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durex官方旗舰店:浅论技术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4:33:34
       最近大家争论的很热闹,有科技股和重组股之争,现又有方针兄大作《放弃技术分析,一切从新开始》,记得前几日看过XX 的《一文不值的技术分析》,都是一些有意思的话题,如果通过讨论,能形成一定的看法,也不是一件坏事。说技术分析没有用应该说不无道理,大家都说,中国的股票市场是政策市、消息市,没有什么规律可言。真的是这样吗?事实上问题并不如此简单。笔者认为,这种观点虽不能说都是错的,但至少是是偏颇和片面的。本人基本上是一个技术派,这原是无可奈何的事,本人一介平民,也非名校出身,没有任何的消息来源,偏又对股市充满兴趣,那么能靠的也是就技术和基本分析作为出入市的依据。也同样在股市生存下来,并且随着交易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在实践的锤炼,逐步领悟到,在市场看似无序的背后,的确是有规可寻的。

  
  
  技术分析的宗旨在于把握价格波动的脉搏,例如“价格的走向将朝着既定的趋势”“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历史一再地重演”等等在市场一再得到验证的规律,其间不论是机构造市还是庄家行为,都无法摆脱这些规律的影响。许多技术大师为把握这种脉搏,借助各种图表、数据研究出许多技术指标。通过统计学的方法,根据过去的循环轨迹,探索未来价格变动趋势的分析。通过技术分析,再结合市场外部各种因素的分析,基本可以对行情的涨跌趋势、变动情况得出比较确切的结论。
  
  为什么很多人会说技术分析没有用?我想主要还是没有弄清技术分析的要旨,在应用上存在偏差(无针对方针兄之意),有的把技术分析万能化,一旦有误,便全部推翻。技术分析的是一件工具,但应用的效果却因人而异,就象我们读书学的是统一教材,但学成什么样却因人而异。有的人能考100,有的才50,有的人可以搞物理竞赛,力学竞赛,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要学有所成,我们付出了十年寒窗,同样,要真正理解技术分析的内在含义和理论精髓,形成自己的交易方法必须付出巨大努力 ,成功的道路并无捷径可走。要制定自己的交易方法需要对市场进行研究、观察和思考。这些工作需要漫长的过程,也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在获得成功的交易方法之前,肯定会遭遇坎坷和挫折。要知道和你竞争的是数以万计的专业人员。不付出劳动,你怎么会比别人强?如果很容易就能达到目的,那么百万富翁到处都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书本上的知识只有当你在实战中得到验证后,才会转变成自己的理论。在股票市场上,我们往往会遇到种种困惑,这并不可怕,没有困惑就不可能实现突破。股票市场如此,人生也是如此。
  
  
  下面是笔者根据技术分析把握股票买卖的例子,相信许多朋友也有同样的经历。
  
  潜伏底潜伏大黑马
  
   “潜伏底”又称“一条线”,顾名思义,就是指股价长时间横盘,上下波动小,日K线看上去象是一条横线。“潜伏底”一般耗时较长,从数月到数年不等,但是一旦向上突破,往往很少回调,涨幅常以倍数计。0029,2月底“潜伏低”形态开始向上突破,股价从5元升至4月初15元,一个月半升幅已达300%。 
  
  形态特征 1、股价处于历史低价区; 2、股价波动幅度小; 3、成交量稀少;4、历时较长,少则数月,多则数年; 5、伴随成交量突然放大,股价突破盘局,迅速上扬。 
  
  内在成因 :“潜伏底”常出现于个别成交清淡、被大多数投资者忽略的冷门股中,有两种情况: 
    1、该股确是冷门股,由于公司发展前景暗淡,业绩不如人意,造成投资者缺乏投资热情,成交稀少,被人遗忘。由于买卖双方长期处于均衡状态,所以股价波动幅度也很小,日K线就像是一条横线。突然,某天成交量开始放大,股价上扬,可能是由于某种突发性利好,迫使机构主力要在短时间内吸足筹码,不得不选择拉高建仓的方式。此方式建仓成本较高,所以,主力一定还要将股价拉高至更高位才可能获利出局。
     
    2、同样是冷门股,但成交量变化与第一种情况迥然不同。在长期成交稀少的过程中,偶尔会出现成交量与股价出现异动的情况,只有少数敏锐的投资者才能察觉。这种现象很可能是有主力在耐心吸筹,为了避免被人发现,每天一点一点地买,但因为资金量大,难免会在盘面上留下蛛丝马迹。在吸足筹码之后,主力开始拉抬,盘面上的反映就是成交量放大,股价上扬。由于主力吸筹时间长,换手充分,所以拉抬轻松,短期内就可将股价推至高处。
  
  
   投资策略:
  1、不要“走漏眼”。“潜伏底”形态的个股通常成交稀少,股价变化不大,容易被投资者忽视。然而,一旦爆发,涨幅相当惊人。避免“走漏眼”的一种有效方法,是将日K线显示窗口的时间放大到半年甚至一年以上,这样容易发现股价波幅小,日K线呈“一条线”形态的个股。 
     
    2、不要过早介入。“潜伏底”耗时较长,而且在向上突破之前,也许真的是一只毫无希望的弱势股。如果过早介入,会将资金锁定相当长一段时间。较佳的介入时间应选在放量向上突破的2-3天,大胆抢进。 
     
    3、“横有多长,竖有多高”。在底部横盘时间越长,积累的上攻能量越大。同样是“潜伏底”突破形态,应选择底部耗时较长的个股介入,获利会更加丰厚。 
  
  
  
  
  本文所指的技术分析只是泛指,技术分析作为一种工具和方法,相信不下数千种。趋势也好、波浪也好、还是哪个指标也好,就象不同的武功门派,专修也好,博采也好,只要修炼到家,都能成为一带宗师。
   
        技术分析主要是三大名著:《期货市场技术分析》、《股票、期货、外汇技术分析详解》、《风险投资实用分析技术》等,在中国也是最为流行的。诸如《亚当理论》之类的都只是支派。“潜伏底”理论我所看过的技术分析书中都没有,所以,我只能说是个人的经验,把他称为“找主力”加上“看图说话”较为恰当。

----------------------------------

再谈谈投资与投机、价值分析与技术分析


       最近由投资和投机的理念之争,进而深入到价值分析法和技术分析法的方法之争,的确使人从中受益不浅,我想,一个人不可能都是正确的,在论争之后,取长补短,使得自己的操作水平不断提高才是我们参与讨论的根本目的所在。

   
   关于投资和投机、价值分析和技术分析的优劣的讨论在论坛已经进行了多次,我想这些讨论不能离开当前的市场背景。这是讨论的前提。
   
   许多伟大的金融思想家们,都对投资和投机的区别进行解释,凯恩斯的观点:投资是对资产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收益活动进行预测的一项活动,而投机是预测市场心理的一项活动。格雷厄姆:“投资活动是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保证本金的安全又能产生令人满意的收益。而不能满足上述条件的是投机活动”。巴非特认为“如果你是投资家,你会考虑你的资产即你的企业将会怎样,如果你是一个投机家,你主要预测价格将会怎样而不是企业”。当然还有其他版本的解释。什么样的解释是理论家和学者的事,对于一个实践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阶段投资者应该作何选择才能活得更好。
   
   我觉的现阶段的中小投资者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相对于大资金投资者都是处于弱势。但是既然参与到这个市场中来,有一点可以肯定,没有人仅仅是靠感觉就能在股市中长期获利,那么出路在那里?投机?投资?价值分析?技术分析?在决定交易之前,我们的确要问问自己:我们依据什么来决定自己的买卖行为?大致上,所有的交易理由可归纳为:基本分析、市场分析和消息。撇开消息不讲。就前二者的比较来说,在一个信息社会里,可以说,散户在基本分析上是没有丝毫优势的。
   
   在股票市场里,一家中等规模的机构仅仅是负责基本分析的研究人员就有不少,其中包括行业分析师,财务分析师,负责资料收集整理的信息员等等.这些人几乎每天都要不停的工作,才能保证公司在做出决策时所依据的基本分析是相对完整的和比较准确的.还不用说大券商则更是直接招收相关专业的博士来充实行业研究队伍,试图找到被人遗忘的金子.从这一点上来说,中小投资者使用基本分析的方法来进行投资有优势吗?凭什么中小投资者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价值?其二,信息的不对称、虚假信息的充斥甚至让投资者不敢相信信息的真实性。由于同股不同价、同股不同权,使得股票作为公司整体的代表被分裂,而国家股、法人股在二级市场以外得以以低于实质价值转让,使得“资产重组”一波更劲一波,并成为黑幕交易的温床;同时派生出“壳”的价值,甚至产生公司逆序排列的价值异化。也正是因为公司价值难于评定,目前市场上才表现对价值的冷淡,技术分析异常盛行。其三、目前市场的平均市盈率高启。从96年以来股票价格不断走高,市场中巨大的资金储备更为股价的提升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很显然市场价格已经和价值的偏离幅度在进一步加大。目前,A股市场持续以50-60倍的市盈率进行交易,这个倍数无论以什么理由解释都是过高的。科技股定位在100倍以上人们视其为合理,产生了价格严重背离价值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这个市场对“投资”和"价值分析"为什么会那么的漠视!"也就不难理解了,而选择"投机"和"技术分析"也就有其必然性了。
   
   回过头来看看技术分析。首先我给技术分析的定义是"对市场多空双方力量之消长变化的解读"。由于走势图相对来说对每个人传递的信息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每个人理解水平的高低。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相对公平的。那么,技术分析从逻辑上可能吗?我觉得是可能的,随机漫步理论认为股价运动是随机毫无规律可言,这根本无法解释为什么总有一些高手常年累月从股市中获利。市场是有其内在的运行规律的。技术分析就是对股价运行规律的探索。技术分析是在不断发展创新的,这是它的生命力所在。技术分析也不可能因为有效就被所有的人所掌握,同样一本教材,有的人考上大学有的人参加奥林匹克竞赛有的人考不及格,技术分析也是如此。即使掌握了方法,在运用中还会产生千差万别的结果。从实践来看,运用技术分析成功的大有人在。当然,从更深的一层讲,那种认为懂得技术分析就能无往不胜的观点我不赞同。我认为技术分析对于证券投资的作用,绝不在于预测明天的涨跌如何 ,而在于其哲学指导意义。在这一点上,技术分析方法和基本分析方法一样,为我们提供了哲学上的指导。一些经典的技术分析理论(如道氏理论)的重要性绝不是因为这些理论提出的什么定理。而是提供了哲学的思辩和逻辑方法。所有的技术分析方法都只是在概率上为我们提供投资决策的依据,根据这些法则所做的判断都是一定概率水平的判断,但如果因为具体法则用于实战的结果的不确定性而怀疑技术分析的作用那就有失偏颇了. 
   
   股票价格从根本上是由供求关系来决定。有价值的东西,只要不转化为市场中实实在的需求性买单,股价是绝对不会上涨的;反之,你认为没有价值的只要没有转化为市场中实实在在的卖单,股价也是不会下跌的。市场中供给和需求起决定作用,而价值规律反而常常失效。股市中经常存在"泡沫",除了在价格偏离价值太多太久的极点位置,市场在多数时候是正确的,价值理论并不可随便乱用。如果不能理解这一点,就无法理解B股长期低迷而对国内开放后的走势。你能说,开放前后这些股票的价值有什么根本的变化吗?显然没有,而是供求关系发生了改变了结果。有不少朋友说B股的上涨是价值投资的胜利?我不知到他们如何解释AB股长期的价格差异。我再举一个市场之外的例子:空气和钻石那一种价值高?很明显,空气,没有空气人无法生存。但是,我们不要为空气付帐,二者的价格是不可相提并论的。但是,如果你需要空气,没有的话就不能生存,那么,你会那钻石去换的。空气的价值没有变化,为什么价格会发生这么大的差异?因为你需要。供求关系在其中起作用而不是价值规律。
   
   投资是一门实践科学,对一般人,投资和投机的区分并没有什么意思,同样,运用技术分析有成功的,也是失败的,有一些所谓的技术分析高手多年来仍然在散户厅里混。价值分析也一样,巴非特只有一个,那么多的价值分析者并不因运用价值分析而成为巴非特第二。笔者在前几年侧重分析的是股票的内在价值,可以说是较为成功的,但现在显然投资于相对低市盈率的绩优股和高市盈率的成长型股票只能获得低回报。美国股市1973-1974年成长型股票的崩溃值得我们思考。我们也来看看仅仅依靠分析股价走势是否能获利?答案是完全肯定了。笔者近日对600173的操作就是完全从股价走势而不考虑其基本面价值而进行推断的,目前获利在20%以上。当然,我觉得技术分析如果能结合基本面的分析来进行,其成功的概率会更大一些,如我参加模拟的600791,还有我前阶段做的0831。当然,失败的例子也有。说到底,不在方法本身,而在于如何运用。我认为尊重现实、灵活应变而不是教条地应用这些方法,才可能取得好的成绩。巴非特不轻易改变投资策略是因为其拥有数量庞大的资金。一般投资者如果机械摹仿,死死抱住投资和价值法则不放,我的感觉是现阶段的确有脱离实际的倾向,而取得超额的回报则几乎不可能,除非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投机的技巧。
   
   价值投资的鼻祖格兰姆在晚年时投资思想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他于1976年去世前不久,在接受美国《财务分析师》杂志(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的访谈中,宣布他不再信奉基本分析流派,而最终相信“效率市场”理论。他认为,靠证券分析方法中刻意创立的分析技术,已不再能发现超值获利的投资机会。在他的《证券分析》一书出版的年代,确实存在这样的机会。但是现在,情况已经大大不同了。当整个投资行业都在用同样的方式来发掘超值股票时,分析的成本就被极大地提高了。因此,格兰姆最后宣称,他最终站在了“效率市场”理论(即市场行为反映一切)一边。上述观点非常值得深思。我们说这些并非意在全盘否定格氏理论。尽管格氏选股具体标准不适合于中国股市,但他稳健的投资理念和基本分析的原理还是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 
 

以下是讨论摘要:  


   我对投资理念的理解可总结为如下几点:
   1、现代投资理念是一种合法投资的理念,而不是违法违规的传统投机理念。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投机(speculation)是这一理念的核心内容,即以承担风险来获取收益,而并非靠非法违规的交易来获取收益。
   2、现代投资理念是一种要求风险升水的风险承担理念,而不是一种无视风险升水的赌博理念。
   3、现代投资理念是一种要求并非常重视风险管理的理念,而不是仅仅关注收益,将风险“置之度外”的理念。
   4、现代投资理念是一种非常讲究科学分析和理性决策的严谨理念,而不是主观臆想、跟风炒作的冒失理念。
  
  
    我在前文中主要提到的是科学分析和理性决策问题,在此我想围绕着这些问题再进行深入探讨。在前文中提到:“一家中等规模的机构仅仅是负责基本分析的研究人员就有不少,这些人几乎每天都要不停的工作,才能保证公司在做出决策时所依据的基本分析是相对完整的和比较准确的.”“散户在基本分析上是没有丝毫优势的”这些现象确实是实实在在的摆在我们面前,因此我们也应该承认,在这方面我们是弱者。但我们并不能因为我们没有优势而放弃这种最有效的分析方法吧!我想若存在这种思想、理念的人,将在这本就不规范的市场中遭受到最大的风险。
  我们为什么不能花大量的精力去进行基本分析--价值分析呢?为什么不能去“试图找到被人遗忘的金子”、去找那些被机构投资者故意压低的、被市场低估了价值的筹码呢?
  技术分析也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分析方法,它记录了市场发展的过程,它使大家了解市场的过去,可它却无法预测市场的未来。它也并不象您所说的那样“由于走势图相对来说对每个人传递的信息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每个人理解水平的高低。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相对公平的”。因为机构投资者可利用其资金、筹码的优势,做出高、低开、收盘而改变当日的阴、阳线等,进而影响所有的技术指标。因此技术图形,各项技术指标均存在着极大的欺骗性,若我们将技术分析作为投资决策的主要工具运用的话,又将使我们陷入极大的风险之中。
  因此我认为要树立“非常讲究科学分析和理性决策的严谨理念”,将各种分析方法(特别是机构投资者花大量人力、物力研究的基本分析--价值分析)科学的加以运用,为理性的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才能在股市中立于不败之地。
   
     
  投资:能够准确预期未来的趋势,并从中获利.
  投机:面对不可之未来的必然选择.
  
  价值分析和技术分析:不过是作为决策的工具.
  
  大家都应该回想一下的是:
  
  你买一只股票的原因是什么?现在,这只股票是否还符合你买时的原因?
  
  中央二台的十年陈股香中的买股票的原因是什么?现在获利那么多的原因又是什么?
  
  巴菲特买股票的原因是什么?现在拿股票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情况下应该退出?
  
  糊涂的赚钱就是糊涂的赚钱,别给自己找那么多的借口?
   
   
  
  对“投资”与"投机”我以为 
  1。“投资”与"投机”都是走向成功的道路。 
  2。“投资”与"投机”都是建立在充分的价值分析与价格分析之上的决策。 
  打个比方。A股价值10元,每年可创造收益1元。市价10元。 
   B股价值10元。每年可创造收益0元。市价9元。 
   投资人甲买入A股准备获取每年收益1元是投资 
   投资人乙买入 B股准备获取1元的市价差额是投机 
   当然如有C股 价值10元,每年可创造收益1元。市价9元。投资人买入C股那是投资+投机. 
  3.做一个好的投机者远比做一个好的投资者困难。但收益要大得多。 
  4。投机者所做的分析,要多过投资者,且较投资者复杂。 
   打个比方。一只老钢笔。价值10元。现在买至12元。投资者一分析,无介入价值,放弃。投机者通过调查发现,这只老钢笔对于特定的两个人来说值200元(是他们的定情之物)是以买下钢笔,再买出获利。
  5。现在的市场上想找股票A,不可能。至多有股票B如郭兄的东方集团。所以不可能有“投资”至多是理性“投机。
  6。技术分析对”投资“投机”都是重要的。特别是没有“投资”的现在。


 一点不成熟的想法:
   现在“投资”者在做价值分析的时候,过于注重对公司本身价值的分析,而乎略了其它。好比ST公司,从企业的角度看他的确是一文不名,但想一下对于没几个上市公司的地方政府,其价值是什么。ST股后面的庄是大家都明白的事实,想一想重组成本与摘牌后的持筹损失对比。他们会做什么样的选择。有时候一些烂公司被炒至让“投资”者无法理解的高价,其实是有些价值还没有被“投资”者发现或者承认。而“投机"者看到了这些。
  
   
  而个人以为,这二者并不是冰与火的关系,例如买PT水仙的大户金富国,你当然可以说他是超级的投机者,但是他判断水仙不会摘牌的手段却的确是价值型投资者所惯用的:研究报表、净资产为仅有的正值,到上市公司实地看生产线还在运转、考察定牌生产产品的前景、向公司董秘咨询等等,观察中证报交易所领导的行文口气(首次只会有一家摘牌而不是一批摘牌),应该说准备工作很充分罢,一般的价值型投资者还做不到这番水磨功夫呢,但最后水仙第一个死,之前最可靠的信号就是当时交易所发风险通告,水仙是唯一没封停反跌的PT类个股,因此我们的市场也是很有效率的,而基本面分析对这个效率视而不见是其死穴。你可能敢赌600083,但是600633、600833、600837敢赌吗,哪一位兄弟能够用基本面事先分析它不会摘牌,但是上海工行系统在事前就拿了一大把600833,走势也说明一切。可能这是极端案例,但用于其他上市公司也一样,本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被清议先生评为99年重组难度最大、基本无重组价值的三大公司在次年全部被重组如600775、600892、600831,这位先生是世行的会计专家,其基本分析功力在业内应为第一流,并且从不畏权势金钱,因此基本分析是最有效之说万难苟同。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最近被学者追捧的摘牌机制,那种以为摘牌净化市场的想法最终是套牢一批散户,就象法国巴黎有红灯区,大老认为有伤国体,一段时间关闭掉,但国民照样寻欢,少的是政府税收,多的是爱滋病发生率,反不如圈起来定期检查几次,以为关掉就没事无异于掩耳盗铃,摘牌机制将使今年的T类成为主要风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