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品书店松烟店: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社会科学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20:44:3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英文名称: Introduction to MaoZeDong Thought DengXiaoping Theory and The important Thought of “Three Represents”

课程编号: 0110026(1/2)01

课程计划学时: 96

学分: 6

课程简介: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是高等院校各专业通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属公共课,其基本内容是全面论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涵义、形成发展过程、科学体系、历史地位、指导意义、基本观点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当代中国最具有可行性的现代化理论.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使广大青年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对被各种流行的错误理论所误导的免疫力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一、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8学时)

 

本章重点,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条件;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条件、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和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主要内容、主题及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核心和本质。 难点,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体系;邓小平理论的主题(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

本章要求

1.了解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考核概率10%)

2.了解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考核概率10%)

3.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 (考核概率30%)

4.了解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考核概率20%)

5.了解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考核概率10%)

6.理解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考核概率20%)

7.理解邓小平理论的主题和基本内容。 (考核概率40%)

8.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考核概率20%)

9.理解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考核概率10%)

10.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考核概率50%)

11.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和主题。 (考核概率30%)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4学时)

 

本章重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含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和理论创新的重要性。 难点, 如何认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党的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第三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本章要求

1.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科学含义。(考核概率20%)

2.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相互关系。(考核概率20%)

3.掌握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考核概率10%)

4.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考核概率30%)

5.掌握理论创新的重要性。 (考核概率30%)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与实践(6学时)

 

本章重点, 中国革命发生的必然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关系。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实现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难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中国共产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关系;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基本依据;在统一战线中如何处理与资产阶级的关系。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本章要求:

1.了解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主要矛盾和中国革命发生的必然性。 (考核概率70%)

2.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 (考核概率40%)

3.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 (考核概率100%)

4.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及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考核概率90%)

5.理解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考核概率40%)

6.理解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与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纲领的关系。 (考核概率20%)

7.掌握中国共产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三个主要法宝。(考核概率90%)

8.掌握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及其实质。(考核概率90%)

9.掌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考核概率50%)

10.理解中国革命中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考核概率60%)

11.掌握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考核概率70%)

12.掌握在农村和战争环境中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考核概率60%)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和实践(4学时)

 

本章重点,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思想及对历史的必然性的反映;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和经验。毛泽东等对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的矛盾学说;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 难点,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必然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的全面认识。以苏联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本章要求:

1.了解建国之初的国情。 (考核概率20%)

2.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原因与条件。(考核概率30%)

3.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和基本思想。 (考核概率50%)

4.理解我国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和基本经验。 (考核概率50%)

5.理解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和基本经验。 (考核概率50%)

6.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考核概率80%)

7.掌握以苏联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内容。 (考核概率30%)

8.掌握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党的中心工作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总方针。(考核概率10%)

9.掌握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思想。(考核概率10%)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4学时)

 

本章重点,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通过否定到肯定的思维方式;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新概括的内容及其涵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难点,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水平;为什么说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本章要求:

1.了解邓小平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曲折历史的反思和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考试概率20%)

2.理解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新概括的内涵。 (考核概率60%)

3.理解从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考核概率50%)

4.理解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考核概率50%)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4学时)

 

本章重点, 国情理论的重要性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本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 难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联系与区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关系。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本章要求:

1.理解国情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立论的基础。 (考核概率10%)

2.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基本特点和主要矛盾。 (考核概率60%)

3.掌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内容。(考核概率50%)

第七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8学时)

 

本章重点,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难点,三农问题,自主创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第二节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第三节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

第四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

本章要求:

1.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的构成。(考核概率80%)

2.掌握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的基本内容。 (考核概率100%)

3.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及重大意义。(考核概率100%)

4.掌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考核概率100%)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8学时)

 

本章重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各自的优缺点;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市场体系;宏观控制的内容;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难点,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存在的原因;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原因;劳动价值论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第四节 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平稳发展

    本章要求:

1.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思想及其意义。(考核概率70%)

2.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必然性、涵义及特征。(考核概率90%)

3.掌握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存在原因。(考核概率100%)

4.掌握公有制经济的涵义、主体地位的体现及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考核概率90%)

5.掌握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考核概率80%)

6.掌握现代市场经济的框架。(考核概率100%)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4学时)

 

本章重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政治体制改革;依法治国的涵义和重要意义.难点,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容和根本任务;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第二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本章要求:

1.了解民主的涵义及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考核概率80%)

2.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考核概率80%)

3.理解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的统一起来。(考核概率40%)

4.理解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基本要求。(考核概率50%)

5.掌握依法治国的涵义和重要意义。 (考核概率20%)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学时)

 

本章重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难点,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本章要求:

1.理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考核概率30%)

2.理解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 (考试核概率20%)

3.理解什么是先进文化,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考核概率50%)

4.理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中心环节。(考核概率10%)

5.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及双百方针。(考核概率10%)

6.理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考核概率10%)

第十一章一国两制,实现统一(4学时)

 

本章重点, “一国两制的内涵和基本内容;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 难点,如何努力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完全统一问题。 

 

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第二节 “一国两制”的实践

    本章要求:

1.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形成。 (考核概率60%)

2.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涵义和基本内容。(考核概率90%)

3.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考核概率30%)

4.理解港、澳回归后落实“一国两制”的实践。 (考核概率30%)

第十二章 当代中国的对外关系(4学时)

 

本章重点,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中国引进外资中存在的问题,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难点, 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三节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本章要求:

1.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三次闭关自守时期。(考核概率10%)

2.理解当代中国的外交战略。(考核概率50%)

3.掌握对外关系经济关系的基本内容。(考核概率100%)

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与依靠力量(2学时)

 

本章重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与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社会新阶层和人民军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难点,社会新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特点。新时期党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及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第二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第三节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四节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第五节 加强党的建设

    本章要求:

1.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和作风所决定的;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考核概率20%)

2.理解新的历史时期,党面临着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加强党的建设。 (考核概率30%)

3.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考核概率20%)

 二、教学内容学时分配一览表

 

教学内容

理论学习

实践学习

教学组织形式方法手段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8

2

授课加讨论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4

2

授课加讨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与实践

6

2

授课加讨论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和实践

4

2

授课加讨论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4

2

授课加讨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4

2

授课加讨论

第七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8

2

授课加讨论

暑期社会实践

 

4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8

2

授课加讨论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4

2

授课加讨论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

2

授课加讨论

第十一章 一国两制,实现统一

4

2

授课加讨论

第十二章 当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4

2

授课加讨论

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与依靠力量

2

 

授课加讨论

复习

 

4

 

合计

64

32

 

 

大纲附录

1.建议教材: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辽宁大学出版社,2006。

2.参考书目:

1.刘少奇:《论党》,见:《刘少奇选集》(下),人民出版社1981年。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

 

3.《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见:《重要文献选编——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

4.江泽民:《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见:人民日报1993年12月27日。

5.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见:人民日报2003年12月27日。

6.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见:《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集。

7.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见:人民日报2001年7月2日。

8.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见:《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集》。

9.《邓小平理论学习纲要》。

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2003年6月。

1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1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1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

14.陈  云:《坚持实事求是的革命作风》;见《陈云文选》

1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1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17.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

18.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9.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刘少奇选集》下。

2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21.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

22.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

23.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党干重要问题的决议》,1996年10月10日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

24.十三届六中全会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25.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26.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7.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28.《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3.有关说明:本课因受时事变化影响很大,因而授课内容随时可能进行调整,故本大纲中的部分内容仅具有临时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