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代金券怎么使用:树立持续安全理念 促进行业安全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4:43:32

树立持续安全理念 促进行业安全发展

——关于民航安全工作的回顾与思考

2009年1月7日

李家祥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按照中央部署,作为第一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中央国家机关,我们民航局前段学习认真,进展顺利,收获很大。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一方面要深入学习,通过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另一方面要突出实践特色,在实际工作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行业科学发展。下面,我结合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认识,回顾一下我们民航的安全工作,并就行业的持续安全作一点思考,主要谈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深刻认识安全发展与科学发展的辩证关系

(一)民航必须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课题。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探索和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中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不失时机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构想。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是必由之路。民航是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经济社会建设和对外开放中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航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依然存在诸如机场、公安、空管管理体制机制,航班时刻、国际航权分配使用机制,以及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行业科学发展,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破解难题,谋求发展。民航必须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大局,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安全发展、效益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只有这样,民航才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中有所作为,才能实现我国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为中国和人类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安全发展是民航科学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前提

安全发展是科学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坚持安全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前提。没有安全发展,就谈不上科学发展。因此,我们把实现安全发展作为民航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抓手,一个载体,提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持续安全理念,始终坚持安全发展,切实落实安全责任,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努力推动民航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为什么说安全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呢?为什么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牢固树立持续安全理念呢?

其一,安全发展事关重大,持续安全理念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至上。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中,莫过于对生命安全的保障。持续安全理念,体现了对人民群众最大的爱心、责任心,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民航系统学习科学发展观,第一位的,就是牢固树立持续安全理念,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兢兢业业履行好职责,切实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经得起各种突发情况的考验,长期地而不是短时间地、持续地而不是周期性地保证航空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放心、舒适、便捷的航空运输服务。

其二,安全发展事关重大,持续安全理念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第一要义是发展,持续安全理念体现了对生命的关爱,有效地维护发展、促进发展。就大局而言,发展需要一个安全稳定、和谐有序的社会大环境。否则,什么事也干不成。民航是一个社会关注度极高的行业,一旦发生事故,不仅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还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以至政治影响,影响社会的稳定,为发展添乱。树立持续安全理念,为发展营造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大环境,无疑是一大贡献。就民航自身发展而言,要提高核心竞争力,也必须树立持续安全理念。价格、服务、效率、信誉、品牌等固然都是构成民航竞争力的要素,但其中最关键、最核心的还是安全。对于民航而言,安全牌是张通行世界的最有价值、最富吸引力的牌,是张王牌。因持续安全而兴旺发达、生机勃勃,因事故跌出而焦头烂额、一蹶不振的例子不胜枚举。

其三,安全发展事关重大,持续安全理念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持续安全理念,在世界观、方法论上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民航安全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哪个方面不注意,哪个环节有疏漏都可能出事,也有个全面协调可持续的问题。所谓全面,是指抓安全不能单打一,而要全面地抓。既抓空中安全,也抓地面安全;既抓运输安全,也抓通用安全;既抓大型枢纽机场,也抓中小型机场;既抓人的因素,也抓飞机性能、机载设备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所谓协调,是指抓安全不能顾此失彼、厚此薄彼,而要协调一致。无论是企业运行还是政府监管,无论是航空公司还是空中交通管制,无论是技术业务,还是队伍管理;无论是硬件(指机载设备、基础设施等),还是软件(指规章制度、人的素质等),都要统筹兼顾。所谓可持续,是指抓安全不能只顾眼前,而要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要创新有助于长治久安的体制机制,创新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挖掘、使用和拓展包括人力资源、智力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和管理资源在内的所有社会资源。这样,持续安全才有切实可靠的保证。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一个科学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这就是统筹兼顾,综合治理,防止片面性和形而上学。讲持续安全与安全工作阶段性并不矛盾,阶段性存在于持续性之中,阶段性要服从持续性、体现持续性。

(三)牢固树立持续安全理念,推动民航安全发展、科学发展

在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我们不但大力强调安全发展,而且进一步提出了持续安全的理念。可以说,持续安全理念的提出,是解放思想、创新思维的产物,也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产物。牢固树立持续安全理念,必将激励我们明确目标,树立信心,锐意进取,扎实工作,推动民航事业科学发展。

曾经有同志担心地对我说,安全这个话不好讲啊,持续安全这个话更不好讲啊,一旦有事,不是自打嘴巴吗?

老实说,在酝酿和提出持续安全理念过程中,我也曾有过类似的顾虑和担心。安全讲多了,持续安全讲多了,会不会把自己逼得没有退路呢?

其实,这都是由于我们学习、思考的局限性所致。对于安全和持续安全问题,所有民航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有一个深入学习、深刻思考的问题,都有一个解放思想、创新思维的问题。

那么,怎样科学界定持续安全理念?怎样准确把握持续安全理念的内涵?怎样在学习实践中把持续安全理念和科学发展观挂起钩来呢?

我们讲安全发展,讲持续安全理念,首先要对安全有个科学而准确的认识。什么是安全?一般的看法是,安全就是不出事,而国际民航组织有个比较科学的定义,即:安全是一种状态,即通过持续的危险识别和风险管理过程,将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风险降至并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或其以下。很明显,这个定义与社会公众,包括我们民航从业人员的通常理解是有差距的。这个定义揭示:其一,安全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航空安全是个复杂的系统,专家学者们称之为人、机、环。我们知道,航空器运行的风险从某种意义上讲的确高于其他交通工具。一架飞机涉及动力装置系统、飞行操纵系统、起落架系统、飞行管理系统、液压系统、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还有通讯系统、仪表系统、导航系统、燃油系统、警告系统、电源系统、防冰排雨系统、空调系统、防火系统、氧气系统、照明系统等数十个系统。其二,安全又是可控的,通过人的主观努力,掌握规律、加强管理,增强风险防控能力,认真汲取事故和事故征候的教训,事故又是可以预防的。其三,在事故与人的主观努力的评价上,要实事求是,客观地鉴定和处理。没有事故不等于没有问题,而出了事故也不能对工作全盘否定,不能简单地以事故定乾坤。万一发生事故,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看事故率是多少,事故的发生是不是在航空界可接受的范围以内。

以此为基调来审视我们提出的持续安全理念,可以得出以下四点解读:

第一,持续安全理念具有科学内涵。持续安全是指行业的运行风险是可控的,要努力使行业安全状态保持总体平稳。这种安全状态具有持续性的特征,而不是阶段性或周期性的;这种状态下的安全水平是可以让政府和公众接受的。那么,什么样的安全水平是让政府、公众可接受的呢?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零事故,但零事故只是愿望,是奋斗目标,从全球情况看,目前还达不到。

第二,持续安全理念的提出具有合理性。过去我们抓安全,习惯于运动式、整顿式、阶段式的方式,局限于搞安全月之类的活动,或提出奋战××天,实现安全年之类的口号。这种提法和抓法,忽冷忽热,忽紧忽松,虎头蛇尾,开始时小心谨慎,一达目的便松一口气,取得点成绩便沾沾自喜。这种刮风式、起伏式的抓法,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不够科学,不但不利于解决安全问题,反而为安全埋下隐患。总结汲取以往抓安全的经验教训,我们提出了持续安全理念,意在从指导思想、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上,摆脱陈旧观念和工作模式的束缚,与时俱进,另辟蹊径,走出一条抓安全的新路子,建立保障持续安全的长效机制,使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管工作常态化。

第三,持续安全理念体现了一种进取精神。这种进取精神就是不畏艰难,勇于挑战,把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在航空安全上狠下功夫。提倡进取与承认极限并不矛盾,就像奥林匹克运动提倡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并非不知道体育竞技上存在极限,但人们还是那样提,并为全世界所接受,这正是人类的伟大。体育竞技如此,保证航空安全,提出持续安全理念,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第四,持续安全理念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安全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更是多次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大安全生产工作的力度,坚决遏制住重特大安全事故频发的势头。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讲科学发展,离不开安全发展;离开了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我们民航工作而言,坚持安全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前提,实现安全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持续安全理念,通过开拓进取,真抓实干,推动民航事业科学发展。

二、我国民航安全管理工作的简要回顾

在这里,有必要回顾一下我国民航安全管理工作的历程,总结成败得失,以资借鉴。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阶段:摸索管理阶段、经验管理阶段和规章管理阶段,各个阶段各有其特点。

(一)摸索管理阶段

新中国民航基础差,底子薄,各项工作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走着瞧,安全管理也是如此。1957年,周恩来总理就民航工作作出了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的重要批示。周总理的光辉批示,突出了航空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将安全、服务和正常工作有机联系起来,科学概括了民航工作的特点,成为中国民航工作的指导思想。在周总理批示思想的指导下,全行业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提出了飞飞整整,整整飞飞的理念,强调人盯人的管理模式,要求领导者具有不怕跑断腿、磨破嘴的精神。并且,一个单位出了事故,其他单位都要开展整顿,也就是大家常讲的一人感冒,大家吃药。在这个阶段,实践是第一位的,叫“干中学,学中干”。当然,在这个阶段,也注重总结安全管理经验,并相继颁发了《中国民用航空飞行条例》等不少规章制度。在当时的环境和条件下,这些工作方法和规章制度为保证航空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经验管理阶段

1978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民航业随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安全管理以行政管理为主,尤其强调安全管理经验的总结和推广。民航总结出了一些颇具影响的安全工作经验,有些经验的基本精神、基本原则至今还具有生命力。

(三)规章管理阶段

19951030,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标志着民航安全工作进入了规章管理阶段。

目前我们所处的规章管理阶段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安全立法步伐加快,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健全。以《安全生产法》和《民用航空法》为基础,借鉴国外民航发达国家经验,结合我国民航发展实际,民航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章、标准以及规范性文件,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民航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二是民航企事业单位重视法制教育,细化安全法规、规章、标准,完善各类飞行和运行手册,加强安全生产自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依法依规进行生产,安全生产基础不断加强;三是政府监管部门强化依法行政意识,落实安全监管责任,改进安全监管手段,加大安全监管力度,行业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持续提高。

近些年行业安全形势较好,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

一是员工素质明显提高。近年来,民航教育和培训工作成效显著,飞行、机务、空管、签派等专业技术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尤其是英语水平有很大提高。目前,多数国际航线上已取消了报务员。

二是飞机性能明显改进。在上个世纪末,我们果断淘汰了一些落后的苏制机型,先进的欧美飞机如今已成为我们的主流机型。大量新技术的采用提升了航空器的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现在许多新型飞机不但具有自动驾驶功能,而且具有智能化的防错纠错和告警功能。

三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这些年,民航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加快,机场和空管的设施设备得到很大改善。机场普遍安装了仪表着陆系统(盲降系统),地形复杂的机场可以采用RNP技术,行业总体飞行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四是规章标准日趋完善。目前,民航有140部法规规章,其中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规章91部,有些规章标准已与国际民航组织和航空发达国家的规章标准接轨。民航企业自觉依法生产,政府部门严格依法监管,行业运行日趋规范。

五是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管力度明显加大。政企分开以来,企事业单位作为安全生产与安全管理的主体地位清晰,企事业单位的领导集中精力关注安全工作,完善安全制度,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安全培训,严明安全奖惩,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到位,安全品质不断提升。行政部门创新安全监管手段,开展安全审计和保安审计,推进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督促企业改进安全管理。还加大依法监管力度,依法依规处罚安全违规行为,维护和保持了良好的行业运行秩序。2008年,行业行政部门相继对违反安全规章的航空公司、飞行人员实施了暂停航线经营权、削减飞行总量、罚款、停业整顿以及停飞、取消型别等级的行政处罚,维护了法律的权威,规范了安全生产秩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上所说的摸索管理、经验管理、规章管理三个阶段,是历史的轨迹。新中国民航的安全管理工作,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在艰难跋涉中走来并逐步走向成熟的。我们在肯定前人探索和实干精神的同时,也不能不指出,由于时代的历史的局限,由于技术水平和物质条件的限制,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更多的带有人治色彩和粗放型的烙印。即便目前的规章管理阶段,较之摸索管理、经验管理阶段是巨大的历史进步,但仍不是最高层次、最理想化的管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应当是人文内涵式管理。即伴随着社会进步,通过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良好的安全文化,实现要我安全我要安全的更高的安全管理层次转变,使安全管理变为人文需求和人文自觉。文化的层次是最高层次,我们不但要心向往之,而且要积极创造条件,朝这个方向努力。

三、清醒认识目前行业的安全形势

尽管我们的安全形势继续保持平稳发展,但是,制约行业安全发展的不利因素依然很多,运行风险依然很大,发生事故的危险依然存在。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戒骄戒躁,居安思危,强化忧患意识。当前的安全形势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即运输航空险情不断,通航安全更为薄弱,空防形势依然严峻,违章操作问题突出。

运输航空险情不断。一是事故征候接连发生,并且性质严重,有的几乎到了事故的边缘。大家想一想,让不合格的飞行员驾驶载有上百名旅客的飞机飞行,是多么悬乎,多么可怕!对飞行安全来说,这是非常致命的问题。不合格的飞行员好比定时炸弹,说不定哪天积聚的风险一旦释放,将给安全工作带来打击。

通航安全更为薄弱。2008年,全行业已发生6起通用航空事故,比上年同期增加5起,造成4人死亡,28人受伤,6架飞机报废,为近年来所罕见。其中,高压线成为通用航空的杀手,已经有4架通用飞机与高压输电线刮碰导致事故发生。

空防形势依然严峻。2008年,为了确保奥运会、残奥会的顺利召开,我们把确保空防安全作为重中之重,下了最大的决心,用了最大的力气。奥运会和残奥会过后,空防安全的压力并没有减轻,空防安全形势也并没有因此而好转,我们千万不能有松口气的想法,切不可麻痹大意,掉以轻心。当前,国际恐怖组织活动依然猖獗,三股恐怖势力伺机制造事端,金融危机影响持续蔓延,社会稳定面临新问题,航空公司经营遇到困难,从业人员思想活跃,加之2009年是国庆60周年,大事多,难事也多。因此,保证空防安全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空防安全工作绝不能忽视。

违章操作问题突出。2008年几起运输航空严重事故征候虽有多重因素,但主要原因是飞行人员违章操作所致

上述问题的存在,说明行业安全工作还面临诸多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我概括为四个跟不上

一是管理理念跟不上。具体表现有三:第一,一些领导干部不注意学习和思考,思想僵化,安全管理理念陈旧、落后,仍然停留在经验管理阶段,习惯于搞形式主义和做表面文章,热衷于搞一些口号式、运动式活动。第二,一些领导对安全的基础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正常、安全与发展的关系。比如,一些航空公司不顾资源的供给能力,一味搞市场扩展,使原本飞行人员就短缺的问题进一步恶化,给航空安全埋下隐患。第三,一些领导干部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满足于在自己任期内不发生问题,不重视建立健全安全长效机制,在安全管理上缺乏长远规划。

二是队伍建设跟不上。这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生产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持续缺乏专业技术人员。2008年初我们处理的个别飞行学校在飞行训练中造假、伪造飞行经历的事件,就是在飞行员持续紧缺的情况下发生的,所幸经过我们及时发现、严厉制止才没有导致不合格的飞行员流入航空公司。当前,不仅飞行人员缺乏,机务、空管、签派人员数量和质量也跟不上发展的需要。第二,政府安全监管队伍数量不足,能力欠缺。第三,行业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亟待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活跃,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但一些单位思想、技术、作风、纪律、法制等教育工作却没有及时跟上。最近几年,飞行员不正常流动事件时有发生,稳定飞行队伍成为航空公司和政府部门的难题。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人力资源的正常流动是合理合法的,但是个别飞行员却浑水摸鱼,投机取巧,扰乱市场。今后处理类似严重危及飞行安全的问题,必须做到出手要快,惩处要严。当然,处罚不是目的,主要是教育广大飞行人员,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切实把保证安全放在首位。

三是管理手段跟不上。近几年,我们推行安全审计和保安审计,启动了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这是安全管理方面的创新。但是,一些单位的领导对此认识不足,安全审计和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不尽如人意。譬如,安全审计不但要文文相符,更重要的是文实相符,也就是落实规章制度,而后一点,却往往被许多单位忽视了。所以,尽管一些单位在安全审计中得了高分,但是安全问题还是不断发生,说明在文实相符上差距还很大。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也是一样,进展不够平衡,应有的效果还没有发挥出来。另外,局方的监管手段目前比较简单,类似美国那样先进的航空运输安全监管网络平台尚未建成,行业监管信息的整合和有效利用尚需时日。

四是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东部地区飞行繁忙、空域紧张,部分机场保障容量饱和,基础设施建设亟需上台阶;中西部地区机场和空管投资相对滞后,设施设备相对落后;航空公司的运控能力还不强,飞行员上天后单打独斗的现象依然存在;通用飞机老旧状况严重,且通航机场和航务保障条件还十分落后。

上述四个跟不上问题,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影响和制约行业安全发展。这也告诉我们,当前行业的航空安全工作还没有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民航离安全发展的要求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加倍努力。

四、实现安全发展的关键在于落实责任

树立持续安全理念,以安全发展体现科学发展,保证科学发展,是我们民航系统当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个载体,一个抓手。为了把科学发展观变为自觉行动,在安全发展上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必须以坚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层层落实安全责任。

事业心责任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核心要素,也是实现安全发展的关键所在。如果说责任条文是死的,那么人是活的,事业心责任感是有生命的。再明确、再严格的责任规定乃至具有法律意义的责任条文,也要靠人去落实,去履行,去兑现。因此,我们讲落实责任,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明确权力(利)、义务,即该干什么,能干什么;其二,检查行动、效果,即干了没有,干得怎样。

安全工作有系统性,落实安全责任也有系统性。只有系统地落实安全责任,持续安全才能胜券在握。

(一)要落实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

企业(包括某些事业单位)是生产和经营的载体,企业的性质、功能、地位决定了它对于安全生产负有直接的主体性责任。

从依法治国的层面来说,《安全生产法》规定,企业承担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主体责任在企业,这是十分明确,无可推卸的。依法治国,其中就包括了一旦发生像三鹿问题奶粉那样重大的食品安全责任事故,便毫不留情、毫不手软地首先严肃追究企业应负的法律主体责任。

从企业自身发展的层面来说,安全不仅事关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也事关企业自身的兴衰存亡。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安全永远比速度更重要,质量永远比数量更宝贵。对于航空企业来说,安全更具有特殊意义。大量事实表明,如果一家航空公司发生飞行事故,将对其品牌形象和经济效益带来巨大、持久的负面影响,恢复元气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付出加倍的努力,而由此一蹶不振乃至破产者也不乏其例。惨痛教训,值得汲取。

企业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主要需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时刻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正确处理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把安全运营纳入企业总体规划,防止以牺牲安全求效益。二是建立起有效的企业安全运行系统,并注重维护安全链条的完整性和稳固性,安排和组织生产运营,要全面考虑,统筹兼顾,防止顾此失彼,在安全上出现漏洞,影响整个安全大局。三是着力抓住影响安全的关键环节和细节,从抓主要矛盾入手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增强安全生产的可靠度,同时汲取以往安全漏洞往往出自细节的教训,关注细节,防止安全之堤溃于蚁穴。四是不断完善有关安全的规章制度,依法治企,从严治企,加强企业自身的安全督促检查和内部安全审计,确保规章制度落实到位,切实做到“文文相符”和“文实相符”。五是不断完善安全基础设施建设,重视新科技在安全工作中的应用。六是抓好安全培训,使安全培训制度化、经常化、动态化、全员化。

总之,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必须把安全作为经营活动的重中之重,想尽一切办法,采取一切措施,落实责任,杜绝事故。事实上,只有企业自己对自身的安全状况心里最有数,也最有条件知道从哪里着手,采取什么措施,来加强安全工作,改善安全状况。关键在于,企业一定要讲责任,讲诚信,讲道德。决不能只讲数量,不讲质量,只讲速度,不讲安全,只顾赚钱,不顾生命。如果企业把人民群众的安危置之于脑后,冷漠视之,惟利是图,损人利己,单纯沦为赚钱工具,就像列宁所揭露过的,“只要自己能捞一把,哪管它寸草不生”,那么,这样的企业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

(二)要落实政府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

在安全生产上,政府相关部门负有安全监管责任。这一责任同样是十分明确,无可推卸的。各管理局及监管办必须认识到位,监管到位,恪尽职守,有所作为。

局方对企业实施安全监管,既是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也是落实党执政理念的实际行动。《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政府承担安全监管的责任。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意味着政府部门的监管职能要加强。执政党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是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安全。因而,一丝不苟地行使安全生产监管的职权,在保证安全上有所作为,最大限度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政府部门落实安全生产的监管责任,主要需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要建立和完善法规规章,做到有章可循。监管不是靠长官意志,也不能随心所欲,而要按章办事。一部好的法规规章制定出来不容易,颁发之后也不能一劳永逸,除了认真抓好落实之外,还要加强调查研究,根据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总结、丰富、完善有关规章标准。二是要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依法行使监管职权。只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才能取信于民,进而提高政府的权威,增强监管的力度。一定要严防权力的滥用,严防以权谋私腐败行为的发生。三是要严肃执法,不徇私情。监管监管,监督管理,本身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来不得半点温情主义、好人主义。在安全监管上的“温情”和“慈悲”,实质上是渎职和犯罪。因此,要特别强调一个“严”字,坚决防止一个“松”字。四是要对企业加强正面引导,在安全上给以切实有效的帮助。实现安全生产,重在预防。如果只是把功夫下在事后的处罚上,那么政府的监管责任也只是履行了一半。一个负责任的、高效率的、赢得企业尊重和拥护的政府部门,应当远见卓识,在事前不断给企业提出行之有效的安全建议和指导性意见,引导和帮助企业做好安全运行。

为了有效地落实政府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必须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两大祸害。官僚主义高高在上,当官做老爷,一不接触实际,二不联系群众,三不思考问题,对企业的安全状况若明若暗,有问题及时发现不了,发现了问题又不及时解决,或推诿扯皮,或隐情不报,总之是懒散、不作为。形式主义净做表面文章,急功近利,作风漂浮,在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上不愿下功夫、花力气去做,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却孜孜以求,十分热衷,总之是浮躁、不扎实。官僚主义的懒散、不作为,将失去监管的功能;形式主义的浮躁、不扎实,将为安全工作埋下隐患。此两者不坚决反对,政府部门的安全监管便形同虚设,无法到位。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重特大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害。我们一定要痛定思痛,深刻吸取血的教训,切实加大安全生产工作的力度,坚决遏制住重特大安全事故频发的势头。”总书记的话,应当作为警钟,在我们耳边常鸣。

(三)要落实领导者的安全领导责任

这里所说的领导者,既包括企业的领导干部,也包括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领导干部只要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尽其责;只要身处领导岗位,就要想安全,抓安全,促安全,保安全。

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是本行业、本部门、本单位的当家人。当家人自然是安全上的第一责任人。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带头讲政治,顾大局,为此就要高度重视并下功夫抓好安全生产。因为,安全问题不是个一般的工作问题和管理问题,而是个关系大局、影响大局的重大政治问题。抓安全,实现安全发展,事关人心的向背、社会的稳定,事关党和政府的凝聚力、感召力,事关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某个企业、某个行业出了重大责任事故,看起来是个局部问题,弄得不好,一发而不可收,就会影响大局,危害大局。即使不能说“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至少也得承认“没有安全一切都不好说”。在安全生产问题上,领导干部务必认识到位、工作到位,务必做明白人,不做糊涂虫。

从工作思路上说,领导干部履行安全领导责任主要需坚持以下几点:一是把保证安全作为自己的重大职责,时刻把安全放在心上,带头强化安全意识,把安全与行业、部门、企业的整体发展进行统筹谋划,提出实现安全发展的理念,用以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二是将安全问题列入班子的议事日程,完善抓安全的工作机制,突出长效和务实特色,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分析、有反馈,运用集体智慧,取得安全生产的领导权和主动权;三是搞好组织协调,把安全作为系统工程,齐抓共管,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的生动局面。防止单打一,顾此失彼,尤其要防止接合部上出现薄弱环节而导致问题发生;四是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肃纪律,严明奖惩。要敢于碰硬,敢于坚持原则,敢于和善于解决影响安全的老大难问题,并且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五是舍得安全投入,合理配置安全资源,舍得在基础建设、网络建设、新技术和新设备采用、人员培训等事关安全的软硬件方面投入人力、物力、财力,防止不积极主动地创造物质条件,只是嘴上空谈安全,那样只会把安全架空;六是注重总结经验抓典型,善于运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经验、典型做法、典型人物推动安全工作,引领安全发展。

落实领导者的安全领导责任,忧患意识至关重要。《周易》上讲:“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领导干部无论分析安全形势,还是部署安全工作,都要自我加压,常存“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之感。各级领导者的安全责任必须明确,管理上务必强调一个“严”字,工作上务必强调一个“细”字,作风上务必强调一个“实”字。必须懂得,安全上没有终点,只有起点。任何麻痹松懈,盲目乐观,或取得一点成绩便沾沾自喜,居功自傲的思想和情绪,都是要不得的,都是安全的大敌。

(四)要落实员工的安全岗位责任

应当说,企业领导者的安全领导责任和员工的安全岗位责任,都是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的内容,只不过员工身处一线,是生产运营的直接实施者、操作者,也是安全责任的最后一道把关者、守望者。事实和经验表明,成绩主要来自一线,问题也主要出在一线。牢固的安全掌握在一线员工手中,员工是安全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员工所负的安全责任,既是重大的,也是无可替代的。我们知道,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其中就包括了承认群众是安全生产的主人。要充分调动群众在保证安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一基本思想。

有人说,保证安全是上面领导的事,与下面普通员工关系不大。固然,企业、政府部门、领导干部在安全生产上各自负有重大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降低员工的安全作用,更不意味着减轻员工的安全责任。不要忘记,再管用的法律法规,再好的安全规划、决策和措施,最终都要靠一线员工去遵循、去贯彻、去落实。再强势的政府部门,再高明、再深入的领导者,也不可能事事躬亲,代替员工去具体操作。生产的全程安全是个复杂链条,每个员工就是这个链条上的具体环节,或具体环节上的齿轮与螺丝钉。只有每个环节、每个齿轮与螺丝钉都是可靠的,整个链条才能安全、高效运转。还是那句老话:“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在安全问题上,没有局外人”。因此,无论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员工自己,都必须高度重视员工所担负的安全岗位责任。那种忽略员工作用,认为普通员工“人微言轻”,在安全上无足轻重、关系不大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员工认真履行安全岗位责任,实质上是个爱岗敬业、恪守职业道德问题。在保证安全生产上,爱岗敬业、恪守职业道德的内涵有五点:一是责任意识强,主人翁姿态鲜明。彻底破除“拿钱干活”的雇佣思想,克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的自由主义态度,真正把自己当作企业的主人,安全的主人;二是刻苦钻研业务,熟练掌握技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通一行,有底气和实力,能在本职业务方面及时发现安全问题,堵塞安全漏洞,化解技术难点,绝不因自己业务、技术方面的局限而危及安全,酿成事故;三是时时处处遵章守纪,严谨细致。规章意识强,工作一丝不苟,杜绝因违规操作和作风粗疏而导致事故征候,甚至发生事故;四是胸怀全局,善于协作,勇于把关。每个员工都是信息传递者、上下环直接沟通者,因此相互间的团结、协作非常重要。员工面对面密切接触,彼此了解,共同承担着安全重任,因此相互间的提醒、把关、监督非常必要,这也体现了友谊和关爱。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顾全安全生产这个大局,遇到问题不推诿,不扯皮,不袖手旁观,不以邻为壑。在本职范围内不缺位,发现别人疏漏主动补位;五是善于思考问题,积极建言献策。高素质的员工,不但要动身子,还要动脑子,以安全生产为己任,随时将本单位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主动反馈给领导者,并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为确保安全生产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员工奋斗在第一线,对安全问题看得透,感触深,他们的意见、建议往往更有价值。

综上所述,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政府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领导者的安全领导责任和普通员工的安全岗位责任,好比安全生产上的四道“防火墙”。树立持续安全理念,抓安全发展,就要坚持不懈地抓好这“四个责任”的落实。如果我们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视责任为泰山,明确责任,落实责任,尽职尽责,真抓实干,一旦出了安全问题便毫不留情地追究责任,毫无怨言地承担责任,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形成一股抓安全的强大力量,保证我国民航业的安全发展,进而促进和实现我国民航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同志们!这里,我要对树立持续安全理念,确保安全发展问题作一梳理和归纳——持续安全理念是我们民航人解放思想、创新思维的成果,是我们民航系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抓手和载体。落实持续安全理念是个系统工程,从工作思路上讲,要在“四个体系”的建设上下功夫:就理念体系而言,主要是牢固树立系统安全观念、过程安全观念、全员安全观念和统筹安全观念;就队伍体系而言,从全民航来说,主要是切实加强飞行队伍、保障队伍(指机务、空管和机场等队伍)、安保队伍和监管队伍建设。从航空公司来说,主要是加强飞行、机务、签派和空保队伍建设;就法规体系而言,主要是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民用航空法》)、行政法规(29部)、行业规章(111部)和企业规定;就责任体系而言,主要是逐级落实安全责任,即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政府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领导者的安全领导责任和员工的安全岗位责任。理念体系、队伍体系、法规体系、责任体系,既是持续安全大厦的有力支撑,也是落实持续安全理念的努力方向。如果我们认识一致,思想统一,思路明确,求真务实,上下团结奋斗,在“四个体系”建设上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促进行业的安全发展,开创民航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