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n rate怎么算:周恩来明批判暗保护:文革中外交部怎样走出冰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20:02:41
  
  不论是周恩来还是毛泽东,都善于利用礼宾安排来表明他们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当周恩来打算委婉拒绝阿尔巴尼亚代表团提出的中国难以承受的援助要求时,他建议代表团去看看中国农民是怎样生活的。被选定的参观地点是大寨。他特别叮嘱,不要让当地接待部门不切实际地用山珍海味款待客人。
  
  “91人大字报”

  1968年新年刚过,外交部一些刚刚恢复工作的司长和奉召回国参加“文化大革命”的大使们开始频繁地相互走动起来。这在后来被叫做“串联”。在他们的感觉里,那场噩梦般的“革命”似乎快要进入尾声了。他们在酝酿着一个大胆的计划:以写大字报的方式公开揭露隐藏在“打倒陈毅”这一口号背后的政治阴谋。这个圈子有一个四人组成的核心:余湛、陈楚、韩叙和赵政一。大字报的标题最初定为“打倒陈毅是个反动口号”,因担心会伤害那些不明真相的普通群众,最后的标题是从《毛主席语录》中挑选出来的:“揭露敌人,战而胜之”。大字报还有一个副标题:“批判‘打倒陈毅’的反动口号”,实际上这才是他们的本意。大字报贴出来之前曾被送到外交部党委和由各派群众组织联合成立的一个叫做“大联筹”的临时性机构审阅过。听到消息的司长和大使们则争先恐后地在大字报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签名者在一两天之内就达到了91个。

  韩叙夫人葛绮云用漂亮的书法抄写了那份长达八千多字的大字报,当它在2月13日早上被贴出来时占据了整整一面墙的位置,并成了外交部的头号新闻。大字报一针见血地指出:围绕着“打倒陈毅”和反对“打倒陈毅”而展开的一场斗争,绝不仅仅关系到陈毅个人的问题,而是关系到究竟由什么人掌权和执行什么路线的问题。大字报还揭露了“一小撮阶级敌人”为打倒陈毅而采取的种种卑劣手段,断言:所有这一切不过是他们“推翻毛主席无产阶级司令部”的政治阴谋的一部分。这份大字报的影响很快扩散到全国各地,而猜测大字报所说的“政治阴谋”的主使人究竟是谁,更是成了人们在私下谈论得最多的话题之一。

  最先对此事表示担忧的是这91人竭力保护的陈毅。大字报贴出后,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曾以十分兴奋的口吻向陈毅复述过大字报的主要内容。尽管陈毅对有人出来讲公道话表示赞赏,但他更担心这样做会“帮倒忙”。“91人大字报”张贴的时间以及它所谈论的问题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年前的“二月逆流”。事实上这张大字报后来果然被“中央文革”定性为“为二月逆流翻案的代表作”。周恩来几乎是最后一个知道大字报事件的人,他为此曾责怪过余湛,因为大字报的起草者们完全可以在事前将大字报的底稿交给他。当然如这样做,很可能就没有“91人大字报”了。周恩来立即让秘书钱嘉栋向外交部有关方面转达了自己的意见,他不仅要求写大字报的91人承认错误,马上收回大字报,而且要求外交部党委和“大联筹”迅速采取补救措施,对大字报的“原则性错误”进行批评。周恩来特别强调说:“现在又是二月,去年二月的情况不应再出现。”他在第二天再次让钱嘉栋给外交部打电话说:“91位同志、部党委和‘大联筹’都要表态,不表态,不批判,极‘左’又要出来。部常委不表态,就站不住脚。如果部常委不表态,我就来表态。”

  除去部党委和“大联筹”外,和91人一同做检查的还有陈毅。所有在大字报上签名的人都知道,他们接下去要面临的是有关此事的各种各样的盘问。为了避免将更多的人牵扯进去,韩叙建议大家不要将部党委在事前看过大字报底稿一事透露出来。但造反派已经从乔冠华的妻子龚澎那里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因为她认为整个事情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她甚至十分坦然地在一次大会上说:“我是没有签名的签名者。”周恩来了解到韩叙试图“蒙混过关”后,先后几次严厉地批评了他们。但他同时又强调“91人绝大多数是认识上的错误。”

  “91人大字报”的风波终于平息了,大多数签名者都像韩叙一样很快就得到了周恩来的重用。人们在事后渐渐醒悟到:这种及时的批判,恰恰是周恩来对他们的一种特殊的保护。

  走出外交“冰点”

  1969年初,韩叙重新出来主持礼宾司工作。当时整个礼宾司包括韩叙在内只剩下了九名工作人员,而在三年前,它拥有的工作人员是这个时期的五倍。外交部的造反派头头首先要求人们把中国驻外使馆变成“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色学校”,一些驻外使馆的工作人员在驻在国滥发毛泽东像章和《毛主席语录》,而使馆外面的新闻橱窗里也贴满了宣传“文化大革命”的图片和文章。有些驻外使馆在国庆招待会的讲话中竟然不顾驻在国的反对,点名指责另一个国家。同样性质的事情在国内也频频发生,当一些国家的驻华外交官外出时,他们被勒令佩戴毛泽东像章和随身携带《毛主席语录》。当诸如此类的做法遭到抵制后,一些国家在某种程度上便被认为是意识形态方面的“敌人”。

  值得庆幸的是,极“左”分子们的许多荒唐闹剧在1969年5月份以后不得不收场了。迫使他们偃旗息鼓的原因是毛泽东在5月1日会见应邀参加游行观礼的外国驻华使节时,发出了中国愿意同世界各国改善和发展关系的重要信息。各国驻华使团的外交官很快恢复了同礼宾司的正常往来,不仅如此,他们还委托礼宾司为他们配备翻译和工勤人员,甚至是帮助他们代购车船票、冲洗照片及预订戏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