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 英文:坚持弘扬知青精神 抢救挖掘知青历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3:40:49
坚持弘扬知青精神 抢救挖掘知青历史
编辑:黑龙江省勃利种马场 四队知青
陈洪斌



另一种眼光的知青生活
我们的知青年代 专辑(1~24集全集)_
',1)">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终结“插队”、下乡不再搞“一刀切”……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国家对知青政策的调整,历时25年之久(1955年12月~1980年年底)的上山下乡逐渐落下帷幕。但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被强调到不适当的地步,上山下乡成了一场教育人、改造人的政治运动”的反思,却并未消散。
从轰轰烈烈,到渐行渐慢,紧跟国家形势的河南知青运动,最终在上世纪80年代初脱离上山下乡的轨道,无声无息地画上了句号。
爱情之花“老三届”知青的甜蜜收获
在河南近百万知青中,一个名为“老三届”的特殊群体,格外引人注目。
所谓“老三届”,是对1966年、1967年、1968年三届初、高中毕业生的统称。按照惯例,对应届毕业生要及时组织升学或分配工作。但是,由于开展“文化大革命”,学校既未招收新生,也未组织毕业生升学、就业,学生一直留在学校停课闹革命。全国多达千万人的老三届学生,仅家居城镇的初、高中毕业生就有约400万人。随着“文化大革命”形势的发展,这部分人的出路只有一个: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1968年之前,知青上山下乡主要靠政府号召,虽然也有动员,但基本上是尊重当事人意愿的,如身体有病的和是独生子女的,可以留在城市。可是从1968年年底开始,随着“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指示的落实,留不留城,就不是知青本人和家长能左右得了的事情了。“下乡最光荣,留城很可耻。再说了,户口都被学校先迁到农村了,还咋待在城里?”李新生说,特别在“文化大革命”初期那两年,根本不考虑本人条件、家庭状况,一律都要下,所谓“一锅端”、“一片红”。在这种政治压力下,据统计,1968和1969两年间,全国下乡知青超过460万人,达到历史最高峰。
“组织知青上山下乡的目的本来很明确,就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但在'文化大革命'中,这件事被搞歪了,'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被强调到不适当的地步,上山下乡成了一场教育人、改造人的政治运动……受'左'的指导思想影响,其方针、政策、措施和方法都发生了错误。”在《25年来知青工作回顾与总结》中,国务院对“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知青运动,进行了上述反省。
“眷恋”、“热爱”、“怀念”、“痛苦”、“财富”,这是众多受访河南知青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这些词汇,包含了知青们对那段非常生活的感受,以及对非常生命的领悟。


开篇的话
电视连续剧《北风那个吹》热播刚过,电影《高考1977》又以较高的票房收入引起人们的关注。回顾2008年以来的影视界,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后知青影视创作已形成一个热潮。
知青小说:指描写知青生活的小说作品。或描写知青生活的苦难,揭露文革非常历史岁月的黑暗,凭吊流逝的青春岁月;或表达“青春无悔”的理想情怀等等。知青”出身的作家们对知青生活的
缅怀、对农民问题的独到探讨、对人生真谛的求索,使知青小说成为新时期小说中最凝重、最奇特的组成部分。代表作家有梁晓声、韩少功、张承志、史铁生、刘海等,代表作品有《今夜有暴风雪》、《我遥远的清平湾》、《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青春无主》等。

第一阶段
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带“伤痕”性质的知青小说,写苦难历程,以血泪的控诉为特征。
主要作品:叶辛《蹉跎岁月》,竹林《生活的路》,孔平《晚霞消失的时候》。
第二阶段
80年代前期具有“回归”倾向的知青小说,写青春的激情和理想主义,以对知青生活正面价值的肯定为特征。
主要作品: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张承志《黑骏马》,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

第三阶段
80年代中期以后是具有“反思”性质的知青小说,以对人性扭曲的思考为特征。
主要作品:朱晓平《桑树坪纪事》,张抗抗《隐形伴侣》,陆天明《桑那高地的太阳》,老鬼《血色黄昏》,李锐《合坟》。
第四阶段
国庆六十周年献礼作品,长篇知青题材小说 《青春无主》。作者刘海。该小说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黑龙江省知青题材故事片《腊月雪》

',2)">
剧照

剧照

剧照
还有关于知青题材的电影 可点击观看经典知青题材电视剧
青春叙事知青画展
“文化大革命”过后,在邓小平的亲自关怀下,中央决定统筹安排解决知青就业问题。知青命运迎来转机。
1978年10月,中共中央发出第74号文件,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若干问题做出规定:矿山、林区和分布在农村有安置条件的企事业、小集镇、一般县城等单位以及地区非农业户口的中学毕业生,不再列入上山下乡范围;有安置条件的城市,也可以不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凡是独生子女,父母双亡的,归侨学生,中国籍的外国人子女,均不列为下乡对象;参军的下乡知识青年,退伍后不再回农村插队,原则上由父母所在地分配工作;不再对知青插队安置,全部转向国营农场等等。
最让知青欢欣鼓舞的是,这个文件照顾到了知青返城后的切身利益,在农村劳动那段时间计入了工龄。记者查阅档案看到,城市企事业单位在对知青的选调上,“要合理解决下乡知识青年招工后的工资待遇问题。分配到技术工作岗位的,在考核定级前,下乡满二年以上的,享受学徒第二年的待遇;满三年以上的,享受学徒最后一年的待遇;满五年以上的,享受一级工待遇”。
1980年,我国已有10个省、市停止了上山下乡。但在郑州,这场活动并未彻底结束,知青仍在下放。
运动终结上山下乡历25载终落幕
电视剧《孽债》
有这样一本知青杂志 - 上海知青的日志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研究综述
中国知青终结(全文阅读)
中国知青上山下乡大事记
□1953年12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组织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成为日后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源头。
□1955年8月,《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必须做好动员组织中小学毕业生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作》的社论,首次提出了动员城镇中小学毕业生到农村的问题。
□1955年12月,毛泽东在《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一文按语中指出,“一切可能到农村中去工作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成为上山下乡运动最著名的口号。同年,共青团中央组织青年进行东北垦荒。
□1956年1月,中共中央在《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首次使用了“下乡上山”的提法。
□1960年9月,天津下乡女知青邢燕子事迹发表后,引起全国知识青年热烈反响。
□1962年下半年开始,知青上山下乡在全国范围有计划地展开。
□1964年1月,中央安置城市上山下乡知青领导小组成立。
□1966年,下乡知青返城“造反”风潮涌起。
□1967年,北京的红卫兵主动申请到边疆插队落户。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的指示,掀起全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空前高潮。
□1969年5月,各级上山下乡办事机构成立;当年8月,上海知青金训华奋战山洪时牺牲。
□1972年2月,中央规定下乡两年以上的知青可作为城市招工对象。
□1972年5月,杜恒昌等69名知青在内蒙古救火时牺牲。
□1973年6月,国务院召开全国知青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当年7月,辽宁知青张铁生高考时交“白卷”。
□1975年,全国有236万名城镇知青下乡,为“四五计划”期间人数最多。
□1976年5月,国务院上山下乡领导小组成立,陈永贵任组长,知青代表侯隽任副组长。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
□1978年10月,中央决定统筹安排解决知青就业问题;当年12月,云南农场知青请愿、罢工要求回城。
□1973年3月,邓小平批评知青闹事;当年4月,知青安置经费使用权调整。
□1980年5月,中央提出不再搞上山下乡;当年8月,城镇就业制度进行重大改革,知青政策调整。
□1981年11月中旬,中央决定由劳动部门统管知青工作,解决知青遗留问题。
一批知青重访当年集体插队的农场,追忆那个火热的年代。▲
阳春白雪已经不属于这个世界
我们只有在荒凉的戈壁滩徘徊
炽热的血象春花一样凋谢
辜负了,那赤子般报国的情怀


[原]缘我们失去的青春梦!
阅: 1
11-12-15
[原]知青情结是割不走、抹不掉的记忆
阅: 1
11-12-15
[原]2012虎年知青网络元宵节节目集锦
阅: 72
1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