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各种接头接法:逐字逐句学琴论《钦定四库全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5:09:05
逐字逐句学琴论《钦定四库全书-琴史》之“释弦”(二)——孤竹君
(2010-12-27 23:20:31)
标签:神农
少宫
宋体
十二律
五声
时尚
分类:古琴文论

夫五声之作始于宓羲之琴,其后神农、黄帝、尧舜氏作,于是按之为六律,播之为八音,而大乐备矣。
宓羲:亦作“宓戏”,即伏羲,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宓,通“伏”。《汉书—古今人表》:“大昊帝宓羲氏。”颜师古注:“宓,音伏,字本作虑,其音同。”
“于是”二句:典出《周礼—春官—宗伯—大司乐》:“大师掌六律、六同(即六吕)以和阴阳之声。。。。。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大乐:古代指典雅庄重的音乐,用于祭祀、朝贺、燕享等典礼。《礼记—乐记》:“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
(五声的始发源于宓羲的琴,之后神农、黄帝、尧舜纷纷效法,于是产生了六律,。。。。。。作八音,大乐具备了。)
故琴者五声之准、六律之元、八音之舆也。
准:标准,法则。
元:本义为“头”。《说文》:“元,始也。”此处为根源,根本。
舆:车厢。应劭《风俗通》:“琴者,乐之舆。八音并行,君臣以相御。”
(所以说琴是五声的标准、六律的源头、八音的主心骨。)
他乐不能备其用,众器不能俪其德,至哉琴乎!
(其他乐器不能够完备它的作用,众器不能彰弦它的品德,只有琴啊!)
昔舜之弹五弦也,非独舜能弹也,当是时百辟卿士,孰不知乐也,舜之命夔曰:“命汝典乐教胄子”,此之谓也。
百辟:众诸侯。
“命汝”二句:典,掌管,胄子,贵族子弟,一说为嫡长子。“命汝典乐”一句出自《尚书—尧典》。
(过去舜弹的琴只有五根琴弦,这并不是说只有舜能弹五弦琴,那个时候百官卿士,哪个不知道音乐呢?舜命夔说:“我命令你完备音乐以教育后代”,其实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至周之文武,谓五弦未足以尽清声之变也,于是加二弦谓之少宫、少商,而声律加备矣。
(到了周文王、周武王时期,认为五弦不能充分表现清和之声的变化,所以增设两根琴弦,称为少宫、少商,至此声律设置完备。)
盖礼乐之制皆始于羲、农、尧、舜之世,而备于禹、汤、文、武之时也。
(这样看来,礼乐的制度都始于伏羲、神农、唐尧、虞舜的时代,完备于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的时代。)
夫十二律还相为宫,其法以黄钟为宫、太簇为商、姑洗为角、林钟为徵、南吕为羽,五声足矣。
夫十二律:典出《礼记—礼运》:“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也。”还相为宫,一说即“旋相为宫”,指十二律轮流做宫音,以构成不同调高的五声、七声音阶。
(十二律还相为宫,方法是用黄钟作宫、太簇作商、姑洗作角、林钟作徵、南吕作羽,五声充实了。)
又以应钟为变宫、蕤宾为变徵,合为七音。
变宫:比宫音1低半个音,即低音7。
变徵:比徵音5低半个音,即升4。
七音:又称“七律”,是七声音阶及其七个音的总称。
(又用应钟作变宫、蕤宾作变徵,合在一起为七个音。)
余律皆然,谓之十二均,然后尽声之变而八音克谐也。
均:依据宫音所在的律(如黄钟、大吕。。。。。。等),称为某均(如黄钟均、大吕均。。。。。。等)。
十二律名
黄钟
林钟
太簇
南吕
姑冼
应钟
蕤宾
大吕
夷则
夹钟
无射
仲吕
对应音名
C
G
D
A
E
B
升F降G
升C降D
升G降A
升D降E
升A降B
升E降F
十一月
黄钟均





变宫
变徵
六月
林钟均





变宫
变徵
正月
太簇均





变宫
变徵
八月
南吕均





变宫
变徵
三月
姑冼均





变宫
变徵
十月
应钟均





变宫
变徵
五月
蕤宾均
变徵





变宫
十二月
大吕均
变宫
变徵





七月
夷则均

变宫
变徵




二月
夹钟均


变宫
变徵



九月
无射均



变宫
变徵


四月
仲吕均




变宫
变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八音克谐:出自《尚书—尧典》:“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克,能,能够。
(剩下的律都是这样,称之为十二均,之后就穷尽声的变幻,八音克谐。)
故琴之有少宫、少商,犹律之有变宫、变徵也。
少宫:琴的第六弦。
少商:琴的第七弦。
(所以琴有第六弦、第七弦,就犹如律中有变宫、变徵。)
或曰:“周加二声为变”,然则律之二变亦本于文武二弦耶?
(有的说:“周代加了二变声”,然而律的二变也是从文武两根琴弦中产生的吗?)
《左传》曰:“为七音、六律以奉五声”,谓是也。
为七音、六律以奉五声:
(《左传》说:“作七音、六律来奉和五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至于编钟、编磬,既设十二正音各配一律,又设黄钟至夹钟四清声以附正声之次,合为十六。
清声:即高八度音。如黄钟清声即“清黄钟”。
(至于编钟、编磬,既设置十二个正音,各自配合一律,又设置黄钟到夹钟四个清声来作为正声的补充,合在一起是十六个。)
则律吕还相为宫,各就谐协,而君、臣、民、事、物无陵慢之声焉,琴加二弦亦类此也。
陵慢:欺凌轻慢。
(这样律吕还相为宫,各自迁就谐调统一,而君、臣、民、事、物,没有欺凌怠慢的声音,琴上增加两根琴弦也类似这个道理。)
古人学琴者多矣,罕尝言文武二弦之意,独琴操以谓“合君臣之恩”,此未喻也,余推其法,作《释弦》。
喻:明白,了解。
(古代学习古琴的人多了,很少有人探究文武两根琴弦的涵义,惟独《琴操》说“合于君臣之恩”,这是没有明白其中的奥妙,我推纠其中的道理,写下了《释弦》。)
林晨点评:
由于传统“天人合一”的观念,古人认为五声、五行、五脏等都相互匹配,从音乐就可以看出国家的兴衰,从下表我们就可以看到五声、五行之间的匹配关系:






























文中所提到的“还相为宫”,又称“旋相为宫”,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犯调”(即转调)的方法。在民间音乐中,有“借调”、“隔凡”、“压上”、“改弦换调”、“慢宫为角”、“紧角为宫”等“犯调”方法以达到“旋宫”的目的,其中“慢宫为角”、“紧角为宫”就是古琴的转调手法。所谓“慢宫为角”,即琴人所说的“慢三”,将宫音(1)降低(慢)小二度变为“7”,而“7”就是新调的“角”,这样就转入了上五度关系调,而“紧角为宫”,即琴人所说的“紧五”,将角音“3”调高(紧)小二度为“4”,而“4”就是新调的“宫”,因此转入下五度关系调。
全文白话:
传说舜弹的琴琴弦有五根,本义就是五弦可以确立五声。圣人用五行的现象观察天象、五辰的气在时令中运转、五材的形状在世间体用,因此制定“宫、商、角、徵、羽”五个音,来考纠五行之象所显现出来的声音。凡是天地万物的声音没有超过这五个的,因此最浊的称为宫、次浊的称为商、清浊的称为角、微清的称为徵、最清的称为羽。宫属土,属君、属信、属思;商属金,属臣、属义、属言;角属木,属民、属仁、属貌;徵属火,属事、属礼、属视;羽属水,属物、属智、属听。所以精通音乐的人,可以洞察五行的得与失。君、臣、民、事、物的治乱,仁、义、礼、智、信的兴替,貌、言、视、听、思的好坏,清晰可以鉴别。舜帝说:“我想听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圣人凭借五声考究人心的谐和,人心谐和就使得政治谐和,政治谐和使得人民和睦,人民和睦使得各种事物都和谐,所以天下之乐都得益于音乐的和谐。天下之乐都得益于音乐的和谐,因此听过音乐的人没有不做好事而远离罪恶的,潜移默化中达到了移风易俗的作用还不知道。所以音乐上可表现出君王的和善之心,下可表现出臣民心地的仁和。君王有和善之心的又使得君王从善于事,臣民有仁和之心的又包容仁厚。所以五声的和谐导致八风的平和,八风平使得寒暑雨旸都顺应和谐,那么天下太平的盛世初步成功。五声不和谐导致八风的相互违背,那么寒暑雨旸都失去了顺应和谐,那么危及天下的忧乱就不远了。五声之所以感人,都有这其中相合的道理。宫音调节肠胃,脾正则好圣,所以经常听宫声的人温润而宽悦。心胸宽广。商音调节肺部,肺正则好义,所以经常听商声的人刚毅果断容易建功立业。角音调节肝胆,肝正则好仁,所以经常听角声的人恻隐而慈爱。仁慈易感。徵音调节心火,心正则彬彬有礼,所以经常听徵音的人恭俭而谦让。羽音调节肾水,肾正则足智多谋,所以经常听羽声的人善于深思而远谋这就是历代君王都如此重视音乐的原因所在。五声的始发源于宓羲的琴,之后神农、黄帝、尧舜纷纷效法,于是产生了六律,。。。。。。作八音,大乐具备了。所以说琴是五声的标准、六律的源头、八音的主心骨。其他乐器不能够完备它的作用,众器不能彰弦它的品德,只有琴啊!过去舜弹的琴只有五根琴弦,这并不是说只有舜能弹五弦琴,那个时候百官卿士,哪个不知道音乐呢?舜命夔说:“我命令你完备音乐以教育后代”,其实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到了周文王、周武王时期,认为五弦不能充分表现清和之声的变化,所以增设两根琴弦,称为少宫、少商,至此声律设置完备。这样看来,礼乐的制度都始于伏羲、神农、唐尧、虞舜的时代,完备于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的时代。十二律还相为宫,方法是用黄钟作宫、太簇作商、姑洗作角、林钟作徵、南吕作羽,五声充实了。又用应钟作变宫、蕤宾作变徵,合在一起为七个音。剩下的律都是这样,称之为十二均,之后就穷尽声的变幻,八音克谐。所以琴有第六弦、第七弦,就犹如律中有变宫、变徵。有的说:“周代加了二变声”,然而律的二变也是从文武两根琴弦中产生的吗?《左传》说:“作七音、六律来奉和五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至于编钟、编磬,既设置十二个正音,各自配合一律,又设置黄钟到夹钟四个清声来作为正声的补充,合在一起是十六个。这样律吕还相为宫,各自迁就谐调统一,而君、臣、民、事、物,没有欺凌怠慢的声音,琴上增加两根琴弦也类似这个道理。古代学习古琴的人多了,很少有人探究文武两根琴弦的涵义,惟独《琴操》说“合于君臣之恩”,这是没有明白其中的奥妙,我推纠其中的道理,写下了《释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