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贝贝品牌加盟店:癌细胞可能产生于微环境的不当刺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1:26:46

何裕民 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友情推荐
[内容简介]
《癌症只是慢性病》是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裕民先前编著的《博导谈肿瘤》的升级版。此书阐述的观点是:癌症只是慢性病,可防也可治!本书全面汇集了作者30多年来从事抗癌工作的宝贵经验与深刻反思,分新观点、新治疗及新康复三部分,从国内外两个视角出发,提出了一些独到的抗癌主张、新观念,书中还配有大量病例加以佐证。
[上期回顾]
简单地说:癌细胞的产生,就是本应进一步分化成熟的干细胞分化受阻,停留在某一不够成熟的阶段。这时候,细胞越靠近原始状态,其分化程度就越差,恶性程度也就越高。
单个癌细胞还不足以为害,就像任何社会都难免有少数“坏孩子”一样,只有在癌细胞的生长、繁殖不受限制,不断增多,经过一个比较漫长的时期,形成相当的“势力”,如或为实体瘤癌细胞数达到10的9次方个以上时,或为血液中癌细胞疯长到天文数字后,才出现症状,构成了威胁。就像社会上的坏孩子,不断相互影响,逐步蓄养势力,最终形成相应的黑社会组织,才对社会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一样。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个别癌细胞就像是社会上发育不良的“坏孩子”一样,它的出现常常是难以避免的;而癌症则是许多“坏孩子”聚众而成的、有组织的“黑社会组织”,它的出现就会对生命及健康造成危害。而坏孩子之所以能聚众而成黑社会,自然有其复杂的社会根源。
癌细胞也一样,受内外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才发展成了癌症。因此,我们更愿意把癌症看作是一类有众多因素参与的,主要涉及自身内在细胞代谢的,常有着缓慢发展过程的“内乱”。而不是像某些细菌、病毒感染人体所引起的炎症那样,这只是某些细菌、病毒发动的一种相对单纯的“侵略战争”。
20世纪中叶,人类成功地抗击了部分细菌感染,使得当时危害健康最甚的结核、肺炎、肠伤寒病等都得到有效控制。受人类控制炎症巨大成功的鼓舞,当时的医学界想当然地把癌细胞也当成细菌、病毒同类,祭起了“格杀毋论”的大旗。但是细菌病毒不是正常机体本身所具有的,它们对人类机体的侵犯,就像是“异国的侵略军”,发动了“侵略”战争;而且人们借助科学,至少已能鉴别出“侵略者”中的一部分,如细菌等,然后杀死。因为细菌、病毒它们是异体的,原本机体所没有的。
但癌症是正常基因调控正常细胞分化过程中出现异常,类似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行为发育障碍。这些“孩子”再坏,它们也还是自身的“孩子”!除十恶不赦者当诛杀外,也许有很大一部分更应该通过调教,使其改邪归正。
“好孩子”和“坏孩子”(正常细胞和异常细胞),有着同种同源性,杀死“坏孩子”八千,也许会伤及“好孩子”一万。再加上社会上坏孩子形成黑社会,其自有错综复杂的社会根源在内,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内乱”,而不是侵略战争。
因此,我们看到了许多情况下,把癌肿拿掉了、癌细胞杀光了,但过一段时间还是复发了,或出现了两次癌。就像是“内乱”的社会根源未除(癌细胞滋生、成长的土壤条件未变),平了这里的“内乱”,别处又出现了“暴动”一样。
癌基因是正常的基因,那么它与正常的细胞就是同源的。但是,为什么有些人患癌而另外一些人不患癌呢?有些人患了癌症可不治自愈,而大多数癌症患者用尽各种治疗手段处理后,仍然逃避不了癌症复发的厄运?
在这些疑问中,经过各种方法检查确诊为癌症而又未经抗癌治疗却“自愈”的临床现象引起医学家们极大的关注。他们力图由此找出征服癌症的突破口。科学家们经过对近100年来全世界所报道的500余例“不治自愈”癌症患者的进一步研究, 发现患了癌“不治自愈”的患者不是“不治”,而常常是通过一些特殊的形式来“自治”。
人们认为:这些变化实际上是生命体内自我改造、自我调节、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过程。从细胞恶变的根源来说,这种体内代谢环境的自我调节与修复才是对癌症的真正根治!可惜不是所有的癌症患者都能有这种好运气!如果能用人为的办法来为所有的癌症患者“复制”这种好运,那也将为人类征服癌症开辟一条充满希望的捷径!
上述现象促使人们把对癌症发生机制研究的聚焦点从基因和细胞的分化凋亡转移到基因、细胞等赖以生存的机体“内环境”、“微环境”上。
“内环境”是一个已有一个多世纪的旧概念了,新近又受到“宠爱”。就我们看来,“神经-内分泌-免疫”这一网络系统的协调稳定与否,构成了现代“内环境”概念的核心内容。它们的协调稳定与否,也是决定包括癌瘤在内的大多数慢性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的关键。可以说,任何癌变的发生,均有这一网络系统的失调参与其间。只不过这一网络也许起着主导或重要作用,也许起着从属或“噪音放大”效应。正是“内环境”的持久失调,为各种癌症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内在病理生理条件。
在我们看来,内环境“稳定”与阴阳协调概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中西医学理论思维的结晶。中医学所强调的癌变基础,哲学角度上可概括为“阴阳失调”;落实到实体(或曰具体机体上),则重在气的衰盛(气虚)、气机失调(气郁)、湿浊泛滥(湿阻)或血行不畅(血淤)等。而这些,若就其现代生物机制作出细细分析,大多与神经(特别是自主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局部或网络性失调有关。因此,若能站在一定的高度,中西医学在这些问题上是完全可以作出深刻对话的。
如果说“内环境”是泛指全身状态,那么新近提出的“微环境”或曰“微生态环境”只是指癌症发生的局部小环境或微小环境。现代研究表明,诸如“组织形态发生场”、“组织结构场”等“微环境”则是影响癌症发生、发展乃至复发的局部微小却又十分重要的基础。
医学专家们在多次实验中,把不同类型的癌细胞放到了一个新的“微环境”中,发现这些癌细胞常常又可变回正常细胞。这种正常细胞经过许多代繁殖之后,仍是稳定的、正常的。
因此,科学家推测:癌细胞的产生可能是因为“微环境”的不适当刺激导致了分化障碍:当处于不太有利的微环境里时,这些细胞不能形成正常结构;但同样的细胞回到正常微环境时,可能因为得到了适当的信号而形成了正常组织。
鉴于此,人们进一步提出“组织形态发生场”(tissue morphogenetic field)和“组织结构场”(tissue organization field)理论来完善“微环境”之说。这种理论认为,不同的细胞都生存在特定的“组织形态发生场”里,细胞间通过不断的信息交流,逐渐获得其细胞特定分化的形态与功能,以形成和维持完整的组织结构和功能表现。细胞的分化尽管与基因的表达与调控有关,但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并非自发产生,而是受制于“组织形态发生场”等的影响……
总之,组织微结构的异常和致癌物的存在,干扰了组织内细胞与其微环境的正常交流,是癌细胞产生的前提之一。套用一句通俗的话:癌症的发生发展,就像“黑社会”的形成壮大一样, “内乱”决非凭空而起,而是有着深刻而错综复杂的内在和社会根源。
http://kb.dsqq.cn/html/2011-12/13/content_144280.htm
人本主义与肿瘤的新防治观
癌症患者存活时间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癌细胞是正常细胞中的“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