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卡可以暂停服务吗:我们都是地球母亲的不孝子孙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8:31:59

我们都是地球母亲的不孝子孙  

2011-02-16 09:57:34|  分类: 文化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先说一个小故事。

在中国陕北的黄土高原,有个只上过二年学的穷孩子,在黄土高原的泥沙中,摸爬打滚几十年,居然自学成才一手独特的育苗和嫁接技术,靠自己的一双手,搜集、引种和培育了2055个植物品种,并且还分文不取地手把手教会周围的乡亲们。

 

这个穷孩子现在已经年近八十,老到有些走不动了,但这无法改变他天性中对植物的挚爱,他依旧跟年轻时一样,每天都要一个人对着那些成长中的小树说上一会儿话,每一棵树,对他而言,都如同他的一个孩子。

 

这位老人叫朱序弼,当地的乡亲们敬重地尊他为“绿圣”,在他所居住的陕北榆林地区,原本贫瘠干涸的黄土地,已经郁郁葱葱一片绿色。

 

从2009年夏天开始,我一直在断断续续地翻译来自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的有关中国黄土高原的环境调查资料。这些调查资料由大阪大学的深尾叶子教授、以及东京大学的安富步教授编写,这些资料都围绕一个核心主题:“绿圣”朱序弼老人和黄土高原的人们。2010年,这些有关中国黄土高原的调查资料,终于以书籍形式在日本出版。如字典般厚重的一大本,中日双语对照。日文由深尾叶子教授和安富步教授撰写,我负责中文翻译。书名为《黄土高原织绿的人们》。

 

 

这本如字典般厚重的书籍,其实还只是黄土高原生态调查资料中极小的一部分。深尾叶子和安富步,以及他们的搭档们,对黄土高原长达20多年的调查观察,研究资料已经堆满一间小屋。

 

1990年,深尾叶子第一次踏上中国的黄土高原,并在刚刚到达榆林的第三天,就认识了朱序弼老人,那个时候的朱老人才五十多岁,一身破旧的衣服,住在一间土砖的小屋子里,喜欢带一顶看不清颜色的解放帽。叶子说:这一切都是缘分,来自日本名门学府的叶子,才第一眼看到朱老人,就喜欢上了这位“爱树如子”的老头儿,会说一口流利中文的叶子,唤朱老人为“爹爹”,朱老人也不客气地认下这个来自日本的干女儿。

 

从认识朱老人之后,叶子和她的朋友们,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一直往返于日本和黄土高原之间,每次去都住在当地乡亲的窑洞里,与当地的农民同吃同住。当地的乡亲们看到叶子时,会随口招呼:“哟,叶子,回来啦?”

 

2002年,叶子和她的搭档安富步教授一起,协助朱老人一起成立了“黄土高原国际民间绿化网络”,并对黄土高原上的老乡们提出了“生态文化回归”这一概念。

 

所谓“生态文化回归”,是指人文的文化资源与自然环境资源的共同回归。现代人说起黄土高原,就是贫穷、落后,黄尘满眼,看不到一丝绿色生机。而实际上,已故的中国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通过对陕北历史地理深入研究后推定:一千多年前的黄土高原,是一块森林覆盖、土地肥沃的水草丰美的好地方。日本著名的生态学者松本聪教授,也通过研究黄土高原的土壤成分与结构,有力证实了史念海先生的推定。而现在黄土高原的贫瘠,是源于人为的生态环境破坏,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荒地,令山成秃山,河流干涸。失去丰富自然资源的黄土地的人们,成为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先人对于自然的挥霍,报应在自己的子孙后代身上。

 

黄土高原的人为环境破坏,还只是人类糟蹋地球种种行径的冰山一角。完全可以这么说:中国的黄土高原,正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从富饶走向贫瘠的最典型缩影。

 

来自“世界自然保护基金”的最新数据资料显示:目前全球68亿人口,已经消耗地球可承受的资源消耗率的50%以上,按人类目前对于地球资源的消耗速度,30年后,我们将需要2个地球才能满足人类的资源需求。如果按照美国和阿联酋目前对于资源的开发和消耗速度,30年后人类得需要4.5个地球才够。

 

失去地球,也就失去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以百年为一个点看历史,我们看到国家民族的仇恨,以千年万年为一个点,再看历史,我们才会知道:全人类都是地球母亲之子。我们常常喜欢这样歌唱说“祖国啊,母亲”。可是我想说:祖国只是你的奶妈,奶妈的奶水是养大了你,但是没有地球,就没有生命,也就根本没有人类,只有地球,才是我们真正的亲生母亲。

 

地球的心是玻璃做的,不好好爱护它,它总有破碎的一天。

人类至今为止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对地球母亲的破坏史。对于地球母亲而言,我们都是她的不孝子孙。

 

 

后记:

2010年的圣诞节,我在叶子教授家里参加她的家庭圣诞派对。那天叶子教授家中不大的客厅,挤满了来客。这些来自企业和学术界的人们,虽然职业与身份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通点:他们都是关注地球生态环境的环保者。这些环保者们聚集在一起,为今年3月份准备成立的一个环境保护组织“NPO法人CREC”而进行着热烈的讨论。

 

下面是“NPO法人CREC”设立意向书的全文中译:

 

地球是人类的“里山”

 

“生态文化回归”这一概念,最初由大阪大学的深尾叶子教授、与东京大学的安富步教授,于2004年在中国陕西黄土高原的环境回归活动中提出。是涵括地域文化与生态系统同步回归的一种战略手段,它源自于摄影家今森光彦所提倡的、以“人类融入自然”为前提的“里山”这一理念。

 

所谓“里山”,并不是指离乡村很近的山野,而是指人类为了丰富自身生活的一种活动,是指通过为与生态系统运作进行完美结合而花费的智慧与精力,是令人类自身的生活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一起共同丰富的“生活方式”名称。

 

如果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与人类的经济活动是有本质矛盾的,那么无论是对于我们人类,还是对于地球环境,都是没有将来的。一般而言的“环保运动”之所以往往陷入伪善,正是因为将两者对立作为了一种前提。而我们不相信这种矛盾。作为地球之子的人类,难道会可能与地球存在本质性的矛盾吗?我们认为:只有促进、扩大人类自身与生态系统共同丰富的经济活动,并超越自我破坏性的、环境破坏型经济活动,才能开辟出未来之道。

 

这便是“地球是人类的里山”这一口号的立足点。对于拥有巨大人口和力量的人类而言,
对于地球环境仍使用“保护”二字显然已经过于渺小。唯一的出路,是展开与生态环境共同丰富的经济活动,令整个地球成为丰富的里山。居住在日本列岛的人们在过去,并不只是单纯地破坏生态系统来加以利用,也曾作为里山而开拓过丰富的维持之道。取回这一经验,令现代社会成为“里山社会”,就是我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