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火栓字体要求:为人之道(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2:01:37
关于[为人之道(五)]的字幕:
  • 好 我们今天就是讲为人之道的第二个部分,就叫仁与礼。
  • 仁与礼讲的就是孔子对一个君子的要求。在《论语》里边讲君子讲得很多,很多地方把君子和小人对着讲。那这个君子反映了,就孔子对一个理想的人 ,应该达到的一个状态。那么对君子应该是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论语》里边讲得很多。概括起来讲,我想可以说就是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就是仁 一方面就是礼。
  • 我们看《论语》里边有这么一段话。孔子说“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那么文就是讲的花纹,外表的一些装饰 纹饰,就是一个人在外表的一种表现。质就是像人的内在的本质 ,就是指的是道德。那么孔子就说了,你如果质胜文,就你内心本质很好。但是文 外表的礼不太够,那么这样的人就显得比较,可能会显得比较粗野 。那文胜质则史,如果外表做得很好,但内在的不够,他用了一个史。这个史比较不太好懂,为什么文胜质则史?有的注解就说史指的是那个时候管文书的一些小的吏,管文书的人有这么个特点,就是他是不管内容的,他只管把这些东西,你像现在 管档案什么,他只管分类,把它管得很好,你要找个什么到时候就给你找出来,但是内容是什么他不研究,所以他就说文胜质则史。你光注意外表、仪表,自己内心的本质修养不够的话,就有点儿像这样的。他不懂得内容,他只是注意了外表形式上的东西。然后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就是文和质两个方面。“彬彬”就是配合得很好的意思,所以就是说你要外表的礼仪,外表的表现和内在的道德品质要很好地协调统一 。然后君子 这样才是个君子。所以从这里边可以说就是,文和礼是两个大的方面。
  • 所以这一讲,我想就从这两个方面,把《论语》里边的一些内容做一些介绍。而且我们看德和礼这两方面,不只是说在君子的身上,是要文质彬彬。我们看孔子讲治国,他基本思想叫为政以德。为政以德的内容是什么?是两句话,一句是叫道之以德,一句叫齐之以礼。这以后我们还会讲到这个问题。那么这也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德 一个是礼。他搞教学,他对学生,学生是怎么个要求,弟子怎么个要求,叫做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一方面很好地学习一些文献,懂得些道理,一方面要约之以礼,用礼来约束他。实际上也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德 一个是礼。所以可见德和礼这两方面,在孔子思想里边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反映他对君子要求上,也是这两个方面的统一 。
  • 下面我们就分别来看看仁和礼这两个方面。先说这个“仁”。
  • “仁”当然是孔子的一个最重要的一个核心的思想。那么在《论语》里边讲的也很多,有人统计过有一百零几处。但是什么是“仁”呢,《论语》里边没有一个定义。这一点是我们要注意的,就是中国的这些经典,因为它不是一个像西方的一些哲学著作,那样有一种很严密的理论体系,它没有定义。所以我们不要在《论语》里边,找“仁”的定义是什么,它讲了一百多处但没有一处是定义。那么我们要了解关于“仁”的思想,只能够要把它讲到“仁”的地方,它的内容加以综合,从这里边去体会。那么一百多处当然不可能每一个都来谈到,那我想就我的理解说几个主要的方面。
  • 第一 爱人 。“仁”的内容就是爱人。
  • 《论语》里边就“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很简单,那么像爱人这两个字。说的是很简单,但是可以说,它是反映了人的最根本的精神 。“仁”这个字一个“亻”一个“二”。那么古代注的时候,就说仁就从人从二,一个是人 一个是二 。一个人一个二的意思就是说,是两个人在一起。那么两个人在一起,就处理人和人的关系,就是要爱人。
  • 关于爱人的问题在《论语》里边,它没有很多的发挥。但是有一些直接和爱人有关系的。比如说《论语》里边有这么一段,有一次孔子他上朝去了,家里他的马房着火了,等孔子回来回到家里,家里人就告诉他说,哎呀 我们家的马房着火了。那么孔子的反映是什么?孔子就问了一句,说伤人了没有?只问了一句就是伤人了没有,没有问马有没有损失或者损伤。那么这么一个简单的记载,我想就反映了孔子这个爱人的这么一种思想。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如果我们和我们现实的有些情况来对比的话,它就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比如我们常常看到有一些中国在发生矿难的时候,有一些矿主甚至于包括有一些地方的官员 ,他首先不是说要想办法救人,相反的他还封锁消息、隐瞒伤亡、弄虚作假,甚至于自己逃跑等等。所以这就可以看到孔子那样一个记载,还是体现了他一种爱人的思想。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我们这一次汶川的这个地震,在抗震中间,我想这个仁爱的精神、爱人的精神,就是仁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 关于爱人《论语》里边还有一句话,它叫做“唯仁者能好人 能恶人”。说只有仁人、仁者,他才能够真正地对人来爱人,就好人喜欢人。他能够恶人,就是说爱人并不是一种无原则的抽象的东西,而是说实际上仁一方面也是,它根本精神爱人,但同时它也有对人恨,对人厌恶的这一方面。就说这个爱是有原则的,有好 有恶 有爱 有恨。那么要能够真正做到有爱也有恨,有好也有恶,那么只有真正的有仁的思想的仁者才能做到。也就是说,这个好恶爱恨是有原则的,你只有真正有了仁心,你才能够爱你所应该爱的,恨你应该所恨的。这是讲爱人。
  • 那么爱人当然是一个根本的精神但是比较抽象,它要通过一些具体的一些内容来表现出来。那么这里边最重要的是有两条,一条就是叫孝悌。
  • 《论语》的第二章就讲到“有子曰”。有子是孔子一个很重要的弟子,在孔子去世以后,有一段时间孔子弟子曾经把有子奉为他们的领袖,所以他是一个很重要的弟子。有子他说“其为人也孝悌 而好犯上者 鲜矣,不好犯上 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 ”。这里他讲孝悌是人的根本。为什么孝悌是人的根本 ?他的解释是说,一个人如果能够孝悌 ,他就很少会犯上,就是“孝悌而好犯上者 鲜矣”。这个“鲜”就是少的意思。如果他能孝悌,他又还会犯上,这种人很少。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如果他不好犯上他就不会作乱,他要不犯上又作乱,这样的人是从来没有的。就不好犯上还去作乱,从来没有。所以他是把这个孝悌和不犯上作乱直接联系在一起,所以说它是仁的根本。
  • 那么这样一个话我想现在来看,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个方面就是,他说你有了孝悌以后,就可以不犯上作乱,这反映他们当时有一个重要的认识。就是说道德对于维护一个社会制度的稳定是很重要的。如果有了一个很好的一种道德,为大家所接受,这个社会就可以安定,就没有人来犯上作乱。这个认识应该说 到现在还是有意义的,这是一方面。
  • 这个方面来说,为什么孝悌了就能够不犯上作乱?这个现在的生活来讲,我们也不是太好理解,因为这个和当时的社会制度,当时的背景是有关系的。因为当时那个社会是一个宗法制的社会。所谓中国的封建,这个封建不是我们后来讲的封建社会,这个封建就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当时天子是最高的全国的统治者,天子他是按照宗法制度,他实行嫡长子的继承,天子去世以后由他的嫡长子,就是他的原配,后来叫皇后了,皇后的长子来继承。他那个时候有很多的后妃,有很多的儿子。那么嫡长子是继承天子位的,其他的儿子就分封,就给他一块地,到那儿成立一个国家就成为了诸侯。诸侯他还是实行嫡长子继承,他嫡长子继承他诸侯的国君的位置,其他儿子也分封,那就是大夫。所以当时那个社会体制 ,那个宗法制度就是这么样子。嫡长子继承,其他的往下分封,构成了天子、诸侯、大夫这么一个,同时这个制度这个架构也就是它政治的体制。所以宗法制度的这个体制、这个结构,和政治的结构完全是一致的。所以孝悌解决什么?孝悌就是你对父亲要好,要孝敬父亲,对兄长也要敬。而当时来讲,天子和诸侯的关系、诸侯和大夫关系,就是父子关系或者是兄弟关系。嫡长子是继承天子位的,其他诸侯都是他儿子。那么如果老的天子去世以后,第二代的接任了以后,他和老的那些诸侯就是兄弟关系。所以他们当时那个社会结构、政治结构就是这样。所以说你只要把父子兄弟的关系搞好,他就不会有犯上作乱。这是当时这个背景下,它适合当时社会的需要。但是这一点从现在来看,当然就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而且他这样子把孝悌的问题和不犯上作乱直接联系起来,它就不仅是个道德问题,成了一个政治上的问题。
  • 那么这一点后来发展下去,就成了三纲中间的那个父为子纲。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就变成这个父为子纲。这一点是直接为当时的那样一种制度来服务的,为当时那样的等级制统治来服务的。这一点在当时是有道理的,是适应当时的需要。在今天来讲,它应该说是一种糟粕,而且现在也失去了它的客观基础。所以现在我们很难说,你孝悌了就可以不犯上作乱,没有这样一种直接的联系。
  • 那么这样说的话,孝悌还有没有意义?我说孝悌还是有它的意义。不是说因为这一点,因为时代变化孝悌就失去意义。为什么?就因为孝悌它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的一个普遍性的基础,这个基础就在于血缘的亲情。
  • 那么这一点,在《论语》里边也有说明。比如说《论语》里边有一段是讨论丧礼的,孔子和宰我讨论丧礼。我们知道丧礼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 ,它是孝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孝就包括活的时候你怎么对待父母,死了以后,丧礼就是很重要一个部分。当然还有一个祭,祭是祭祖的这样一个礼的问题。那么当时就是实行丧礼,叫做三年治丧 ,就是父亲去世以后,你要服丧三年。这三年有很多具体的规定,就是不能够吃肉,不能够欣赏乐舞,不能够穿什么好的衣服,不能够穿丝织品的衣服 ,要穿麻布的衣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