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i用车成本:中国应将印度拆分成20到30个独立国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8:20:42

战略的“战略”只是一种意淫

作者:立早春   出自:武士荷戟伫寒秋 谈笑书生立早春 浏览/评论:789/8   日期:2009年8月14日 09:02

一篇署名“战略”的文章发表在中国国际战略研究所所属的中国战略网上,被印度媒体热炒。文章认为,印度是建立在种姓剥削基础上的“印度教国家”,阻挡了地区现代化进程,中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实现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战略,也为了整个亚洲的进步,应联手印度境内的阿萨姆人、泰米尔人和克什米尔人,支持他们建立各自的民族国家,中国还应当借助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和不丹等“友好国家”的力量实现分裂印度的目标。

印度《经济时报》网站12日在题为“中国对印政策:借刀杀人”的报道中说,对中国会采取“借刀杀人”之计对付印度的担心现在并非杞人忧天,北京一个战略智库发表文章称,只要中国采取些许动作,所谓的大印度联邦便会土崩瓦解,中国应联合印度周边国家,将印度拆分成20到30个独立国家,这引发印度方面的担忧。

印度亚洲新闻社援引印度专家的话说,“没有中国当局的同意,这篇文章不可能发表”。

与印度有些媒体和专家炒作中国网友“分裂印度说”的做法相比,印度官方反应要谨慎许多。据《印度时报》报道,印度外交部发言人普拉卡什说:“我们继续认为,应当根据稳定两国关系的长远利益,深思熟虑之后再发表关于印中关系的观点和评估。”普拉卡什说,这篇文章“看来表达的是个人观点,不符合中国在印中关系上的官方立场”。

——以上的文字是从网络上来的,我只作了个别文字的改动。简单地说,是中国的一个网站上有人发表了要分裂印度的帖子,弄得印度媒体很生气,专家不高兴,说是中国政府授意的;倒是印度官方相对冷静,说“看来表达的是个人观点”。

中印有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纠纷,道理上两国谁也说服不了谁。两国的人民和政府是很难站到对方的立场上说话表态的,这是常识也合情理。真枪实弹地干过,至今没弄清个子丑寅卯,尽管五十年过去,这仇恨还是免不了的。印度打了败仗不服气,占了领土不解恨,举国上下要雪耻;中国当年胜仗白打,后来领土丢得更多,印度非但不领情还得寸进尺,看来还是欠“收拾”。如果结了怨仇就要灭此朝食,将对方彻底弄爬下了,搞分裂了,好一劳永逸,永绝后患,想法似乎很不错。但未免歹毒,很是有丛林里的霸道和法西斯的风格,非文明族群所为。“战略”先生用耸人听闻的蛊惑言词,好象是给中国政府出主意,将印度弄个支离破碎算了,痛快似乎是痛快了,但这主意不但很馊,充其量也只能意淫一番,连稍微有头脑的印度人都不相信。

印度好赖也是主权国家,你凭什么鼓动人家的国家分裂?你如何能让人家的国家分裂?但类似的风言风语传得多了,气壮如牛的自吹自擂者多了,印度还真以为中国政府抱了这类野心和不轨的企图呢,怎能不砸锅卖钱地防范你?其实战略先生既不能代表中国人民,也不能代表中国政府,只能代表他自己,他膨胀着自吹自大的“雄心壮志”,以分裂他国为手段解决两国领土争端,不是理智的人们所能接受的,更不可能是中国党和政府可能实施的战略。所能达到的目的,只能是给人家媒体炒作的机会,给人家反感中国增加了理由,使人家防范中国成为确凿的必须。战略先生,岂不是成事不足而败事有余?

有最基本的道理讲,如果两家为地界弄了矛盾,你要将对手闹分家,折腾他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之后再将有争议的地盘抢过来,也恐怕非理性和文明人所为,何况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乡野匹夫都不屑为之的手段,哪能用到国家领土的争端上去呢?看似深谋远虑,志向高远,其实想当然的儿戏耳。

当然目前的世界还不是有理走遍天下的时代,以武装和实力作为后盾,才不至于受人欺侮,这是客观存在,也是最基本的常识。也正因为出此考虑,印度才在中印边界增设军事设施,加大驻军规模,以其增加中印边界谈判的筹码和底气。对此中国自然不能无动于衷,疏于戒备,而是必须保持足够的军事存在,维持足够的军事威慑,在边境对垒中随时处于优势地位,才不至于被动挨打,争取领土谈判的主动性。而口出狂言,说些无根无据的大话和疯话,露出浅薄无知的丑态,只会令世人笑话。

最好的结局恐怕还得谈,中印边界谈判不是已经弄了十多次了么?没谈拢是自然的,但也没有谈蹦,至少是维持和和平现况没有恶化下去。这并不是绥靖主义,如果中国没有台湾问题、东海问题、南海问题、藏独及疆独问题,仅仅是一个中印领土争端,自然就可以集中精力来解决它。但争端多了,总不能四边树敌,对谁都武装相向,中国有没有这样的能力不说,恐怕和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不大相宜。与印度的领土争端恐怕最好的办法就是,能谈的先谈着,谈不拢先拖着,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能选择武力解决。“兵者, 国之大事 ,死生之地, 存亡之道 ,不可不察也。”岂能脑袋一热,就要如何如何?

所以我认为,战略先生的“战略”,除了误导只能自淫,于事无补,还是少说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