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力健太原实体店:书画艺术的保健功能 ----五脏书气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0 23:54:13
书画艺术的保健功能      著名书画家常说习字绘画可养心、养性、养气、养神、养精、养身,作起书画来可达到物我两忘,完全进入气功态。人称“养身要动,养神要静”,书画也有动静。磨墨多用左手、挥毫多用右手。执笔则虚掌、实指、平腕、悬肘(臂)。臂为人身的一部分,不论坐着、立着或蹲着,写字时使用肢体都得运用全身气力,坐得正、立得稳,挥洒自如,得心应手。写好字须使劲,“力不足不成器”,书画也同样如此。书画过程必须“意在笔先”,使心、眼、手协调一致,故生理上可灵活指、腕关节,平稳肘臂之力。由于手、足三阴、三阳经与奇经八脉相互循环贯注,头顶百会、手心劳宫与脚心涌泉又是机体与天地阴阳之气相连进行交换的通道,且与手、足三阴、三阳经直接相连,而经脉又与脏腑相联系,所以能调节气血、平衡阴阳、祛病强身、增进健康。

    书画自始至终就是练气、养气、防耗气的过程。其活动就是行正气驱邪气,调理阴阳五行之气 ......
    五脏书气论 

五脏于书法,似风马牛而不相及。但于“气”却是一脉贯通。气者,精之导引,神之本源,命之动力。目之不见,觉之有形;广则盈宇宙,微可聚毫端,恍惚于有无间物也。五脏赖气以萌机,命之所系;书法赖气以贯篇,故蓄精神。书时凝神贯注于毫端,通全体之力,疏周身经络,活五脏命蕴之机,气依水墨而注于全篇。

全篇者,白纸墨字之共也。以致有瘀者通,滞者疏,陷者提,虚者补,实者泄,亏者填,盈者流。故书者多健多寿耳。

心主血脉而藏神。书可鼓心气,心气足则督血而行不致瘀阻,面亦光明。

肺主气主肃降,气之司令。书可降肺气,气降则顺而不致逆,并通水道。

脾主运化而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书可运脾气帅血行,“后天”得固,输布水谷精微而肢肌强健。

肝主筋主疏泄。书可疏肝理气,使气血常运而无“风”,指甲亦荣。

肾主骨、髓,纳气藏精为“先天之本”。书可充肾气,肾气充沛则气畅,以致髓满骨健。

再者,肾于“五行”属水,水性流,故人多有肾虚者。书者多视墨,墨黑属水入肾,明目聪耳以补肾气。

肺属金,金性肃,易生逆气。纸白(书者多用白纸)属金入肺,目视白色随笔而飞动,可宣降肺逆之气。

人之体内,火不可有余,水不可不足,金生水而肾精充实矣。肝属木喜条达,依水涵养不致动“风”,故可免肆虐之火。火属心,水足涵木而制火,火亦得平。脾属土,恶湿喜燥赖火以生,和性之火生脾土,阳气振荡而运化,“后天”充足。五行各有所生、互为而制,而得平气,人体何能不健乎。

 

书法与气功

    书法与气功,这两颗古老的东方文化领域中的璀灿明珠,以其各自形成的独特风格有机的相互依附而融合的存在着和发展着。书法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通过笔墨刚柔顺逆、动静疾徐的运动痕迹,以《易经》的阴阳之理,即黑白的反差艺术,体现着书家的内心世界。气功则是人类自身的一种认识“自我”的修炼。人们以这种修炼形式,调节自身的心理与生理,使之达到人身与精神的最大和谐与统一,也就是所说的“天人合一”的境地。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传统文化领域中又竖起了“气功书法”(即:书法与气功的融合)的旗帜。今人或曰是书法史上的创举,或曰是气功界的新葩。其实不然,今人所曰皆非,实则古已有之。后人在功利面前多重外虚而不重内实,更何况“气功书法”必具备极高的人格灵气者方可涉入。所以,在承传上才盛行了普通书法而冷落了气功书法,以致使今人认为是新的创造。

  目前,社会上一些所谓的“气功书法”是与笔者所说的气功书法大相径庭的。有两种不良倾向:一者以为练书法就是练气功,其书法作品就是“气功书法”了;二者是练气功有了进展后,或成了什么“气功师”等等,便可信手涂鸦,就是气功书法了。两者皆为气功书法之谬误,也正是这谬种的广泛流传,使真正的气功书法

至今仍被书法界所轻视。

  气功书法是以涵养生命的本元为根基,继而造化天人合一,以致书入妙境,是可以用身心自我感受的。

  书法与气功都是导气之造化而入妙道,虽然形式有异,但由于两者内在的通同,却又可融为一体。

  气可入书,先得势而后入神,不正是气功修炼的“炼气化神”之说吗。上乘的书法作品都是神思运化而成的妙品,是神、气、形通一状态下的杰作。

  是“气”生出了书法的神妙之境;书法形态的阴阳旋律及变化便是“神驰以呈迹”的灵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