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乐78g 上墨器:中国文化(讲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42:38

中国文化(讲稿)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你们学校的兼课老师,教外语的,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大家聊聊中国文化。时间计划2小时30分钟,我用2小时,余下的时间留作互动,希望你们提问。“中国文化”,题目太大,2个小时怎么讲?有必要先琢磨好。因为这个题目关系到我们的祖先,关系到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也关系到我们的后代。所以,上了这个台子,台子上当有台子上的规矩。一,内容不可以胡说八道;二,方法必须简明易懂;三,作用必须有利于你们的成长。

 

好,现在废话少说,进入正题。今天我将讲的内容有四个部分:

1、为什么要谈中国文化?

2、什么是中国文化?

3、中国文化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烙印?

4、如何看待中国文化?

 

 

一、为什么要谈中国文化

我原来想过,按常规,把“什么是中国文化”放在前面先讲。先明确概念,以至于不跑偏了题。但是,再三斟酌之后,还是决定把“为什么要谈中国文化”摆在了前头。一个公共行为必先有动机。先是因为什么,而后才是为了什么,再后来才是该怎么怎么。今天你们是我的听众,只有你们的需要才能决定我今天该说说么,该怎么说。再者说,你们的素质表现也是中国文化的产物。

如今,中国文化是个热话课题,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热,现在有点热得烫手了。原因我想有三个:

1、国门打开了,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经济上是比不了啦,老祖宗的东西,如文化,怎么就不能哪来比比。

2、经济市场化了,追逐利益的欲望如鸟出樊笼,太野了不行,用文化的篾条编上一个笼子去罩住它,是否罩得住且不说,罩总比不罩的好。

3、GDP上去了,社会财富总量增加了,贫富差距也拉开了,调和失衡的社会心态,用文化的祖传秘方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为这些原因谈中国文化,那都是专家、学者、报纸、电视所做的事。我是个平常人,今天谈中国文化,用的是平常心,原因自然来自平常的体验。我的职业不是老师,当老师,一是客串的,二是自封的,不过还是满当回事的。过去我在别的学校教过法语、汉语、会展,有时越主代庖讲点英语,现在又在你们这儿教法语。这叫客串。自2003年起,我承担了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一部分会务工作,每年从大专院校学校招募20-30名志愿者,协助完成所承担的任务。要想完成任务,首先就要把他们从学生变成partners,教会他们承担责任,履行责任。这时候我也是个老师,是自封的,临时的。不过,相处的时间很宝贵,从他们身上我读出了许多东西。下面,我举三个例子,来说说我为什么要和你们谈中国文化。

 

第一个例子,你们学校的晨读

有两次,一次走廊上,一次在教室,我碰见过两个用功的同学,一个是背词典,一个读英文。

第一次,在走廊上碰到那个背词典的,我问他为什么用这个方法学,他答不上来。好,我来回答,这不是个好方法。以前我用过,不大管用。为什么?没有思路引领的学习,就像没有线串的珠子,散乱,无用,很快会忘掉。你们也许会说,这是个积累呀,难道错了吗?对,积累没错,但积累要讲究方法。不是你投入多少努力,你就能得到多少收获的。笨鸟先飞,先飞当然好,可别忘了,先飞是为了不再当笨鸟。老师的角度来说,为什么不想办法不该让学生当笨鸟呢?

第二次,在教室碰到那个读英文的。从她读的音调来判断,她没有弄懂那段文字的内容。为什么这么说?人,只有当你思路畅通时,说话才是流畅的。读书同一个道理,没弄懂,思路就不通,句子一长,就露馅了,就连该在哪里停下来换气都不知道。通俗点说,就是缺了胆气。没弄明白,心里没底。缺了胆量不是?缺了胆量这个气哪里壮的起来。我给那位同学做了个示范,最开头的一段话,三四字行,我看一遍,背了出来。他惊讶了,问我为什么她读多少遍都背不出来,而我怎么看一遍就背出来了。她的惊讶让我揪心。都大学了,还不知道怎么读书。读任何东西,理解是基础。理解有两个意思。一、按理而解:这个理讲的是词的概念、句子的语法、正常人的思维方式。二、解得一理:理就是思路,就是什么句子的意思,就是将词串起来的那根线。

这两位同学学习英文的方法在你们当中是否具有代表性,我没有调查过,不敢妄下结论。但从我打过交道的学生来看,被动性的模仿太多了,主动性的思考太少了。这是个通病,问题只出在学生身上?难道不出在所有做家长的,做长辈的,尤其搞教育的身上?这是不是“中国文化”该谈的问题呢?

 

第二个例子,上学期,我应邀做辩论会的评委

那是上个学期,8月的一个晚上,辩论社举办了一场辩论会,两个题目,一个是有关素质教育的,一个是有关男女平等的。活动很有意义,收到邀请时,我很兴奋。为什么?因为辩论会能集中地反映出参与者的价值观和知识及能力水平。央视上播放大学生辩论赛,我看过不少,有精彩的,但喝彩还是抹不去内心的伤感。内容知之不深,规则含混不清,目的急功近利。在这样状态下的自鸣得意和鲁迅笔下阿Q画圈的得意表情有多大区别?电视上的辩论会,我只是观众。而你们的辩论会,我是参与者。能够看到真实的你们,能有机会跟你们说一声,不要不加思索地去模仿。我愿意。

什么是辩论?辩论不是拳击,应当是认识由不同到统一的交流方式。无论是对辩手,还是对观众来说,认识上的求同当重要过胜负带来的刺激。大家同顶一片天,如果没有共同遵守的法则,必会天下大乱。大规模的战争虽然看不着,但群体之间、个人之间的争斗则无时无处不在。辩论会上急眼后的大嗓门、扣帽子、打棍子,说到底就是少了需要共同遵守的法则和遵守法则的精神。辩论会之后,我做了现场点评,后来应邀和辩论社的同学又做了了一次交流。好的就不说了,不足的地方我总结了三条:

1、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不足,尤其是深度。生存环境给我们提供的信息有些有真假问题。如今信息爆炸,更是让人眼花缭乱。真宝贵,假的可怕。我们获取知识不应该是为了装点门面,而是为了锻炼指挥行为的思维能力。编制这个程序的基础信息符号错不得。辩论中有说到“大学”的,有说到老子“传道”的,有说到古人“格物”的,有说到“5000年中国精神”的。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信息符号,而符号下的信息,我们弄明白吗?如果没有弄明白就被编入思维程序,必会发出错误的行为指令。

2、语言表述中的语法、逻辑错乱不少。语法和逻辑,形式上,是语言习惯所形成语言规则。但在实质上,它们是人类大脑对自然规律的反映。小时候读书,我们可能都走过这样一段路。如何使用“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刚开始学,仿佛用了就有了水平,于是有些不该用的地方乱用,闹出笑话。后来才渐渐地明白,“因为+所以、虽然+但是”之间是有必然联系的,不是我们可以随意拿来捏在一块儿的,这就是逻辑。语言规则是关系到人类关系的基础规则,是衡量是非对错的基础标准。汉语是一种规则模糊的语言,语法也是20世纪初才有的,一部分是总结来的,一部分是从西语模仿来的,总结得不全,模仿得不透。我想你们和我一样,真正学语法是从学外语开始的。在这个意义上说,学外语是件好事,说话当更讲条理。当然,学得好不好,在于你用心不用心。

3、价值观依然模糊,少了一点理解和求同的心。价值观,简单地说,有两个意思。一、是我们思维后得出的对事物的评价,也就是善恶美丑、好坏对错的是非判断。二,是确定我们个人行为目标的准则,也就是图什么。它影响并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一个社会的性质。为什么我说“模糊”,因为健康的思维应当有一个完整的体系,而辩手的言语前不顾后,后不承前,利益取向好坏掺杂。这个问题,不怨你们,它是普遍性的问题。你们听说过这么一句关于人生的古话吧: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致事)。就说三十和四十吧。“立”是立业谋生,“不惑”就是凡事不糊涂了。“立”在“不惑”之前这个顺序告诉我们什么呢?我的理解有两个。一个是:没搞明白前先做事,做事不用搞明白。另一个是:社会不需要个人的独立思维能力,等你有独立思维能力的时候,已进入中年,没了锐气。大家说说,这是不是一个文化问题?

毛主席,你们知道是谁吧?我借用他对青年人说过的一句话:“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民族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到40岁才有自己的头脑,太迟了吧?所以,我要给跟大家谈谈中国文化。

 

第三个例子、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中带过的一个志愿者

这是两年前的事,海南经济技术学院的一个学生,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前,通过他堂哥的关系,到我这来当志愿者。他和我的第一次见面给了我很大的刺激。当时在临时的办公场所,有好些学生志愿者忙碌。他进门,寒暄,坐下,立即拿出一包烟,给我递上一根,这根烟刺激了我。

烟是芙蓉王牌的,24块钱一包。他出自湖南农村,家境并不富裕,这样的一包烟是不是有点奢侈了?  就算你不小心染上了抽烟的毛病,那买什么价格的烟也该掂量掂量。父母的辛苦怎么就不懂得心痛哪?如果他平时买的不那么贵,而是专门为跟我买的。那说明,他是为如何见我,为如何取悦于我而动了一番心思。一个人立身处世靠的是责任意识和做事能力。拉关系,走门子,讨好献媚,那不是正道。在这上面的心思用多了,正经的事自然也就不那么上心了。

随后的交谈中,他冒出这么一句话,再次刺激了我一下。看到边上的孩子们在忙,他问道:处长,你不在的时候,他们不会这样吧?这促使我迅速结束了的谈话,并将他安排到最艰苦的岗位上去了。为什么?

他问的那句话告诉我,他在怀疑别人忙碌的真实性。他与这些人从没打过交道,没有丝毫的了解,怎么就怀疑起来了哪?这是个什么心态?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别人往坏处想。别人坏了,自己就好了。这叫攀比,比不过,生气。由生气再生出嫉妒,嫉妒再变为仇恨。这样的心态,对人那叫心眼小不容人,对己那叫心胸窄不容事。这样的人让自己活得太累,知识和素质的提高就难了。因为急功近利心态会拒绝与自己无直接利益关系的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个人素质提升的参照也只能是身边比得着的对象。最终,怎么做,你都还是个井底之蛙,无非用气把肚子胀得比别人大一点。

这孩子的心态是环境造成习惯性行为,希望正在从习惯走向性格的过程当中。大家要知道,一中行为重复多了,就变成习惯,而一种习惯持续久了,就会变成性格。一旦性格成型后,改就很困难了。而性格往往决定人的一生。所以,在后来的工作中我一直着关注他,论坛结束后我和他谈过一次。他流下了眼泪,善良的本性还没有被完全窒息。他说,没有人告诉过怎么做,但周围的人都是这么做的。这个心态具有普遍性,是传统文化的一个写照。

好,三个例子讲完了。举例子是想告诉大家,中国文化不能空谈。它不是一件可以随意换掉的衣服,它是合在我们身上的一层皮。谈它就要谈出痛痒的感觉来。人在同一个文化环境里待久了,习惯了会麻木的。所以,不痛不痒的空谈,没有实际意义。

上面所举的例子,都是个人表现,与中国文化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谈谈什么是中国文化,看看究竟是不是有关系。

 

 

二、什么是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范畴太大。文化,这个词本身就是个多领域,多层次的概念。而中国文化又是贯穿了几千年的文明现象。文化,词典上的解释是: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侧重于指精神财富。今天我们讲文化就讲“精神”方面的内容。这个范畴还是太大,我们民族积累了几千的精神财富,这个家珍要数起来,可是要有时间,有耐心才行。怎么办,大家看看这么处理行不行:

任何事物都有里外两面。“中国文化”所指的精神财富也同样有其外在的和和内在的。内在的就是思想。现在我们看到的、听到的中国文化也好,中国传统文化也好,都跑不了这里外两面。不过,眼下“文化”被经济掉了,市场上兜售的产品五颜六色,香味扑鼻。这个产品的名字叫“国学”,包在里面的心叫“国粹”。好,让我们先来对“国学”和“国粹”有个简单的了解。这里说的内容,都是文化产品,是以文字的形式流传下来的东西,有几千年的积累,因时间问题,当然还因本人的学识有限,只能拉个条条了。

 

从形式上来讲,可分五大类

小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

经学:易经、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乐经(汉代失传)

l        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史学:正史、编年史、政书

诸子: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

文学:诗赋、碑诔、铭箴、颂论、奏说

 

从著作上来讲,人们概括起来,最重要的是:

三玄:《周易》、《老子》、《庄子》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周易》、《诗经》、《尚书》、《礼记》、《春秋》

从思想上来讲,有三教九流之说:

三教:儒、释、道。“三教”的说法起自三国时代。儒奉孔子,道奉老子。释,用的佛教的传世人是释迦摩尼的释,意指佛教。九流:是《汉书•艺文志》里的说法,包括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这个与前面形式分类中的诸子差不多。九流的说法在前,重形式、诸子的说法在后重内容,所以列出的“家”有所省略。下面,我简单地介绍一下三教九流,让大家对林林总总的国学现有粗线条的认识。儒、释、道多说两句,其他就一句带过了。

好,先说三教,儒、释、道。电视上、书本上、网络上,那些货架上找得着的东西我就不讲了。我讲点专卖品,拎重点,做提示。

 

1、儒学

儒学,不是宗教,而是一种思想流派,称之为儒家学说家比较合适,简称儒家或儒学。它被称为教是进入专制王朝时代以后的事。儒学,据说起源于春秋时的孔子,儒学经典共有13部。用据说,是因为孔子除编撰《春秋》外,没有留下什么写的东西。一部《论语》,也是弟子或弟子的弟子编的。他自己说过自己“述而不著”。那么儒家经典有13经之说,让我们看看是哪些:

 

孔子之前的: 《周易》、《诗经》、《尚书》、《仪礼》、《乐经》

孔子编的:   《春秋》

东汉加:     《论语》、《孝经》

唐朝加上的: 《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尔雅》

宋朝加上的: 《孟子》

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原有14本经,《乐经》在秦朝失传,以后只剩下13本经。从这13经,可以看出,儒家学说不是孔子一个人的。而孔子不过是给一个治国安民所需要的理论贴上的标签。这个理论形成过程有几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春秋时期,孔子游学,其说都是游于六经之间的论述,或是注解,或是感慨。六经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存在。孔子述而不著,他的学生给他编了个言论集,叫《论语》,核心思想是讲仁义,尚周礼。后被封为“圣人”。

第二阶段;战国时期,孔子的孙子子思有个学生,叫“孟子”,他著书立说。《孟子》一书记录的是他的言行行以及他与时人或弟子的相互问答。核心思想是,性善,仁政,民贵。后来被奉为“亚圣”。

第三阶段:汉朝时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君权神授,天人感应论充实了儒学,通过设立“太学”宣扬儒学,以图统一臣民的思想。(罢黜百家的建议是一个叫董仲舒的出的。其实,他才是儒学里给皇帝做出最大贡献的。贡献的什么呢?三纲五常。“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仁、义、礼、智、信。

第四阶段是:宋朝和明朝。这个时期,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将儒学理论系统化。十一世纪,宋代有姓程的两兄弟(程颢、程颐)将道家学术融入儒学,创理学,中心思想史万物以天理为理,人以心会理,必先灭人欲。这就是所谓的“格物穷理”。一百年后。他们的弟子朱熹,差不多遍注经典,集儒学各派思想,将这个天理延伸为伦理。与朱熹同期,有一个叫陆九渊的人,将儒学中的孟子学说于佛教(禅宗)思想结合,创立了心学。中心思想大体是,宇宙在我心,我心即天理。在再过了三百多,一个叫王阳明的人将心学提升了一步,提出了“致良知”的思想。

其他时期的儒学,大体都以孟子的学说为主;,清末民初出现的新儒学无非是伦理观的集成加上时代的需要,希望把儒学立为主导国民思想的国教。在这方面,康有为倡导的新儒学和我们今天对儒学的宣传差不了多少。

关于儒学,最后我做一点提示:儒家影响了中国上千年。但总体上来说,它不是哲学,而是维系社会平衡的伦理。只有其名下的宋明理学和心学接近了哲学,而明朝的王阳明在一辈子格物穷理之后得出了接近现代的普世价值观的认识:心地善良与否绝地决定了对事物的认识。可惜的是,王阳明在中国几乎被舍弃掉了,而在日本被奉为“学圣”,其名声在孔、孟之上。有人认为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哲学家。这点,我赞同。

黑格尔,西方哲学宗师,读了孔子的书,哪本我不知道,但他把孔子贬了一番。他说:孔子说的东西只是哪里都找得到的伦理常识,不过是一些善意的、老道的道德训诫。他的书不翻译出来,也许还能留下好名声。孔子冤枉啊,理论的书没写过一本,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别人封为儒学的掌门人,就更不知道是哪位自称弟子的人让他顶替了这份骂名了。儒学,怎么会没有一点好东西?黑格尔没读到罢了。他如果读了王阳明的东西,我想他一定会是另一番感慨。

 

2、佛教

由于时间问题,也由于个人认识问题,在这里我不想多谈佛教了。下面,简单地说一下我的认识:

佛教是舶来品,就像一颗从一个气候带移植到另一个气候带的植物一样,能存活下来的一定是变了样。如果还能产出果实,那也一定是变了味的。由于环境的问题,由于翻译理解的问题,佛教最早的教义被模糊了、分解了、异化了。进入中国后,很快被本土化。从构造上看,换上了了不少国产的零陪件,如儒学、道学、玄学、医学和武术。

从严格意义上讲,中国佛教不是教。它并不能在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上影响每个人,尤其是管理社会的人。从作用上看,虽然有不少伦理训诫,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平衡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一些似是而非的负面影响,如“今世受苦为来世享福”的转世说法隐约了人生中的矛盾,“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劝诫方法卸去了是非标准,成为坏人祈福避祸的精神处方。

我对佛教的研究太少。它不像基督教,只有一本圣经。它的经文多如毛,用一整间屋子恐怕都装不下。读的太少,所以也不敢展开了去讲。前面的这些,是我从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作用的角度得出的一点看法。

 

3、道教

道教学说,在弘扬中国民族文化的今天,名气逐渐攀升。为探索民族文化的根,专家学者、《百家讲堂》以老子、庄子为题很是忙乎了一整子。讲《论语》出名的于丹没有放过老子和庄子,讲《三国》的易中天也没有放过老子和庄子,已近人之将死其言亦善之年的老文化部长王蒙老人也拿老子和庄子来好好煲了两锅汤。

关于道教的传统说法是这样的:道教源于2500多年前的老子,成形于公元2世纪;以老子的《道德经》及其之前的《周易》为源泉,以《太平经》、《周易参同契》、《老子想尔注》为经典;主张天人合一、崇尚自然、清净寡欲,修生养性,无为而治。其主流学派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老子学说是哲学思想,具有朴素的辩证法在里面,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道教在东汉时开山立教,尊奉老子为道教的始祖,讲究炼丹修道,寻求长生不老之法。

由于时间的关系,道教教义、流派及形成的细节在这儿就不多说了。仅谈谈我个人对道教的认识:

其实,道教与老子、庄子没有任何关系,武当山的道教更是假借老子之名。在隋之前,老庄仅为说,虽与孔孟有差,但根本不是什么教。道教起形于汉,成形于宋,本质上是流传在民间的五花八门的怪说和异术的总汇。这些怪说异术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神仙家(派),以黄帝经为出生之本,假借老子之名,以求长生为务,不但自求修炼成仙,而且以炼丹求财行骗。炼丹术分内外家,纯蛊惑之需。另一类为劾禁家(派),即流传千年的巫家余裔,自称天师,谋打醮算命、画符降妖之营生。其间,有冠道家之名行医和练武者,虽归为神仙家一类,倒也存得一些真实之本性。

道教之所以成形,主要的原因有五代十国北胡民族的落后文化(以北魏为最);有宋朝社会前期强盛下的宽松和后期虚弱下的混乱;有明朝草根皇族对正统意识的反动和对非正统意识的接纳。宋和明,皇权非正统,应该是道教得以昌盛的最主要原因。

目前道教中对道德经的阐释(无、柔、玄)是彻头彻尾的曲解。这个曲解也许源于古人,也不排出于道教本非教因而自无成体系的教义的原因。老子成了太上老君,老子说的东西越搞不懂,道教的各种说就越神乎。很可能正因为如此,在很多道观和很多崇道的古迹处都有大大的“玄”字。中国文化中有一个玄学,它的鼻祖叫王弼,魏朝时人。据说他是个天才,16岁成名,有点像现在的郭敬民。他注解老子,自己不懂一定要让别以为他懂,于是就往经文中的“玄”字灌进了让人无法证伪的辩术,创立了玄学。这个“玄”字被解释成玄乎的玄,到今天一直玄乎了1700多年。

如何理解道教的源本思想,也就是道家思想,是个至今没有解决的问题。众说纷纭,千人千解。不过千年以来有一个共识:老子的思想是大智慧,里面装着面南术、养生学、哲学、兵法,科学、性学,可以说是个无所不包的百宝箱。你们都是学语言的,我也是。一个句子,一段话应当有几个意思?我想,用不着回答吧。究竟怎么回事?影响了中国文化两千多年的老子思想究竟是什么样的思想?我钻进去好好打探了一番。全弄明白不敢说,至少弄明白了一点:好像老子说的不是哪个意思。这个问题对于弄懂中国文化很重要,我会在最后一部分里给大家一个交代。

 

好,到现在,儒、释、道三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影响中国文化最深的儒家、道家和佛教,我讲完了。儒、释、道合为中国文化,这是一种说法。这种说法确实比较客观地描绘了中国传统文化外表。在河南嵩阳书院里,有一尊三神像,在一个头上雕出了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的面孔。也有人说,中国文化是内道外儒。外表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里面是什么?你们是学生,我也是学生。要记住,学,如何学比学多少重要。学任何东西,不可以拿了就往嘴里放。要学会审视它。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人类更需要的不是接收而是认同。

 

4、九流

    “九流”当中包括了前面讲过的儒、释、道。余下6家,我简单带过。

墨  家:是战国时的学派,提倡“兼爱、非攻、节用”。创始人是墨翟,后人称其为墨子。

法  家:战国时主张法治的重要学派。源于春秋时的管仲、子产,代表人物是战国时的商鞅、申不害,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阴阳家:战国时提倡阴阳五行说的学派,代表人物是齐国的邹衍。

名  家:是战国时的学派,名是“辩”的意思,是古代的逻辑学。代表人物公孙龙。

纵横家:战国时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合纵派”和“连横派”的合称。苏秦主张“合纵”,即六国团结抗秦;张仪主张“连横”,即瓦解六国的团结,使之分别奉事秦国)。

杂  家:战国至秦汉间杂揉各学派思想的一部分学者,他们的特点是“兼儒、墨,和名、法”。代表著作为《吕氏春秋》、《淮南子》。

农  家:战国时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流派。

 

什么是中国文化,到此我简单介绍完了。文化形形色色,最后都要归到思想上。三教九流的说法就是个证明。三教九流是人们对传统思想流派的统称。从时间上看,九流在前,三教在后。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以后历代王朝的思想正统。可见,思想的流派开头多,后来少,社会意识逐渐被归入儒、释、道;儒、释、道三者的主次关系是:儒是主唱、佛是伴唱,道是配音。

我个人的学识面比起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来,还窄得太多,浅得太多。现在是网络时代了,大把的资料触手可得。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补充补充。不过,在这儿在提醒一句,任何信息的接受最好用自己的大脑先过一过。难保里面就没有垃圾信息?难保里面都没有木马程序?为什么,我后面会讲。

 

 

三、中国文化留下了怎样的烙印?

前门讲了两个部分,后面两个部分的排序,我想先说两句。后面要讲的两个部分,说白了,就是个说好坏,论长短。无论是好是坏,都有一个本质和现象的问题。其关系就是观点的和论据的关系,现象和结论的关系。我要说的烙印,是现象,是以实质为前提的。我想还是先说现象为好。先拿出观点,然后再找论据,这不是真正的唯物主义做法。

中国文化几千年形成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究竟留下了怎样的烙印呢?换句话说,中国精神,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精神呢?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褒贬不一。我们从小就被告知,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要一分为二。我不反对这个说法。但是,一分为二不是目的,它不过是一种列举现象的手段。对每一现象,都少不得要用心去思考,看看它是不是与实质之间有必然的联系。

好,让我们先看看中国文化被认为是积极因而被褒扬的一面。然后再看看被认为消极而被针砭的一面。

 

1、被认为积极因而被褒扬的一面(正论)

对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目前官方是有固定说法的,引用的是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的一段话:“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教科书和媒体上对这句话的具体阐释有七点,是这样的:

 

(1)    民族精神的具体内容是:“重德精神”、“务实精神”、“自强精神”、“宽容精神”、“爱国精神”

(2)    民族精神的核心是:“自强精神”。

(3)    民族精神的特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4)    民族精神的特性:生生不息,历久弥新(随时代变化,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和发展)

(5)    民族精神的作用:鼓励中华民族迎难而上,战胜强敌和困难。

(6)    民族精神的教育目标: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

(7)    民族精神下的公民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专家学者著书立说,认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渊源有两个:一、传统的道德规范:忠、孝、诚、信、礼、义、廉、耻;二、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天人合一的大同精神,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贵和尚中的价值观。对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他们是这么解释的:

天人合一的大同精神的核心内容是:发现自然自身的科学规律,在充分了解自然的规律的基础上,顺应自然规律,并以此作为最基本的原则指导人的行为方式,从而达到了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人与自然的和谐。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有别于西方的人类中心的思想,是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的外延,意思是说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也就是说,肯定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

贵和尚中的价值观,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提倡和谐,中道(中庸)。所谓“和”,是指保持矛盾双方的和谐,所谓“中”,即是指事物的度,不偏不倚,不过度亦不不及。

 

专家学者们的结论是:

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的天人合一的大同精神、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和贵和尚中的价值观,不但反映了客观的物质事实,也反映了主观的价值取向;

二、中国当代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承传和发展,对世界优秀文化的吸收和借鉴;

三、中国文化的时代特征有:铁人精神、女排精神、抗洪抢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航天精神……;

四、这个文化对于当代的历史时代有着积极的影响,将对世界新秩序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好,正面的观点,我罗列完了。我不想参合进去,也不想妄加任何评论。只说一点感觉,就一点:吃进去消化吸收不大容易,最好给我打针,用注射的方法,直接灌进血管,省掉口腔味觉和肠胃消化的环节。

 

 

2被认为消极而被针砭的一面(反论)

 好。好的一面说完了,现在我们来看看有没有不太好的一面。这方面的现象谈论得最多的是一个台湾人,名字叫柏杨。他35年前出了一本书,叫《丑陋的中国人》,列举了中国人的不好表现,如:脏、乱、吵、窝里斗、死不认错、说假话、心眼小、极度自卑和极度膨胀……等等。他借用了易普生一个剧本里的一段对话,毫不留情地将这些坏账算到了文化的头上。

故事是这样的:有梅毒的父母,生了个儿子,将梅毒遗传给了儿子。儿子,发病很痛苦,成天吃药。终于又一次忍不住,对父母怒吼道:吃吃吃,成天吃药,不如死了算啦。看看,这就是你们给我的身体?

是啊。儿子身体不好,这能怪他而不怪他的父母吗?在柏杨之前,在柏杨之后,也有一些有思想深度的人在谈中国人身上的坏毛病。今天,政策相对宽松了,言论相对自由了,我们有些学者著书立说,专门谈国民性,当然不好的一面谈得多一些,常用的说法叫“民族劣根性”。所列出的具体表现和柏杨先生说的差不多,只是说法不同而已。我在这儿就不鹦鹉学舌了。想看看,有书,有网络。再说,那些学术性的,我说起来,你们听起来都会觉得累。免了。就谈谈我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吧。我是学外语的,多与外国人打交道,先说从这方面的经历开始吧。

 

(1)飞机上抽烟 例1

过去,国际航班有吸烟舱和非吸烟舱,后来才完全禁止吸烟。但从一开始,洗手间就是绝对禁止吸烟的,有很明显的标志。第一次,去巴黎,飞机飞得好好的,大家都在打盹,突然耳边响起了警报声和急促的跑步声。睁开眼一看,空乘小姐和空乘先生都在冲向洗手间。一会儿,门开了,在众目睽睽之下,从弥漫出的烟气里走出一个人,是个中国人。同是中国人,这时候,周围的目光就像刀子割在你身上,哪里还有什么民族自豪感,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可惜,飞机的地板,即找不到洞,更不能打洞,没办法。这样的例子,后来见过两回,再后来就没见过了。可能是罚款起了作用,据说是3000欧元。 这种事,告诉我们什么?吸烟为利己,眼中没规矩,是不是损害他人就更是想都不想的事了。

 

(2)公共场合大声喧哗 例2、3

有一次,我陪一位副省长带着一个庞大的招商团去日本,在大阪。公务之余,去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叫香山,那里人很多。游览后去吃午饭,接待的人请我告诉大家,餐厅很大,我们要穿堂而过,最好别大声说话。我照做了。可是,大队人马穿堂而过时还是弄出了很大的声响,在座的日本人都抬起了脑袋看着我们。那目光实在让人难受。进入包厢后吃饭,我不得不再次提醒,说话不可大声,喝酒不可猜拳。日本的包厢,电影里你们可能都见过,是用薄木板做的纸窗相隔的。可惜,提醒无效。菜过五味,酒过三巡之后,门被叫开了。一位服务员,把腰弯曲到差不多90度,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请你们说话小声一点。这一声“对不起”的请求想一把刀子划在脸上,大厅里投来的一双双目光就更像密集的子弹打在心上。

还有一次,还是陪同一位副省长带着一个5人考察团,去墨西哥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坎昆。此次墨西哥之行是经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介绍的。所以,墨西哥的旅游部派人全陪,当地的一位副市长出面。晚餐后安排去看民族歌舞,台下很多观众,坐的方式很有意思,是一个一个的圆桌,上面有啤酒和果点,观众围着桌子面朝着舞台落座。我们的人正好一张桌。演出开始前报幕人还专门向来自中国海南的客人表示欢迎,给足了我们面子。可是,很快我们这几个人庞若无人的交谈方式,在啤酒的助兴之下,开始影响到别人的观看。我几次提醒,始终不见效果。节目不到半场时,终于,前面有一个观众占了起来,说的是英文,他抗议了。没办法,待是待不下去了,只好灰溜溜地离开。

这三个本人的亲身经历和柏杨讲的“脏”和“吵”所举的例子差不多。恐怕,这两个字还只是起到描述描述的作用,不足以解释为什么。我认识一个在挪威的华人,给我见讲过一件事。开头,挪威非常欢迎中国学生去留学,在政府的资助下,学校不但提供免费住所,还免费地为厨房和餐厅配备所有家什。很快,厨房熏黑了,餐厅弄脏了,分出去住的学生还带走了炊具和餐具。后来,挪威政府的这项专门为中国学生所设的补贴因此而取消了。由此可见,只顾及自己与不在乎他人和不在乎规矩是联系在一起的。

 

3、虚伪的面子 (例4、5)

第一个例子: 1990年年初,为了三亚凤凰国际机场的建设项目,我陪同省领导和几个厅局长到法国,与法方谈判。项目是机场的设计、设备的配套和土木工程及机电工程的监理。没想到,法方的翻译是我从未谋面的学长,外交学院的才子。他姓林,也是这家法国大公司的工作人员。谈判由他负责翻译。我们都是学语言的,翻译一旦涉及专业,那可是隔行如隔山。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我是跟踪项目的,技术细节、我方的要求自然了解得多一些。双方的交流出现问题后,我写纸条给他,他不看。遇到重大的误解时,我举手要求发言,他让我别说话。我的领导也许是出于礼貌,让我听他的。谈判就这样从下午三点进行到夜里一点,晚餐就是放在桌上的面包块和矿泉水。双方的表情从开始的和颜悦色到最后的面红耳赤。法方的头是个老头子,心脏不好,激动起来脸色难看,手发抖,药吃了两次。我的这位学长,始终在设法维护自己的面子,我的领导也在尽量让他保留面子。最后,那个吃药的法国老头子撕下了面子,让他住嘴了。后面的谈判进行了一个半小时,我来翻译,先理解再翻译,澄清不明白的地方,化解不应有的误解,最后进过简短的讨价还价达成了一致。我的学长丢了面子,不排除有我的因素。但是他的这个面子已经伤害了在场所有的人,包括他自己。事后,他被炒鱿鱼了,不得已找到了参加这次谈判的一个法国人,他是这个项目的法方协调人,当时法国总理的女婿。此人是一个极有绅士风度的人。他后来告诉我:他不喜欢先生,也不能把他推荐给自己的朋友,但是他体会到先生迫切地需要一份收入。所以,最后的解决方式就是请先生给自己每周上两次中文课。这位先生是不是也讲面子,但大家注意到没有,他讲面子的方法不一样,不伤害别人,包括他不喜欢的先生,这就是他的原则。

 

第二个例子:  这事发生在3年前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很有点故事性。我的工作是为所有的人安排车辆,解决交通运输问题。开幕式召开的前一天下午,我得到通知(以下经过口述,4分钟)……    他质问我的时候他在哪儿?在房间,不在现场,他失职了。为了他的面子,挖空心思,嫁祸于人。这是一个没有责任心支撑的面子,为了虚,而不得不伪。虚,就是空。伪,就是造假。

 

到此为止,我讲了5个事例,都是为自己考虑的不良行为。前3个简单一点,像是习惯。第4个就不简单了。开头是习惯,后来就不是了,硬撑7-8个小时,他能没有意识?。第5个就更不不简单了,彻头彻尾的、精心策划的恶意。讲这5个事例,我之所以这么排列,是想告诉大家:看事情要看透,任何行为表象都有深层的动机。自私,那才是无视他人,无视规矩的病根子。下面,我举几个身边的生活事例,大家看看这些行为特征是不是具有普遍性。

 

4、开车的经历

我开了10年的车,从上路的那天起,仿佛就在看一部没有间断过的,没有经过蒙太奇的、活生生的中国文化纪录片。这部片子大体可分为三集:开车的宁堵必抢,骑车的宁死必抢,行路的宁死不让。

我所住的小区门口那条道过去车不多,现在车很多,但是从来都堵车。过去,路中间没有栅栏,进入小区大门要左拐,就有了与对面来的车让到还是抢道的问题。我十有八九都是让的。最多的一次,连续让了27辆车,每当我准备拐弯的时候,对面的车必以冲刺的速度抢到我头里。一次接一次,耐心变成了愤怒,终于忍无可忍,我挡住了冲过来的第28辆车。一辆红色的档次不低的车,车窗开了,伸出一个女士的脑袋。这个脑袋开口教育我说:我是女士,该让女士先行啊!我无语了!。

我上班在省政府大院,院内的道路是单行线的。省政府大院是不是该不堵啊?照堵!一次,我遇上了逆行的车,毫无顾忌地冲到我的面前。想让不能,因为我的后面有一溜车。我用尽了办法示意他靠边,最后不得不恼怒地走下车,对那位同胞说:这是单行线,不知道吗?就算不是,你看看我后面有多少车,我没法让。你说你该不该让?他让了,让之前没忘记严厉地批评我:让就让吗,你那么大声干什么?原来是我错了!

有一次,在高速公路上,进大矛隧道前堵车了,我的车上坐着外宾。等了30分钟不见动静。我着急,走下车。车排成了长龙,差不多800米。隧道口在施工,路面窄了,只够一辆车过,可是有两辆车堵在哪儿,谁也不让,谁也不说话。我愤怒了。现场有一个穿警服的,但没用。我拿出工作证,叫骂了一通,叫上两个施工的人,走到明显负有责任的那辆车前,敲开车窗,毫不客气地告诉他:请他靠边,不然就把他的车推导沟里去。我疯了,路通了。

这样的经历有意思吧?用通俗的话说,我是个爱管闲事的。在很多地方,包括在海口的世纪大桥上,在南京的高架桥上,我用冒充身份,扮演恶人,干过这样的事。这些事告诉我:抢道塞车的人抢的是一个先字,争的是一个利字,规矩和道理听不进去,但会服从你面目狰狞下的命令和威胁。

时间的问题,骑车的人和行路的人,他们的例子就不多说了,只讲一个。有一次,有个男子推着婴儿车抢过马路。路我是让了,但理我没有让。我打开车窗对他说:你自己不要命也就算了,干吗还要搭上你孩子?他的脸上露出了愧疚。道理很简单,我不该撞他,但有可能撞他。他抢路是在冒险,而是在拿两条命冒险。这么做,蝇头之利大过生命,居然毫无意识,实在可悲。不过,有一点值得庆幸,他还知道愧疚,为了孩子。

 

这几个例子本不起眼。抢道,看起来不过是一个争先后的事。其实,这几个例子和前面几个例子,实质是相同的,都在同一条思维轨迹上:争利,不服输,不认错,不择手段,不惜代价。这个代价里包括了生命和尊严。

 

5、乞丐、狗和罪犯

最后再举一个例子,一个不经意的生活细节。海口有不少乞丐,待在热闹地带的街口和天桥上。孩子还小的时候,我夫人常带他出去逛街,经过这些地方。教孩子如何面对这些行乞的人,是个问题,我夫人为此争执不只一次。经过前,我会拿出零钱,或叫夫人拿出,交给孩子,让他去给。夫人是反对的,理由是他们的可怜是装出来,有的不比我们钱少。

她说的情况不是不存在的,这点我很清楚。但是,一个幼儿有能力分辨出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吗?同情心是不能种植在怀疑的土壤上的。装不装可怜,是他的事。有没有同情心,是你的事。我在乎的是后者,而我夫人在乎的是前者。诚实、善良、勇敢是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提倡的东西。诚实在先,诚实的人才会信任别人。如果你教育孩子诚实的同时警告他别人不诚实,你就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怀疑的种子。以后不用你教了,他自己就会采取对付的方法,甚至会用不诚实对付假设的不诚实。

我养了一只狗,他待人友善,可每遇到小孩子和大人一道的时候,大人大多都会告诉小孩子,狗会咬人。这样的教法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呢?不少小孩子单独面对狗的时候,有的叫,有的哭,有的跑开,也有的上来用脚踢。这就是自然规律,人狗同理。狗在怀疑有威胁的时候,要么夹着尾巴跑开,要么虚张声势用吓住你,最狠的是先上去咬你一口。几千年来,我们上一代是如何教育下一代的,这件事可窥得一斑。

同样性质的问题也存在于我们的法律上,西方法律是无罪推论,而我们的法律是有罪推论。什么意思,就是把你先假设成罪犯,仅凭怀疑,先抓来再说。法律上的这个现象与假设乞丐假装,假设狗会咬人的现象有着同一个性质:假设对方是坏人。这个假设代代相传,人类社会变成了险恶的江湖,要想生存,以恶制恶呀!这些现象从习惯演变成性格,进入了我们的血液,弥漫了我们的社会,凝固成法律和制度。

 

好,讲故事到此为止。与优良传统和先进性相比,可讲的所谓劣根性太多了。也许讲的人太悲观了,也许我讲的时候也太悲观了。不过,我想,还是悲观点好。什么叫完美,那叫进步到头了。我们的民族,我们每个人还要进步,还是不要讲太多的完美。到这儿,我们该进入最后一个部分了。

 

 

 

四、如何看待中国文化

如何看待中国文化?这个是个让人头疼的复杂问题。首先,是个态度问题。持乐观赞扬的态度?还是持悲观批评的态度?其次,是个认识上的问题。中国文化的实质是什么?前面虽然介绍了不少传统文化遗产,列举了不少国民的品行习惯。但结论不是那么容易下的。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如何认识是个人的自由,强迫不得。我还是谈谈我所知,我所想吧。先介绍一下态度问题,再谈谈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1、态度问题

对任何事物的性质判定,尤其是带有价值考量的性质判定,从来就不是简单的。你的态度不单单取决于事物的本身,更多的是取决于你的利益立场和思维方式。

美国人先写了《丑陋的美国人》,搜集的是外交官的表现。据说美国政府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它确实是一本能刺激思想的好书,并要求外交官人手一册,仔细阅读,深刻反省,以期修正民族的性格弊端。后来日本人也出了《丑陋的日本人》,作者也是一位外交官,希望以犀利的剖析换来国民深刻的反省。可是事与愿违,作者受到了来自同胞们铺天盖地的辱骂,威胁,不得不隐姓埋名,以免遭杀身之祸。无独有偶,柏杨先生在台湾出版了《丑陋的中国人》,享受到了与那位日本作者同样的待遇。

显然,东方文化不大喜欢自我批评。可惜,不自我批评挡不住别人的批评。中国人,Chinese这个概念,在外延上,实在没有什么褒义。开始人们用Chinese这个词来形容难以理解、不可思议的东西,后来进化成形容那些令人讨厌的行为或者有着类似行为的特定人群了。举个例子,当怀疑一个人的诚信度时,人们会说:“别当中国人”,“别学中国人” 或者“别跟我玩中国人那一套”。 没办法,不承认不等于不存在,这是个残酷的事实。我自己在念书时,也这样用过,遇到恶心的人和恶心的行为时,气愤之极也会说“Chinese”。

前面我说过,态度还是悲观比乐观好。乐观容易盲目,而悲观让人警惕。至于怎么个悲观法,又是一个问题。我们的文化究竟是一无是处?还是有好有坏?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思考的是,我们的祖先究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

在眼下传统文化的鼓噪中,我留意到老子的思想被奉为智慧的源泉。据我的了解,老子的思想对与争鸣的百家来说,不但时间在先,在内容上也确实是源头。儒家、法家、墨家、道家、以及后来的孙子兵法和再后来从西域传来的佛教,无不从中各取所需。老子究竟说了什么被奉为“大智慧”?兴趣让我钻进了对《道德经》的研究。今天,我将所得拿出一二,希望对大家了解我们的祖先究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有所帮助。

 

2、从读解《道德经》看中国文化

这部书是上古留下的书,当时没有纸,用竹简,竹简用线串起来,这个线叫做“经”。所以,这类的书叫做“经书”。这是一部思想类的经书,是继《周易》之后,最为久远的思想性的经书,所用文字为后期的甲骨文,也可称作考解性文言。它不同于汉代以后的通用文言,加上流传过程中磨难过多,许多文字不做考证,后人是不易解得通的。

这部差不多被说成天书的经书,初读的感觉,老实说,确实似懂非懂,其实是不知所云。中国人好面子,我也好不到哪去,所以便人云亦云。先顺着前人的路去走,然后再在路边弄点花草,以示路是我开的。如此,我以奇迹般的速度将《道德经》解译了一遍,130多页,约20万字,好一通自鸣得意。可是,激情冷却之后,以一颗平常心去读它,以是非观去验它,问题便出来了。一个,两个,三个…,问题之多、问题之大让人惊诧。

老子究竟说了什么?《道德经》传统解译的背后究竟藏着什么?中国最后一位国学大师,清末民初的章太炎说过:“国学很不容易讲,有的也实在不能讲。必须自己用心去读去看。”这个“心”必须是一颗无智无欲的清白之心。写第一稿,我想不当凡人,所以吃仙丹,喝圣水,跟着别人唱皇帝的新衣真漂亮。写第二稿,我要做个常人。常人得守规矩不是?所以,给自己先定下了三条规矩:三个不字。不依人解老,不依今解老,不依己解老。那么依什么?语言逻辑(语法)、思维逻辑和普世的价值观(是非观)。

好。下面请大家看看,用着三条规矩去读中国思想的源泉,我读出了什么。我大体归纳了一下,浓缩在7个字上。这7个字,源于老子,贯穿了以后2500多年的中国文化:道、德、无,有,善、智、中

 

2-1、道

“道”字本义为平坦的路,有易行的特点,后外延为有效的办法,即今常言中的“道道”、“门道”、“路数”,褒称“妙招”,贬称“方术”。《易经》和《阴符经》中有“道”,以为取的也是“办法”的意思。而当时的背景是,各路邦候千方百计争池夺地,王庭贵胄绞尽脑汁争名夺利,无不对其所用之方术冠以“天道”的美名。

在这种情况下,老子有争对性地给“道”赋予一个全新的定义。“道”是盛载万物的最大容器。因其中空,故载恤万物。老子谈物理是手段,明世理(人世之理)是目的。他以“道”无自我的物性,倡导至上的人性:无私。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给大小王侯立一个摒私欲恤万民的天规:无。

可惜,借物寓意的本身无法排除读者只见物形而不见喻意的可能,也无法排除读者曲解喻意的可能。韩非子是这样解释的:“道者,万物之所(以)然也”。如此,老子被说成了物理老师。在往后,老子被说成是研究哲学的,专门研究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到了今天,百家讲堂堂而皇之地把老子的“道”说成了法力无边的“大智慧”。独独地漏了一句,恰恰是老子想说的:道,是人类当遵守的规矩。

 

    2-2、德

德,原本是一个独立的词,后来与“道”合成为道德。字典上对“德”解释是:1、好的品行:如“德才兼备”;2、道德: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规范,如道德;3、恩惠,如感恩戴德;4、信念:如“同心同德”。那么,对“道德”又是怎么解释的哪: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奇怪!说来说去,怎么是一回事呢?读了老子,我才明白,两个字完全是分得清楚的。分不清楚是从注解老子的人开始的,两千多年来。他们自己分不清楚,也害的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分不清楚。

“德”是甲骨文中会意字。左边的“彳”(chi)形符号,表示双脚行路。右边是个目字,表示眼睛,上面是一条直线,表示目不斜视,以不偏离道路。在西周金文中,“德”字在目下添加一个心字,意思是,遵守规则是光用眼睛不够,还要用心。从“德”字的构型来分析,这里含有守禁忌的意思,就是要遵守的思想和行为规范。由此可见,德的本义是:遵守规矩的品行。德的延意应当是:守规矩表现的好坏,也就是汉语中另外一个词“操守”的意思。周以后,对“德”的释义跑偏了,要么将“德”固化为规矩,要么将“德”字软化为恩惠。

好,老祖宗的“道”,我们说过了。老祖宗的“德”自然应当遵守的老祖宗的“道”,对不对?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我们的祖宗们是怎么解释我们老祖宗所说的话的。《道德经》分道经、德经两部分。德经的开篇的头一句是这么说的: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传统解译是这么说的:

l     “真正上品的、受推崇的道德,不是以有意为之的道德,所以是真正的有道德。下品的、强求之的道德,唯恐失去了道德的美好,所以并非有真正的道德。”这是上了百家讲堂的一位名人说的。

l     如今健在的道学研究的掌门人是这么说的:大德之人不言德,所以人人讲道德;小德常常挂嘴上,所以不算真道德。

 

标准的英文翻译(林语堂)是:

l     The man of superior character is not conscious of his character. Hence he has character.  The man of inferior character is intent on not losing character. Hence he is devoid of character.

这两种说法差不多,都是从祖宗们那儿来的,那时候叫玄学。现在叫哲学。在再说确切点,叫辩证法。辩来辩去,最后把老祖宗想告诉我们,我们也想知道的“德”字的内容像变戏法一样给变没了。没办法,我用了前面交代过的规矩和三个办法,模仿了一次世界著名的破案大师霍克尔·波罗。现在,我把推理的结果拿出来给大家检验检验。

 

 第一句:上德不德

德是品行的意思,“上德”说的是好的品行。句子的结构是典型的中文表语句式,就是英文Something is something什么是什么,中间省略了to be 这个动词。好的品行是什么样的品行呢?是“不”的品行。如何理解这个“不”字是关键。“不”是个定性的限定词,是修饰“德”的补语,是“德”的complement。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否定性助词not,而是引领一个句话或一个意思的第一个字。大家知道,所有禁忌和戒律都是以“不”字开头的,而“德”字的本义就有守禁忌的意思。所以,无论是从字义、词性、句子结构,还是思维逻辑上来讲,这句话的意思都应当是:好的品行是守规矩的品行。加上“是以有德”,意思变便完整而清晰:好的品行是守规矩的品行,人说有德。

 

第二句:下德不失德

此句与上举排比对称,词性和句式是一样的,不多说了,关键在“不失”上。传统的解译让人不解的地方就在于将“不”看做谓语动词的“不”,将“失”看成谓语动词。正确的理解同上,“不失”是对品行的定性补语。“不失”绝不放弃任何利益,绝不吃亏的意思。这句话告诉我们:坏的品行是从不吃亏的品行。老子通篇都在提倡“不争”,而其反面正是“不失”,正是老子批判的处处占便宜的“争”字。此句加上“是以无德”,意思完整、清晰:坏的品行是损人利己的品行,人说缺德。

好,“德”字说完了。《道德经》的后半部“德”字开宗明义,对“德”定义的之透彻可谓“一针见血”。德,即自律。人与人相处,好坏之分就在于是律己利人,还是损人利己。请大家用文通,理通,文理相通的标准衡量一下那一种解释可取。再掂量掂量,祖宗们硬说是老祖宗说的,有德也无德,缺德也有德,到底对还是不对?

 

2-3、无、有

这两个字是分不开的,所以一块儿说。无和有,确实是老子思想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尤其是“无”字,通过政治和宗教,对中国产生了上千年的影响。大家可能听说过“无为而治”吧。传统解译是这么说的: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无为”被解释成不作为,英文翻译是none action

不行为而产生好的行为效果。显然,因果关系不成立,是明显的逻辑错误,叫悖论。除了哲学家,没有原文以外的解释,我想是没人能理解得了。为什么?

老子的“无”所取之形是以天地为代表的“道”的物理属性:空而容,作用的对象是万物。其寓意是管理国家的人应当遵守的摒除私欲的规矩,作用的对象是百姓。“无”是一个价值观,即无私。相对的是“有”,即有私。“无为”一词,“无”是限定“为”的补语。“无为”说的是无私心之为。这样组词结构在上古时的文言中并不少见,是合乎语言逻辑和思维逻辑的。

可惜,自古以来,老子的“无”被绝对化了,“无”和“有”的关系随即被玄化了。主流的解译莫不在“没有”的无和“有没有”的有上做文章,最终将人带入绝对的虚无nothingness)与存在(being)的迷宫。庄子和王弼领衔,后者尤甚,以此创立了玄学。无尽之玄导向了无果之解。对后文具有核心思想“无为”的解释被导向了:“无作为”none-action或“不妄为”not to do in wrong way),而对“有为”的解释被导向了“妄为”to do in wrong way。那么什么是“妄”,什么是“不妄”呢?问号生问号,大大的“玄”字屏蔽了老子思想的正确价值取向。玄字陪伴着权力,成了智慧的最高标志。祖祖辈辈,凡碰老子者,无人不说:鹿就是马!

 

2-4、善

“善”,善良的善,这个字看似平常。可是放在《道德经》句子中的“善”就不平常了。因为祖宗们对老祖宗写下“善”字给出了极不寻常的解释,而2000多年这种解释的作用可谓是有增无减。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大街上有一副广告,建设银行的,广告词是“善建者行”。广告词用的很巧妙,将老子的一句话和“建行”捏在了一块儿,给人感觉的是,既有实力的雄厚,又有文化的深度。这句话来源于《道德经》第54章,原话是: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Who is firmly established is not easily shaken. Who has a firm grasp does not easily let go.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his ancestral sacrifices shall  be continued without fail. 

 

百家讲堂宣扬的传统译文是这样的:善于建立的人,建立的东西不倒。善于抱持的人,保持东西不掉。有子有孙的人,他享受的祭祀是永远不会中断的。

这句话,当中有两个“善”字,被解释为“善于”。“善”是老子思想中灵魂性的概念,在经文中多次出现。可惜,每有“善”字的句子,几千年来的解译都是那么难懂,以至于让人怀疑自己的理解能力,最后不得不接受疙里疙瘩的解译。

如第27章的“善行无辙迹”被解释为:善于行路的人不会留下痕迹A good runner leaves no track。最要命的是第8章,听说过“上善如水”吧?内容是这样: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传统的解译从来都是异口同声。以著作满屋的大学问家南怀瑾的译文为例,大家看看是怎么说的:

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渊默;行为修到同水一样助长万物的生命;说话学到如潮水一样准则有信;立身处世作到像水一样持平正衡;担当作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和;把握机会,及时而动…

他说了什么,大家听懂了没有?反正我不懂。译文游离于原文,意思似通不通,讲的都是怎么样、怎么样,就是看不见如何才能怎么样。我不相信这是老子的意思。他的解译里,我看见的只是 skill, 却看不见 skill 的驱动是什么。人的行为讲究的是动机和方式,而动机的利益目的是利他的,还是利己的,对行为方式和行为效果有着决定性作用。人理当顺天理,语法和逻辑就是检验人理是否合天理的尺子。大家看看,我用“三不”得出了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居善地、心善渊…”是七个句子的排比,以“心善渊”为例,句子结构是:主语 + 动因 + 动词。 “善”是动词的原因补语。汉语中,动词前加一名词作补语并不少见,如累死、老死、病死。如此理解:句子的意思就是:心善则渊,或心因善而渊。全句的意思是:

人有善心,则态度谦逊;人有善心,则心胸宽广;人有善心,则待人友善;人有善心,则言而守信;人有善心,则理政得当;人有善心,则行必有果;人有善心,则动必适时。

做出这样的理解,不容易,起初,我的理解与传统解译相差无几,把“善”理解成追求的意思,好一通自鸣得意。但是,后来我愕然了,发现自己错了,而且错得惊心。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把“善”理解为“善心”呢?习惯了呀!我也是在打扫了自己的内心之后才读懂了老子的用心,他在劝诫为政的人:管理国家,最重要的是有一颗无私为民的善良之心。大家看看,内心清白之后,这个代表良知的“善”字是不是就熠熠生辉了。

现在我们在回头看看“善建者不拔”那句话,与会不会盖房子哪里有什么关系呢?。老子明明在说:“用善心建立的事业根基稳固,靠善心持守的事业牢不可失,这样的事业得以福荫子孙,世待相传。

“善行无辙迹”那句话:什么会走路的不留痕迹。现在回头看来,是不是也荒唐起来啦?。走路不留痕迹?哇,有轻功,去做贼哪?。老子明明说的是:人有善心,行不留名。

     好,“善”字讲完了。为什么善良的心会被摘掉了哪?接下来要讲的“智”字也许能给出一个答案。

 

 

2-5、智(知)

这个字,智慧的“智”(intelligence),要讲,必须和知识的“知”(knowladge)放在一块儿讲。为什么?在古汉语中,知识的“知”是智慧的“智”的通假,“知”代“智”。这个通假,大家别小看了,里面可藏着天大的玄机。否则,中国人就不会高唱“大智慧”了,老子的书也就不会被捧为万经之王、神奇宝典了。

通假,一般指音、形、义相通或相近的字之间的借用。但,这个通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通假,而是一个有目的替代。知、智这两个字,意义上是完全不同的。知道的“知”这里不说了,说说智慧的“智”。上面是个知识的“知”,下面是个代表太阳的“日”。从字的构成上我们可以看出什么?“日”是太阳,代表光明,而“知”盖在了上面。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黑暗,意味着用“知”遮住了你的双眼,让你看不清。智慧的“智”从其结构生成上,应当是一个贬义的动词。而知识的“知”,中性偏褒义。一个句子里的“智”如果被“知”代掉,大家看看,句子的意思是不是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遗憾的是,这正是《道德经》流传过程中所上演的关键一幕。

老子原本有一句关键的话“绝伪弃智”。他在倡导无私大爱的“无”的同时,竭力反对的是伪和智。“伪”,虚伪的伪、“智”,智慧的智。伪,就是玩弄假的。智,就是为私利算计别人。下面,举几个例子,四句话,请大家看“智”变成“知”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

常使民无知无欲也。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  这句话是老子说的,最早用的是智慧的“智”,原意是:天下人,一个个都用心计美饰外表,实则丑陋!后来“智”被通假了。一字之差,几千年下来是这么解的: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不是好事;或者,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恶的存在。传统的理解无不在美与恶、善与不善的对立统一上做文章。

 

常使民无知无欲也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的第三章,说的是圣人是如何管理国家的。“知”替换了“智”之后,人们的解释是:让老百姓无知识,无欲望。其实,这句话改动的不只一个字,错解的也不知一个字,“常”和“使”也有问题。当然,问题主要出在智和知的变动上。老子原话的原意是:管理百姓的人要坚持去心智摒私欲。后一句,老子接得非常好:如果杜绝谋私,只行无私之为,天下不会管理不好。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对“智”字的改动所造成的影响明显地体现在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身上。据说,孔子拜访老子,回来后说“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据说,孔子也崇尚老子的“道”,故而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可惜,从《论语》来看,孔子或是他的弟子们没弄明白老子说什么,或者不同意老子所说的。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出自《论语·秦伯》。传统的解译是:老百姓,可以让他们守规矩,当不可让他们知道为什么。

大家看看,这句话与前面老子的那句“使民无知无欲”是不是有关系?是。孔子的学说有老子的影子?可惜也仅仅是影子。这句话的原句由“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句合成。周朝有诗、礼、乐制度,统称为“礼”,但那是以诗、礼、乐的形式谈论和立定的待人之规、治世之道。周礼的核心有很积极的一面:以善心待百姓,以规矩束王侯。其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王侯之间一种类似联邦的议事制度。当时王庭采风,不是后人以为的采民风歌乐,而是搜集民间对王侯及官僚行为的意见。对“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阐释与诗、礼、乐制度风马牛不相及。把这两个句子合在一起,可以看出,编者即不懂周礼,也不懂老子。

不懂老子,确实有知道的“知”在作怪,了解不够,理解有误。让我们拿掉“知”,放回“智”,再看看老子原话的原义就出来了:管理百姓当顺应百姓,不可玩弄百姓。大家自己比较一下,看看是老子在说人话,还是孔子的弟子们在说人话。

在这里需要顺便提一下。句子里的“使”不是我们今天熟悉的施动的“使”,而是管理的意思。周朝文献中的“使”,多作此用。对这个字的误解,其结果也是吓人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这句话是老子经文结尾章节中的一句,后来的使用的很广泛。前两天,我还听见有人在引用这句话呢。这句话原来用的是“智”,意思是:耍心计的人没有博爱之心,有博爱之心的人不耍心计。可是,知道的“知”钻了进来,吃掉了那颗博爱的心,让句子的意思变成了:知“道”的人并不博闻多见,博闻多见的人并不知“道”。

 

好,“智”这个字讲完了。总结一下,老子以后,孔子有“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说法,孟子有“仁义礼智”的提法。市井当之中谁都会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智” 从贬义的变成褒义的,其重要程度甚至被等同到“仁”字的水平上。

 

2-6、中

儒家思想中庸的“中”,这个字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模式和价值观的典型标志。《中庸》是孔子的一个弟子写的书,中取是中间之意,庸是平常的意思。两个字合起来的意思是这么解释的:恪守中道。那么“中道”又是什么意思呢?不偏不倚,折中致和,无过无不及。说到底,这颗甜果子的馅儿就是,和稀泥不伤己。这么一个和稀泥的玩意儿怎么又有一个“中道”美名,成了老子牌的产品呢?《道德经》里有这么几句话:

 

而用之有弗盈也。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中庸的“中”原来是有出生的。它的出生与形容“道”的三点水的“沖”字和两点水的“冲”字有关。三点水的“沖”字出现最早,指的是充满水汽、广博无垠的空间。古汉语描写天地原始状态的字多半有三点水,如混沌二字。水是万物生命之源,三点水的偏旁有滋润生命的含义。“道沖”说的天地抚恤万物,滋润生命的意思。

后来,三点水的“沖”字被两点水的“冲”字通假掉了。两点水的“冲”取形于人类生存的河流,河谷,形和意比三点水的“冲”都小了一点,不过大体上还是差不多的。

再后来,流传过程中,仅剩下的两点水也不知怎么的被蒸发掉了,好好的一个字知剩下了半边。“道沖”变成了“道中”。道德经最后的通行本中出现了“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言”原本是“闻”字,“中”原本是“沖”字。这句话原来的意思是告诫王侯:主意听多了,反倒会没了主意,不如坚持一点:大爱之心可惜,“闻”变成了“言”,“沖”变成了“中”,老祖宗的原话被祖宗们篡改成:“多事害神多言害身,口开舌举,必有祸患。不如守德于中,育养精神,爱气希言”(河上公)

大家看看!案发的过程就是这样的:老子的“道沖”被变成了“道中”。孔子把“道中”说成了“中道”。而他的弟子们又把“中道”变成了“中庸”。最后,“中庸”被说成了“中正”。传统文化中,“正”字被中间的“中”中和掉了,哪里还有半点天道的影子?大家说说,这个“中”字,该不该说?

 

好。道、德、无,有,善、智、中,这几个要命的字我解完了。谈《道德经》,解这几个字,是想告诉大家中国传统思想有不好的,也有好的。不好的摆在货架上,色味诱人。好的被放在仓库的犄角旮旯里,落了千年的灰尘。如何看待中国文化,我不主张乐观。悲观点虽好,但也不能悲观得太轻率。那么,该怎么办?

 

3、怎么办

充分地,正确地了解了我们的祖宗和祖宗的祖宗留给我们怎样一个文化,是决定我们如何面对这个文化的前提条件。现在,这个前提条件有了,该谈一谈我们究竟该怎么办了。想来想去,一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二是增加新的内容,注入再生的机制。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彻底抛弃不可取  对待传统文化,这是一句常用的套话,谁都可以说。不过,我还是想用这句话。起码,一棍子打死不是好办法。如何看待这中国文化这个问题,走不得极端。五四运动提倡新文化,但并没有走极端,中国结束了帝制走进了共和。文化大革命,在造反有理的号召下,能反的、不能反的统统反了。外面立的,家里藏的,砸烂了,打碎了,使民族伦理道德的承传出现了断层。所谓的破旧立新,只破了旧的,新的没有立起来,理想始终象挂在天边的彩虹,在召唤着你脱离现实的生活。象这样的彻底抛弃,彻底决裂是要不得的。

文化这个东西,与人是割不开的。凤凰涅槃只是个神话。我们不是神话中的凤凰,任何一次再生后的样子都离不开胎盘带给你的基因。有一句话,叫“一方水土,一方人”。我们长得什么样子,与中国这片土有关。换句话说,中国人与中国文化,离不了。西方文化这个东西,想移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另外,世界是个大家庭,那恐怕永远是个梦。民族永远是人群的标志,群体的利益永远是民族的宗旨。我也想当个美国人,当个法国人,甚至当个日本人。可是人家会那么轻易地让你当?就算在手续上让你当了,你那张中国人的面孔何时才能去掉?当你与外国人打交道,尤其当你一人身处异乡的时候,你就会体会到:你是个中国人,不想当都不行。你需要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所以,面待我们的传统文化,正确的做法是认识它,优化它,而不是抛弃它。

辨明真伪是为首要  既然是要取精华,去糟粕,哪就要首先弄清楚那些是精华,那些是糟粕。要弄清楚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不是件容易的事。为什么?一、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是共生的,糟粕寄生于精华,甚至繁茂过精华。二、流传过程中,有意和无意的混淆精华与糟粕的现象不少。

要辨明真伪需要我们有思辨能力。你们学外语,有利于锻炼思维。外语的语法、修辞比中文更合乎逻辑。我今天说话的条理性和我小时候起学外语是分不开的。汉语语法差,学汉语学的是模仿和乱想。学外语的语法才让我的思路在纸上,也在脑子里逐步变得的清晰起来。希望你们珍惜眼前的机会。

要辨明真伪,需要我们有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就是善恶、美丑,没什么复杂的。也就是老子说的“道”、“德”二字。首先,是天道,它是人类共存的准则。它印在我们的心里,就是一个大大“爱”字。不损人利己就是“德”。我们每个人有德才有爱。心底有私,爱会被淹没,就会滋生造假之意,也会给造假的人提供活动的空间。

 

(2)增加新的内容,注入再生的机制

中国传统文化中精华要保留,糟粕要抛弃。可是,我们不能把我们的目光仅停留在一个“取”字和一个“弃”字上。因为,我们的精华未必是人类文明中最好。否则,我们今天也用不谈什么振兴中华,我今天也没有必要来浪费你们的时间。

中国文化缺乏对人性的完整认识。人性有善恶,可人人之初性本善。这个论调在传统思想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因而,谈扬善多,谈抑恶少。开头不去想怎么抑恶,等闹出事来才想到要去锄恶。结果,总是晚半拍的,不但锄不尽,而且越锄越多。

中国文化强调自律,忽视他律。这个问题与性善论有关系。大家注意到没有,中国人习惯说“修德”。明明是约束性的循规蹈矩,非说成自我高尚。儒家的克己复礼最终闹出的结果就是无法无天。人无他律,恶必当先。王阳明提倡“致良知”,虽然触及行为的动机,但还是停留在自律的局限里。老子提倡无为之“道”,试图借天地来约束王侯们的行为。可惜,这个他律是幻想性的。

他律的主体,不可能是虚拟的神,也不可能是自然的天,它必须是人。人与人之间相互约束的形式总称就是制约制度。西方的现代价值观“自由、平等、博爱”(Freedom  equality  fraternity),前两个“自由”和“平等”就是他律的概念。怎么讲,人人都是自由的,你就不能剥夺别人的自由。人人都是平等,你就不能欺压歧视别人。与你面对的众人,就是他律的主体。博爱,是内心的问题,属于道德。在一个健康的社会里,自律是以他律为前提的,道德是以制度为前提的。在一个没有自由和平等,缺乏他律的制度环境中,博爱很难成为现实。

中国封建王朝的兴衰规律是,君明则国兴,君昏则国衰。缺少的正是一个防止出现昏君,防止昏君危害国政的他律制度。唐太宗李世民思考过这个问题,也许更多是出于国泰民安的考虑,他要求手下的大臣研究出一套制度。可惜,魏真等人出于一个“忠”字,窒息了这个健康思想的萌芽。

辛亥革命之后,我们进入了共和国时代。但什么是共和的真正含义,包括孙中山本人似乎都还没弄清楚就闹革命了。现在全世界到处开孔子学堂,这个现象本身就说明,我们的文化旧东西太多,新东西太少。我看,还是先别想如何让外国人养生,还是先想想让自己如何强身为好。我们的文化需要增加新的内容,注入再生的机制。

如何落实这个事,责任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上,希望也是为我们每一中国人点亮的。相比之下,在座的同学,你们比我年轻,至少年轻30岁吧。未来是你们的,你们得为你们,为你们的后代而奋斗。为此,在结束讲话前,我送你们四句话:

 

不可有脑无心。不可有心无脑。不可听天由命。不可漫不经心。

 

最后,我们还剩一点时间。我希望能与到大家互动。做学问,只要不写书,不讲课,尽可信马由缰,胡思乱想。但写书、讲课就不一样了,就像我现在这样,我的话会对你们产生影响。这堂课如果我讲得让你们打瞌睡,那至少也是浪费了你们的时间,留下了胡说八道的坏榜样。所以,欢迎任何人以任何形式提问。哪怕是批评,质问。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