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o文件的手机软件:穷寇莫追不尽然,时宜势至背水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3:35:56
充国引兵至先零在所。虏久屯聚,解弛,望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道厄狭,充国徐行驱之。或曰逐利行迟,充国曰:“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诸校皆曰:“善。”虏赴水溺死者数百,降及斩首五百余人,卤马、牛羊十万余头,车四千余两。《汉书赵充国传》
  
  
  
   井陉之战,以少胜多的一个典型战例。战后,诸校效首虏休,皆贺,因问信曰:“兵法有‘右背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阵,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弗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乎?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经所谓‘驱市人而战之’也,其势非置死地,人人自为战;今即予生地,皆走,宁尚得而用之乎!”诸将皆服曰:“非所及也。”<<汉书.韩彭英卢吴传>>
  
   (韩信说:我没有能够得到训练有素而能服从调动的将士,这就象兵法上所说“驱赶着街市上的百姓去作战”一样,在这种形势下,只有把他们置于死地,使他们每人都有为求生而奋勇作战;如果今天把他置于生地,那他们就会逃走,我还能用他们去作战吗?)
  
  
   附:学习时报一文http://www.studytimes.com.cn/txt/2004-11/15/content_5704399.htm题为:“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计谋
  
  破釜沉舟和背水一战是中国历史上两场知名度很高的战役,被引为战争史上的经典,甚至还被赋予了文化与哲学的意味。前者比喻人如果有必死的决心和信念,就没有干不成的事;后者形容人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地,反会激起巨大的勇气,杀出一条血路。实际这两场战役从兵法上讲,是两个军事上的骗局。
  战争的目的是消灭敌人和保存自己,没有哪一个指挥员会孤注一掷地把战争的结局设定为同归于尽,更不会有意让自己处在没有退路的危险境地。正因为如此,高明的将军利用这种心理,编织出破釜沉舟和背水一战的骗局,诱人上当。以前者论,项羽下令全军破了“釜”沉了“舟”,是向部属表明志在必得、有去无回的决心,同时也是向敌人表明坚决进攻的决心和意图。这就造成了两个意料之中的效果:己方士气十分高昂,敌方则把全部防御的注意力集中到正面进攻上,从而忽略其它方向可能的奇袭,后一点正是项羽的良苦用心之所在。“破釜沉舟”是一种佯攻战略上的虚张声势。秦将章邯不识项羽诡计,终于被另一支楚军偷袭了粮仓,大败。“背水一战”更是如此,韩信行此计的目的是在诱敌,以没有退路的部署引诱赵军倾巢追击,暗中却伏兵在赵营旁边,乘机夺寨换旗,然后两面夹击。
  这两场骗局不仅瞒过了各自的对手和双方的将士,也瞒过了一些历史学者。这两个计谋使将略稍逊的章邯和陈余上当并不奇怪,因为他们是以常人之心度奇人之腹。看不到这是一种士气动员手段和愚弄对手的诱饵。试想,如果项羽真象二杆子拼命一般去和秦军决死,正好犯了兵家大忌:“必死,可杀也。”一味死打硬拼,即使侥幸不中敌方奸计,最后也是两败俱伤。
  背水一战也一样。韩信若无伏兵在赵军后方,靠那支“置之死地”之军能战斗多久?“后生”的可能性令人怀疑。韩信****之所以“后生”,并不是“置之死地”的必然结果,而是另一支汉军抄了敌人后路,从而使敌方阵营大乱,解了“死”的危险。
  后人在向古人学习的时候,不加分析,机械模仿,结果铸成大错者可谓矣。
  魏蜀汉中决战,曹操进退两难。怒斩杨修之后,也曾下令全面出击,要全军“并力向前,退后者斩”,颇有点破釜沉舟的气概。结果怎样呢?被打得丢盔弃甲。
  马谡把****置于孤山之上,也云“置之死地而后生”,机械效法韩信,结果呢?众军先是畏战,后是出降。其求生之心倒是有,但不是通过战斗,而是出降。何故?因为他们没有象当年汉军那样看到战胜敌人的希望——也是“后生”的希望——马谡没有伏兵啊!马谡聪明一世,竟没有识破韩信的玄机,所以也没有学到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