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a2sep装甲结构:“联”的诗、骈、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22:20:50
“联”的诗、骈、散——谈诗说韵(九)
“联”与“诗”是姻亲,都与“对偶”相关联。学诗先习“对”,这是老一代的传统。先说一个笑话:有一个较富足的农人,送子入塾,不几天,其子便在家朗读“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其实这是一句启蒙的“神童诗”。农夫没有读过书,但知道当地有个风俗,孩子写第一篇作文为“启蒙”,必须请客。见孩子言及“文章”,以为开始作文了。便责怪老师为何不通知。穷先生顺水推舟,说是“不算什么”。农夫便下帖遍请当地文人名绅于某月某日赴宴。老师为敷衍,特意将学生招来临阵磨枪:“我说‘黄花’,你说‘青菜’;我说‘菩萨’,你说‘精怪’;我说‘黑漆门’,你说‘粉壁墙’,可记住了?”筵日,果有人凑趣,让先生考“对”。先生说:“黄花”……对得不错,一片喝彩。当先生说:“黑漆门”,学生忘了,先生用嘴撇向粉壁墙,学生会错意,说:“先生嘴。”其父也知不对,骂一声:“妈妈B!”全场轰然,倒是“绝对”。虽是笑话,说明“对对子”是从“词对”开始。从“词对”到“诗对”、“散对”、“骈对”,有着很长的历史。对联现在常用的体裁,主要是春联和楹联。春联是以“诗对”为主的。而多出现在古建筑物门前楹柱上的楹联,往往以“骈对”为主。“诗对”和“骈对”有什么不同呢?“诗对”来源于诗的对偶句,如毛泽东的“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诗对多为四、五、七字,句式与四言古风、五言、七言诗类似。一首好的律诗,其第三、四句和五、六句分别是一联。在诗中一般称为“联”、“联句”,单独拿出来称为“对联”。由于家庭门户受高度所限,贴春联多选用七字、五字诗对。诗对的对联不一定取材于诗句,但它的格式与律诗相同,所以诗对也叫“律对”。“骈对”来源于骈文的对偶句。什么叫“骈文”?应该说是古代一种有韵的文体,俗称“四六句”,是古人写信、写文章常用文体,今天的“半文半白”,还残存有“骈”意。甚至所谓“散文诗”、现代“赋”,也常见骈句。骈文与楚辞有承继关系。因骈文有韵,属于我“谈诗说韵”的范围,以后再以专文讨论,这里只谈“骈对”。骈者,诗、散之间也。举例:落霞与孤鹜齐飞,不是诗句,算作散句。对句: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偏正词组,名词;“秋水”,同。“孤鹜”,偏正词组,名词;“长天”,同。“齐飞”与“一色”、“共”与“与”,词性基本相同。这是骈文的对仗(出自《滕王阁序》)。还有:“金弹丸打鸟,百发百中”对句“玉石桥观鱼,半浮半沉”(出自《宝莲灯》)。大家熟悉的《岳阳楼记》,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都是骈文对仗。“对联”作为一种“体裁”另立门户,是中国古代文人们在词对、诗对、骈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与古诗词一样,她同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上溯至五代后蜀主孟昶的“桃符”,今发展到千家万户的春联、寺观庙阁水榭楼台的楹联,以及大众的灯谜晚会,穷酸文友的兴会,都离不开对联。对联与诗对、骈对在形式上并没有根本的不同,要说区别,只有宽严的讲究了。诗词的对仗可以稍微“宽”一点,如我的词作满江红“赠两江居士”,有两处对仗,一是“世事言来多感慨,沧桑历尽余真谛”,二是“八斗才高堪作胆,五车学富添为翅”,并不是很“工”。同样,骈文如上述的“一色”与“齐飞”也不很“工”。这类句子出现在诗词或骈文中没有问题,作为对联单独出现是不行的。“对联”要求更严谨,仅仅是“虚词对虚词、实词对实词”是不够的,否则它不会作为一种“体裁”单独出现。对联的发展,有许多学问上的讲究,如顶针对、回文对、流水对等等。在形式上除了诗对、骈对,更有“文章对文章”的“章对”,联学界称为“长联”。也举一例:“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赴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这是一篇好文章。将它当作上联,对上一篇字、词、句皆“工”的文章为下联,便有:“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许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美吗?我第一次到昆明,什么也不管,直奔滇池,为的是一睹这最著名的长联。我读书最忌“死”,写文最忌“抄”。以上所言,毫无根据,不能作“依据”。有一点是“真理”,练好对偶,于诗、于联、于文(特别是散文、文言),将受益终身。提醒朋友,近几年,地摊卖联儿的,多如“经济唱戏”的炒作,将“富贵”、“财宝”、“运气”堆积如山,少有“对”之一说,万不可随便称作“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