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简称几个字:摄影关键词(林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4:31:15

摄影关键词(林路)

(2010-02-10 20:47:17)转载 标签:

摄影博客大学

摄影参考课件

教学部

文化

分类: 参考课件 摄影使用照相机、电影摄影机等摄取景物影像的过程。狭义的摄影仅仅指使用照相机的拍摄过程,又称图片摄影,或照相。在诞生之初被称为“光画”——用光线作画。后来发展太快,又被其他艺术家讥讽为“偷懒的绘画”。当年柯达公司的一句口号:“你只需按快门,其余的一切由我们来做”,就是成为画家的捷径

 艺术摄影以追求艺术审美价值为主要目的摄影方式,也是权威常常用来区别专业摄影和大众流行摄影的标志。主要关注摄影创作主体的审美情感或审美情趣,运用摄影造型技术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的提炼和再创造。其实随着摄影的空前普及,从彩扩店中随便拿出一张顾客冲印的照片,也许都可以归入艺术摄影的范畴。

 摄影批评以一定的美学原则和艺术理论为指导,针对摄影的特殊规律对摄影作品的科学评价与分析,起到指导摄影的作用。鉴于摄影与社会纪实的特殊关系,一些摄影批评也间接介入了对社会的批评。中国摄影界最令人难堪的摄影批评就是泛滥成灾的一味恭维的批评。 摄影艺术流派在一定时期内“趣味相投”的摄影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包括创作思想、取材范围、表现手法、艺术技巧等多方面的相似性,构成了鲜明的特征,和其他类型的摄影家形成区别。摄影流派的形成与社会思想、艺术思潮都有密切的联系,常常在保守与革新之间,推动了摄影艺术的发展,也形成了一些为后人诟病的小团体。

 写真曾经是中国肖像画的传统名称,而在日本则是摄影的代名词。写真强调的是客观事物外观上的逼真记录,用刘半农的话说就是“复写”。由于从广义上说按下快门就是对自然客观的记录,用“写真”涵盖摄影也就无可厚非。

 写意源自中国画的名词,与工笔画相对应。写意要求通过简练的笔墨,为物像传神,表达出作者的意境。写意用在摄影中,也是强调意境,只不过照相机取代了画笔,运用起来方便,难度其实更高了。

 摄影观察摄影心理活动之一,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知觉,贯穿于整个拍摄过程中,是拍摄者对客观对象的一种主动的感性认知形式。所以常有人将善于摄影观察的能力称之为“摄影眼”,和普通的眼睛以示区别。

 主导型以强烈的主观构思为基础的拍摄类型。主要拍摄手法是经过引导后的摆拍完成,特别表现在人像摄影中。要求被拍摄的人物摆出认可的姿势,安排好所需要的各种环境和背景,然后在认为最满意的瞬间按下快门。尽管这样一种主观风格的摄影方式创造了许多经典之作,却也引来了最多的批评,被认为是背离了摄影的本质特征。

 发现型以客观真实的静态细节为主要拍摄对象。全部注意力放在被人们常常忽略的细小情节上,挖掘出非常精美的影像,让人们有一种意想不到的惊喜。因此表现对象大都是自然界中的一些静物:一片斑驳的木纹、一段锈蚀的铁管,都可能成为镜头中的主体,甚至可以通过这些静物对社会现实进行巧妙的影射。

 抓拍型以社会生活的动态影像为记录重点。对静态的对象往往不感兴趣,也不希望通过摆布完成作品,而将全部精力及注意放在捕捉稍纵即逝的精彩瞬间。这类摄影家可以整日漫步街头巷尾,留心发现芸芸众生中的世态百象,获得决定性或非决定性的瞬间,其作品是最具震撼力的一种。

 杂念摄影过程中对视觉观察力干扰的因素之一。1、急功近利的杂念——拍摄过程中过分追求结果,就会妨碍对外界事物的直接感受,也体会不到摄影的真正乐趣。2、先入之见——以往一些优秀作品在大脑中留下的痕迹,从而觉得摄影作品应该具有某种形式,并还有一定的主题。当这些期望在拍过程中不能得到满足时,第一个反应就是拒绝它,从而也就“拒绝”了创新的可能。3、杂念还包括在拍摄中为了求得社会的认同,往往只看到并拍摄那些被人们普遍认为是上照的照片,或是公认为好的主题,自然就无法超过别人的作品,拍不出新意。以上三者中,先入之见有很大的隐蔽性,不像功利杂念那样容易被克服,千万小心。

 刺激源摄影过程中对视觉观察力干扰的因素之一。是指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刺激因素,阻碍了观察时的精确性。比如在春天拍摄山林中的一个瀑布,在视觉感受的同时,还会受到周围各种刺激源的干扰:飞溅的瀑布,巨大的轰鸣声,四周花的芳香和草地湿润气息,使人的五官受到全面的刺激,产生一种立体感强烈的印象。如果不善于排除那些对摄影视觉并不需要的因素,只凭一时的冲动和激情按下快门,事后一定会非常失望——因为最后的照片是平面的,无声无臭的。

 标签式概念摄影过程中对视觉观察力干扰的因素之一,是指对熟悉事物所产生的如同标签式的概念。初生婴儿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鲜,逐渐长大之后,词语和概念逐渐代替了形象的观察,慢慢学会了忽略,视而不见,对周围的事物变得随意而淡漠,并且给所熟知的事物贴上许多认知的“标签”,而排斥了视觉鉴赏。正如弗兰克所说:“根据这些标签,我们能够认识事物,但不再去观察事物了。”

 多路思维摄影观察能力培养的思维方式之一。对任何一件事物,不要只从一个方面观察、拍摄它,还要时时提醒自己,从平时没有用过的角度,没有采用过的曝光方式去拍摄,这样有利于永远保持旺盛的探索精神。比如说在小小的浴室里,拿着照相机至少拍出10张不同的照片,这样就会发现浴室中以前从未注意到的细节,摄影大师也就由此诞生。

 身心放松保持旺盛观察力的培养方式之一。在焦急、紧张、或是对成败顾虑重重的状态下,观察力会大大削弱。只有把“激动”封进瓶子,把“奢望”圈进栅栏之后,以放松的心态冷静观察面前的事物,才会纠正所有的偏差,才能进入角色。

 摄影直觉由摄影者特定素质形成的心灵活动能力,包括在拍摄过程中对机遇的把握,对最佳瞬间的预见,对独特艺术形象的发现等等。这也是拍摄者被摄影的“现场性”、“瞬间性”所逼出来的一种特殊能力,神秘莫测,难以言说。

摄影术摄影是技术知识或信息积累最终被融合的结果,从而满足了视觉文化的需求。早在摄影诞生前的三个多世纪中就已经有了和照相机类似的暗箱,基本的银化合物感光材料在当时也已经发明了将近100年,利用某种魔镜去拍摄纪录自然景物的想法早在文学和小说中就描述过。19世纪初,科学家终于催生了摄影术。 阳光摄影法最早关于摄影的实验,时间是在19世纪20年代,法国科学家尼埃普斯将感光材料放入暗箱,通过白色沥青的光硬化方式在1826年拍摄了最早的现在尚存的永久影像。但由于他所采用的沥青感光法需要在阳光下曝光8小时之久,远远不具备使用的价值,加上没有公布和申请专利,所以被认为是摄影术诞生的前奏。 银版法摄影术摄影术诞生的标志。1839年8月19日,法国科学学术院向全世界公布了法国科学家达盖尔的银版法摄影术——将一块涂有感光乳剂的金属板经过照相机的短暂感光后,再通过药液的化学作用,直接获得了相当逼真的影像(正像)。因此1839年就被人们公认为摄影术诞生的一年,尼埃普斯那一缕苍白的光芒,终于在达盖尔的手中变成了美丽的曙光,同时确立了“第三只眼睛看世界”之说。

 

达盖尔式摄影室使用达盖尔摄影法的摄影室,是一个玻璃房子,以保证充足的光线可以拍摄清晰的人像。被拍摄的人爬几级楼梯登上一个高台,坐在椅子上后,头部要用铁夹子夹住,以避免晃动;同时眼睛看着照相机,不能眨动。因为即便是在天气好的时候,整个曝光时间也需要30秒到1分钟。拍摄的影像虽然是左右相反的,但是人们除了照镜子之外,还从来没有看到过自己如此真实的影像,因此趋之若鹜。 卡罗式摄影法英国科学家塔尔博特发明的摄影术,最大贡献是在拍摄过程中第一次获得了负像,并且可以把所得到的黑底白图像的负像片与另一张未感光的感光纸的药面相贴,然后曝光、显影、定影,就可以得到无数张与原物影调一致的正像片。这种负片—正片法对后来的摄影技术有着深远的影响,并且一直延用至今。现存最早的塔尔博特照片是1835年拍的,曝光时间约为10至30分钟。尽管没有及时申请专利,但由于比达盖尔摄影术公布的时间早,因此在英国的摄影博物馆中,摄影术的诞生是以此为标志的,而非公认的达盖尔摄影法。

 

火棉胶摄影法用透明片基代替纸基制作负像片的摄影术,发明于1851年。英国人阿彻尔将火棉(硝酸纤维素)溶于75%的乙醚和25%的酒精中,成为一种高粘性液体,干燥后变坚硬,无色透明。将含有碘化银的火棉胶均匀涂在玻璃上,再浸入硝酸银溶液中以增强光敏性。拍照时,必须在玻璃片湿的时候进行,火棉胶越干,感光度越低,这就要求火棉胶负片必须很快做好,并立即使用。因此,这种方法又被称为“湿版”摄影法。其优点是光敏度高,感光快,再用蛋清相纸便可以印出无限量永久性的照片,而且影像纹理清晰,价格低廉。

 

彩色摄影1851年,物理学家马克斯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照片,随后法国科学家欧伦在1868年提出了一整套更为完善的彩色摄影方法,并在以后的实践中采用三色滤光镜成功地完成天然色照片。这也为以后柯达公司于1936年生产第一个三层乳剂的减色法彩色反转片奠定了基础——第三只眼睛终于摆脱黑白的局限看到了色彩!

 

胶卷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将乳化银感光乳剂涂布在明胶片上,制造出新型的感光材料——柔软、可卷绕的“胶卷”,成为感光材料从单张的胶片向胶卷变化的一个飞跃。同年柯达公司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以安装胶卷的可携式方箱照相机柯达一号,使摄影以其方便性和平民化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当摄影者拍完100张底片后,即可将照相机寄回柯达公司,由柯达公司将胶卷取出冲印成照片,再将照相机装上新软片,连同照片寄还本人,而且价格也比较合适。当时柯达公司有一句颇具影响的广告口号:你只需要按快门,其余的一切都由我们来做!

 

镁粉闪光较弱的光线一直是制约摄影技术进步的障碍。19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用点燃镁粉来进行闪光摄影,使曝光时间缩短为1/10秒。但是,用镁粉闪光有很多局限,闪光时会发出大量烟雾和气味,并散落白灰;在室外要在不刮风、不下雨的日子才能使用。1880年钨丝灯的发明也没有解决摄影光源的问题,因为当时电力不足,光线黄而弱,因此,镁粉闪光将就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影响之深令人难以置信。比如迟至20世纪80年代,还有外行的文字记者将电子闪光灯称为“镁光灯”。

 

一次性闪光泡一次性使用的闪光灯泡,发明于1925年,闪光亮度的到了保证。但是一个闪光泡一次只能触发后闪光一次,操作不便利,对摄影者来说也不够经济。50年代中国新华社的摄影记者,常常要带上一大包闪光泡才能对付复杂的拍摄任务。此外闪光泡也不安全,常常会发生意外的燃烧——甚至发生在国宾宴会上。 电瓶式闪光灯使用电瓶供电的电子闪光灯。诞生于1947年,摄影的光源问题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解决。尽管这种闪光装置笨重,需要背上一个沉重的电瓶供电,光量不如闪光泡,但是能反复闪光,相对来说是更为经济实用。60年代中国的新闻工作者能有这样一台闪光灯,可以算是摄影界的富有阶层了。 小型电子闪光灯使用干电池的小型电子闪光灯。20世纪60年代电子闪光灯体积日趋缩小,发光强度大大提高,使用轻便的干电池,甚至可以装进照相机之内。高速的闪光灯可以记录人类肉眼无法捕捉的图像,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天地。摄影由此突破了千分之一秒的局限,万分之一秒的曝光唾手可得。

 

平视旁轴取景相机1925年,德国莱兹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批平视旁轴取景的135照相机,这一采用铝合金机身、使用五片镜头、焦平面快门的相机命名为徕卡。从此,徕卡就成为小型相机中的无冕之王,令专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敬奉若神,直到今天。

 

双镜头反光相机1929年,德国罗莱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双镜头反光120照相机,命名为罗莱弗莱克斯。这样一种分工合作的镜头模式风靡了数十年,20世纪中后期许多国产相机纷纷仿效,尤以上海的海鸥120双镜头反光相机最为流行,至今还在出口海外。

 

单镜头反光相机1848年,原民主德国产生出世界上第一台五棱镜取景的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康太时S型。同年,瑞典产生出世界上第一台俯视取景的组合式120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哈苏勃莱德(简称哈苏相机)。由于只用一个镜头取景和拍摄,“第三只眼睛看世界”至此明至实归。

 

光学自动对焦相机1977年,日本小西六摄影工业公司产生出世界上第一台自动对焦的135平视旁轴取景照相机——柯尼卡C35AF型。尽管选择了比较简单的光学自动对焦模式,但毕竟第一次将最令人困惑的对焦技术放入了自动化的词典。

 

单反自动对焦相机1985年,日本美能达公司产生出世界上第一台集多功能于一身的α7000型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相机具有内置马达控制的自动对焦功能,多模式自动曝光功能,手动曝光功能和电动自动输片功能,从而拉开了现代照相机生产的序幕。当时生产厂商对自动对焦技术充满了自豪感:尽管目前仅此一家,或许将来,世界上的所有相机都和美能达一样。看来这绝非夸张之辞。

 

超声波自动对焦1989年,日本佳能公司产生出安装由超声波马达驱动的自动对焦系统的EOS—1型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使照相机的自动对焦功能进入了了低噪音、快速并有预测自动对焦功能的阶段。 高艺术摄影最早的摄影流派,诞生于英国,主要指早期受绘画中的拉斐尔前派影响的摄影流派,在1850年至1870年之间达到顶峰。高艺术摄影家们接受了艺术评论家关于“要掩盖平凡和丑陋”的告诫,避免表现日常生活题材,而经常借用流行诗、历史传说和《圣经》中的创作轶事、寓言故事、基督生活等作为题材,以唯美的方式阐述道德观念,给人以教益。摄影作为一种教化的工具,从一开始就烙下了深刻的印迹。

 画意摄影产生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20—30年代早期终止。这一流派的产生主要是想打破高艺术摄影保守的一统天下,主张表现个性和才华,不依附于刻板的传统模式。从表面上看,画意摄影流派也是强调美感比题材本身更重要,强调画面中的影调、线条、平衡等因素的重要性超过画面的现实意义,一切世俗和丑陋的题材也都要避免出现。然而,和高艺术摄影最重要的区别是,画意摄影流派已经很少采用类似拼贴、叠合等方式产生类似绘画的效果,而是强调直接的拍摄或特殊工艺的制作手法,产生画意效果。摄影师和画家的分道扬镳就此开始。

 沙龙摄影起于19世纪90年代的摄影方式,早先是具有艺术倾向的摄影家作品的国际展览,直接模仿英国、法国举办的绘画沙龙,试图以唯美的形式证明摄影艺术的地位,对艺术摄影流派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过多地依赖画意的唯美样式,最终被后人带入了具有嘲讽意味的尴尬境地——一说起沙龙摄影,就变成了小圈子里的孤芳自赏。

 写实主义摄影早期写实主义摄影与画意摄影并行发生,依赖于摄影本身所具有的准确记录视觉世界的能力,迅速满足人们对现实生活情形和重大事件的形象了解的需要。鉴于早期摄影的局限,将后期类似的方式称为“纪实”,加以区别。早期写实主义以日常生活与民俗摄影为重点,将照相机镜头义无反顾地对准日常生活中被认为粗俗的画面,从而留下了一批蔚为壮观的世俗与民俗照片以及人物肖像画面,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自然主义摄影1889年,以英国摄影家彼得·亨利·埃默森的《自然主义摄影》一书为标志,自然主义摄影流派诞生,提出了“回归自然”的口号,展开了对矫揉造作的画意摄影的直接挑战。自然主义摄影提倡对自然的直接感受,也就是要求在实际的自然环境中拍摄自然景物。它的原则是把眼睛感受到的自然现象直接记录下来,要求主题的真实性而不是有意的安排或设计,人为地加工和影响会有损于而不是有助于艺术的表达——也许他们已经意识到100年以后数码技术的负面影响?

 印象派摄影从印象派绘画中得到灵感的摄影流派。1890年,英国伦敦柯达有限公司的经理乔治·戴维森在一次关于“摄影的印象派”讲座中坚持认为,尽管锐度和清晰度对一些照片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其他情况下可能完全用不着。他认为决定性因素是摄影师在艺术上的观念。他展出了一幅后来成为摄影史上的经典摄影作品《葱田》——看起来完全是“印象派的”没有经过调焦的摄影——实际上是用金属片上的针孔成像原理拍摄,展现了印象派摄影独具魅力的特征,也给后来人带来了些许误解:凡是模糊不清的摄影就是“印象派”。

 摄影分裂主义又称“摄影分离派”,主要是以美国著名摄影家阿尔弗莱德·斯蒂格里兹为代表形成的。他于1902年创办了一个新的团体“摄影分离派”,举起了与传统的画意摄影分离的摄影分裂主义大旗。摄影分裂主义要求摒弃画意摄影中的纯仿画手法,提出了纯摄影主义的理论,力图强调摄影不仅在技术手法上、同时也在表达个体的个性意义上,更多地考虑摄影本身的规律和特点,使摄影变得更纯粹化,独立于绘画之外,是对摄影中的绘画主义最为强烈的一次反叛。

 新现实主义摄影始于20世纪20年代,以直观的、不矫揉造作的现实世界作为目标的摄影流派。从题材的选择上,更多地注重现实中具有细节丰富的静态物体。在拍摄的手法上,要求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努力展现其丰富自然的影调和清晰的细节,凸现摄影家对光线的极强的控制能力,而不经过后期的暗房特技加工制作。其中对世界摄影流派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的F/64团体——1932年在爱德华·韦斯顿的倡导下,一批对画意摄影已经感到厌倦的摄影家聚集在一起,将照相机的光圈尽可能地收小,从而产生与柔焦摄影截然相反的质感鲜明的表现力。

 纪实摄影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前期发展起来的纪实摄影可以用“社会纪实摄影”来限定,强通过照相机记录下某种社会状态,并把拍摄的焦点放在该事件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上,或者放在揭示人们的现实生活处境上,并注视着社会上所发生的事件对与人类生命相关的重大直接意义。社会纪实摄影的发展与现代的传播媒体密切相关,进入机械复制时代的印刷术为纪实摄影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马格南图片社由欧美一批杰出的摄影家于20世纪40年代组成的国际通讯社,图片社的摄影家都是战后新闻摄影工作者中的优秀人物,并以社会纪实摄影的创作手法见长。马格南图片社和《生活》杂志一类的专业新闻摄影组织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允许全体成员保持自由立场和观点的一个组织,比《生活》的工作方式更具有自己的个性表现空间。

 物力摄影以抽象面貌出现在艺术领域中的科学摄影。受现代艺术运动中“物力主义”、“力量”和“运动”以及“立体主义”运动影响。创作手法有:连续运动,对运动物体连续影像的定格处理以及复合光线作用等,其作品的特征都与展现世界的能量有关,与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遥相呼应。这些现代能量的释放,包括镜头的变形夸张因素,在斜穿画面的运动线条和形状构图上展开强劲的力量。加上电子闪光灯尤其是频闪闪光灯的出现,将现代能量的释放推向了极限,为物力摄影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天地,留下了现代人所崇尚的光效应力量。

 抽象摄影以各种摄影手法将具体的影像转换成点、线、面等抽象形态的摄影。一是镜头等夸大和突出被摄体中的某一单独特征,同时将其它特征压缩或降低其吸引力。二是使被拍摄形象的形状、轮廓、影调或色彩产生根本的变化,与现实对象毫无相似之处,其目的是引起人们非具象的美感或情绪上的反应。主要手法有:负感效应(又称“中途曝光”或“萨巴蒂效应”,使画面产生负像的反转抽象效果)、粗颗粒放大(以粗糙的底片颗粒使画面产生抽象性),以及不用照相机的物影照片进行创作等——包括今天数码技术的运用。

 结构主义摄影强调具有表现力极强的外形和造型结构的摄影作品,起源于1913年俄国的一种非理性的艺本运动。通过照相机表现过去不被注意的造型和形态,如通过奇特的视点、倾角、特写、倒影等表现景物和阴影的造型,主体也常常被扭曲,以突出一些需要被刻意表现的部分,并结合各种有效的摄影技法,使画面产生明显的结构形态而忽略物体本身所留给人们习惯的和真实的造型特征——拍摄者必须有结构主义的目光。

 象征主义摄影运用象征手法创作出具有联想特征的摄影,能引起人们的相关回忆或情绪。比如白色可以象征纯洁,电视和汽车可以象征消费者的社会。由于所拍摄的物体和它所具备的象征意义之间并不具备明显的关联,因此是画面变得更为含蓄,也显得更为多样性。采用隐喻手法的象征主义摄影常常难以让人理解,而且更有个人特色,也就令人有不知所云的迷惑感。

 浪漫主义摄影强调戏剧化效果的摄影表现方式,注重画面中总体情绪、感情和幻觉的综合力量,以产生一种比现实生活更为理想化的浪漫情调。浪漫主义摄影的缘起,可以从19世纪大部分职业照相馆搭置的背景上找到依据。20世纪30年代,许多肖像摄影家作品的浪漫主义手法发展到了最高峰——流行时尚的肖像照相馆也达到了它的全盛期,特别是受到当时的好莱坞电影的浪漫情调的感化,将好莱坞电影拍摄中的布光手段和柔光效果结合在一起,产生了许多理想化的浪漫主义优秀作品——一直影响到今天的写真馆。

 荒诞摄影源于主观想象的摄影方式之一,也是力图使摄影跳出客观纪实圈子的摄影方式。荒诞摄影主要始于20世纪20时代,摄影师开始致力于揭示非意识与想象的威力,通过虚构的手法创造不拘一格的艺术样式,并用于时装、广告摄商业摄影之中,使梦境变为“现实”。各种新技术的复合运用,使想象的世界与客观真实的世界具有了同等的意味,和超现实主义摄影有异曲同工之处。

 超现实主义摄影

起源于绘画,是建立在主观幻觉之上的一种创作手法,以1924年法国文艺理论家布莱顿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为标志。由于超现实主义影像需要由潜意识创作的,日常是建立在幻觉和空想之上,但又是通过最强烈的现实性和最清晰的细节表现的,这就使得摄影成为创作超现实影像的理想工具。从本质上看,超现实主义影像主要是表现非理性的、反叛的观念,更多的是以死亡、腐朽、瓦解为主题,凸现荒诞的幻想、病态的意识和偶然的“视像”,这也和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人性的被扭曲有着本质的关联。

摄影评奖中国最早的摄影评奖始于1910年在南京举办的第一次南洋劝业会,湖北钟大声和天津刘治平拍摄的照片获得银牌奖,杭州二我轩照相馆选送的《杭州西湖各景》照片一册,经评审并由“皇帝钦定”为金牌奖。这一时期中国摄影发展的主流是工艺与商业相结合,与欧洲19世纪50年代摄影的发展特点相似——尽管晚了半个多世纪。 早期报道摄影辛亥革命前后,战争使中国报道摄影有了长足的进步。革命志士喻培伦、从事战地摄影的李白贞等人,都留下了极其珍贵的报道摄影画面。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摄影家高剑父受孙中山先生委托,成立了“中华战地写真队”,总部设在广州,经常深入部队拍摄战事进展情况。这一时期随着印刷术的成熟,国内还出版了许多摄影专集和时事摄影明信片。其中最具影响的就是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的《大革命写真画》,以及华北照相馆编辑的《天津水灾纪念全图》等,如今已成为珍贵的文物——一图千金。

 摄影图片杂志1920年前后,我国最早的新闻图片社“中央写真通讯社”成立。1922年,我国最早的摄影期刊《摄影杂志》在广州创刊。1925年《摄影画报》在上海诞生。摄影与传媒的结合如虎添翼。

 摄影社团1921年,钱景华在家乡江苏常熟组织摄影团体“乐社”,并与俞采生共同举办了中国摄影史上最早的联合影展。1923年,陈万里等发起成立“艺术写真研究会”,后改名“光社”,成为中国摄影史上最著名的业余摄影家组织。1925年,林泽苍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国摄影学会”,“号称会员数千人”。1930年,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摄影团体“黑白影社”成立,标志着中国摄影艺术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中国摄影形势自此一片大好。

 摄影创作1925年,上海美术团体“天马会”举办第七届展览,首次陈列了陈万里的摄影作品,标志着中国摄影进入了艺术的殿堂。紧接着,1926年夏,摄影家吴中行的处女作《归牧》入选英国伦敦摄影沙龙,并被收入《英国国际年刊》,吴中行也于同年成为加入英国皇家摄影学会的第一位中国摄影家。中国摄影走向世界,早有先例。

 摄影理论1927年,北京光社成员刘半农,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之一,出版了《半农谈影》——成为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摄影理论著作。如今仍有一些理论工作者以这部著作为论文选题——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中国摄影理论的匮乏。

 战争图片进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摄影更多地是和图片报道的模式发生关系,一些著名的军事将帅也和摄影发生了密切的关系。叶挺将军用他的徕卡相机,留下了许多具有文献价值的照片。新四军领导人张爱萍将缴获的蔡司相机和手枪随身携带,成为著名的战争摄影家。这些都是中国摄影津津乐道的故事。

 摄影画报1942年,为了纪念抗战五周年,《晋察冀画报》创刊。到1948年为止一共出版了44期,3万2千册。随后《山东画报》、《华东画报》、《胶东画报》、《晋热辽画报》、《东北画报》相继问世,为中国图片摄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摄影画报所具有的中国特色,一直延续至今。 拍摄开国大典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摄影家石少华、罗光达、侯波等14人担负了开国大典的报道,童小鹏拍摄的“毛泽东讲话”,成为新中国第一幅彩色照片,揭开了中国摄影新的一页。

 童话摄影时代5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犹如童话般充满美好记忆的时代,当时的中国摄影还远未普及,从事摄影工作的主要是两类人:一类是从解放区过来的长期从事战争摄影报道的随军记者,以其鲜明的立场和丰富的报道摄影经验,很快成为新中国摄影界的骨干力量。一类是曾经在国民党统治区为报社工作的摄影记者,以及大批从事照相馆经营的摄影人员,拍摄风格主要延续了唯美主义的摄影方式和情调,具有较强的民间色彩。后者受前者的领导天经地义,童话色彩却如出一辙。

 大型画报1950年,第一本大型的以图片报道为主的八开彩印杂志《人民画报》正式创刊。第二年,另外一本相同规模和印刷质量的图片类杂志《解放军画报》创刊。这两本画报和后来在1955年创刊的《民族画报》呈三足鼎立之势,并将此格局一直保持到80年代中期。它们在摄影报道和图像传播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并不亚于世界一流的杂志《生活》、《观察》或是《巴黎竞赛画报》。

 社会纪实50年代的社会纪实摄影以阶级主题和战争题材为主,著名的代表作有齐观山的《斗地主》,时盘棋的《烧地契》,高亚雄的《上甘岭战斗》等。也有歌颂为主的精彩之作:蔡尚雄的《修建高炉》,张其军的《鼓动》,李仲魁的《在结婚登记处》,李曙的《农民诗人王老九》等。这些作品从今天来看,都已经成为一个时代最具象征意义的视觉记录和图像符号。

 艺术摄影50年,以人像、花卉、静物和风景为主要题材的拍摄,也在一些著名摄影家的努力下得到了健康的发展。如郑景康的《画家齐白石》,黄翔的《黄山雨后》,张印泉的《静物》,熬恩洪的《油菜花》等。这些以情感和趣味表达为主要特点的作品,延承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特色,以“写神”为主,奠定了中国摄影界“艺术摄影”的美学标准,甚至一直影响到今天。

 《中国》画册50年代摄影界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在1959年为国庆10周年编辑制作的大型画册《中国》。这部编入了172位摄影家的464幅摄影图片、重达8公斤的里程碑式的画册,如同一部史诗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10年间的精神面貌。其中最具影响的作品有吕厚民的《欢送志愿军归国》,孟宪全的《送别亲人》,田原的《炼钢能手李绍奎》,茹遂初的《要把洮河引上山》,陈勃的《冒雨奋战》,袁毅平的《东方红》等。

 摄影哲学60年代前期,在整个政治空气尚不紧张的背景下,中国摄影家开始将自己的人生哲学与摄影拍摄协调起来,将自己的审美情趣与摄影的服务功能尽可能和谐地糅合在一起,诞生了这样一些有代表性的摄影作品:牛畏予的《跟我走》,陈文辉的《我是一个兵》,陈复礼的《漓江早渡》等。接下来,50年代那种花花草草的摄影已经被逐渐认为是脱离时代的小资情调;风景不再是纯粹的风景,而是祖国大好河山和呈现出社会主义新气象的新农村;任何个人的表现都被认为是可耻的。

 主题先行随着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狂飙突进,摄影家个人已经成为整个历史的一部分,个人价值完全消失在历史价值之中。摄影在精神方向上的一致性,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惊人景观。摄影界“题材决定论”、“主题先行”的创造方法盛行一时,“坐在家里想画面,到了现场摆画面,群众当演员,我来拍照片”,成为当时摄影创作的真实描述。

 “四五”运动摄影忠实于历史真实的摄影家坚守着自己的立场,以客观的角度纪实了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真实面貌。1976年,“四五”运动敲响了“四人帮”的丧钟,也给中国摄影界带来了历史性的转机。1月8日和4月5日,在纪念周总理的悼念活动中许多人冒着生命危险拍摄的大量现场照片,成为中国当代摄影史上值得永远记取的一幕。然而“四五”运动摄影画册直到1979年由叶剑英元帅题写书名《人民的悼念》后,才得以正式出版——成为迟到的追忆。

 四月影会“四五”运动摄影为推进中国社会变革发挥了巨大作用,也因此涌现出一批摄影新人。时隔三年,以这伙年轻人为主组成的新中国第一个民间摄影团体“四月影会”成立,并于1979年4月5日在北京中山公园举办了《自然·社会·人》艺术摄影展第一回,展出了50位作者的300幅作品,25天接待了7万多观众,惊动了北京城。展览锋芒毕露地对极左的文艺思潮遗风、对神性的权威提出了挑战,浓郁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是首展作品最显著的特色。

 港台沙龙摄影1979年7月14日,香港著名摄影家陈复礼的摄影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以画意摄影的风格吸引了六七万观众的目光,颠覆了“重大题材”或“长官意志”对摄影界的统治,对中国摄影在新时期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也让不少沉溺于其中者无法自拔。

 全国影展以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中国最高级别的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从1982年的第12届一直到1988年的第15届,主要以唯美的创作风格倾向扭转了摄影曾经是作为一种说教的偏差,从推动群众性的摄影创作和加快摄影的普及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非主流影展80年代,作为潜在的对现有摄影文化的自觉突围,非主流状态的影展有:第二回《自然·社会·人》展览,《现代摄影沙龙》85展、86展,《太阳·人》影展,《80平米影展》,王氏四兄弟的《广场漫步摄影展览》,以及规模盛大的《艰巨历程》全国摄影公开赛以及优秀作品展,其观众之多、反响之大、都超过了权威的国展。

 摄影群体在摄影群体和个体上,如上海的北河盟、陕西摄影群体、厦门青年摄影群体以及北京的裂变群体等,以其批判意识和创新观念,为80年代的中国摄影留下了许多可为资鉴的历史回音。如今回首这些群体模糊的身影,让许多人平添生不逢时的感叹。

 人体摄影热80年代人体摄影热是中国摄影热点之一。1988年第15届全国影展的金牌奖《太阳与人》,因为作品是翻拍的人体,自然成为这一热点上的导火索。1988年11月下旬,在几位摄影人的策划下,由上海艺术家杂志社和上海图书馆印刷厂联合举办了《国外人体摄影艺术观摩展》,在以后短短的八天展出过程中,参观人数高达二万。此后这一影展“移师”重庆,在1989年春节期间的山城引起了又一轮轰动,广西人民出版社还在此基础上出版了一本题为《国外人体摄影艺术观摩展首展作品集》。由于1989年中国特定的历史环境背景,注定了人体摄影的热潮在中国转入低潮,但是80年代的人体摄影热对于中国社会的冲击毕竟起到了一种良性的疏导作用。

 中国摄影金像奖中国文联和中国摄影家协会共同评选的中国摄影最高奖项。1989年8月,金像奖首次评奖完成,10位摄影家成为首次金像奖的获得者。至2004年,中国摄影金像奖已经评选了6次,并且分设了摄影理论奖等新的奖项。由于奖项规格之限,使绝大多数摄影人只能仰之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