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书网手机版:千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宗教文化优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06:14:49

弥勒圣地,清静道场
——千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宗教文化优势

 


  地图上的千山在辽宁省东部,东北接长白山,西南至旅大市,绵延千里。最高峰绵羊顶子海拔1046米。西麓千华山距鞍山市20公里,又称千朵莲花山,重峦叠嶂,岩洞幽深,寺观棋布,风光优美,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宗教文化资源,成为国家风景名胜地意义之下的千山。这些资源的形成与发展,得益于千山美丽独特的地质特点和自然景观,同时又与千山的宗教历史人文景观一道,成为千山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地恒久存在的基础和宝藏。千山是要代代相传的,千山要发展,要持久地、可持续地不断发展,首先还是要保护,在保护中求发展。本文即以“保护和发展”为出发点,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千山风景区宗教文化优势的几个问题。

  千山——中国佛教的第五大名山
  千山,又称千华山、千顶山、千朵莲花山,素有“东北明珠”之称。号称千峰,但不足千。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1年),太史王尔烈在《游山约》中写道:“山九百九十九峰,本不满千峰之数”,乃“以其近千,故名千山”。千山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交集。千华山峰都是粗粒花岗岩剥蚀体,峰头赤露在土层之外,呈现出多瓣状、圆状、椭圆状,在起伏山峦与茂密松林的衬托下,似朵朵莲花出水。松林之松多是油松,占植被40%;茂林成片,苍劲蔽天,堪称绿色海洋。百年以上古树达八千余株。奇峰之上伴有古松,千姿百态。有的横卧岩石之上,葱翠欲滴。千山有道观古寺38座,遍布千华,早者始于唐,创建重修繁盛于明、清。这些寺庙都建筑在深谷或山坳中,山门、墙垣依峭壁陡崖而筑,庙周花石青松环绕,优美如画。真是:“寺远不识路,峰回突到门;松排寺观密,山对庙堂尊”。山中有梨树二万余株,五月梨花盛开,雪白一片,香气袭人。自明以来,即为千华一大景观。清宣统元年,诗人杜光尧写道:“梨花万千树,别样著精神。自借山灵助,都含水气新。香风飘十里,白云压三春。未许轻攀折,回头怅望频。”可见,奇峰、岩松、古庙、梨花,已构成千华四大景观。千华名胜古迹景点多达三百余处,使游人留连忘返。
  鞍山千山风景名胜区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总面积为125平方公里,其中:规划面积为72平方公里,保护地带为53平方公里;国有自然景区面积为44平方公里,行政管辖区面积为80平方公里。现有总人口为1.5万人,其中常驻人口为1.2万人,农业人口占74.4%,劳动力人口占58.2%,从事第三产业劳动者占劳动力人口的66.1%。管委会直属企事业单位17个,行政村4个;职工总数为826人,其中离退休职工占18%。
  1948年2月,鞍山地区解放后,设立了千山管理所,结束了千山没有行政管理机构的历史。1979年7月,鞍山市政府设立了千山风景区管理处。1988年9月,组建了千山风景区管理局,对国有山林、寺庙、景区经营实施统一管理。1997年7月,设立千山管委会,行使区级行政管理权,将规划区域内的四个行政村划归风景区管辖。经过近年的大规模改造,景区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完备,旅游接待能力不断提高。1999年区域经济收入为3亿元,旅游人数为200万人次;区级财政收入为1000万元;管委会所属单位直接收入为3000万元,与成立管委会前的1996年相比,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20%以上。多年来,千山连续被建设部、省建设厅授予“卫生景区”、“安全景区”和“文明景区”称号,1999年又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和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称号。
  根据史料记载,早在1600多年前的北魏时期(公元490-534年)佛教传到辽东,千山就有了佛教徒的踪迹;从汉、唐佛教传入千山并正式设院建寺算起,距今也有1300多年;即使不包括明代初期道教传入千山但不久衰落的历史,仅以清康熙六年(1667年)道教第二次由本溪铁刹山八宝云光洞郭守真道长之徒刘太琳、王太祥传入千山至今也有330多年的历史。其间虽然经历过多次波澜起伏,却仍然留有五寺、八观、九宫、十二茅庵,无愧于佛道两教活动胜地的美称;尤其是1992年6月1日被发现,位于千山风景区北沟、千山第二高峰五佛顶东南方,即南泉庵东南300米、海拔520米处的天成弥勒大佛,更为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千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留下了充分的回旋余地。当然,其他如千山的五大禅林以及仙人台景区的众多道教庙宇都有可资利用的宗教文化底蕴,也需要抢救、恢复、再建设,也能够成为千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亮点。但依我个人观点,如果要想真正实现鞍山市政府提出“将千山建设成为一流水平的风景名胜区和全国著名的宗教圣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最具前景的方向还是围绕着“天成大佛”作好文章。在千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的第一阶段,千山的同志们已经提出了将“天成弥勒大佛”作为宗教文化主题的设想,提出在千山大佛景区沿途石壁上用雕塑等艺术手段再现弥勒事迹,这是很好的设想。我在以下的讨论只是就这个主题提供一些着眼于细节的参考意见。
  关心佛教的人大多知道,中国佛教已经有著名的四大名山:峨眉、五台、九华、普陀,分别是普贤、文殊、地藏、观音菩萨的道场。这四大名山中,最高的是四川省峨眉市西南的峨眉山。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峨眉山旧有“皇人山”、“大光明山”之名。全山包括大峨、二峨(又名中峨、绥山)、三峨(又名小峨、铧刃)和四峨(又名花山)组成。大峨有双峰相峙状如峨眉,峨眉山因此得名。此山初行道教,隋唐以后佛教渐盛,明清至极。峨眉山是普贤菩萨道场。
  五台山在山西省五台县东北隅。由望海、挂月、锦绣、叶斗、翠岩5座主峰环抱而成,五峰顶部皆平坦如台,故称五台。五台山的主峰也有雄踞之奇,最高峰北台(叶斗)海拔3058米。山中“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所以又叫清凉山。佛教称五台山为文殊菩萨道场。
  九华山,原名九子山,在安徽省池州地区青阳县境。有天台、莲华、天柱、九子、十王等99峰。主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面积100多平方公里,鼎盛时期曾有寺庙300余座,现仍存有78座古刹。为佛教地藏菩萨道场,有“莲花佛国”、“佛国仙城”、“东南第一山”之称。
  普陀山,古称梅岭,梵名普陀洛迦(意为小白花),在浙江省东北部、舟山群岛之中,属舟山市。全山面积将近12.5平方公里,最高峰佛顶山海拔291.3米。四周环海,峰峦挺拔,岩洞幽奇,梵刹林立。宋朝以后以奉祀观音为主,称为观音菩萨道场,有“海天佛国”之誉。
  作为中国佛教的第五大名山,千山在宣传中可以考虑重新叫响“千华山”的名称,这样比较容易与原有的四大名山排列呼应。拟议中的介绍语可以说:千山,也叫千华山,千朵莲花山,在辽宁省东北部,据鞍山市20公里……为佛教未来佛弥勒道场,有“林海佛国”之誉。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中国佛教四大名山的名份已经确立,这第五大名山的位置却是有得一争。例如梵净山,在电视台曾经播出的风光片《梵净山》中,也号称自己是“与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并列的”第五大名山。梵净山同样风光无限,峰顶之上也有主掌未来的弥勒佛殿与释迦摩尼佛殿并驾齐驱。其实佛教名山的名号并不是空穴来风、自说自话的。以地藏菩萨道场九华山为例,公元401年,天竺名僧杯渡来山筑室为庵,传播佛教。公元719年,古新罗(今韩国)国王族近亲金觉乔渡海来唐,卓锡九华,苦修75载,99岁圆寂,其生前逝后各种瑞相酷似佛经所载地藏菩萨,故被僧众认定为地藏菩萨转世,尊为金地藏。自此,九华山被辟为地藏菩萨道场,一时“香火之胜甲天下”,明清极盛时期山中寺庙多达360多座,僧众四、五千人。现存寺庙94座(其中国家重点9座,省级重点30座),佛像万余尊,僧尼600余人。九华山经久不衰的宗教活动和广泛的文化交流积淀了丰富的文物史料,存有文物2000多件。唐代贝叶真经、明万历版大藏经、血经、万历皇帝圣旨、清康熙手迹等都是珍贵的稀有文物。
  对照之下,千山并非没有优势,弥勒大佛显然是千山的突出之点。但仅有这一点是不够的。千山若想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佛教第五大名山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借用当今时髦的语言来说,就是既要抓硬件,同时更要抓好软件。硬件是景区的建设和保护,软件则是宗教文化特色内涵,尤其是千山弥勒精神的凝练与提高。千山宗教文化品味的主要特征,应该体现在佛,体现在未来佛,体现在圆寂为山、示现辽东的弥勒大佛身上。作为中国佛教第五大名山的千山,不能造作,不能张扬。因为真正神圣的东西只能在自然的宁静与安详当中放射光芒。

  佛语佛联佛造化,众生有缘善知识
  佛教当中的未来佛,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当中之一。笑口婆心,无非弥勒境界;拈花不语,岂止菩萨心肠,说明弥勒是最受百姓爱戴的佛教形象之一。民间早有弥勒是未来佛的说法。围绕这个主题做文章,事半功倍。通过查检各地佛教名胜的资料可知,弥勒佛的踪迹几乎遍及世界各地。许多地方寺庙的楹联中都有关乎大肚弥勒佛的内容。按照中文通假的道理,大肚即是大度。百姓爱戴弥勒,也是因为他笑口常开。弥勒精神的要旨,可以归结为宽容二字,也正是因为弥勒的宽容精神,才使得这位胖胖的笑和尚成为了人们对于未来的向往和寄托。因此,千山发展和培育宗教文化圣地的工作可以立足于“弥勒踪迹遍天下,溯本寻源在千山”这样一个命题。
  佛教故事中常有布袋和尚,据说其原型是五代时候的和尚契此,后人称布袋和尚为弥勒佛的化身。在山西五台山红泉寺正殿,有“布袋原空容甚物,跏趺半坐是何人”的对联;在佑国寺则有“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几乎是专门为弥勒佛书写的对联。在全国许多佛教寺院弥勒殿上,如北京潭柘寺、碧云寺、安徽芜湖广济寺、普陀山法雨寺、四川乐山凌云寺等地均书有此联,内容大同小异,有的是“慈颜常笑”,笑“世间”或“世上”可笑之人。在四川峨眉山,有田铮先生联句“大弥勒拈花微笑,须菩提于意云何”。峨眉山弥勒殿上还有对联:“律己何妨真面目,待人总要大肚皮”、“开口遍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在天津天成寺(又名福善寺,在盘山莲花岭北,始建于唐代,后毁于火,1980年重建)则有余昂先生联句“终日解其颐,笑世事纷纭,曾无了局;经年乃坦腹,看胸怀洒落,却是上乘”。其他如山西朔州的崇福寺、沁县的龙珠寺、稷山县的布袋和尚庙、吉林省伊通县的弥勒殿、南京的多宝寺、扬州的天宁寺、杭州的净慈寺、灵隐寺、绍兴的柯岩弥勒佛、安徽合肥的明教寺、凤阳的龙兴寺、云南通海县的涌金寺、四川新都县的宝光寺甚至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都有弥勒供奉并且书有赞颂弥勒的对联。如果围绕“弥勒踪迹遍天下”的主题做文章,至少可以在中国地图和一张世界地图上标出许多胖弥勒的形象。
  中国的对联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加上书法的可欣赏性,吸引力还是很大的。千山在宗教文化方面做文章,楹联的作用不可小看。建议延请(或者征集)世界各地(当然主要还是国内各地)的书法名家,挥毫书写有关弥勒佛的诗赋楹联,同时组织一部分人力,收集各地各寺关于弥勒踪迹的材料,刊刻在千山弥勒圣地,具体来说就是通往天成弥勒大佛景观山路各处的岩石之上。除了诗词歌赋,还可以临摹各处圣地庙宇当中的弥勒造像和楹联。造成一种“此山本是弥勒界,石石(时时)处处说宽容”的景象,最终形成既有宗教意味,又有知识内涵的自然氛围。香客或者游人在上下山的路上可以不断地得到关于弥勒的信息,甚至找到他所熟悉的内容。通过这种形式,展现弥勒踪迹遍天下的主题。举例来说,一位来自台湾省的客人如果在登山的路上看到“笑口常开,接引愿人登圣殿;慈心无间,亲携佛子赴龙华”这样一幅原本出自台湾信义佛堂的楹联的话,也许会忘记一些登山的疲劳。山东省日照市红云寺(又名磴山寺)有“山廓容我静;名利任人忙”对联,如果刻在千华山的石壁上并且注明出处,想来也能有劝人宽和的作用。
  除了宣传弥勒精神的偈语楹联,岩石上面刊刻的内容还可以包括对于一些源自佛教语言的日常用语的解释,已故的赵朴初先生称之为“俗语佛源”。比如“单位”,原本即是佛家用语,是寺庙中“挂单”时所指的一个位置。再如“得意忘形”,原本也是对修佛达到至高境界至高状态的描述,只是俗人拿了去另外使用,赋予另外的含义。把这些词语介绍出来,一可增加游人的兴致,二能起到教化众生的作用,也是给登山走不动的人一个休息的理由。再如“眼不见为净”、“一团和气”等等,来自佛源的俗语可以说比比皆是。我们日常流行的许多用语,如世界、如实、实际、平等、现行、刹那、清规戒律、相对、绝对、手续等都来自佛教语汇。游人香客读来看去,即使不能受到教化也可以增长语文的知识。
  上面说谈的“刊岩刻石”,本质上说是将佛教弥勒的宽容精神通过固化的手段展现给世人。除了政府和寺庙出钱做一部分,也可以采用募款集资的办法酬款。这件事可以很长久地做下去,不必急于求成。需要注意的是,所有这些石刻都必须强调与大自然的融合,千万千万避免人为的刻意雕琢,哪块石头可以刻,应该刻什么内容,都需要慎之再慎,不可草率。我的看法,刊刻应以平面刻石为主,辅之以浮雕手法的立体效果,尽量少用人为痕迹明显的大型雕塑。宁可收敛,不要夸张。
  在千山景区关于弥勒文化的环境构建初具规模之后,可以考虑组织召开全国、甚至世界范围的弥勒文化研讨会。会议的地点当然是在千山。会议的参加者可以包括宗教人士、学者、社会工作者。会议的主题,就是研讨弥勒精神,同时展现世人对弥勒事迹寻访和研究的结果。这个研讨会,可以与宗教概念中的弥勒法会同时举办,僧俗共襄盛举,弘扬宽容精神。也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形式。开这样一次大会,对于千山风景区来说至少相当于一次大型的广告策划;将会有助于确立千山作为中国佛教第五大名山的地位;同时有助于吸引国内外更多的旅游者前来观光。类似的会议,包括学术研讨会,可以定期不定期地陆续举办,千山作为宗教胜地、弥勒道场的地位也就日益得到巩固和提高。前不久(2000年9月14日)在北京召开过《宗教与和平国际研讨会》,主题是宗教可以为促进世界和平做出贡献。千山的弥勒文化精神研讨会也可以开成这样的会议。

  千山本是佛圣地,净土庄严名不虚
  我赞成以多种形式普及佛教知识,介绍弥勒事迹,其前提是所采用的形式必须能够与自然的原本融为一体。同样明确的,是我不赞成在千山,特别是山上人为地建立任何形式的“展览馆”,即便是介绍弥勒事迹的展览馆,建在山上也不会有好的效果。如果一定需要一座展览馆的话,最好是把千华山本身建设成为清静自然的弥勒博物馆。千山应该是佛教圣地,应该是“弥勒境界,清静道场”,应该是一片庄严的净土。以此为出发点,在考虑各种形式的建筑和构造物的时候就应该遵循“可建可不建的坚决不建,能够小规模建设的决不扩大规模”的原则。佛家强调“空”,道教讲“无为”。作为宗教圣地,从根本上说还是要遵循空澈无为的基本精神。只有这样,千山作为宗教圣地的地位才能得以确认;只有这样,千山才能有持久的未来。我认为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在一定的区域、一定的海拔高度以上划出“圣地”的核心区域,在这个区域里除了香火和香客不应该再有别的什么东西。
  既然有“不为”,就必然要有所为;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可为”,并不意味着对经营行为的放弃。佛教知识要普及,弥勒事迹要介绍,可以有计划地刊岩刻壁;旅游纪念品要销售,旅游消费的需求必须满足,可以在山下景区出口处设立兼有香客与游人休憩功能的“知识厅”,出售各种纪念品和食品饮料。香客上山烧香,可由山下携香敬奉。在圈定的圣地核心区域之内,只设功德箱,接受功德款,不卖饮料食品,也不收香火钱。在山下服务区内以及通往圣地核心区的登山步道入口处,均应设有明确的告白:山上没有商店和任何售货点,同时明确标出:此处到山顶的距离是多少,步行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反对的观点可能会说,取消山上的商店和售货亭会给游客带来不便,并且减少了来自游客的收入。这种观点是不对的。首先,我们要建立的是一处能够并列于中国佛教四大名山的宗教圣地,而不是一片谋取商业利益的自由市场。圣地可以吸引朝圣的人、香客和旅游者,也就是说,圣地可以是旅游点,它的功能自然而然地包括了吸引游客;但是反过来,一个旅游点,一片自由市场却很难,或者不如说根本不可能成为“圣地”。客人来到此地所产生的消费需求,并不会因为商店(销售点)的位置不同而发生本质的改变。相反,却可能由于看到山下商店的告示:“由此以上不再有任何东西可以购买”而考虑自己是否需要立即补充给养。如果需要购买纪念品,他可以在返回的时候再到这个商店来。为了照顾到不走回头路的客人的需求,圣地核心区域之外的商店,可以按照整体需要布置若干处,特许连锁经营,其货品种类与价格完全统一。
  千华山是弥勒境界,清静道场。在建设中必须要防止把清静道场闹市化的倾向。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国内的许多地方这种倾向愈演愈烈。在外来文化和急功近利短期行为的巨大冲击下,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以商业价值取代文化价值的倾向,一些遗产地将古朴的民俗文化、地域风情和肃穆的宗教仪式包装成为粗俗的商业性表演,不要说是虔诚的信徒,就连以猎奇为目的的旅游者也只能感受到因为经济利益驱动而导致的虚假和造作。面对这样的旅游产品,得不到任何有益的教育和熏陶。与此同时,我们很遗憾地看到,在许多地方出现了遗产资源被破坏的情况。任何环境的容量都是有极限的,超过这个极限就会对环境造成破坏,甚至是不可逆转的破坏。顺理成章的后果,则是被破坏以后的环境不能创造以前曾经创造、将来也应该继续创造出来的那些价值。为了千山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防患于未然,不能容许这种可怕的情况出现。

  一曲梵歌传绿野,万法皈依拜弥勒
  千山借重于天成弥勒大佛,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是走“依靠特色求发展”的道路。天成弥勒大佛举世无双,是千山成为宗教圣地、弥勒道场的特有条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排斥其他的宗教文化方面的特点。千山的五大禅林、众多道观、宗教活动、宗教仪式都是可以促进千山宗教圣地形成的积极因素。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富有特色的千山佛教音乐。
  佛教音乐,古称梵呗,即佛教颂歌,其歌词内容主要是唱诵佛、菩萨的功德。梵语当中的梵字(brahmā)本意即为清静。佛乐是以偈诵作为内容,伴以乐器演唱。相传佛在世时有妙音尊者娴于呗道,称为呗比丘。千山的佛教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有名的高僧雪庵、普安、诗僧函可等名扬华夏。千山的佛教音乐同样源远流长。经过历代僧人的口传师承,得到不断的继承和发展。在频繁的佛事活动中,各地僧人互相往来,加上对地方民间音乐的吸收,使千山佛乐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北韵调”。其特点是风格庄严肃穆,豪放高亢,节奏鲜明,曲调动听,悠扬典雅。千山佛乐分声乐和器乐两部分。声乐又分禅韵和应付韵。禅韵是用打击乐伴奏;应付韵使用笙管乐器伴奏,多用于放焰口。在诵唱形式方面,有独唱、合诵、直唱、韵白等。大多是由“维那师”领腔起调,众僧应和。直唱是佛曲中独具风格的唱法,分歌咏型和转读型。合唱曲调较多,优雅动听、庄严优美。诵有声白、韵白、咒白、道腔四种。
  千山佛乐器乐部分多由曲牌子构成,反映出继承古乐的历史渊源。这些佛曲与辽南吹鼓乐有着血肉联系,经常在民间演奏。笙管演奏在手法上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北韵”佛曲,自唐代流传至今,许多曲调已濒临失传。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使千山寺庙音乐的古风遗韵得到继承与发扬,鞍山市民委宗教事务处刘明省同志积极参与“三集成”工作,挖掘、搜集和整理千山寺庙音乐,与郭允钦、佟贵勤、郭丽华等同志走遍了千山各寺,寻访高僧、民间艺人,收编整理了千山寺庙音乐。1989年,组织了以千山僧众为主体的千山佛教音乐团。团长照元、顾问本愿、音乐指导郭允钦、贾端详,与中央电视台、辽宁音像出版社等单位联合摄制了《千山清韵》专题片,并出版了一套《千山清韵》盒式录音带。现在音像出版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辑录出版新的《千山清韵》CD、VCD应该不会有很大的困难。
  从景色方面来说,千山已经很美,有奇峰、古庙、梨花,有晨钟、暮鼓、香茶;有千朵莲花供奉,有弥勒笑在山崖。即使是夕阳西下,也能扯起万丈红霞。特别值得指出的是,除了自然景观方面的优势,千山在佛教音乐方面也有底蕴和积累。佛教音乐有一定的号召力,是国外很多人感兴趣的东西。但是我不知道现在千山佛乐团是否还在坚持。北京有个智化寺,保存了大约十来个人的一个佛乐队,在世界各国、各地宗教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千山有演出佛乐的能力,对于景区依托宗教文化的主题坚持可持续发展和鞍山市发展经济来说都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可以想象,在清亮悠远的佛乐声中,“青灯黄卷熏古刹,梵呗鱼山驻佛颜;千朵莲花千堆雪,半卷经书半悟禅”的静谧景色该是多么令人神往。
  从旅游产品开发的角度来说,千山佛乐也是不可多得、极富魅力的旅游吸引物。通过适当的对外宣传和促销活动,吸引游客前来,增加旅游收入。景区管理部门可以配合旅行社,以宗教仪式规定的时间、场地,按照严格的宗教程式组织观摩。在组织开发此类旅游产品的时候,必须注意保持宗教仪式的严肃性,杜绝任何形式的商业化倾向。理由非常简单:千山是宗教圣地,不是剧场,更不能是闹市一样的杂耍摊。如果有客人要看仪式、听佛乐,可以根据这些仪式举行的时间反过来倒排游客的行程,并且一定要强调观看佛教仪式、聆听佛乐的时候严格禁止喧哗,从而体现出弥勒道场庄严肃穆、空山无人的神圣。千山当然是要搞旅游的,但是一定要把旅游的发展依托在宗教圣地的吸引力之上。到此旅游,感受宗教。决不能反其道而行之,把严肃的宗教仪式变成讨好游客的噱头。
  此外,作为景区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商业机会,应该花一点力量,考虑开发具有千山特点和特色的独特的工艺品。前文提到的千山佛乐CD、VCD,都可以是很好的旅游纪念品。再如铭刻有千山佛教精彩联句的铜镇尺、玉石镇尺也能体现千山的宗教文化特色。千山弥勒大佛开光时天上飞来的五彩祥云和弥勒、观音示像,都有照片存世,制作成为邮政明信片、书签甚至年历卡片都可以成为广播善源的纪念品。从目前中国旅游纪念品市场的情况看,一个最严重的问题是产品趋同,毫无新意,当然也就更谈不上特色了。有一种调侃的说法批评这种状况,是“走遍了祖国大地,纪念品都差不离,千辛万苦带回去,火车站里摆了一地”。如果能够开发出千山独特的旅游纪念品,对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必然是一种贡献。千山的旅游纪念品,应该围绕佛、弥勒做文章,继而扩展到楹联、造像。不论做什么,都必须强调品位,拒绝粗制滥造的劣质货。

  供奉本从心愿起,一泓清水敬大佛
  除了优势方面,冷静地分析,千山也有致命的不足。据说景区以外的矿井已经开挖到了海拔负120米,这样一来千山的水脉可能受到影响。如果水脉发生问题,千山的古松则会面临危险。回到本文的主题,我们的目标是要建立一座具有宗教圣地性质的弥勒道场,充分发挥千山天成弥勒大佛教化天下有情的作用。那么,我们能够给予弥勒大佛的供奉是什么呢?
  最好的供奉是一泓清水。我建议在千山实施一项引水上山的计划,首先是通过若干级泵站扬水上山,然后采用以色列人在沙漠上发展农业的技术,用喷灌或者结合滴灌的办法养护山林。这样做需要一定的费用支持,但若考虑到千山作为宗教圣地的地位和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前景,为此花一点钱应该说是值得的。在技术方面,即使有一些难题也可以突破;在所需资金的筹措方面,同样可以遵循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寻求解决。
  据2000年9月8日《中国旅游报》消息,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社会发展司与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发布了《推荐2000年中国旅游业发展优先项目的通知》,推出了77个具有开发潜力、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建设项目,其中涉及到辽宁的4项:抚顺赫图阿拉城旅游区开发项目、本溪水洞景区开发项目、鞍山千山景区开发项目和大连旅顺口景区开发项目。因为大连市计划单列,所以实际上千山项目就是辽宁的三个项目之一。推出这些项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政府的导向性作用,拉动社会投资,刺激需求增长。具体做法是依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原则,由政府通过适当方式指导和支持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投资环境,营造适宜社会资金投入的氛围;对于公共投资之外的经营项目,要在相关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主要交由市场运作,通过社会融资进行合理开发。从争取国家投资支持的角度来看,这77个项目当中包括了中西部省、区的53个项目,其主题就是这些地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在资金方面,国家安排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性资金是86100万元,项目建设从2000年内全面展开。千山当然也可以寻求这项资金的支持。
  有了决心,有了资金,供奉千山圣地的清水就能流上山顶。有了这一泓清水,千山的松树能得到更多的滋养,千山的香茶,也能重新散发出幽香。
  千山有龙泉茶苫的故事,说是千山很早以前就成了佛教名山,个个山峰有泉,座座寺庙有水,佛道各家占着奇峰异岭,修缮寺观,经营佛道。每年来上香拜佛、寻医讨药、游山逛景的人数也数不清。各家寺院成了游人的歇脚店。于是寺院都开了茶水客栈,为游人驱寒避暑,用收来的薄利修缮佛神金身。龙泉寺的茶水客栈,就凭着龙泉水和一把壶,供给无数游人享用。这把壶经年日久,看起来又脏又旧,但是就算不放茶叶,灌好水倒出来就是香茶。可惜这壶传到一代贪心的小和尚手里,居然为了五十两银子就把这壶给卖掉了。贪心不足的小和尚认为:师父让我保护好这把壶,也就是为了拿它换钱,今天能拿这把破壶换这么多银子,不吃亏。为了再多卖几两银子,小和尚辛辛苦苦在溪水边擦了一夜,把个旧茶壶擦得锃明瓦亮。但是他万万没想到,商人肯出大价钱买这把壶,看中的就是壶里的茶苫。小和尚既无知又贪财,他哪里知道正是因为壶里有茶苫,才能让清水散出茶香!
  故事里面有道理。这千山,就是一把经年累月的老茶壶,千山的宗教文化底蕴和清秀淡雅的自然风光就是壶里的茶苫。当然,我们可不是贪财的小和尚,也不希望将来哪一天这把茶壶落在贪财的小和尚的手里。还是汲泉品茗,沏茶卖水的好。等到千山之上重新涌出道道清泉,到千山上来品味香茶,体会茶禅一道的精妙,也可以成为吸引四海游人的旅游吸引物。

  结束语
  千山素有“东北明珠”、辽东第一山的美誉,是1992年国务院第一批审定的国家重点名胜风景区,当然也是中国悠久的自然、人文历史留给我们的自然文化遗产。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论千山是否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目录”,也就是说,不论千山在别人眼中的名份如何,在我们自己的心目中,我们心目中的千山都应该是也必然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遗产。当然也正是因为有这种使命感,历史压在我们千山人肩上的担子才显得格外的重。我们不仅面对继承和利用前人遗产的问题,更要面对如何向后代人交接传承的问题。还是我在文章开头所说的那句话:千山是要代代相传的,千山要发展,要持久地、可持续地不断发展,首先还是要保护,在保护中求发展。然而在这种保护与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人心灵深处的善良和追求完美的精神将是最能持之以恒的动力,由此而引出的众多命题当中也就包含了我在本文中所阐述的命题:宗教文化的优势,应该成为千山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