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自达阿特兹用车成本:五行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8:23:23

五行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五行,“五”指木、火、水、金、土,是自然界中五种物质;“行”指运动和变化,合之称五行。古人认识到只有五种物质的相互作用才能“成万物”。它们之间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密切性,且各具有自身特性(即属性),但又相互依存而不可分离。因此,古人即利用它们这一属性及其相互关系来对自然界中一切事物进行归类和说明。于是原始的五行概念,便被抽象发展成为了五行学说。同阴阳学说一样,成为古代用以认识和分析事物的一种思想方法和理论工具,并贯穿到古代各种学术之中,加以利用。同时亦被中医学加以利用,并广泛应用于医疗中各个方面,尤以五行属性与五脏生理病理特点相一致方面加以分析、归纳和推理。并借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内部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用以补充阴阳学说。

五行相乘相侮

  五行中任何一“行”太过(偏盛)或不及(偏衰),出现异常现象,都可引起相乘或相侮的变化。乘是乘虚侵袭的意思;侮是欺侮的意思。相乘是过度的相克,超过了正常制约的程度,其规律同相克,但被克者更加虚弱。相侮即“反克”,又叫反侮,即本来是自己所能可胜的,却反而被它相克,其规律与相克正好相反。 例如,在正常情况下,木克土,如土盛木衰,则土反克木,又如土克水,若土气虚弱,或水邪泛滥,水就反过来克土,所以这种关系又叫相乘相侮关系。乘侮,就是五行之间,在异常情况下所产生的反常现象。

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和相乘相侮关系

      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和相乘相侮关系,主要在“克”,经云:“亢则害,乘乃制,制则生化。”说明只有在相互制约的情况下,才能产生正常的生长和变化。如果是“亢”而有“制”。这种现象仍属“相克”,是正常现象,如果是“亢”而失制,那就是相乘相侮了,也就是《素问·无运行大论》云:“气有余,则制已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已所不胜而乘之,已所胜轻而侮之。侮而受邪,寡于畏也。”所谓“寡于畏”即失去了制约,因此这是一种反常现象。       

五行学说用于指导和诊断

     1、归类病因  病因可以用五行属性来加以归类。病因主要归之于六淫(外因)和七情(内因)。“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七情”即喜、怒、思、悲、忧、恐、惊。五行学说认为:六淫中的风属木,寒属水,湿属土,燥属金,暑火属火。七情中的怒、惊属木,喜属火,思属土,悲忧属金,恐属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