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c级刹车起步异响:中国儒学初步(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6:05:53
关于[中国儒学初步(一)]的字幕:
  • 《四书》是中国人必读的书,
  • 虽然我们刚才讲到
  • 中国儒学非常博大,
  • 从历史来讲,
  • 从先秦儒道,现代的儒学,
  • 经过了很多很多的阶段,
  • 从《五经》到《四书》,
  • 从经典来说。
  • 从各种各样的人物、流派、
  • 思潮来说,
  • 它是非常多样,
  • 空间的转移,时间的流传,
  • 都非常的繁复。
  • 但是我们今天,
  • 要跟大家介绍中国儒学的初步,
  • 我们还是要从《四书》讲起。
  • 这是因为它是最基本的儒学经典。
  • 可以说《四书》之于中国,
  • 它相当于《阿含经》之于印度
  • 《可兰经》之于阿拉伯世界,
  • 《新约》和《旧约》之于西方,
  • 中国人对于《四书》,
  • 就相当于这样一些经典。
  • 比方说西方人
  • 或者他们所重视的所谓“圣经”,
  • 那么和我们所重视的《四书》,
  • 都是一样的意义。
  • 而且我们知道,
  • 张横渠所讲的“为天地立心,
  •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
  • 为万世开太平”,
  • 这就所谓“横渠四句”。
  • 那根本上还是说我们读《四书》,
  • 我们读书人,
  • 其实它主要是要了解做人的尊严,
  • 人格的力量,
  • 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理想,
  • 它不只是一个现实的目的,
  • 一个工具的目的,
  • 工具性的一些思考,
  • 他更重视的是一些
  • 带有终极性的这样一个思考。
  • 这可以说是一个知识分子的
  • 文化理想和社会理想,
  • 也是世世代代的中国人,
  • 他们自己做人做事的,
  • 一个精神的一个概括。
  • 按照梁启超,
  • 梁任公先生的一个说法,
  • 他说《论语》、《孟子》
  • 这是2000多年以来,
  • 国人思想的总源泉。
  • 它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
  • 内在的一个心灵世界
  • 和外在的行为方式,
  • 它是支配中国人的内外生活。
  • 其中有益于身心的圣贤格言,
  • 一部分久已经在我们全社会
  • 形成共同的意识,
  • 我们今天讲文化认同,
  • 我们讲伦理的共识,
  • 他这里讲的是
  • 全社会形成一些共同的意识,
  • 所以我们既要做社会的一分子。
  • 那么,我们总是要,
  • 不与共同的意识相隔阂,
  • 那么我们要了解它。
  • 我们今天讲
  • 我们读一点《四书》,
  • 它其实是说
  • 我们不要和我们两千多年以来,
  • 国人形成的一个,
  • 共同的意识相隔阂。
  • 这是梁启超先生
  • 非常重要的一个讨论。
  • 台湾的社会学家杨国枢先生,
  • 他也是心理学家,
  • 他讲以儒家文化为基底的
  • 中国文化,
  • 其实是形朔
  • 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的,
  • 非常重要的精神资源,
  • 他用了“形朔”这个词。
  • 我们讲作为一个心理学家
  • 和社会学家,
  • 他看到中国文化的基底
  • 是儒家文化,
  • 这当然不是自夸的,
  • 这是一个实际的历史、社会历史,
  • 积淀下来的东西。
  • 所以像“己欲立而立人,
  • 己欲达而达人,
  •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 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像作为一个世人,
  • “(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 穷则独善其身,
  • 达则兼善天下。”
  • 我们自己想站起来,
  • 在社会上站立起来,
  • 那么懂得礼,
  • 我们可以在社会上站立起来,
  • 我总是想到,
  • 我要帮助周围的人创造一个氛围,
  • 让周围的人自己站起来,
  • 我们自己通达了,
  • 那么我总是想到
  • 要造这一个氛围,
  • 让我们周围的人,
  • 他们也通达起来。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更是黄金规则,
  • 我自己所不想要的东西,
  • 我绝不强加给别人。
  • 这不是己所欲,施于人,
  • 而是自己所不想要的东西,
  • 己所不欲,
  • 我不要强加给别人。
  • 因为我自己所不想要的东西,
  • 比方说人家对我人格的羞辱,
  • 这个东西我是最不想要的,
  • 那么我也不要
  • 把这个东西强加给别人,
  • 所以这成为1993年,
  • 芝加哥6500位世界宗教的领袖,
  • 签订的“世界伦理宣言”的
  • 一个重要的原则,
  • 这就说明,
  • 孔子之言,儒家的这些
  • 可以作为黄金律的东西,
  • 它是具有普世的价值,
  • 它已超越了国界,
  • 它已超越了历史。
  • 超越了历史的时空,
  • 在今天还可以成为国家与国家,
  • 民族与民族,宗教与宗教,
  • 语言和语言,
  • 不同肤色的人,
  • 不同宗教信仰的人,
  • 他们相接相处,
  • 这样一个重要的原则。
  • 孟子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他讲“独善其身”和“达则兼善天下,
  • 穷则独善其身”统一,
  • 这都是中华民族的志士仁人,
  • 乃至于民间的老百姓
  • 几千年来
  • 他们形成的一种念兹在兹,
  • 以此来实践的,
  • 最重要的共同的意思,
  • 共同的心理。
  • 这些基本价值,基本理念,
  • 它是潜移默化,
  • 不经意之间在民间生根。
  • 台湾有个学者叫龙应台,
  • 你们都知道她,龙应台,
  • 她也是一个作家,
  • 她其实就讲,
  • 上面我们说到的这些东西,
  • 就是她初中时候读《四书》,
  • 台湾有中国文化基本教材,
  • 每一个初中生都必修《四书》,
  • 那么她是形成了这些看法,
  • 这些价值理念,
  • 把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 奠定了下来,
  • 她做人就是这样做的。
  • 她说马英九让她出任,
  • 马英九当台北市市长,
  • 要她出任台北市文化局的局长,
  • 她在德国留学,
  • 她说,士人,
  • 我不是自己主动要做官了,
  • 或者说我一定要是,
  • 你应该要礼贤下士,
  • 你要来求访我了,
  • 所以马英九是风尘仆仆,
  • 利用出差的机会,
  • 到德国的一个山地里见了她,
  • 然后她也说,
  • 她完全是以孟子的
  • 这样一些思想,
  • 来指导她来做好这个文化局长,
  • 其实做人做事,
  • 中国人的精神主脉,
  • 而且她的经验,
  • 他的下级,他的同事,
  • 也是以孔仁孟义,气节操守
  • 来滋润生命,立身行事。
  • 我个人也有这样的生命体验,
  • 我曾经在社会基层生活了十多年,
  • 现在还有平民的朋友,
  • 那么我们知道
  • 我们中国的草根的,
  • 民间的老百姓也是这样,
  • 他真正的靠什么安身立命,
  • 老百姓评论人,
  • 说这个人很仁义,
  • 这个什么意思,
  • 它的褒贬在哪里,
  • 这就是说我们安身立命,
  • 这个根据性的东西。
  • 就像西方有天主教、基督教
  • 俄罗斯有东正教,
  • 或者像阿拉伯世界
  • 他们有他们的《可兰经》,
  • 或者像印度人
  • 有他们的“经典”一样,
  • 其实中国人是在宋代以后,
  • 他是特别重视《四书》
  • 所奠立的这些基本的
  • 做人之道和做事之道。
  •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社会,
  • 一个族群,
  • 它的生活如果没有伦理共识,
  • 或者文化认同,
  • 他不免会遭受到脱序的危险。
  • 当然也就不可能
  • 有健康的现代化,
  • 健康的政治、经济、科技、
  • 文化的建设,
  • 它是需要有我们的“文化认同”,
  • 它叫“民族文化的自我身份认同”,
  • 也就是解决我是谁的问题,
  • 我的归属,我的归乡和故园,
  • 伦理共识就是一些基本的,
  • 起点的,基本的一些道德原则
  • 和处事之道。
  • 是这样一些东西,
  • 这可以说是,
  • 既解决我是谁,我来自哪里,
  • 个体的那一个归属感,
  • 精神的信仰,
  • 它的归乡和故园,
  • 另外像“伦理共识”,
  • 它是一个隐性的,
  • 在民间起作用的,
  • 但是又是有约束力的一种价值观,
  • 生活态度。
  • 对待家庭,对待社会的一种方式,
  • 也是他终极信念,
  • 终极信念的一个共同点。
  • 所以我们说,
  • 尽管我们今天是所谓工商社会,
  • 尽管今天我们是所谓的
  • 科技的发展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
  • 这样一个时代,
  • 但是我们所要知道的是,
  • 一个健康的,文明的世界、族群,
  • 它的建构,它离不开历史上,
  • 一直到今天还生活在,
  • 还扎根在老百姓中
  • 继续起着作用的,
  • 或者说我们今天
  • 有一些遗忘的(文化认同和伦理共识),
  • 那么我们如何来补救。
  • 你像我们今天诚信的信仰系统,
  • 或者是诚信的系统的旁落,
  • 它带来大量的像毒奶粉,
  • 这样的一些事情,
  • 它就说明我们需要重建,
  • 这样的文化认同和伦理共识,
  • 这是我们特别要强调的。
  • 像钱宾四先生讲,
  • 中国文化史上有两个伟人,
  • 第一位越诸于其他的人之上,
  • 前古是孔子,
  • 近古是朱子。
  • 像孔子和朱子
  • 都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 也是积极入世,
  • 关心老百姓的疾苦的
  • 有为的政治家,
  • 他们是真正的儒者,
  • 他们的内圣和外王是一致的,
  • 他们不是只研究心性论,
  • 只研究学问,不是的,
  • 他们其实非常关心社会政治,
  • 非常积极的参与社会政治,
  • 他们也同时
  • 担负有一定的公共事务,
  • 同时又奔走呼号,
  • 为建树民族文化理想,社会理想,
  • 以及我前面所说到的
  • 一个具有约束力的价值观,
  • 生活态度,这样一些东西,
  • 也就是中华的人文精神,
  • 他们做了大量的事,
  • 这是我们特别所强调的。
  • 我们讲中国儒学的初步,
  • 我们首先就要讨论
  • 《四书》的意义。
  • 那么有同学会问我,
  • 我们为什么不讲《五经》,
  • 《五经》不是更有原创性,
  • 更有渊源性吗,
  • 当然是这样的。
  • 但是我们特别重要的是,
  • 从《五经》的传统
  • 转向《四书》的传统,
  • 从周孔的并称,
  • 到孔孟的并举,
  • 它代表一个时代的脉络。
  • 关于《四书》怎么读,
  • 朱子说先读《大学》,
  • 再读《论语》,再读《孟子》,
  • 再读《中庸》,
  • 我们给大家开了一学年的
  • 《四书》的课,
  • 就是按这个次序来读的,
  • 它当然有他的一些讲法。
  • 先读《大学》,
  • 那我们就可以立定一个方向,
  • 然后我们通过《论语》,
  • 结文于夫子的这些语录,
  • 我们可以了解,
  • 他们是如何,
  • 来强调通过我们的体验,
  • 来了解生命的精神,
  • 然后我们通过《孟子》
  • 这样一个相当有理论建树的,
  • 有批评性的,
  • 来进一步深化,
  • 最后通过《中庸》
  • 它是一个理论性的一个东西。
  • 所以我们读《四书》,
  • 当然是要用心去读,
  • 用生命对生命,
  • 以真诚对真诚。
  • 古代圣贤指点人,
  • 他不是权威的说教,
  • 他是启发学生,
  • 或者启发读者自己
  • 慢慢地去体会,
  • 因为儒学是生命的学问,
  • 它要体验,它要实践,
  • 它要身心的合一,
  • 这是我们要重视的这样一个。
  • 但是我刚刚讲到《四书》了,
  • 《四书》是在唐代以后,
  • 逐渐地所形成的一个
  • 中国社会的转型。
  • 中国社会的转型过程中,
  • 从《四书》二元结构对立的
  • 唐代的社会,
  • 到隋唐五代以后,
  • 逐渐变成一个平民化的,
  • 文明化的,俗世化的
  • 一个商业发展的宋代社会。
  • 所以从唐代开始
  • 韩愈、李翱他们就开始重视,
  • 如何在平民中,
  • 有一些经典来下移到民间。
  • 像《大学》,
  • 它是小戴《礼记》四十九篇的
  • 第四十二篇。
  • 司马光就已经开始,
  • 著《中庸大学广义》,
  • 把《中庸》和《大学》抽取出来
  • 《学》《庸》并举,
  • 程灏、程颐兄弟,
  • 表章《学》《庸》《语》《孟》,
  • 合称《四子》或者《四书》,
  • 以此作为上达《五经》,
  • 或者上达《六经》的法门,
  • 所以《大学》是“初学儒德之门”,
  • 这都是在唐代以后,
  • 逐渐逐渐地把它提拔出来,
  • 表章出来。《中庸》也是,
  • 它是小戴《礼记》的第三十一篇,
  • 它当然还单篇读出以来,
  • 比《大学》早得多,
  • 它在《汉书?艺文志》里面
  • 就有了“中庸说”。
  • 李翱,韩愈的弟子李翱,
  • 他的《复性书》,
  • 最早发觉《中庸》的性命知识,
  • 后来周敦颐等,
  • 也阐发了《中庸》的形而上学
  • 和心性论,
  • 宋仁宗是用《中庸》来赐进士,
  • 范仲淹是把《中庸》送给张载了,
  • 所以,程颐认为,
  • 《中庸》这一篇文章是
  • “孔门传授心法,
  • 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
  • 末复为一理”。
  • 可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