不断交替、不断转化。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争取超越、力求成功。李开复说进入不同档次的大学分别有90%、85%、80%的可能成功,这当然是一种很不精确的估计,但这种估计至少说明了两个道理:

    第一,不论进入什么样的大学,成功的可能性都是很高的。成功不是少数人的事情,而是所有人的事情。不论起点怎样,一个努力进取的人都会取得成功,这个成功,就是指超越自己;

    第二,我们不应该把高考看成终点,而应该把它看成起点。这个起点有高有低,却没有贵贱之分,更没有好坏之别。不论你的梦想是北大清华,还是其他重点大学,或者是普通大学、专科学校,每一个梦想都值得珍惜,每一个梦想都令人尊重,真正重要的是你要努力为之奋斗,让自己一天天成长,一点点进步。
 
    相信自己,才能把握命运(上)

    我2004年暑假在安徽滁州做报告的时候,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大部分人都不坐到大会堂的前面来,而是全都聚集在会堂的后面,前面空出来了好几排。这跟其它地方做报告的情况正好相反——大家都竞相坐到会堂前面来。

    当时我就跟大家说:“这让我想起了高中的时候开班委会的情形,大家都想尽量坐在离班主任老师远一点的地方。为什么呢?因为害怕坐得近了,老师想起个什么事情来就拿自己举例子。这就是一种缺乏信心的表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绝大部分人都习惯于把自己当作平常人,一旦遇到人多的时候就往人多的地方凑,生怕自己显得与众不同。”

    “实际上,真正优秀的人物,必然对自己充满信心。法国总统戴高乐在小的时候,和孩子们打仗玩游戏,就坚持自己一定要当总指挥,除此之外,不愿意担任任何角色。后来他成了一位军人,虽然只是一个少尉,但是却得到了一个外号,叫‘大元帅’。通过这个外号,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他平时做事的风格是怎样的。进入军校以后,处处敢于提出和老师们不同的意见,后来他的校长给他的评语非常恰当:‘总地来说,他处处显示出他所具有的非凡的才能。但他过于自信,对别人的缺点处处吹毛求疵,俨然是一个流亡的国王,严重损害了上述优秀的品质。’”

    “如果要挑选20世纪十大最伟大的预言家,那么这位校长一定会入选。因为20年后,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投降德国,戴高乐被迫流亡英国,领导法国抵抗运动,成了名副其实的‘流亡的国王’。”

    “大四的时候,我在北京一家经济咨询公司做兼职项目主管,负责招聘一批兼职分析师。我和几个应聘人员约好在某个地方见面,但是由于路上堵车,我迟到了几分钟。就在车上,我接到了一个电话,问我为什么还不到。到了见面地点以后,我就问是谁打的电话。后来那个人不仅被我录用了,而且被我任命为一个小组长,我对他说:‘从职务上讲,我是你们的上级,而且决定你们是否被录用、升迁。我迟到几分钟,这么多人,只有你敢于打电话质询我迟到的原因,显然是对自己很有信心,敢于承担责任。所以能胜任领导者的角色。’”

    “所以今天我看见这么多人都坐到了会场的后面,我感到非常遗憾。我只是一个演讲者,不能像老师那样批评你们,也不能像上级那样训斥你们,但你们为什么平白无故地感到害怕,要躲到角落里去呢?这看起来是小事,却说明了各位对自己缺乏信心。我希望各位能够勇敢地坐到前面来。”

    但我说完之后,敢于坐到前面来的学生仍然只是少数。后来我跟主办方交流,原来这是当地一所比较差的学校的学生,而下午的时候,来的是一所重点中学的学生,我发现这个现象就不存在了,大家把前面的座位坐得满满的,后面倒显得比较空。我想这不是偶然的,为什么上午来的学生们只能进入一所比较差的学校?因为他们不敢往前排坐,对自己缺乏信心。而为什么下午来的学生能够进入重点中学?因为他们敢于往前排坐,对自己充满了信心。这只是一件小事,却很好地说明了信心对于学习成功的重要性。

    还有一次在做报告的时候,有人问我:“我听了您的演讲,觉得你是一个对自己很有信心的人,遇到各种困难总是能够充满信心地去解决。可是我觉得我对自己很没有信心,怎样才能培养出像你那样的自信呢?”

    我对他说:“信心不是说有就有的,是在不断地挑战困难、获得成功当中培养起来的。要想获得信心,就应该主动去寻找挑战。每解决一个问题,获得一个成功,你的信心就会增加一分。”

    “我曾经听过一位特级教师讲自己如何让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孩子获得信心。他说他会和学生的家长沟通,向家长漏一点下次考试的考题,让家长叫孩子反复做这些题目。这样,下次考试的时候,孩子觉得题目都做过,成绩也比较高。慢慢地就有了信心,然后他逐渐减少漏题的数量,孩子的成绩就会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了。

    “实际上,这就是通过成功来获得信心的办法。可能你没有遇到这样的老师,但你可以自己来做这种事情。比如你对数学的学习感到缺乏信心,那你就可以自己找来一张比较简单的数学试卷,你规定自己一定要在某个时间之内完成。然后你就排除干扰,认真把它做完。结果你发现,自己果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而且成绩还不错。你就告诉自己:‘虽然题目比较简单,但是我保质保量完成了,说明我的数学还不是太差,我能够控制自己按时完成任务,只要这样坚持下去,我的数学总会慢慢学好的。’这样一来,你对数学的信心就提高了一点了,长此以往,你就会发现自己越来越有信心了。”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经说过:“世界上惟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和我们所讲的信心问题结合起来,意思就是说:“什么东西能让人缺乏信心呢,就是遇到困难你不去勇敢战胜它。”英国首相邱吉尔曾经说:“面对危险,惟一的办法就是去战胜它。危险将会因为你的逃避而增加,将因为你的挑战而减半。”对成功缺乏信心,惟一的办法就是去尽全力获得成功,信心将因为你的挑战而增加,将因为你的放弃而减少。

    所以,要想获得信心,关键是要有勇气去面对挑战。如果一旦事情不顺利就自怨自艾,那就会陷入恶性循环——由于没有信心而不敢面对困难,困难越来越多,你对自己就越来越没有信心。你可以从小事做起,比如我前面讲的那个听讲座坐在后面的例子,就可以反其道而用之:开会的时候,你故意让自己坐到前面,可能刚刚开始的时候你感觉很尴尬,但慢慢的,坐到前面就会成为一种习惯,你会很喜欢这种坐到最前面的感觉的。上课的时候,老师提问,你不管知道不知道,都先勇敢地举手,站起来的时候,你会发现所有的目光聚集在你身上会让你浑身不舒服,但慢慢的,你就会觉得让所有人听你讲话的感觉棒极了。
 
    相信自己,才能把握命运(下)

    (1)对自己说一些鼓舞的话

    美国行为心理学家丹尼斯?威特利在他的名著《铸就赢家的心理品质》中写道:

    提高自我评价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把自己平时的优点大声地复述给自己听。对自己性格中的长处、出色的成绩,都要给予肯定的评价,并把这些评价贯注到自己的大脑里。这种评价带给你的印象越强烈,你那潜在的自我越会被发掘出来。

    成功者每天都对自己说:

    “我行”;

    “我正期待着……”;

    “这次要干得漂亮”;

    “比上次情况好多了”等。

    他自言自语,是为了勉励和激发自己。而失败者则不然,他们情绪低落,思想就变得很消极,语言也立即变得微弱,他们会说:

    “我嘛,本来就不行”;

    “我压根就不成器”;

    “那时候本应该……”;

    “那次要是那样,说不定……”等。

    我在做数学题的时候,总有一个习惯,每当碰到我做不出来的题的时候,我就对自己说:“这么难的题目,连我都做不出来,别人自然更做不出来,不用害怕。”遇到难题花了很多时间才做出来的时候,就对自己说:“这么难的题目,居然被我做出来了,这么巧妙的方法别人肯定想不到,嗯,这下又比别人多拿了十多分。”遇到很简单的题目,很快做出来了,我就想:“哎呀,这么简单,看来这次考试我是非考高分不可了。”总之,每做一道题,我就这样从各个方面鼓舞自己,这样,一张卷子做下来,不论难易,我都自我感觉非常良好。

    (2)将失败归咎于客观原因,成功归功于主观原因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专家马丁?塞利格曼在对一个大城市的保险推销员进行长期调查后发现,在工龄较长的推销者中,积极思考者比消极思考者要多推销37%的保险,而在新雇佣的推销员中,乐观主义者则多推销了20%。

    塞利格曼指出,乐观主义者成功的秘诀在于他们的“解释方式”。出了问题之后,悲观主义者倾向于自责。他说:“我不善于做这件事,我总是失败。”乐观主义者则寻找漏洞,他责怪天气、抱怨电话线路、甚至责怪别人。他认为,是那个客户当时情绪不好。当一切顺利的时候,乐观主义者认为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而悲观主义者则认为这是出于侥幸。

    如果你一直成绩都不错,而是某一次考试考差了,固然需要找点主观原因来寻求改进,但是也不妨找点客观原因来鼓舞自己,比如“考试前的晚上隔壁打麻将声音太吵,没有睡好。”“天气不好,影响了心情。”甚至还可以抱怨一下老师出的题目太变态,不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我的基础知识很扎实,如果他真的按照教学大纲出题,我肯定会考的不错的。”

    (3)尽量避免用消极或否定的词语

    法国医学家埃米尔?库恩博士经过长期研究发现:少说带有负面因素的措辞,尽量减少负面措辞对自我的刺激,可以有助于治疗各种疾病。比如说:“痛苦消失、痛苦消失、痛苦消失”,则比不上说:“痛苦消失、消失、消失。”因为前一句说了三遍“痛苦”,而每一次都可以使病人联想起痛苦,从而加重心理负担,而后者则只说一遍,而后面又连说三个“消失”,这样说完,就感到病完全好了一样。

    爱迪生在发明电灯之前曾经用上万种材料做灯丝,但都没有成功。曾经有人这样问他:“你已经失败了一万次,你打算怎么办?”爱迪生说道:“我并没有失败一万次,我只是发现了有一万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

    养成使用积极语言的习惯,拒绝不停地自我抱怨,试着将所有的否定句和疑问句都改成肯定句,这将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你对世界的看法,一点一滴地赋予你积极思考的习惯。

    (4)对于实在无法派遣的消极心理,不妨把它们写下来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很有意思:林黛玉和史湘云闹了点小矛盾,贾宝玉想在她们中间调停调停,不料两头不讨好,碰了一鼻子灰回来,自己在家生闷气。细想自己原为她二人,怕生隙恼,方在中调和,不料并未调和成功,反落了两处的贬谤。回房躺在床上,只是瞪瞪的,越想越无趣,不禁大哭起来,翻身起来到书桌旁,填了一首《寄生草》云:

    “无我原非你,从她不解伊。肆行无碍凭来去。

    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

    从前碌碌却为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

    写完之后,“自己又念了一遍,觉得无挂碍,心中自得,便上床睡了。”

    ——有人喜欢把消极的心理向朋友倾诉,这固然是个好办法,但往往是朋友虽多、知音难觅,而且也不能总在身边随时听你倾诉,所以不妨向贾宝玉学习,把实在难以摆脱的消极心理写下来,自己看上两三遍,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这个办法我自己试过很多次,感觉确实很奇怪的,有些消极的想法一旦形成,就总是不停地在你的脑海中盘旋,驱之不去,站着、坐着、走着都在不停地想,但是一旦你把它写在纸上,自己反复地看上一看,反倒觉得其实没什么大不了,也就不怎么去想了。
 
    锻炼毅力、持之以恒

    世界上没有任何比踏踏实实、遁序渐进学习更有效率,见效更快的学习方法了。

    正如拿破仑?希尔所说:

    “按部就班地做下去是实现目标的惟一的聪明做法;

    想要实现任何目标都必须按部就班地做下去才行。”

    比如说我的作文成绩,在高一、高二和高三上半期死活提高不上去,我想了很多办法,读了很多指导作文的书,也读了许多高考范文,还读了许多名家散文、诗歌,统统没用或者见效甚微,60分的作文老是拿个四十五六分。在高三下半期我只用了四周就迅速提高到保证每次拿52分以上。方法很简单,我把我最喜欢的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的道士塔、阳关雪、洞庭湖、废墟、柳候祠以及其他一些写得好的段子背了一遍。就这么两周的功夫,比你费尽心思去研究高考作文的命题规律、评分标准、老师的判卷心理都要有用得多。

    最费力的方法就是最省力的方法。

    最慢的方法就是最快的方法。

    最笨的方法就是最聪明的方法。

    ——这就是学习的辩证法。

    如果你觉得你已经和成绩好的同学拉开了距离或者感到时间紧张了,一定要认真体会这几句话。

    很多人将英语听力视为畏途,不管怎么练,就是上不去。可是有一个人,一点都不懂英语、通过自学,一年以后就成为英语翻译。这个人就北京逆向英语学校的校长钟道隆先生,这个速度可以算是神速,应该说已经逼近了一个中国人学习英语速度的极限了吧,那么他如此速成的秘诀是什么呢?也是用的“笨”办法,他从最简单的ABC开始,听任何听力材料都要坚持把内容用笔写出来。第一遍听不懂听第二遍,第二遍听不懂听第三遍,就这么反复地听,直到能把每一个单词都准确无误地写出来为止。一年下来,听完的磁带放了一箱子。有很多同学是什么时候练听力的呢?睡觉的时候,特别是在宿舍里,带上耳机还可以屏蔽室友的高谈阔论。刚开始的时候还能马马虎虎地听懂一两句,听着听着就昏昏沉沉地什么也不知道了,然后把耳机一关,睡得还挺快,听力材料成了催眠材料了。有的人一学期下来还是在听那一盘磁带,有的人走马灯似地换,什么原声电影、美国之音、疯狂英语,全都“睡”过一遍了。两三年下来,随便拿出一盘他听过的带子,还是一句话也听不懂,到了考场上还是听得一头雾水。这样的同学想节约时间,实际上却大大地浪费了时间,想在“不知不觉”间把听力搞上去,结果却养成了一听见说英语就想睡觉的习惯,这才真正叫得不偿失呢。

    所以,要想练好听力,就要每天拿出专门的时间,一心一意地听,哪怕有一个单词没有听懂,也不能算听“过”了。这个方法,刚开始的时间会很慢,很烦人,但只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总会先慢后快,进步惊人的。就像钟道隆用这样迟钝的方法一年就听完了一大箱子磁带,诸位学了这么多年英语,还不说听懂,写下来有完完整整地听过的英语磁带有没有超过一百盘的。你们比比看,到头来到底是谁的速度快,谁的效率高?

    我再给大家举一个把英语学好的例子,大家知道托福对英语水平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总分640,上600分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有个人想考托福,但他英语水平一直很差,那他怎么学呢?他花了一年时间,把新概念英语第三册的所有课文背了个滚瓜烂熟。你随便抽哪一课,比如说第12课,不用说课文的标题,他就能一字不漏毫不停顿地背出来。然后去考托福就考了630多分。后来到美国留学,美国的教授第一次给大家布置作业叫大家交一篇论文。他很快就写了一篇交上去了。过了一天,教授叫他到办公室去,然后把他的论文拿出来说你这篇文章是不是抄的。他说不是。教授说不可能,这样文笔流畅的文章就是一直在美国读书的大学生也写不出来,你刚到美国不到一个月,怎么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说实话,这个教授也蛮不讲理,明显有歧视中国留学生的意思,你怀疑人家的文章是抄的,你得找到证据呀。这倒好,举证责任倒置,叫人家证明为什么不是抄的,不过这也跟咱们的英语教学模式有关,中国人考托福考GRE的分数世界第一,但很多人到了美国连日常交谈都很困难。

    这个人这时候怎么办呢?他说,好,我证明给你看不是。他就把新概念拿来递给这个教授,然后就从第一课开始背,果然一字不差。还背了不到六课,这个教授就哭了起来。这个教授为什么哭啊?是不是因为发现自己冤枉了好人而良心发现?我觉得应该有这样的因素在里边。不过教授自己解释说,我想到新概念里面这么好的文章,没有一个美国学生背过,却被一个中国学生背了,让我很难受。不管他这种难受是出于什么心理吧,反正他不会再怀疑这个学生的文章是抄的了,也不敢再随便歧视中国学生了。
 
    学习重要在“悟”

    正如本书开篇所言,学习讲究的是一种素质,而不是某种方法。方法可以因人而异、千变万化,素质则可谓万变不离其宗。现在讲学习方法的书很多,大部分都是很好的方法,但是那么多书、那么多人看了,究竟有多少人真正受益了呢?不得而知。或者说,同样的方法,为什么有人能够通过它大幅度提高学习成绩,而有的人却毫无起色呢?原因很简单,就是无论什么好方法,拿过来用,都必须能够发挥持之以恒的精神,一天一天坚持不懈地去做。将一点一点的努力汇聚起来,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佛教的分支禅宗有一个很著名的教义:“悟”。认为修道者经过长时间的苦修,会在某一个时间突然“开悟”,一下子明白人生和世界的终极真理。还有一个很著名的故事,说是一个和尚,修道修了很久都不能开悟,心中特别烦闷,终日郁郁不乐。有一天,他一边走路一边想:“我怎么就悟不了呢?是不是没有这个天份?”不知不觉走上了一个独木桥,突然脚下一滑,“咚”的一下掉进河里,被冷水一激,顿时恍然大悟,还立刻做了一首偈子: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

    今日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他到底悟了什么,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是永远无法得知了。不过,多年的修行,至此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也确实令人替他高兴。“悟”固然需要一定的机缘巧合,但却是跟平时的苦修分不开的。禅宗有云:“人人心中皆有佛。”所以每个人都能够悟道,但是必须经过长期的修行。所谓的机缘,虽然有一定的巧合成分,但总有一天会到来。

    新东方副校长、著名英语教学专家江博曾经发明了一个学习英语听力的方法,叫做“黄昏顿悟法”。他说他以前在大学练习英语听力的时候,每天都反反复复听大量的英语材料,但是经过很长时间的痛苦努力,听力水平还是提不高,心中十分苦恼。一天,那是一个黄昏,晚霞满天,他一个人在一个湖边戴着耳机边走边听英语。这时,突然迎面走来一个美丽的白衣少女,她是那么美丽动人,害得我们这位一心求学的江同学顿时忘记了耳中的英语,呆呆地看着这位白衣少女,遐想万千,一直目送她离去,直到消失在满天的晚霞中,过了好久才回过神来。这时,他突然发现,耳边的英语竟然是如此清晰,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能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

    这是一个十分罗曼蒂克的故事,实际上,这也就是学习中的“悟”。那个少女的出现是个偶然事件,但是有了这么长时间的努力,必然会有那么一个偶然事件,会让你突然之间“开窍”,好像昏睡了数百年突然醒来一样,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即使遇不到白衣少女,说不定会遇到红衣少女、紫衣少女。禅宗有一个宗派叫“临济宗”,就是它的创始人临济义玄擅长于在弟子经过长期修行之后,选择机缘突然冷不防对他大喝一声,经过这么一吓,他就能够“悟”了。还有一个宗派“德山宗”更猛,不用喝,突然当头一棒敲下来,也能让人开悟。于是有了“德山棒、临济喝”之说,所谓“当头棒喝”就是由此而来。总之方法是很多的,关键不在于能否遇到什么少女,而在于多年的积累的突然爆发。也许有一天,就是你平时非常讨厌的英语老师突然对你大喝一声,你就觉得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所以,有很多同学曾经这样向我抱怨,说:“有一段时间我真的很努力学习,可是学习成绩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这是怎么回事?”我就可以用“悟”的思想来回答,说得学术化一点就是“学习进步的阶梯型曲线”。

    什么叫“学习进步的阶梯型曲线”呢?就是说我们的学习也有类似“悟”的道理。这个所谓的“悟”就可以看成是一个学习进步的阶梯——当然是一个非常大的阶梯。只要平时多努力,坚持下来了,总有一天会实现成绩的飞跃。学习的进步与努力时间的长短,并不是严格的比例关系,比如,你上次考试考了90分,不会说你努力学习一天,就能考91,两天,92,一周,97,一个月120——没有这么严格的正比关系,而是体现为一种阶段性的进步。这种阶段大概是20分左右。你上次考了90分,努力了一周、一个月,但是你的水平仍然会处在80~100这个分数阶段,在这个阶段内考出任何分数都是很正常的。所以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下一次考试可能略有进步,可能没有变化,甚至略有退步,都是很正常,不能借此说明努力没有用。实际上,你的成绩正在80~100这个阶梯上水平向前运动,可能再努力一个月,你就可以跨越这个阶梯,达到下一个20分的阶梯。你会突然发现,从此以后,你的成绩再难下110了——这正是你坚持不懈地努力的结果。所以,对学习来讲,坚持就是胜利、胜利还要坚持,这是压倒一切的真理。在你最痛苦、感到最没有希望的时候,一定要想想这个学习进步的阶梯型曲线,鼓励自己坚持下去,直到实现成绩的阶段性突破。这也正是“悟”的一种体现。
 
    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1.不要试图让所有人都喜欢你

    美国前任国务卿鲍威尔这样总结自己的为人处世之道:“你不可能同时得到所有人的喜欢。”我认为是极为明智的。如果你希望和每一个人都搞好关系,最后你付出了很多时间去给别人帮忙,不欣赏你的人仍旧不欣赏你。我觉得一个人只要做到:有几个很好的朋友,大部分人都很欣赏你,很少或基本上没有人讨厌你,你的为人处世就算是很成功了。

    那么,我不妨再把人性说得险恶一些,以前不知在哪里看到这么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这样:“有些人是这样,你帮了他十次忙,九次成功了,有一次没帮好,他就记你这一次,你费了那么多力,最后还是得罪了他。”这句话也许有点恶毒,不过,世界上确实有不少人,你越是努力和他结交,努力给他帮忙,他越是不把你放在眼里。反之,如果你认真学习工作,在学习上在工作中做出成绩了,又不狂妄自大,自然能赢得别人的敬重。

    把事情做好的方法有很多,但首要的一条就是“不要试图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也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条是:“不要试图让所有人都喜欢你。”因为这不可能,也没必要。

    2.学会真诚地赞美他人

    莎士比亚曾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

    赞美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推动力量。对他人真诚的赞美,正如沙漠中的甘泉一样让人的心灵受到滋润。而当你赞美他人的时候,别人也就会在乎你存在的价值,你对他人的赞美也让你获得一种不容易获得的成就感。在由衷的赞美给对方带来愉快以及被肯定的满足的时候,你也十分难得地分享了一份喜悦和生活的乐趣。

    当然,仅仅赞美是不够的,你的赞美还必须是真诚的。实事求是,而不是夸张的赞美,真诚,而不是虚伪的赞美。毫无根据的夸奖,会让人产生你在拍马屁或者说至少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而且,实际上,对于那些喜欢别人过分的夸奖的人,也未必适合和他做朋友。只有当你真地发现了别人身上的某些优点的时候,你才把它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这种优点并不一定要惊天动地,一些细微处的赞赏可能更能感动别人。比如你发现对方今天穿了一件很漂亮的衣服,那就请立刻告诉她:“你今天这身衣服真好看。”

    请记住,如果你突然发现了别人的某些优点,那么不要犹豫,请立刻告诉他。没有比这个更能赢得别人的好感了。

    3.每个人都有优点

    宋代大文豪苏轼非常喜欢谈佛论道,和佛印禅师关系很好。有一天他登门拜访佛印,问道:“你看我是什么。”佛印说:“我看你是一尊佛。”苏轼闻之飘飘然,佛印又问苏轼:“你看我是什么?”苏轼想难为一下佛印,就说道:“我看你是一坨屎。”佛印听后默然不语(也许是气得说不出话)。于是苏轼很得意地跑回家见到苏小妹,向她吹嘘自己今天如何一句话噎住了佛印禅师。苏小妹听了直摇头,说道,“哥哥你的境界太低,佛印心中有佛,看万物都是佛。你心中有屎,所以看别人也就都是一坨屎。”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已经无从考证,多半是好事者的编造,但其中的道理却十分深刻: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人,必然心胸广阔,老是看到别人缺点的人,往往心理阴暗。

    世界上没有一无是处的人,正如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一样。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既可以使自己心情愉快,也更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要想让别人欣赏你的优点吗?那就去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吧。

    4.退后一步,海阔天空

    我在法学院念本科的时候,选修了一门“法律诊所”的课。在课堂上,老师引导我们玩了一个叫“红蓝选择”的游戏。游戏规则如下:

    (1)把我们30人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占据一间教室,互相之间不能沟通;

    (2)两个组各自做出“红”或“蓝”的选择,两组都选“红”,则双方都得0分,两组都选“蓝”,则双方都得-1分,一组选“红”另一组选“蓝”,则选“红”的一组得4分,选“蓝”的一组得-2分;

    (3)每选择一次,由老师向双方公布结果,然后双方再选,总共可以选择十次;

    (4)最后统计总分,每得一分可以得到十元钱的奖励。

    从这个规则可以看出,选“蓝”是绝对没有便宜占的,要么得-1分,要么得-2分;反之,选“红”是绝对不会吃亏的,要么得0分,要么得4分。但这个时候问题就出来了,双方都认为红是最优选择,结果就是谁也别想得分。第一轮下来,双方都选了十次“红”,都是零分。

    然后老师决定改变游戏规则,双方在做出选择前,可以派出一名代表谈判,达成协议,然后再做出选择。我们小组在开会讨论的时候,就指出了合作的可能性:“头五次我们选蓝,他们选红,这样我们得-10分,他们得+20分,后五次我们选红,他们选蓝,我们得20分,他们被扣10分,这样双方各得100元钱。”大家都对这个想法表示赞成,并委派我前去谈判。就在我打算起身的时候,有一个同学突然发言了:“不如这样,反正扣分也不罚钱,干脆我们选十次蓝,他们选十次红,这样他们能得到400元,然后回头再给我们200元,岂不是更好?”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大家都觉得这个想法有点不可思议,但仔细一想,确实很有道理。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我们退一步,就可以获得利益,更奇怪的是,让步越大,获利越多。于是这个建议被很快通过了。我作为全权代表前去谈判,对方表示完全接受,于是双方签订密约,合伙“骗取”老师的四百元奖金,全班同学出去猛吃了一顿。

    其实老师并没有“上当”,一切的结果都是她设计好的。通过这个游戏,她成功地让大家明白了,很多时候,“合作”比“竞争”往往能给双方都带来好处。但“合作”的前提是双方都能理智地分析问题,互相沟通。同学之间,经常会产生一些莫名其妙的小摩擦。比如,你们本来是很好的朋友,你有急事想问他借10元钱,可是他最近刚借了50给另外一个人,那人死活不还了,正在生气,看见你来借钱,硬生生地来一句:“没钱!不借!”于是误会就产生了,你横下一条心要跟他赌气:“十块钱都不借,算什么兄弟?”他也觉得没有解释的必要:“为了十块钱就跟我赌气,这种小气的哥们,不要也罢!”也许一段友谊就此破灭,其实一个朋友岂是能用十元钱来比较的?同学时的友谊尤其值得珍惜,也许过了十几年几十年之后,你历经世态炎凉人海沉浮,想起来怕是肠子都要悔断咧。这时其实只要有一方肯让步,或者你不要把此事放在心上,或者他向你解释当时心情不佳的原因,事情就过去了。

    退后一步,海阔天空;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1.不要试图让所有人都喜欢你

    美国前任国务卿鲍威尔这样总结自己的为人处世之道:“你不可能同时得到所有人的喜欢。”我认为是极为明智的。如果你希望和每一个人都搞好关系,最后你付出了很多时间去给别人帮忙,不欣赏你的人仍旧不欣赏你。我觉得一个人只要做到:有几个很好的朋友,大部分人都很欣赏你,很少或基本上没有人讨厌你,你的为人处世就算是很成功了。

    那么,我不妨再把人性说得险恶一些,以前不知在哪里看到这么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这样:“有些人是这样,你帮了他十次忙,九次成功了,有一次没帮好,他就记你这一次,你费了那么多力,最后还是得罪了他。”这句话也许有点恶毒,不过,世界上确实有不少人,你越是努力和他结交,努力给他帮忙,他越是不把你放在眼里。反之,如果你认真学习工作,在学习上在工作中做出成绩了,又不狂妄自大,自然能赢得别人的敬重。

    把事情做好的方法有很多,但首要的一条就是“不要试图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也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条是:“不要试图让所有人都喜欢你。”因为这不可能,也没必要。

    2.学会真诚地赞美他人

    莎士比亚曾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

    赞美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推动力量。对他人真诚的赞美,正如沙漠中的甘泉一样让人的心灵受到滋润。而当你赞美他人的时候,别人也就会在乎你存在的价值,你对他人的赞美也让你获得一种不容易获得的成就感。在由衷的赞美给对方带来愉快以及被肯定的满足的时候,你也十分难得地分享了一份喜悦和生活的乐趣。

    当然,仅仅赞美是不够的,你的赞美还必须是真诚的。实事求是,而不是夸张的赞美,真诚,而不是虚伪的赞美。毫无根据的夸奖,会让人产生你在拍马屁或者说至少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而且,实际上,对于那些喜欢别人过分的夸奖的人,也未必适合和他做朋友。只有当你真地发现了别人身上的某些优点的时候,你才把它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这种优点并不一定要惊天动地,一些细微处的赞赏可能更能感动别人。比如你发现对方今天穿了一件很漂亮的衣服,那就请立刻告诉她:“你今天这身衣服真好看。”

    请记住,如果你突然发现了别人的某些优点,那么不要犹豫,请立刻告诉他。没有比这个更能赢得别人的好感了。

    3.每个人都有优点

    宋代大文豪苏轼非常喜欢谈佛论道,和佛印禅师关系很好。有一天他登门拜访佛印,问道:“你看我是什么。”佛印说:“我看你是一尊佛。”苏轼闻之飘飘然,佛印又问苏轼:“你看我是什么?”苏轼想难为一下佛印,就说道:“我看你是一坨屎。”佛印听后默然不语(也许是气得说不出话)。于是苏轼很得意地跑回家见到苏小妹,向她吹嘘自己今天如何一句话噎住了佛印禅师。苏小妹听了直摇头,说道,“哥哥你的境界太低,佛印心中有佛,看万物都是佛。你心中有屎,所以看别人也就都是一坨屎。”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已经无从考证,多半是好事者的编造,但其中的道理却十分深刻: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人,必然心胸广阔,老是看到别人缺点的人,往往心理阴暗。

    世界上没有一无是处的人,正如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一样。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既可以使自己心情愉快,也更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要想让别人欣赏你的优点吗?那就去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吧。

    4.退后一步,海阔天空

    我在法学院念本科的时候,选修了一门“法律诊所”的课。在课堂上,老师引导我们玩了一个叫“红蓝选择”的游戏。游戏规则如下:

    (1)把我们30人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占据一间教室,互相之间不能沟通;

    (2)两个组各自做出“红”或“蓝”的选择,两组都选“红”,则双方都得0分,两组都选“蓝”,则双方都得-1分,一组选“红”另一组选“蓝”,则选“红”的一组得4分,选“蓝”的一组得-2分;

    (3)每选择一次,由老师向双方公布结果,然后双方再选,总共可以选择十次;

    (4)最后统计总分,每得一分可以得到十元钱的奖励。

    从这个规则可以看出,选“蓝”是绝对没有便宜占的,要么得-1分,要么得-2分;反之,选“红”是绝对不会吃亏的,要么得0分,要么得4分。但这个时候问题就出来了,双方都认为红是最优选择,结果就是谁也别想得分。第一轮下来,双方都选了十次“红”,都是零分。

    然后老师决定改变游戏规则,双方在做出选择前,可以派出一名代表谈判,达成协议,然后再做出选择。我们小组在开会讨论的时候,就指出了合作的可能性:“头五次我们选蓝,他们选红,这样我们得-10分,他们得+20分,后五次我们选红,他们选蓝,我们得20分,他们被扣10分,这样双方各得100元钱。”大家都对这个想法表示赞成,并委派我前去谈判。就在我打算起身的时候,有一个同学突然发言了:“不如这样,反正扣分也不罚钱,干脆我们选十次蓝,他们选十次红,这样他们能得到400元,然后回头再给我们200元,岂不是更好?”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大家都觉得这个想法有点不可思议,但仔细一想,确实很有道理。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我们退一步,就可以获得利益,更奇怪的是,让步越大,获利越多。于是这个建议被很快通过了。我作为全权代表前去谈判,对方表示完全接受,于是双方签订密约,合伙“骗取”老师的四百元奖金,全班同学出去猛吃了一顿。

    其实老师并没有“上当”,一切的结果都是她设计好的。通过这个游戏,她成功地让大家明白了,很多时候,“合作”比“竞争”往往能给双方都带来好处。但“合作”的前提是双方都能理智地分析问题,互相沟通。同学之间,经常会产生一些莫名其妙的小摩擦。比如,你们本来是很好的朋友,你有急事想问他借10元钱,可是他最近刚借了50给另外一个人,那人死活不还了,正在生气,看见你来借钱,硬生生地来一句:“没钱!不借!”于是误会就产生了,你横下一条心要跟他赌气:“十块钱都不借,算什么兄弟?”他也觉得没有解释的必要:“为了十块钱就跟我赌气,这种小气的哥们,不要也罢!”也许一段友谊就此破灭,其实一个朋友岂是能用十元钱来比较的?同学时的友谊尤其值得珍惜,也许过了十几年几十年之后,你历经世态炎凉人海沉浮,想起来怕是肠子都要悔断咧。这时其实只要有一方肯让步,或者你不要把此事放在心上,或者他向你解释当时心情不佳的原因,事情就过去了。

    退后一步,海阔天空;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时间安排的几个重要原则

    1根据不同学科的学习特点来安排时间

    为什么我要用晚上回家的时间来看政治历史,又为什么我要用中午睡觉前的那半个小时来复习数学笔记?就是根据不同学科的学习特点来安排时间的。

    对于那些需要大量的阅读、理解、背诵的东西,就要安排时间比较长、精力比较充沛、不容易受到干扰的时间段来做。为什么呢,因为看书和背书的时候很容易走神。大家往往有这样的体验:眼睛盯着书本,脑子里却不知想到哪里去了,没准还在想着昨天吃那顿火锅呢。所以如果看书的时候精神比较疲倦,就更容易走神。而且看书从翻开书本到进入状态需要一个时间,大约5~10分钟的样子。你花了十来分钟好不容易开始专心致志了,突然什么事情打断,比如接个电话之类,然后回到书桌前再来看书,你又需要花五到十分钟来集中注意力,如此反复被打断,最后你感觉看了两个小时的书,实际上真正“看进去”的时间不足一个小时。所以看书的时间最好不要被随便打扰。

    我记得我考研的时候为了好好复习,专门到西安爷爷家住了两个月。因为那里我没有熟人朋友,可以安心看书。但我奶奶也许是过于关心我,经常没事推门进来给我个香蕉苹果之类的东西,我觉得这样对我影响很大,后来还是决定回学校复习了。现在有很多家长也是这样,他老是担心自己的孩子独自呆在房间里不好好学习,于是一会儿送个水果,一会儿加件衣服之类的,找了种种借口,无非是为了看一眼孩子在认真看书,就心满意足了。殊不知你这一眼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干扰,本来他在认真看的,你一进来就变成装着认真看了。要等你走了很久以后,他才能再次静下心来认真看书作业。

    所以,对于看书背诵的事情,最好选择精力旺盛不容易受干扰的较长时间段来做。

    那么,那些精力不太旺盛,比较容易受干扰的时间用来做什么呢?

    用来做题。因为做题的时候需要动笔演算,可以强迫你集中注意力,即使周围环境比较吵闹,即使你精力不太好,仍然可以达到练习的效果。比如下课的十分钟,你规定自己做十道英语选择题,你刚做了五道,突然有同学找你聊天,你的思路被打断了,聊了一会儿有提起笔做第六道,到上课的时候只做了八道,你就收获了八道题目的知识。如果你用来看书,除非你有超人的定力,否则恐怕还没有看清书上写的什么就上课了。

    2注意适当的休息

    前面我说了我有睡午觉的习惯,晚上也会在12点之前睡觉。在高三阶段每天都要睡这么多的时间,可能跟我个人比较贪睡有关。但在制定时间计划的时候,保证必要的休息还是应该的。有很多同学喜欢熬夜,因为夜里安静,有利于学习。但这样就会影响白天的精神,上课老想打瞌睡,又怕被老师发现,睡得很不安稳,于是课没有听好,觉也没有睡好,一天到晚都迷迷糊糊的。其实高中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要浪费时间很容易,一晃就过去了;要努力学习也足够长,学习任务重的时候偶尔熬夜可以,长期如此肯定坚持不住。

    美军的陆军守则里面有这么一条:“记住,你不是超人。”意在警告那些年轻的陆军士兵们不要上好莱坞大片的当,以为“孤胆英雄”真的那么好当,随便冒着生命危险去做一些非人力所能为的“奇迹”。在学习中,每个人也都要明白:“你不是超人”,只有休息好才能学习好,长时间超极限的学习会将你击倒的。

    浙江省理科状元陆文在演讲中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非常经典:

    “不是抓紧每一分钟学习,而是抓紧学习的每一分钟。”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确,不是你每天学习24个小时你就一定能学好,而是你可能每天只学习十个小时,甚至八个小时,但你能保证在这学习的八个小时中,你是精力充沛的、专心致志的、富有效率的,这才能真正学好。

    3每天都要制定计划

    你需要有一个大概的计划纲要,比如我前文所列的我的高三冲刺时间表。但这个时间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学校突然组织大家去听高考专家的报告会,那么这一天的时间安排就必须有所变化了。所以每天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计划。

    制定的计划需要写出来,写到纸上。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拿出来看几遍,认真地把它记住。只有这样,第二天才能真正的按照计划行事。按照某些成功学的理论,制定的计划不是看三遍,而是大声朗读三遍。这就比较夸张了,其实核心意思都是让你加深印象。如果你一个人住,那么大声读三遍是完全可以的,如果在寝室里住,那就不必如此摆酷了。总之是牢牢记住就好了。

    4每天都要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

    就跟我们学习需要预习和复习一样,计划既需要每天执行之前牢记在心,也应该在每天执行之后进行检查,只有如此才能不停地督促自己,持之以恒。

    我每天制定的计划,每天晚上都要拿出来检查检查,完成了的,就在前面打上勾,没有完成的,就在前面打上叉,然后统计统计完成了百分之多少。刚开始的时候大概能完成60%,时间久了,基本上能维持在80%左右。

    我以前看过一个故事,具体忘了是谁。总之是有一位古人,总觉得自己每天都会做一些错事,为了少犯错误,他就想了一个主意:拿出一个碗、一包黄豆、一包绿豆,每天做了一件好事就把黄豆放进碗里,做了一件错事就把绿豆放进碗里。每天晚上睡觉之前,他就数一数里面有多少颗黄豆多少颗绿豆,然后想一想自己今天做了哪些好事哪些坏事。就这样日复一日,黄豆逐渐增多而绿豆日渐减少。

    从这个小故事可以看出每天监督自己的好处。无论做了什么事情,每天睡觉前都回想一下,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该做的事情又有哪些做得不好,该怎样改进。这样才能不停地进步,而不至于停滞不前。我们制定了计划,就需要每天都检查自己的完成情况,这样才能督促自己不断改进,真正做到制定好计划、执行好计划。

    著名的爱因斯坦成功公式告诉我们:成功=正确的方法+坚持不懈+少说空话。没有正确的方法,学习将会十分曲折而且效率低下,如果是在错误的道路上坚持不懈,问题可能更糟糕。有了正确的方法之后,剩下的就是踏踏实实地把它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了,这一点,没有人可以代替你自己去做。正确的方法可以为你的学习指明道路,但是,路,必须自己去走。

    李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