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瑞典芬兰哪个发达:“唯心”“唯物”,哲学的误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9:01:13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接受的都是灌输式的唯物主义思想,并对马列的理论深信不移。当对自己的民族经典《易经》《老子》深研后,才发现以“唯物”论世界的狭隘与不足。《易经》《老子》都是唯物的,同时又是唯心的。《易》的64卦,每卦或记述,或评述一种事物(不含寓理部份);《老子》的81章,或言事物之“道”,或言修身进德,或言济世治国,所以说是唯物的。但是这两部经典的精髓,都建立在“阴阳”上,如果马克思、列宁还能讲话,他们不会说“阴阳”是唯物的。

唯心,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仅以精神、意识形态谈事物;唯物则反之,仅以物质,客观物质的世界谈事物。它的误区在于“唯”,以“唯心”论之,有它的缺陷,以“唯物”论之有它的不足,因此一直争论不休,都难以使对方诚服。

提起唯心,都会把它与宗教、神学联系起来,二者有联系但有区别。宗教神学,属于信仰,信仰往往禁锢了“唯心”。唯心,是驰骋在六合之中的意识形态。它分为两类,一是受禁锢于某种意识形态,取向于一定的价值观,有的成为宗教信仰,如天主教的“上帝”说,佛教的“轮回”说;有的为道德法则,如《易.
系辞》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及“形而上者谓之道”,后者意为高尚的意识形态为遵从的法则。二是不受任何意识形态的禁锢,如现代人所说的“梦想”,“幻想”“假说”等。

关于唯物,马列学说把其狭隘的说为“事物”,M把它与“物质”挂钩,即辩证唯物主义。列宁的“三结论”比较有名,是“唯物”的理论基础。就此三点而论之:一是“物不是依赖人们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列宁如果是指物质,即自然界中的碳(C)、氢(H)、氧(O)等物质元素,无可厚非,但他指的是事物与物种(见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时代,没有电视,手机。电视手机是物,在当时它客观存在于哪里?电视手机不是依赖人们“意识”才出现而存在吗?显然此结论之一是站不住脚的。
二是“在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没有任何原则的差别,只有认识和尚未认识的差别”,如果列宁指的是“自在之物”的“现象”,就无须“原则”之词。《易. 系辞》曰“象其物宜”,任何事物的“现象”,都与该事物的内容(性质、作用)相一致的,如有差别,就不是同类事物与物种。对“尚未认识”的事物承认与已经“认识”的事物有差别,肯定是“唯心”的,因为“尚未认识”,并不知其性质,何处差别仅凭“唯心”去臆断。例如宇宙中“天外来客”,现代科学已经越来越说明,地球仅是天体中“沧海一粟”,若否定宇宙存在其他物种,一定是愚蠢的。但是“天外来客”,“尚未认识”,谈差别只能“唯心”。
三是“要辩证的思考,即分析怎样从不知到知,从不完全、不确切的知识到比较完全,比较确切的知识”。《老子》曰“…..是以圣人不行而知, 不见而名, 弗为而成”。看来列宁并非圣人,老子在此也批判“经验主义”,此章老子是说认识事物,获得知识,靠书本教条不行,靠经验主义也不行,要靠“悟”,“唯心”的驰骋,包括“形而上者谓之道”的上层建筑,和“形而下者谓之器”(《易. 系辞》)的创造发明,岂能仅以“辩证的思想”而“比较完全”?例如列宁《国家与革命》中的“国家消亡”的观点,就是“悟”出来的。因此,列宁关于“唯物”理论基础是狭隘的。

M是如何认识辩证唯物主义的?他说:“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也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毛泽东著作选读》1965年版384页),M在这里混淆了一个概念,即物质与事物。物质与事物的关系,如老子所言:“犹小谷之与江海也”(《老子》第32章)。“由物质到精神”,可以说人的认识、意识形态,来于宇宙间物质的能量放射的信息,单一的物质,如碳(C)氢(H)等物质元素,施放信息极弱,不可能形成“精神”,当“小谷”汇至成“江海”,就形成事物,有“事物”才产生精神。人之躯体就是无数碳、氢等元素的组合体。由于其元素排列组合的差异,形成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种,有生命的物种才有“精神”。“由精神到物质”
此话谬矣!应该是由精神到事物、到物种!我们现在所有的发明创造,所有的新材料、新物品研制,都源于人的“精神”,即“唯心”的想往。不幻想与鸟比翼,就不会有今天的飞机;不幻想在江河与鱼竞游,就不会有今天的潜艇。飞机、潜艇不是物质,是物种。

关于“唯心”的“梦想”与“幻想”,多数人认为不切合实际,与切合实际的“唯物”的“理想”有区隔。其实,它们是孪生的“双胞胚”。例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各取所需”“国家消亡”,本身就是幻想,持这种观点者,连最起码的“人之初”(人之本性)都不知。老子曰“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损不足而奉有余”,
乃人性之本,自私、贪婪,不是灌输“为人民服务”所能解除的;等级、差异,不是社会福利所能弥补的。再例如说“嫦娥奔月”称为千年梦想,现在实现了,梦想成真。理想与梦想相差几何?因此结论如下:

在生命的起源上,物质第一性;
在生命的运行中,精神第一性。关于生命的起源,老子说“有物昆成,先天地生”,这个“物”是指物质成份,包括有机的“金、木、土”,和无机的“水、火”,即所有的物质元素,在地球,太阳系没形成以前,就存在了。也如老子所说的“无名,万物之始也”。一部份物质,由于适应了地球的环境模式,“万物资始”的组合物种。由于物质成份的不同与排列组合的差异,形成的物种有的有生命,有的无生命。有生命者就有了“精神”,人仅为其中的一种。

有生命的物种,为了自身的生存,依靠的是“精神”。自身生存的“精神”是本能的,就如鼠能打洞、鸟会筑巢、雌雄吸引;超越本能的“精神”在地球范围内,只有人类才有。因此在意识形态上,就有《圣经》《古兰经》等宗教之典,以及人们遵循的道德观、价值观,在人类社会上,是靠人的“精神”,不断地产生新物种。如上文所言的飞机、潜艇、神州六号等物种,都基于“精神”,基于“唯心”。
“唯物”的正确处,是承认整个宇宙是由物质(元素)构成的。“唯心”的正确处,在于整个社会是由“精神”而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