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cc v13 sp1下载:太极之养生之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6:16:00

周末,与诸位友人海阔天空神聊,从国内到国际;从书画艺术到中国武术、从少林、武当拳法到空手道、跆拳道;从古代打擂到武林大会;从太极拳的演变到当今太极拳现状。

虽至凌晨就寝。但其中涉及太极拳流派和风格等问题,一直萦绕脑海。久久不能入寐。我似乎冥冥之中觉得,中国武术的奇葩—太极拳不是单靠“练”,而更在乎“养”。即“吾养吾浩然之气”的“养”。

      “养”者培育、滋润也。

任何艺术大家在成为艺术大家过程中,都要要汲取本专业以外的知识,营养自己,滋润自己,到了一定程度,则着重在“养”了!这方面的人和事不甚枚举。久而久之,自然会形成一种流派,体现一种风格。

在太极拳界,历来太极拳大家,他们的精神境界和文化视野不仅仅“盯”在拳上,而经常“左顾右盼”,是精神境界和文化视野很大程度的统一。看他们的拳技,犹如欣赏一幅字、一幅画的艺术作品,赏心悦目,美奂美仑。各显其特点的太极拳流派:陈、扬、武、吴、孙、和(赵堡)氏如同书画艺术品,自然形成,他们各自的风格也各领风骚。

笔者一直以为,流派和风格的形成急不得,要顺其自然。但,反观今日之太极拳界,标新立异者有之、乱起名号者更有之。什么“李式太极拳”、“王式太极拳”、“混元太极拳”、“洪式太极拳”、“金陵太极拳”、“仲式太极拳”等等。在这些林林总总的“太极拳”中,只有极个别靠谱,绝大多数简直扯淡。他们以为只靠串编一些动作就能构成新的样式太极拳,那也把太极拳看得太简单了!

我们知道,太极拳流派的形成往往经过几代人的钻研总结,太极拳风格的塑就那也是当事者“功夫在诗外”的努力。陈、扬、武、吴、孙、和(赵堡)氏太极拳及代表人物,哪家不是如此?而今之太极拳“大家”可好,动辄称之“某氏太极拳”、“某某某太极拳法”等。

中国文化很有意思,历来讲究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而这文、武的“道”又是相通的。书(画)道的“文道”自然与太极拳的“武道”相通。

历代书画家都是既能深刻处于“书画”中,又能超然于“书画”外,他们的书画作品往往使我们感觉到其精神境界和宇宙自然意识的新高、宏大、深邃。那是“功夫在诗外”的功夫。

我觉得,今天的拳师不是不能成为新式太极拳流派的领军人物,问题是,要想成就新的流派,最好能有“跃上葱茏几百旋”的经历。因为,太极拳师作为个体存在都有局限性,当你把你的一些天然想象或直觉,加上一些太极拳技法糅合在一起去“造就”新的流派时,这种局限性已经潜伏下来,最终成为你的致命伤而遭抛弃。

我又觉得,真正承担打造新式流派太极拳的领军人物,应该是能吸取拳艺之精华的人、是吞吐宇宙万物之烟云的人、是会“养”太极拳的人。

我再觉得,会“养”太极拳,应该追求“大”。

这个“大”不是形容词的“大”,而是中国哲学里的“大”。即所谓“大道、大象、大音、大器”是也!

要有大道之境界、大象之无形、大音之希声、大器之贤能。我们惟有紧紧抓住“大”这个“龙脉”,我们才会触及到太极文化的根蒂,才能把太极拳的多种流派和风格理解为这个根蒂上长出的枝叶和花瓣。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功利躁动,许多太极拳者急功近利、鼠目寸光,以为多少懂得一些太极拳知识和技法,就能几天之内自立流派、自成风格。殊不知,流派和风格的形成并不是当事人自诩的,而是后世的努力、继承,由业内和社会赐予、自然造就的!就是家族太极拳渊源深厚的陈鑫,当年著书的书名最初只称《太极拳图画讲义》,也没敢自称陈家的太极拳。只是到1933年出版时由出版者冠以“陈氏”而为《陈氏太极拳》一书,最终被社会承认推崇。扬、武、吴、孙、和(赵堡)各式也是社会承认命名的,何以当事者自诩?

那些以拳为拳、功利之上的太极拳者,眼界狭隘,小利蝇头,当然触及不到“大”这样的根蒂,也长不出枝叶和花瓣!

习练书法的人都知道,习练书法到一定阶段或水平,不一定要天天习字,而要多多默帖,以及钻研书法理论和其他艺术,是为“大”为“养”也。

太极拳修炼到一定阶段或水平也不是非要天天练拳,更不要一天练拳20遍,而是要多多学习太极理论、悟其经典,以及与他人探讨、交流拳理拳技等,是为“大”为“养”也。

 “心”不大,意境低,“养”不会,满现状,既成不了大家,更成不了流派!

由此,我想起清代乾隆年间蒙古族书画家布颜图的一段话:“宇宙之间为山川为大,始于鸿蒙而备于大地,人莫究于所以然,但拘拘于石法树法之间,求长觅巧,其为技也不亦悲乎!制大物,必用大器,故学之者当心期于大,必有一段海阔天空之见,存于有迹之内,而求于无迹之先”。

书画如此,太极拳难道不是如此?布颜图虽然论述的是书画艺术,但与太极拳理念一脉。

太极拳者倘若拘拘于拳法之间,其获得技法是拙劣的,是悲哀的。只有“心期于大”,经历一段“存于有迹之内,求于无迹之先”“海阔天空”的“养”,才会对太极拳有了更深更高的理解,无形之间才能自然形成新的流派和风格。

会“养”太极拳者,自然会“悟”也。

“养”是“悟”的前提和基础,“悟”是“养”的提炼和升华。

“养”的过程即是培育、滋润的过程、更是“悟”的过程,“养”到一定程度,自然会“悟”出道理。

这又使我想起金庸先生《书剑恩仇录》里的陈家洛。陈家洛一介书生,儒雅风流,武功不凡。可贵之处在于,他以文悟武,经过一段坎坷在一山洞见到洞壁上“庖丁解牛” 赋,吟诵中顿时“悟”出拳法意境,悟出了超一流的“百花错拳”功夫,而且能踏着“十面埋伏”古曲的音律节奏与对手恶斗。
妙哉!这虽然是金庸先生小说理想的描绘,但我们不难看出,其武功从“养”到“悟”的一贯道理。

      太极拳之“养”,你信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