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莱丽刷头多久换一次:民工:一个中国特有的名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7:36:33
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歧视,是滥施的、居高临下得令人心寒的“爱心”,难道你们的词汇那么贫乏,改成“务工人员”或其它更合适的称呼就不行吗?民工一词在字典里面是什么意思,我没有查到,但从媒体的口气上看,大概是“农民工”的简称吧,是用来专指那些进城务工谋生的农民的。在一个依靠体制使一部分人在社会地位、经济收入上超过另一部分人的社会,等级是何等的森严。虽然他们都是否“社会主义建设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可是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社会不平等乃至歧视却没有明显的减少,于是被卷入工业化进程中出身农门的人并没有顺理成章地在为学术上说的“工人”或者“产业工人”,而是分为全民制工人,集体制工人、合同制工人、临时工、农民工等。现在转型了,他们的地位发生了微秒的变化前者即使在经济上每况俞下,可是心理上的优越感还是比从农民转化而来的民工要高得多,起码他们内心深处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社会地位的低下。我无数次地看到即使下岗的“工人”兄弟也撇着嘴,一脸不屑地说民工如何如何!我并没苛责谁的意思,只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进城务工的人们的社会地位是何等的低下。发展到现在我多次看到不谙世事、衣着光鲜的城市的中学生或者大学生骂一些人为民工或农民,他们不知道,他们现在有理由歧视这些不幸的人们,是因为他们幸运,出生在城市家庭里。当然在他们学校教育或者家庭教育中,有的大人拿民工说事,威胁孩子不好好学习,将来让他们去当农民工去。而不是教育孩子去给予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同情和理解,起码不去歧视,知道尊重别人。我们教给孩子的是更深的歧视。
工人就是工人,他们和老师、记者、司机等职业一样是社会诸行业里面的一种普通的职业。农民也是一种职业,是以种地为生的人。可是在以户籍为表象的城市二元化制度性环境里,这个词变成了一种世袭而非自由选择的身份。一旦你出生在农家,往往意味着你身上背伏了标记性的印记,颇有点象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即使被卷入了工业化进程,从事了与农业完全没有关系的工作,成为了真正的产业工人,对不起,你的身份依然要加一个定语“农民工”。民工一词就这样被本来不善于创新的中国人生生地创造出来了,如果有人不甘于出身的摆布,干出了点名堂,也要被加上诸如“农民企业家”、“农民书法家”、“农民诗人”等等,甚至不有了“农民城“之类的产物。我不知道这些看似无意的前缀是不是反映了某些人心理的优越感,或者是我们民族里面渗透了太多的歧视惯性。
市场经济赋予了人们改变职业和选择职业的自由,一个文明的社会也不应该允许社会“集体无意识”地公然歧视它一部分成员。一个连名义上的平等都不能实现的社会是不正常的,也是耻辱和不能容忍的。我们还能允许这类歧视存在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