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5第三方rom:癌症患者存活时间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1:39:12

何裕民 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友情推荐
[内容简介]
《癌症只是慢性病》是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裕民先前编著的《博导谈肿瘤》的升级版。此书阐述的观点是:癌症只是慢性病,可防也可治!本书全面汇集了作者30多年来从事抗癌工作的宝贵经验与深刻反思,分新观点、新治疗及新康复三部分,从国内外两个视角出发,提出了一些独到的抗癌主张、新观念,书中还配有大量病例加以佐证。
[上期回顾]
在人本主义精神的感召下,注意到化放疗等过度的临床惨景,许多国家的癌症防治学者开始了有益的新探索。
在近几年的美国,对晚期癌症的治疗已从一场与绝症的你死我活的战争,转变为像对付一种慢性病。虽然晚期癌症的死亡率依然很高,但越来越多的患者一边与病魔抗衡,一边享受着积极、忙碌的生活。
“人们对癌症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密歇根大学综合癌症中心乳腺癌项目的临床主管丹尼尔·贺斯博士说,“从我们的立场出发,我们花了很多时间让人们明白,即使是癌症,特别是转移性乳腺癌,虽然它无法摆脱,但你仍然可以活得很长,并且生活得很充实。”
对癌症的态度转变折射出一系列在治疗方法上的改进。现在已经出现针对每一种癌症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对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甚至是肺癌等。已取得的医疗成果,包括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越来越有针对性的新药,常比老一代的化疗制剂毒性要弱。而在过去,这些副作用可能会像癌症一样摧残着人的身心。
这些进步带来的效果是:癌症患者活得更长,更有质量。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统计,1970年代中期,一种癌症诊断出之后,仍能存活5年的患者的比率是50%。1980年代中期,这个数据提升为52%。但是1995年以后,这个数据马上就飙升到了66%,并且它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存活5年的乳腺癌患者的比率从1970年代的75%,到2002年一跃升到近90%。
癌症患者从被诊断出来,到接受长期治疗,再到癌症复发,始终都是可怕的折磨。事实上,与癌症一起生活并不容易。
每个想了解癌症的人都希望,或许有一天能发现一种彻底治愈它的方法。这也是尼克松总统在1971年提出的“癌症战争”的目标。但由于癌症的极度复杂性、种类不同、它们的进化和体内的转移等因素也全然不同,所以到目前为止完全治愈它还只是一个天真的愿望。取而代之的想法是:癌症医生们现在认为,并不一定非要毁灭那些顽固的癌细胞,只要通过连续的服药,将它们包围在一个安全的、能容忍的范围内,就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这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生的观念转变。”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Jonsson综合癌症中心的药物学教授约翰·格拉斯比博士说,“我们意识到在慢性病的模型中有一种力量。在患上疾病后,你能够继续过上高质量的生活,而不是一定要治愈它。如果我们能让人们活下去,同时生活充实而且快乐,如今看来这是非常不错的效果。”
这种新观念为治疗癌症提供新方法奠定了基础。如果将老的化疗药物治疗比作重磅炸药,它在除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造成许多附带损害;而新的靶向药则更像小炸弹。一些新药针对恶性肿瘤细胞中的交流信号,一些则通过干扰肿瘤附近的血管的生长来切断供应链。另一些药物则阻止肿瘤扩散。这些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既有助于控制疯狂扩散的癌细胞,同时常常还可保护健康细胞不受损害。
乳腺癌的防治就是把癌症当作慢性病来对付的典范。“我们已经有许多药物用来治疗乳腺癌,这比治疗其他任何一种癌症都要多一些。”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诺瑞斯乳腺癌研究中心的合作医学项目主任克里斯蒂·拉塞尔说。对于像伊丽莎白·爱德华兹(其先生爱德华兹为美国资深民主党议员,2008年曾参与竞选美国总统)那样患有转移性乳腺癌的患者,拉塞尔认为,应该坚持使用一种药物,直到它不起作用。大多数情况下,药物最终将不可避免地失效,这个时候再转用其他药物,可能会保持相对良好的身体,也可以多活几年。
早在1980年代末,笔者就注意到美国有医学专家报告说:在80岁上下老年人的尸解中,1/4左右的老人其身体内患有肿瘤,但这些老人生前都没有与癌症有关的任何症状,他们的死亡是由于其他疾病或原因。换句话说,在老年人体内,出现肿瘤是十分自然的事。海归学者黄又彭教授,在欧洲从事免疫学研究,自诉曾解剖近200例尸体,80岁左右的老人无一例外地在体内生有隐匿性的、无任何症状的肿瘤,他并预计如果人的平均寿命达到100~120岁,每个个体体内的肿瘤组织将达到3~4个。
考虑到许多高龄老人都可能有隐匿的、无症状的体内肿瘤存在,黄又彭教授的“100%老人有癌说”也并非无稽之谈。这些事实引发了一系列深层次的思考:比如说,究竟怎么看待肿瘤?怎么对待(防与治)恶性肿瘤,尤其是老年癌症?
在我们看来,首先,人类不可能攻克癌症,只能预防某些癌症的发生或减缓、延迟其发生的时间,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其带癌生存的时间。为什么呢?因为从本质上说,多数上了年龄的老人所发生的癌症,是一种伴随着机体的衰老过程而难以避免的生理偏差,就像老人会骨质疏松、脑组织会变性一样。众所周知,癌细胞是细胞(主要是干细胞)的分化障碍,也就是说细胞在复制过程中出现了偏差,这是一个难以避免的生物学现象。正因为有这种偏差,生物才会进化或衰亡。越到老年,细胞复制的次数越多,出现偏差的概率就越高。因此,老年肿瘤好发。当然,这时老年人自身的免疫监视、识别、清理等功能也随着衰老日渐弱化,偏差增多。故异常分化的癌细胞难以及时被识别和有效清除,也促成了这一后果。
这“1/4”的信号还提示了以下四点。
(1)癌症其实离每个个体并不遥远,今天发生在你探视的对象身上,明天很可能就发生在你自己身上。
(2)既然是一种生理偏差,既然难以避免,那么我们的重点就在于防范它的过早出现,防范它对生命的过早或过重伤害。研究表明,如今临床上80%的癌症的发生,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努力纠正诸如酗酒、抽烟、过食肥甘等不良生活方式,至少可以减少30%~40%癌症的发生,延缓许多癌症出现的年龄。这等于是抗击了肿瘤,延长了生命。
(3)进入中老年后,适当用些调补制剂,特别是有明确的调节免疫、诱导细胞分化、诱导细胞凋亡的中成药,是有积极的防范或延缓癌症发生功效的,因为它可从根本上起到防微杜渐之功。
(4)有一种理论认为:化疗可以起到预防作用,这无论从药理来说还是从临床来说都是站不住脚的。如果是化疗科医师推荐的,那么可以反问他一句:“你已上了年龄,理论上说体内难免有癌细胞,你愿不愿意化疗预防一下啊?”可以说100%的医师会缩回头去,因为这太荒唐了。
当然,有没有可能通过免疫疫苗防范部分癌症的发生,这至少在理论上是说得通的。然而,操作上还有待深入。
http://kb.dsqq.cn/html/2011-12/10/content_143839.htm
人本主义与肿瘤的新防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