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丹麦克朗兑换人民币:漳州唐至清代隶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2:41:48
一、唐至清代隶属
  

 

  (一)唐 代
  垂拱二年(686年)十二月九日,建置漳州,州治在西林,属岭南道;辖漳浦、怀恩2县。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撤怀恩县(因该县土地兼并,农户逃亡,户口未能达到立县邑标准),地入漳浦县。同年,析泉州(治所在晋江)龙溪县来属漳州(《旧唐书》:龙溪,旧属泉州;圣历二年即699年,属武荣州;景云二年即711年,还泉州;开元二十九年即741年,属漳州)。时漳州遂辖漳浦、龙溪2县,仍属岭南道。
  天宝元年(742年),诏命改州为郡,漳州易名为漳浦郡,割属江南东道。天宝十年(751年),漳浦改属岭南道。
  乾元元年(758年),漳浦郡复名漳州。上元元年(760年),漳州改属江南东道。
  大历十一年(776年),观察使皇甫政请析汀州龙岩县属漳州;翌年获准,时漳州辖漳浦、龙溪、龙岩3县。
  贞元至元和间(785年至820年),漳州隶属江南道,辖龙溪、漳浦、龙岩3县。
  光启元年(885年),光州刺史王绪南走入闽陷汀、漳2州;至唐末,闽南(含漳州)为王绪部将王潮等所据。
  (二)五代十国
  梁开平三年(909年),梁封王审知(王潮季弟)为闽王建立闽国。漳州属闽国的一州。至闽国天德三年(945年),闽王王延政为南唐所灭,历34年。
  南唐保大四年(946年),董思安任漳州刺史时,因父名章,与“漳”同音,为避讳,改漳州为南州。历20年,至宋乾德四年(966年),南州始复名漳州。
  闽国灭后的次年,南唐泉州散员指挥使留从效废刺史王继勋,割据泉、漳两州。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年),留从效死,其牙将陈洪进于次年夺取兵权,继续称霸一方。至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四月,陈洪进献地归宋,泉、漳两州才正式归顺宋王朝。
  (三)宋 代
  宋改道为路。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泉州长泰县因距州治遥远,且地处九龙江北溪支流龙津溪流域、南邻漳州州治龙溪县,遂析出归入漳州。时漳州属福建路,下辖龙溪、漳浦、龙岩、长泰4县。
  (四)元 代
  元初,地方设行省,行省以下设路、府、州、县。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年),撤州,漳州升为路,属福建行省,辖龙溪、漳浦、龙岩、长泰4县。至治二年(1322年),因龙溪、龙岩、漳浦交界地距3县署偏远,且山岭连亘、不便管理,乃析置南胜县。漳州遂辖5县。至正十六年(1356年),南胜县改称南靖县。
  (五)明 代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漳州路为漳州府;翌年,漳州府属福建行中书省。洪武九年(1376年),漳州府改属福建承宣布政使司,辖县仍旧。
  明代中叶,漳州府先后增设5县:成化七年(1471年),因龙岩县九龙乡距县治偏远,遂析九龙乡的居仁、聚贤、感化、和睦、永福5里,增置漳平县。正德十二年(1517年),南靖象湖、箭管发生大规模农民暴动,王守仁发兵镇压。事后,为加强该地区的统治,于正德十四年(1519年)析南靖县清宁、新安2里共12图立平和县。嘉靖九年(1530年),析漳浦县二都(一、二都合都后的简称)、三都(原海滨里)、四都(原遵化、修竹2里)、五都(原思政里)等地,立诏安县。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五日(1567年1月14日),析龙溪县一都至九都和二十八都五图,以及漳浦县二十三都九图,设置海澄县。隆庆元年(1567年),析龙岩县集贤里5图及大田县聚贤里3图、永安县3图立宁洋县。至此,漳州府辖龙溪、漳浦、龙岩、长泰、南靖、漳平、平和、诏安、海澄、宁洋10县。
  (六)清 代
  初年,行政区设置分为省、道、府、县4级;与府并行的有直隶厅、直隶州,与县并行的有厅和州。时漳州府属福建省,仍辖10县。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因龙岩地理位置重要,人口、经济发展,闽浙总督郝玉麟奏请升龙岩县为福建直隶州,并割漳平、宁洋两县归属。时漳州府辖龙溪、漳浦、长泰、南靖、平和、诏安、海澄7县。
  乾隆八年(1743年),龙溪县石码镇升为石码厅,裁龙溪柳营司(柳营司原驻江东,于康熙五十九年即1720年移驻石码),派驻通判。嘉庆元年(1796年),福建巡抚姚棻奏请析漳浦县云霄镇为厅。嘉庆三年(1798年),析平和25保、诏安2保13村,连同漳浦县云霄镇30保归属。至此,漳州府辖7县2厅,并沿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