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美国:玉石之上舞天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9:26:47


——记玉雕大师俞挺      玉石雕刻是苏州传统工艺中的一朵奇葩,在业内,玉雕推崇“苏州工”,苏州琢玉历史上能工巧匠辈出,作品以小件为主,瓶炉、人物、花鸟、走兽无所不能,剔地阳纹、浅刻阴纹和镂雕工艺是苏工的传统技艺和特色。    几百年来,苏州的玉雕艺人在传承传统技艺上殚精竭虑,在多元文化的融合上也紧随潮流,玉雕大师、三届“天工奖”金奖获得者俞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潜心研究,大胆创新,把瓷器、青铜器、金银器等造型纹路运用到玉器上,融汇各家精华,制作了颇具特色的玉雕作品,他一手捧红了“青玉”,专心于器皿创作,成为当代玉雕薄胎器皿雕刻的代表人物之一。 玉润“凡心”    俞挺的作品其意沉着内省、风神别具,其形稳健端庄、顾盼神飞,其胎均薄静雅、碧空万里,其纹生机满目、纹谨繁灵。接触俞挺的人,能感受到他内敛、沉静、温润、谦雅的个性,像极了他的作品。二十多年的创作中,他不仅辉煌了玉雕这门艺术,他的气质也深受玉文化的影响和浸润。  俞挺玉雕作品碧玉薄胎加冠炉     俞挺的成功还来自于他的冷静、理智、善于思考的性格,他说这样的性格,与小时候的经历有关。“小时候,我吃了不少苦,跟着妈妈做豆腐、做豆芽、卖海鲜……为了分担她的负担,我一人种了三亩六分地。”俞挺回忆起自己的童年,轻描淡写,但是个中的困苦可以想象。一九七三年,出生在东渚镇的俞挺因家境贫寒,小小年纪就成为家里的顶梁柱,逐渐形成了成熟的个性。然而,天性乐观、坚强的俞挺在困苦的生活中,找到不少乐趣,父亲的藏书以及镇上的传统手艺,都深深吸引着他,没事他就琢磨钻研。十五岁那年,俞挺在表哥的带领下,学习了玉雕,做了许多小动物挂件,他一下子就喜欢上了玉雕这门手艺,一年后,他师从上海玉雕名家严嘉德,开始系统学习,因为之前有些许基础,他很快就上手,通过一年多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根基。    一九八九年,俞挺回家创办了玉雕作坊,刚开始雇佣了四十多位工人,批量做旅游商品,但是他并不满意,这与他的理想还相差甚远。“一块玉的形成要经过上亿年,而它们最终会出现在我的面前,这是人与玉的缘分,有时候我拿着玉料,就特别感动,我要珍惜这个缘分。”俞挺对玉的喜爱,对玉雕技艺的追求,让他并不满足于当下的市场化行为,毅然决定要走上艺术创作的道路,“只有自己的眼光逐渐远离市场,才能在艺术领域前行。”带着这样的信念,他只留下十名得意门生,潜心创作,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开创了玉雕技艺新境界。 慧眼识“青玉”    在玉雕界,俞挺慧眼识“青玉”已成为一段佳话,他将青玉的美最大限度地展现在世人的眼前,青玉也因此身价陡增。    “七、八年前,我在光福买玉料,看到了青玉,突发奇想,为什么不能用它来雕刻器皿件呢?”于是,俞挺以十七元钱一公斤的价格买了不少青玉玉料回家创作,那时候,在手艺繁杂的玉雕界,没人愿意去做这么便宜的料子。  俞挺玉雕作品薄胎双耳瓶     俞挺却是爱玉之人,他将青玉和白玉同等看待,“玉石没有好坏之分,白玉是润泽儒雅,青玉则清透纯净,各有各的味道。”带着欣赏的心境,他开始尝试创作青玉器皿,当第一个薄胎茶壶做出来后,因为没有先例,很多客户都不敢拿,三天后,终究还是有人看出了它的艺术价值,茶壶卖出去了,也坚定了俞挺继续用青玉料创作的信心。    不久后,俞挺的青海碧玉《薄胎双耳瓶》问世,一举夺得了二○○七年的天工奖金奖,青玉的碧绿和空青之美震撼了玉雕界和收藏界。二○○八年,他又带着碧玉作品《天官双耳炉》斩获“天工奖”金奖,二○○九年,俞挺第三次蝉联天工奖最高奖。“青玉的层次感非常强,墨绿、浅绿、草绿,各种绿揉合在一起,在造型和纹路的衬托下,美不胜收。”俞挺拿着手电,将光线打射在他的青玉作品上,作品中顿时有种生机在蔓延开来。    青玉在俞挺的艺术影响下,身价陡增,如今一公斤的价格达到万元以上。青玉的大幅度升值,让很多玉石矿主找上门,推荐各种玉石料让俞挺雕刻,但是俞挺却非常理智,婉拒了他们的请求。“不是所有的玉料都能表达我的感觉,如果只为市场利益,我是不会做的,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做出上乘的作品。”俞挺说道。 一片冰心在玉壶    区别于传统的苏州玉雕以小件为主,俞挺主攻薄胎器皿创作,完成了大量的壶、瓶、碗等作品,代表了国内玉雕工艺的最高水平。《天官双耳炉》是他早期的作品,纹饰采用了西蕃莲纹,花纹飘逸,整体设计借鉴了瓷器、青铜器纹路设计的理念。作品厚度仅有零点五毫米,透过灯光能从内壁清晰地看到外壁的纹样,有意思的是,由于炉盖和炉体能够严丝合缝,使得炉内空气不能外流而顶住炉盖,用手轻轻一拧,炉盖便能够在炉口长时间旋转。这件作品在二○○八年获得了中国玉石雕刻界最权威的奖项,第七届玉雕、石雕作品“天工奖”金奖。  俞挺玉雕作品薄胎套碗     正是巧夺天工的技艺,成就了《天官双耳炉》这样一件又一件佳品。俞挺的作品在线条复杂的外观上,层次分明,气质柔和,这与他精湛的刀法有关,而为了作品的精度,俞挺坚持九宫格手绘纹路,“有人会将复制的图案贴到玉器上,玉器本身有弧度,出来的效果不平整,我哪怕比别人多花几倍的时间,也要画得精致。”在保证了器型准确后,器身上的纹饰往往是玉雕艺人“角力的战场”,俞挺深知再好的纹饰用多了,也会有审美疲劳,于是他不断创新纹路,汲取青铜器和瓷器上的纹饰,在玉器上进行兼而有之的尝试。    精湛的技巧外,俞挺还赋予了作品生命力,他的作品中往往透露着一种浓郁的文化感怀,留下思想的长影。俞挺早期的作品通体明亮,有昂扬的色彩,一路走来,并未因尘世俗事而染上了暮气。作品在气韵上一贯夺人耳目,雕刻鲜活有力。这样的姿态,热情自然是不能减的,而背后的思想当然不可小视。他的作品向来浸透着三股力量: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哲学意识,以及个性主义的文学艺术。这是他将思想家的意绪和艺术家的灵感汇于一身,形成独立风格后生长出的新芽。 君子如玉    朱玉峰是东渚的玉雕大家,没事他就会去师哥俞挺的工作室喝茶,一起切磋玉雕技艺,今年,朱玉峰捧回了“天工奖”金奖,此次获奖作品的取料和构思,俞挺和他进行了很久的切磋和商讨,“我们之间不是竞争,而是相互学习,这样才有利于玉雕艺术的进步。”在玉器研究和雕刻界,俞挺已经成为“大师级”的人物,但是依旧真诚、谦逊,只要他在工作室,经常有同行或者收藏家拿着各类玉料,上门求教构思,他都欣然接受。    作为东渚镇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玉雕分会会长,俞挺的成功,还带动了这一地区的玉雕产业发展,东渚镇目前已经有数千玉雕从业人员,俞挺的艺术作品为他们树立了一个行业标杆,为繁荣玉雕艺术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十多年不断攀越艺术高峰,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是俞挺精益求精的个性、和深厚的艺术涵养让他对自我要求越来越高,在闲暇之余,他广泛接触各类文化名家,交流艺术心得,吸收艺术养分,还经常到世界各地逛博物馆,“我不光看玉,还要看瓷器、书画……只要是对艺术创作有益的,我都看。”为了雕出满意的茶壶,他甚至买了数百把造型各异的茶壶,每天把玩欣赏。俞挺还不断反思自己的作品,“每隔两年,我会把老的作品拿出来,比照近年的作品,找出不足。”    对于许多玉雕从业人员,俞挺也给出了建议,“很多人将市场看得太重,比如做一件器皿需要十天的功夫,为了迎合市场,六天就完工,慢慢自我就降低了标准,东西也越做越差。”俞挺说,艺术是真诚的,将利看得淡些,对艺术的追求再执着些。正是俞挺坚守的这个看似简单的信念,让他攀越了一座又一座艺术高峰。 个人简介:    俞挺, 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珠宝首饰行业协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苏州工艺美术学会理事,苏州市玉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苏州高新区东渚镇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会长,苏州高新区东渚镇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玉雕分会会长,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第五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第一届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第二届苏州市民间工艺家,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苏州高新区政协委员。    从事玉雕行业二十余年,其间刻苦钻研玉雕工艺技法,勇于拓展,敢于创新,其设计和制作的玉雕器皿类作品风格独特,深受广大玉器爱好者与收藏家的好评,曾在多次国家级的博览会上获得“金”、“银”、“铜”等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