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途v14无法仿真:(摘录)从人的情感角度看美的本质 - wenchundong2008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1:32:26
摘录)从人的情感角度看美的本质

默认分类 2010-05-27 12:52:22 阅读41 评论0   字号: 订阅

从柏拉图提出了“什么是美”的两千多年来,“美是什么”被作为美的本质问题,受到众多审美学研究者关注,人们对美的本质的理解就一直处于尖锐的二元对立之中,或诉诸客观或偏执于主观,互不兼容,难以调和。

美不是物质,也不是物质的某种形式或性质,因此美是不可能在单一的对象上直接被我们(摄影)复写的,我们常见的风景画或照片直接显现的只是事物的一部分或一瞬间的内部属性,即对象形成美的条件而不是理论意义上的美的本质,但作为审美主体的我们所看到的就是一种美的外显。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中提出了美的命题,用他的原话讲:美太难。古代文人以山水为美,以田园为乐,寄情其间,前有陶渊明《归园田居》,后又韩愈《永州八记》,美就孕育其中,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传递的是词艺之美,张爱玲的小说传达爱情悲剧的必然之美,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是诗艺之美,美的形式多种多样,或抽象或具体,“美的本质”就是美学体系的逻辑起点及各部分内容相统一的根本联结点,而在哲学中可能就要归结于人的主体意识对事物能动美好的一种反映和追求了,最常见的就是哲学中美与丑的问题,因为有丑才能凸显美,因此“美丑”主要形成于感性特性与情感喜恶有关的对象,吻合人类情感喜好正价值取向的谓之美,违逆人类情感喜好正价值取向的谓之丑,可见“恶美丑都是对象因与人类的价值取向有关而形成的属性”即美本质上就是事物的一种关系属性。

古希腊时期形成的本体传统一直把美的本质归结于是什么,什么时候出现,为什么出现,从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经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多葛学派、经院哲学至近代哲学都将美的本质归结在表象上,而未能全面深刻认识美不是孤立的,它是复杂的理念意识形态,。康德认为,美的本源既不是客观的形式或神的理念,也不是主观的感觉或心理的快感。美的本源出自居于人的理性能力与知性能力之间的审美判断力。审美的主体是人,是通过人的主体意识体现,由于审美意识结构的复杂,我们可以根据康德始终强调的审美判断力并不是美的本质,美的本质是审美判断力在其判断活动中展开的涉及到质、量、关系、模态四个方面的规定性来研究美的本质。

前苏联学者尤.鲍列夫在其《美学》中将关于美的理论观念归结为了五种范式:美是神(绝对精神)在具体事物和现象上的印记和体现;美是主体强烈的(有目的地、积极地、“深思熟虑地”)感知对象的结果;美是生活的属性同作为美的尺度的人或同人的实践需要、同人关于美好生活的理想和观点发生相互关系的结果;美是自然现象的属性;美是客观现象及其自然性质由于社会生产、实践需要而逐渐进入了人的利益范围,具有对人类的积极的价值,它们由于劳动而被逐渐赋予灵性,亦即人化了并且成为自由的领域,即人类掌握现实的领域。鲍列夫列举的这五种范式,大体概括了美学历史上的各种各样关于美的本质观念。

狄德罗虽提出了“美的关系”说:可惜,他将“关系”泛指了,在论及人与美的关系时,强调的就只是唤醒的察知关系。其实,客观的美如同两个物体形成的“大”、“合”一样,其存在不依赖于主体人的察知,只是到了人脑中便通过感官感知:鲜艳的花是美的,蓝蓝的天是美的,清澈的小溪很美,漫天白雪也很美……自然万物的美一年四季跟跌不息,并不会因为人们的忽略而不存在,因此美所反映的事物是客观的。

苏格拉底谈美时,认为“美不能离开目的性,即不能离开事物对现实人愿望达到的目的形式。”康德也说,美是对象合目的性的形式。他们的观点,可以说都感悟和涉及到了意念指向对美的构成的作用。之所以提出意念指向性而不称为目的性,是因为意念愿望在美的构成中是呈方向性的,常无确切的目的限度。再者,许多意念指向出自本能,有的甚至呈非单向的衍射折射泛化的氤氲状态,不宜强指为有求望的理性目的。追求有利于生存幸福的对象,美好的形式,意愿都是人类这一存在固有的无可否定的一种属性指向性。并且因为人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而形成美的指向性。

美是人类情感的过程,因此有爱情之美,或悲或喜,有孔雀东南飞式的同生共死,有越人歌式的爱恋之美,有梁祝化蝶之悲,也有相如文君私奔成就美满姻缘。但这个过程中的情感性质既不同于具体欲望满足所产生的纯感性愉快,也不同于道德行为引起的纯理性愉快。纯感性愉快和纯理性愉快都与对象的实存有关,关涉对象的具体内容。这两种愉快都在各自同化对象、使对象失去独立存在意义中实现。悲剧,其所描写的主人翁一般本身即有为社会人们同情赞美的特性,作者与观众也有同情赞美的强烈倾向指向他们,二者和合,故悲剧主人翁本身就存在美。喜剧,其特性是“可笑”,喜剧主人翁不一定要是坏人或是“应该送进坟墓者”,同样也可是好人。坏人好人,只要具备好笑有“味”的特性就行,如印度文学即讲求“味”。喜剧不论描写什么人,剧情均是好笑有味。而人类天性中亦有求索这种情味的意愿指向,故喜剧能有美可供欣赏。由此可以看出,分析人类精神心理需求指向的辩证二致,完全能够阐释优美与崇高、悲剧和喜剧它们的美形成的原因,完全能够说明这些形态的美本质上也都是一种关系属性。

美是人类判断的过程。在一般的判断过程中,判断对主体的满足总具有直接而明确的目的。但美既与实用、欲望、伦理、实践无关,又无明晰的概念逻辑,从而也就与任何特定目的无涉,仅仅是想象力与知性能力趋于一定的和谐自由才使美具有了某种合目的性质。因此才有美丑之分,才有善恶对比和。

西方古典美学总是认为因为有了美的本质才生成展开了美,而康德则告诉人们美的本质不是美的本源,美的本质与美无论在逻辑上还是在现实中都是共同体。当人们与美相遇时就意味着与美的本质相遇。同样,当人们思考美的本质时就是在思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