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美食网团购网:想走运,得先好到值得走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9:54:36
最顶尖光鲜的律师、医师、工程师、教授、新闻记者,以及成功主管都说,职场上应该要学会但也最难学的就是──软技巧。
为什么没有人早点告诉我?
◆在职场上有热情、天分和领悟力,成功的大门就会为你而开?
错!没认清自己,你不可能会心甘情愿花八~十个小时做一份工作。
◆待在同一家公司的年资很久是你的优势?
错!现在企业征人只要看到有人在同一个地方待十年,心里就会开始狂拉警报。
◆怕主管和同事嫌我笨,所以不要问比较好?
错!问蠢问题让人嫌笨还算事小,没搞清楚自己在说什么或做什么就闷着头做,才真的是蠢到了极点。   所谓硬邦邦的基本功,是指工作时所需要拥有的技术及认知能力,然而软技巧则可以让人更有效率地运用技术及知识。软技巧与基本功搭配起来相得益彰,在乱成一团的工作环境中,这是成功的必要项目。你可以找来全世界的专家,但如果你不能把点子推销出去,不能跟别人好好相处,或是及时交付任务,你肯定是会被绑手绑脚、跨不出门的。
没有人比你更关心你自己的未来,也许就你的爸妈或另一半除外吧。这也就表示,你有责任去经营自己的生涯,别想要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
你的同事都不想帮你,而是他们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规划和生涯,他们注意自己的事都来不及了。
同样地,你的焦点应该直接放在自己身上。就算你不是为自己工作,经营管理你的生涯的意义形同把自己当作企业主来看。你要开始用执行长的身分思考,用营销经理的身分思考,用业务的身分思考,用人资主管的身分思考,用产品设计主管的身分思考,用协调人的身分思考。这是一家一人公司,而那个人指的是「你」。
为什么谈到生涯管理时,由你来掌舵这件事会变得这么重要?首先,铁饭碗的美好日子已逝。合并、收购、裁员,以及跨国竞争已经把铁饭碗变成历史名词了。美国的受薪阶级平均每人一生中会有三到五段职业,换过十到十二次工作。
其次,任何人的上司和人资部负责人等等高层都会被要求兼顾愈来愈多的任务,他们常得一个人兼两、三个人要做的工作;因此你以为会关心你的职业生涯的人,实际上并没有那个美国时间或精力来做这件事,而且你更不可以期望他们会预测到你希望你的未来会变成如何。
再者,那些放任自己的生涯「顺其自然」,或是预期上司会帮自己设想安排的人,最后都会以失望收场。不幸的是,多半的大学毕业生,尤其那些也许把毕业论文用电子邮件寄回家交给爸妈来写的人,他们对第一次要遭遇到的残酷现实可说是半点准备都没有。
不管你刚起步还是已经上手了,最重要的是,要对你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以及行为负责任。至于要从什么地方切入最好呢?请认清自己,并且管理好自己,说实在的,这些都是掌握软技巧的基础。很多软技巧,象是如何戮力于持续性的自我评估、如何让人得以倚赖的、如何打造一个有意义而且你愿意承担风险的工作生活、相信你的直觉,以及可以引来好运气的工作人生。还有一个永远不退流行的软技巧:老祖宗的诚实与正直。
了解自己与知道如何工作一样重要
「爬每座山……涉每条溪……追随每道彩虹……直到你找到梦想……」听来觉得熟悉吗?有时我们去参加一些专题研讨会,实在会觉得自己好像老是置身于〈真善美〉(The Sound of Music)的场景里似的。那些激励人的演讲者从高高的台上吼着:「跟着你的热情走!只要你全心想着,你就能够做到!」一听到任何一个人说这样的话,真想马上会从阿尔卑斯山上跳下来。可能就是因为太常听到这些了,所以我们才会很快联想到一些人,他们会说:「多么希望自己可以早一点知道,对一样事物有热情并不代表你就具备了成功的天分或倾向。」而且就算热情、天分和领悟力三者兼具,也不见得是成功的保证。想要知道你的福分何在、终生职志为何,或者找到任何你心甘情愿每天花八到十个小时做的事,唯一之道就是要完完全全了解自己。
站在最前线的立场来看,看清自己这件事是完全没有妥协余地的。各式各样职场人士的心得是,那些从来没有好好审视自己的人,最后都会落得净做些不会成功的事,不然就是做得很痛苦。他们没有想清楚自己喜欢或不喜欢什么工作,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在工作上投入什么天分或长才,或是搞不清楚自己的优缺点会对自己所选择的工作有什么影响。说真的,道理很简单。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某些天分是比别人更适任一些工作。
假如你找到了一份可以完美匹配的工作,你可能可以挥洒更自如;但如果你找到的是一份完全不适合你的工作,你只会把自己累到死。为了要知道你如何才可以挥洒更自如,请认真了解自己。就把它当成是你买了一份很特别的保险,这份保险可以让你降低心脏病发的机率、减轻你的焦虑与压力、减少金钱或时间的损失。
不过,搞清楚你最适合做什么工作可能很棘手。不是每一次都能在一开始就认清你的能力位在哪个水平,所以你得花一些时间,用经验去找出答案。而且有时候从缺点着手审视,反而可以知道最多。
不论你是要往前再走下去还是另起炉灶,成功不只要看你是不是知道自己是谁、擅长什么,还要知道别人是怎么看你的,当然有时让别人审视你的那种感觉并不好。这表示你应欣然接受年度的考绩评核,或是来自工作上跟你有互动的所有人的全面评价,象是同事、主管、同组成员和客户。你应该把这些评价视为一个好机会,用来让你检视自己成就与能力,让你确认是否与人有沟通障碍,以及你想做的事有没有偏离轨道。对,是「你」想做的事!而不是你的爸妈或配偶或是老板想做的事。另外,很多人都觉得跟职场顾问的会谈十分有助于厘清心中的疑惑,尤其是在工作的转折点,或是初入职场的那几年中。
聆听自己的直觉,有很多宝可以用
我们都知道在作决策前必须仔细考虑,但什么叫「仔细感受」?你知道吗,以直观(有的人叫它直觉)作检视,在决策过程中可以成为讯息的重要来源。和你一起存在的不光只有一坨感情,你的直觉包含一个完整的内心数据库,里面是无价的知识与经验。
虽然我跟你说要留意直觉,但不表示你一定完全要凭直觉行事!因为直觉固然有用,但有时候它可能是不理性的。举例来说,有一个人在面试一个人时,觉得对方让他感觉非常不自在,不自在到让他完全不想录用,但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有这种感觉。对方的自我介绍有条有理,举止也得宜,而且过去的资历很不错。
他很仔细探究为何自己对她的第一印象会这么糟,想半天才终于想到,因为她矫柔造作的样子让他想到那个和他处不好的姐姐。这个潜意识让他拒绝录用这个有才华的人?还好并没有,他提醒自己小心,不要先入为主地假设她会像他姐姐一样。因为如此,他才得已摆脱那个第一印象,而依据这位小姐的实际表现,建立起正面的关系。
不过相对地,我们也听过有些人因为觉得事情就是不对劲,最后凭直觉让事情化险为夷。葛利格这名财务经理就有过这样的经验。他有次在看一份收购计划书时,老觉得不对劲,虽然每个参与的人都说没问题。但他就是觉得里面少了样东西,迟迟不肯签字,之后他干脆用一整个周末的时间将所有的资料从头到尾看一次。终于在某份报告的某个小地方发现一个大家都忽略的错误,因为这个小小的错误,让整份文件怎么看都觉得不合理的完美。因为相信自己的直觉,他帮公司守住了差点就损失掉的三百万美元!
当你用量化的方式聆听自己的直觉,它可以为你带来宝贵的洞见。下次你的直觉在呼唤你时,请试试以下的方式:
●观照你的感觉。
●将感受诉诸文字。
●自问你的感觉是根据状况做合理或不理智的解读。
●如果你的感觉是根据不理智的解读,或你单方面的推断,那么就要找出原因,就像我上述的那位同事一样,他知道这个应试者让他想到他姐姐。然后不要让这些不理智的感受影响你的决定。
●如果你认为你的感觉是根据合理的考量,那就再进一步探究深层的原因再作决定。
●把你的直觉告诉别人之前,先确定你有周密且合理的立场来支持你的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