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续航24小时笔记本:明心见性/大彻大悟的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2:23:28

明心见性

修心篇
1. 但能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无心就是不执著,出污不染成大道。
2. 身在闹市若深山,末法修行靠心坚。
   七情六欲化菩提,心中清净地自偏。
3. 自重不受辱,自畏不招祸。
   自谦常进步,自足常欢乐。
   自强不退步,自省可成佛。
4. 忧愁天地窄,怨恨友变仇。
   嫉妒进牢狱,发怒祸当头。
5. 地火喷完瞋心尽,智慧红松高入云。
   生生世世积德水,镜泊湖水洗凡尘。
6. 热热闹闹要冷静,冷冷落落要热情。
   凡夫转境不转心,能转心者道自成。
7. 有镜常照自家面,不如常照自心田。
   心有善念相自好,擦粉抹红都枉然。
8. 不怕人不知,就怕不知自。
   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去。
9. 魔看众生都是魔,佛看众生都是佛。
   魔看一切不顺眼,佛看一切皆自然。
10.真正断烦恼,就是无计较。
   常与人计较,念佛也徒劳。
11.行善心是佛,做恶心是魔。
   善恶无分别,莲台稳来接。
12.一切是考验,看你怎么办。
   见面若不识,还得从头炼。  
明心见性之放下篇
1. 放下才是真学佛,金银财产要看破。
   生前空有千百万,死时一样带不得。
2. 放下才是真学佛,丈夫妻子要看破。
   活时爱得了不得,死后又随人去了。
3. 放下才是真学佛,子子孙孙要看破。
   除了要账即还账,牵你不能去极乐。
4. 放下才是真学佛,五蕴身体要看破。
   一生为他去造业,他死你去受折磨。
5. 放下才是真学佛,名誉地位要看破。
   古今将相今何在,白骨露出黄土坡。
6. 放下才是真学佛,冤家仇敌要看破。
   你若憎恨便是魔,你若慈悲便是佛。
7. 放下才是真学佛,佛法经书要看破。
   一切都是船和桥,过河不要再背着。

明心见性之劝修篇
1. 万劫往来六道同,地狱天堂受苦甘。
   生男作女手上土,披毛带甲骨如山。
2. 受饥饿鬼脖如线,地狱火猛烧心肝。
   此生不求生净土,再入六道心胆寒。
3. 人命本在呼吸间,今晚难保有明天。
   应求西方无量寿,错过今生出头难。
4. 生死茫茫苦海边,弥陀撑着度人船。
   多世善根结正果,快上船来回家园。
5. 富贵之人快念佛,往世修行善业多。
   吃穿住用都不缺,只缺唤醒自性佛。
6. 贫穷之人快念佛,风刀霜剑都尝过。
   苦海常作度人舟,厌恶尘世离娑婆。
7. 老年之人快念佛,常想岁月已无多。
   要想当生得成就,只有称念阿弥陀。
8. 少年之人快念佛,童心无染栽绿荷。
   请看八岁龙王女,无垢世界顿成佛。
1.自性的面目

  利也可以,不利也可以。这个东西一直在左右着你。如果你能把利也行不利也行的这种心情全部都放弃了,让自己的心停留在一种广大的发心上,这个时候,你的心就会像虚空一样展开了。对于虚空来说,它可以包容,也可以不包容,但它不可能不包容,从它的自性上来说,它两者皆可,但它一直在包容着。“包容着”这才是它的自性。那么,你现在要像这样展开,当你还是“可这样”“可那样”地有所选择的话,就已经成为一种执着了,按禅宗的话来说,就是落在一处了,你自己已经停留在一个边际上了,那就不会广大了。广大是没点的。你要经常这样的熏陶自己。

  这样熏陶自己的时候,切忌别忘掉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我们现在的本质。刚才我们想象的是我们目的的本质,那就是“果”。现在从因的角度上来说,目前我们还作不到,如何能作到?那才是我们努力要做的。怎样做呢?那就是:“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勿扰他心”。

  这种恼害是从各个方面的,有意无意的,总之,尽量作好自己。尽量作好自己的同时,照顾好别人,这样,你的心就变得柔软了。

  如果我们经常想,我现在能作到的就是这些,何必在乎别人怎么看呢?当你这样想的时候,你实际上已经落入了一个边际,那就是你不在乎别人的看法。我把别人的看法当成了一种态度,这是一种边际,这个时候,你的心就很难让它展开,好像有一种对立。那么你的心在这个时候呢,要没有对立,让自己的心放的平实起来,踏踏实实地,生起一种心念:“愿所有与我结缘的众生都获得究竟的解脱!”这是因位上的一种发心。

  然后,行为上,让周围的每个人都以你为美,这样你的心就会变得柔软,这样,看到每个人都因为你而高兴的时候,你会很随喜他们的高兴,当你真正在产生因为你让别人高兴而你又随喜他们欢喜的时候,你的心本身就是广大的,这个时候,称为喜无量心。你能为了照顾别人的心念而放弃了“我认为怎样怎样”的观念的缘故,这是一种大舍心,你善护了别人的心念,这叫大慈。能够尽量遮止,让他们产生悲哀的心,这就叫大悲,这就是四无量心的修行方法。这虽说是一种修行方法,实际上没有什么方法,这只是一种见解。如果能经常把握这种见,你的心会越来越柔软。这样你就会走出一个误区,从迷执的山谷里走出来。

  我们在一个山谷里看天,有时候,或者只能看到一线天,或者只看到有限的天,绝对不是一个完整的虚空,如果你站在山顶上,或者干脆跳离这个地球,好像你被发射出去了,你再看这个宇宙的时候,才会觉得:“噢!这是个多么广大的宇宙!”那种境界是不同的。因此我们更加需要的就是要让自己换一个角度去看这个世界。

  所以说,你要让自己的心能真正地静下来——静,它仅仅是一个外相上的东西,内相上呢,你要看到它的本质。就像大海的波涛一样,大海曾经汹涌过吗?不曾,只是你看到了一种外相—看到大海的波涛在汹涌。你要了解这一切都是水的自性的话,它不管波涛起伏,还是风平浪静的时候,你所看到的,只是水的自性而已,所以说,一个宁静的心和不静的心,它的本体是一样的,只是你不了解它的本质的时候,你就觉得,“喔,我的心现在不宁静,怎么才能宁静呢?”这样就有一个对立,这就足以证明我们的心还不够广大,才会产生对立,这让我们产生局限的呢,就称为执着——我执和法执。那么让你的心广大的呢,既叫见解,也叫修行,实际上呢,也叫证悟,你能做到多少,就证悟了多少,也就是你把握了多少!

  经常这样展开自己,就很好。当你发现自己的心产生对立的时候,你马上就想,“谁在对立呢?”就是这个家伙,罪魁祸首,你的习气,它在对立,分别的是非善恶,美丑长短,应该与否,这个东西在对立。的确,我们站在某个角度上去看,对所有的事情都有抗衡的时候,才会产生很大的阻力,没有抗衡的时候,就没有什么阻力。但有的时候,也不是这样的,比如说无明,如果不抗衡的话,对于无明来说,是没有阻力,但对于我们解脱来说,压力是越来越重了,所以这个时候,需要一种无抗衡的抗衡,也就是说,在不执着的这种情况下来抗衡它。这叫对治,这个时候,是需要正知正念的,你的目的一下要搞清楚,在不忘失自己目的的情况下,尽量让自己的心变得像虚空一样广大起来,但是,你见到的事情就像镜中的影像那样清楚清晰,让自己不断地这样去做,体会一下,也就是我刚才说的菩提的愿心一样,勇猛在升起。四无量心呢,也要经常真实地学修,它如果是真实的,那怕一瞬间产生,都应该随喜,因为这不光是你自己的一种进步,因为当你自己稍微慈悲一点,你都要知道,这是众生有善业在显现,因这将会出现一个大成就者,出现了一个成就者,很多的众生就很可能因为这个成就者而忽然得到解脱,而且所有的众生都向趋向解脱的道路更加迈进了一步,所以就应该很随喜才对,要知道这是众生善业的成熟,也是自己与法性之间感应道交的一个过程。

  所以,让自己经常修信心呀,慈悲心呀,修四无量心呀,能够这样把自己的心展开的话,这绝对是一个趋向究竟解脱的道路。

  当自己的心不能稳定的时候,你要经常想到无常的自性,因为你可以看到,周围所有的事情没有一个不在改变的,而或多或少,或者在外表或者在本质都是在改变的,那么改变有往好改变,有往坏改变,但改变是它不变的自性。当你想到这些的时候,你就想到这个事变了,那个事又变了,那不变的东西是什么呢?这就是在你反观内照的时候,你会找出不变的一个东西,那么不变的东西我们又不能把握,这足以证明我们的心停留在一个点上,所以要我们通过发菩提心的方式,让自己的心境扩大,不停留在任何一点上,不断地这样相辅相承的,这样你的心能够平静下来,这种静是一种本质的宁静,如果能把它作得很深刻的话,这样叫作深持,也就是三摩地的意思。

  《华严经》上说,“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毕竟化为尘,一念静心成正觉”。如果你能停留在这样广大的境界上,这是一种究竟解脱的道路,所以经常的这样去作,这是唯一有意义的事,这样叫纯洁的白法,这不对任何人造成伤害,也不是死在一点上了,而是非常的广大,灵活,如如不动,能这样的话,这个时候的安静叫觉悟,所以你要这样把握自己,如果能够渐渐让自己的心经常打开,能够这样宁静的话,实际上没有一个可以变化的东西,所谓的变化都是没有变的东西,它变了什么呢?它的外相变了,它的本质没变。正像人一样,生老病死,从女转男,或者从男转女,或者是处于六道,不管怎样变呢,你的本质没变,那就是你的如来藏光明,如果你见到的一切都是如来藏性的话,就像你见到的虚空一样。在任何一种情况下,虚空就是虚空,没有差别,如果要来个高低,来个长短,那是你的事,对虚空来说,它不增不减,对于你来说,最好不要去限定它,但是要明白,只要把握好了你现在的出发点和你的目的地,从现在的出发点出发,这中当的过程,就是你要努力地去做的,这样自然就会使自己的心静下来了,这个时候你就会直观地理解我那句话:轮回大着呢!因为它是无边无际的,这种无边无际本身是一种边际,不生不灭的边际。

  有些人看不穿的东西,为什么看不穿呢?就是你要看穿它,当你要看穿它的时候,你已经被自己要看的这个东西迷乱了,因为你不认识它,不认识就是无明,使你无明的这个东西是习气或者是我执,所以你一定要解剖它(绝对没有逃避之意)。

  佛陀已经明确地告诉你,一切都是因缘而生,这一点,即便是唯物主义者也会相信,佛说过因缘所生之法自性本即是空,为什么呢,因为是幻生幻灭的缘故。“诸法因缘生,缘尽法还灭”,因缘产生了就产生了,因缘过去它就消失了,这就足以证明所有的事情都在一种因缘的当下产生,产生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个人的稀求心、爱取,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所以才会去观待它,先造下的因,然后因缘而成果,如果你的心根本没有这些,如虚空一样,一切的出现都是应该的,一切的消失也是自然的,在这样的境界中,你会发现很有意思,因这一切都是自然的幻生幻灭的,这是从究竟的道理上讲是如此的,可是你要是真正的想了解它的本来面目的话,我们必须把自己的障碍驱除,就像是有几座大山挡住前方,要想前进就必须把它推除。你可以像愚公移山,也可以是定向暴破的方式,我比较推崇那种定向爆破式的。

  不能让你觉悟的呢,实际上还是你自己,刚才的道理你明白了的话,你就知道它的本质是不存在的,但它对你的影响是有的,想消除这种影响,那么你必须得知道佛经上所说的‘三个大劫’是一定要过去的,形象化地说,一种是罪恶的力量,即是业力,它是一种很大的障道,另一种东西就可以称为是执着,使我们想去执着它的习气,所以还有你对它的一种分别,看到一切都会问这样是什么,经常就会造成对一些幻现世界的执迷不悟。就像睡觉,如果会睡的人,睡觉就睡觉,我就是为了睡觉而睡觉,产生任何梦境的时候,知道这本来都是梦,所以不理它,不管是好梦还是坏梦都不去执着,但如果你是个心智比较弱的人,梦见好梦的时候,高兴的不得了,笑醒了,梦见坏梦的时候伤心的不得了,伤心地哭醒了。我们这样生活在世上的时候,就像是在一个广大的梦境中,这时候,要意志坚强,我虽然没办法去抗拒它,尽可能的不去理它。别像怕鬼的人和误绳为蛇的人,把什么声音都当成了鬼的脚步声。

  有个故事,说有一个书生胆儿很大,在赶考的路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后来,他终于找到一个山庄,他说想投宿,主人说:“没别的住处,只有那间鬼屋了,你要敢住就住吧!”他说:“管它是鬼屋还是人屋呢,大家挤着住罢!”结果晚上睡觉的时候,门吱哪地就开了,进来一个鬼,站在他的桌子旁边,他就不理它,该写什么就写什么,后来鬼就把自己的头拿下来放在桌子上,书生仰天大笑:“你长着脑袋我都没怕,你没脑袋我还能怕你吗?!”这些故事听起来可笑,你如果没有这样一种怖畏的时候,态度一定要明确,要有一种看到了目标的态度,你的行为要向目标靠拢。

  关键还是菩提心要发得广大,我能有今天呢,全部都是因为我有一颗真实的菩提心,因为我看到了解脱的希望,看了那些经书后,知道有究竟如虚空的智慧,可是没有现证的方法,但我知道肯定能证悟到这一步,又看到菩提心的广大,我知道这样的菩提心只有使自己的心灵活起来,能使自己的心境升华,那怕是跟人‘吵架’的时候,我也没有丢掉那种心,因为我吵的目的是对自己没有圆满菩提心的一种发泄,很希望让自己能够究竟,具有一颗真正的菩提心,并且可以使自己不退失这种把握。

  所以要让自己的心真正安静下来的,只有在自己心里最寂静的一方面,也就是最究竟的智慧,如果没有这种智慧,任何表面的宁静都不是真正的安静,所以要从本质上安静下来,让自己的妄想休息一下,在法性光明中去休息,所以要经常好好观想一下无常,因为无常的缘故所以才要成佛……

2.见性

  那是一般人看到了都不会认识的一种本质,就比如拿我来说吧,一个认识并喜欢我的人,他看到我的时候会很高兴的,哪怕仅仅看到我的照片也会很高兴的,任何一次看到照片的时候,他都会很高兴很欢喜;如果是一个痛恨我的人,因为起初认识我的时候他就很痛恨很恼火,见到我照片的时候也不会理睬。见性也是这样的,假设你的自性是我,当你见到我的时候,你会很直接地认识并且把握住这种境界。

  所以,首先,要保持一个平静的心,平静指的是不要有一个善劣的掺杂,比如说是“好的啦”,“坏的啦”……等等。然后,它的道次是需要依止一个值得信任的善知识,因为这种自性是绝对需要一个善知识来为自己做指示的,那么,除非是具足了这种功德,才真正地有资格成为一位指示心性的善知识。一位大圆满上师的祈请颂中是这样说的:“只言片语亦不作违越”,是开一句玩笑都不作违越的意思。昨天我还对几个居士说:“最主要的是你要有一个自己的上师,哪怕上师的每一个眼神,或者是一句开玩笑的话,你都要非常理解,只有这样,上师的话才能契入你的自性。”

  至少我有这样的经验,其他的祖师大德们也都是这样说的,要不然但凭念两句咒字是不以为功的,这是觉悟的一个入手,就是要信任,如果没有这样的一种信任为基础的话,只是说一种空性的时候,实际上很难契入它。

  就像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听某某法师讲空,虽然是东也空,西也空,但未必给人一种现量的感觉,大家都会直接置疑说:“你证悟了这种空性了吗?”这样一来,对学生来讲,只是讲了一种空头理论,一点都不实际,因这不实际的缘故,学生的心中就不信任他所讲的这种空理。因为不信任的缘故,更不能现证,当然另一个角度,如果是信任,这个法师即使没证悟空性,这种信任也会有两种情况出现,第一个情况是,学生也许会错误,如果错误了,那么今生就与解脱无缘了,谁知道你认识的是一种‘空’还是一种‘断’呢?就很难说了。另一种呢,你自己因为往昔的业力或是愿力,也许他讲的是错的,你听到的却是对的,这就好像是佛陀住世的时候,佛一句话,所有的人都能听懂,包括非人类,都能听懂,这就是佛陀和他们的缘分和他们的福报够了,他们就会开悟。

  正如六祖惠能的开悟,念《金刚经》的那个人未必开了悟,他只是在摇头晃脑地念着,而六祖听到了却能够言下顿悟,这是因为他的善根,外界对他来说,只是缘起,但是根基不这么利的人呢,你就得选择,念《金刚经》的这个人,他必须是一个成就了的人,他知道你在某种因缘下能够开悟,他故意设置这样的因缘,使你无意听到,这种无意是他有意造就的。

  这就像上师在引导弟子们开悟一样,弟子们的开悟都是无意的,实际上这种无意都是上师给你安排了一个近似无意的氛围,他把他想告诉你的事,在你亳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之间迎头灌进去,正像劝小孩喝药一样,捏住他的鼻子,在他喊的这一瞬间,给他咕咚灌进去,“啊—”灌进去了,因此使他的病能够好转,对他来说,这好像是偶然,但这是必然,强制性的。

  所以,对一个人能否成就,最主要的是他的信任和态度怎样,这是很重要的。我在上师跟前,虽然是当时就有顿悟的这种感觉,可是没有能够把握,为什么呢?因为我的习气——“上师讲的道理是这样的,但是,如果上师不是佛我哪会成佛呢?”

  当时对于上师是佛我没有信心,我只觉得他是个成就者,我可能会因为他而成为一个成就者,但是离成佛还很遥远,我想找一个成佛的途径,所以在后来闭关的时候,这种认识一直在我这里起着很大的作用,搞得我晕头转向,我通过对上师不断的观察,不断地体会,才真正地产生了信任。因为我了解了上师,上师骂人的话我也亲自听到,我没有翻译,但我听到了,上师呵斥别人瞪眼睛的那股劲儿我也见到过,上师慈悲的时候我也看到过,上师非常贪心的样子我也见到过,上师所有的方方面面我都有了了解。

  我通过对上师不断的了解,使我的心越来越广大了,我并没有因此觉得上师不好,因为我了解他的本质,正是因为他们很坦诚地表现出这些,我看了以后,反而理解了这是他的一种大悲,可是我没有证悟,这只是一种过程。后来在闭关的时候,这一切都全部在我的脑子里翻腾,我没有办法把握自己,非常紊乱。最终,上师告诉我他所说的一切都是真实的时候,我突然间相信上师了,正是因为我相信了,我看到了所有的人都看不到的境界。那是一切求法的人都非常想往的一个最终的目标,那个可能称为究竟大乐,或者是可以称为乐空,或者是称为自性,但是用现在时髦的说法应该是宇宙的实相。

  那个时候,我觉得非常感动,我很信任我的上师,从那个时候起,真的就像《祈祷颂》上所说的那个样子:“所作悉见善妙大虔敬,愿师加持无余入我心!”这就是这个样子,上师哪怕是骂人,我听了都很高兴,我觉得这就是对他的调伏,上师如果想打人的话,我觉得这就是给他消灭罪业,我的心中就自然地产生了这种信任,从那一刻开始,我对所有的人讲,别人的信心再好也许都不如我对上师的信心好,也许我没有想起上师就哭,也许我没有想起上师就顶礼,但是我的心中,上师和我的自性是等同的,没有比这个信心更加完美的。

  所以今年四月,我去年龙寺的时候,上师也说到了:“有些藏族人也在说你这个说你那个,不要紧,我相信你,咱们彼此之间要互相信任。”我说:“上师!虚空可分割否?”上师说:“从本以来了无分别!”“我心亦复如是,我已经知道上师与我自性平等。我见到上师像见到自己的自性一样,岂有尔我之分?他们这样分别,就像是把虚空的东边和西边来分一样,虚空本身就是一个假立,又岂可分离?!”上师笑道:“嗯,此言甚善!”佛母也说:“你能这样说,能真正这样作,那是让我们最高兴的,比拿上千个黄金璎珞供养我们还令我们欢喜!”我说:“上师,你们可以放心了,如今弟子已得无诤三昧,于一切分别之中已然无争,诽谤我的人和赞叹我的人同时会得到一样的利益。”上师说:“嗯,看来我可以放心了。”

  所以我是这样对上师有信任的,就是这样的信任,才产生了这样的把握。

  那是一种很美的感觉,但我不好说,说不出来。

  那你就笨嘴拙唇的给我说一说吧!

  嗯……说不出来……就那种感觉,特别好。当时,在刹那之间,没有那么多的话,当然它的内容能告诉自己这是真的,当时的感觉是真实的,没有反应的,当时,我的目光落在上师给我的一个小纸条上,就在这一瞬间,每一个字都好像是一个甚深的口诀,都像大圆满的利刃一样,刺穿我分别的心,让我心中的恶念、分别、习气、无明都像流出来的血液,一滴一滴的坠落,让我看得清清楚楚……我发现我的眼睛湿润了……那当然不是伤心的……那真是一种悲欣交集的感觉,后来在我翻译大圆满教言《心之明点》时,那句话我脱口而出:“初见犹如异域逢母同”,真的像异域与自己的母亲相逢,我所有的分别、希求都泯灭在那一瞬间,就像在阴天,突然冲出了云层之外,好像厚厚的云彩突然在虚空之中消失了,湛蓝的天空,本来的自性,展现在你的面前——这是一个奇迹——几乎不可能的事!没有狂风,没有暴雨,就是这股乌压压的黑云突然消失了……那种消失……真是让你感到鄂然,这是一种不是文字的奇迹,而是出现在你面前的,展示给你的,特别广大,难以言喻,充满了喜悦,一种真实的显现,这就好像一个神奇的传说……但它毕竟是真实的—自性的光明悠然现前,在这当中,我真的没有可说的语言了……洞知一切诸法的自性,我当时觉得自己可能用一切语言给所有的众生讲法,在三界六道中调伏所有的众生……准确地说,我就是佛。这种信心坚固地升起之时,是那么的明了,那么焕然,就像在阴暗的天气里,你突然看到了烈日当空一样,你感觉就是那么地不能拒绝,那种智慧的烈日晒得你真的是体无完肤、皮开肉裂——我不得不把自己完全融入到光明之中,那个时候,是人法两空的一种境界,光明清净、遍知一切,你即知道它的空性,又知道它的幻现,在这当中能够升起一种如如大悲,并且能够升起一种特别欢喜的愉悦的,好像禅定一样的境界,这当中,我真是觉得太殊胜了。

  我没有别的想法,只升起了一念,可能是一种宗教性的习惯吧,即便以四大部洲之王的王冠冠以我顶,我宁愿扔掉王冠,以上师父母的双足庄严我顶!心中就是这样想的,一瞬间想起上师的时候,心中就与自性打成一片,所以,那时候我坚信:“上师就是自性!”我真的非常欢喜,那是不可能忘掉的,那是一种永恒的境界。

  从那时开始,在我的整个轮回中,那就是最后一天了吧,我坚信自己已经告别了轮回。那个时候我才发现,我们从来没有轮回过,站在一个凡夫、作为一个修行人的角度上,我很感谢我的上师,是他很合时宜地给了我这样一种教言,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因为我对他的信任。

  实际上也没什么可以称为教言,就象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我说佛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上师没有任何教言,我所看到的就是这个样子的,心中充满了欢喜,当时的那种‘悲’呢,正像《法华经》所讲的那样,我身上背着摩尼宝一直跑了那么多路,一直把自己当成一个穷光蛋,有一天在废墟堆中摸索,一不小心拿到个摩尼宝,让它放出奇光异彩,从而圆满了一切愿望。我真的很感激,感激指示这摩尼宝在我身上的人—我的上师。喜的是我终于知道了自性是如此的,我相信从此以后,人生会变的非常有意义,因为他不仅是人生了,而是法性的一种游戏、一种庄严!所以说,信任上师是一切佛法的启蒙,一切智慧的源泉,我坚信它!

  后来,我要求见到上师。一天,在夜半的时候,我来到上师屋里。是那样一种感觉—那么坦然,我已经知道了无修之修,实际上从没有必要把自己刻苦地放在外表的仪式上,如果大家能够努力地把自己的心放在对上师的了解上,这将是最有意义的事情,因为这是成就的本质,唯一的本质,也只有它才是真实,唯一的真实。

  相信自己的上师,那真是一种没法表达的境界,无以言语、无以言语的殊胜。

  这种境界如果用行为表达的话,就像两个莫逆之交,阔别多年,忽然相逢,彼此无言,互相打一拳的感觉。这是一种心灵的震撼,又像是没有离开过,又像是阔别多年,你得到了,又从来没得到过,你回顾过去以为失去了,实际上你从来没有失去过,让你感觉到是这个样子—最善妙的—既没有‘好’的也没有‘坏’的,这一切就是这么奇妙,这种奇妙的境界在佛经里称之为普贤。

  即便我现在生命终结,只要让很多人如实地知道我所走过的路,我相信对大家是很有利益的。我是从这中间走来的,我经历了那么神奇的境界,看到了佛法的真义—无为。所以在那种境界出现时,我每天哪怕是睡觉都呼吸在大圆满之中。

  有人说:“谁知道是见性呢,还是怎么回事呢?”实际上,能见性的这个,就是你的自性,如果更有见性之人的话,那又是一种分别了,所以见性这个词也不够确切。语言好像显得苍白。

  那就是说你迷乱过了,其实本来没有迷乱,所以不存在着开悟,所以根本表达不出来,所以你如果多加上几层签别,就好像在梦幻意义上的开悟,(……)也没有意义,反正是说那个样子,显得好像是你忘了,但实际上本来没有忘过。嗨!语言没用!

  因为语言没有多大的用,所以我觉得人们还是要去了解自己的上师,从他所有的行为上去了解他,要让自己全身心地契入对上师的信任当中,在这样的一个时候,一定能够见到那种言语道断的境界。

  我真的是很荣幸!遇到了一个真正的上师。遇到了一个真正有缘的上师,遇到了一个真正能让我升起信心的上师,遇到我可以完全和他融成一味的上师,这是我永远的幸福,已经是一个终结了,我相信不会再有大的震撼,过去的时候,我对密法,或者对上师也会有些似乎有点儿牵强的感觉,“你不是佛,非得让我相信你是佛—别扭!就是不信!佛陀万德庄严,一音宣说,众音皆知,但是现在,我看到的上师不是这个样子!”但是自从那一天、那一刻,我就对他一见钟情,忘不了了,好像是已经爱得狂乱了的人,在那种境界上,尽管我最信任的人永远是释迦牟尼佛,但是现在,即便满虚空全部都是释迦牟尼佛,对我说:“你的上师在骗你!”我也只是笑笑而已。不管是上师还是释迦牟尼佛,都是一种自性幻化出现的,没有佛,没有上师,也没有语言,一种究竟平等的境界,所以不需要言说,我不需要解释它,没有对错—这是我的信心。唉,太好了,如果演一种特技的话,就是脑门上突然多了一个月轮,头顶上多了个光环。

  那个境界太好了,我很想让所有的人都了解这个境界并且完全地与之融成一味。

大彻大悟的人


    大彻大悟的人就是一位彻底的平凡的人,正是因为平凡,才使其成为一位神秘莫测的人。平凡的人抛弃了所有不平凡的抱负,完全满足于现状,享受现有的生活,他没有什么想达成,做任何事都没有动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于平凡的人来讲,都是一种享受,他直接进入生活,面对生活,不加分别地生活,他不想知道何谓生活,只会去经验生活,让生活来充满他,他完全和生活同一体。

* 圣人就象太阳一样,不会在意人们对她是好是坏,有人说她好,必然也会有人骂她坏,有人需要她,也有人不需要她,然而圣人并不会因人们的谴责与赞叹而改变自己的行规。

* “一真法界”:得道的人可以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入一法中解众多法,众多法中解一法,法法相融,参而不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起必一切起,一落必一切落,万事万物皆是佛,皆是法,平等无二。

* 没有众生就没有明师,明师的功德是以众生为基地培养起来的,众生是土壤,明师是大树,是大树需要土壤,而不是土壤需要大树,大树的叶子和果子,最后又落在土壤上,众生的福报是以供养明师而来的。

* 成道的人融入了整体之中,“我执“的空间消失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处在整体之中,他没有得的感觉,也没有失的感觉,生死的空间早已不复存在了,他虽说是活在当下,可是连当下的概念也不存在,他也会努力,也会发火,也会骂人,但这些都又不存在他里面。

* 开悟的明师不追求任何东西,也不会畏惧任何东西,所做的一切都是随缘。她没有朋友,也没有敌人。她的眼中没有好,也没有坏,她是一个善恶不分,男女不分,天堂与地狱不分,生与死不分的圣人。在她的眼里没有一个众生,个个都是佛。超越自我的人,进入道里面的人,哪里还会有善恶美丑好歹之分呢?她证得了无分别智,她不讲信用,她不会再造业障,也不会再消业障,她所做的一切,既合人道,也合天道。

* 对于悟道人而言,爱和恨的心都已消失,他不爱某人,也不恨某人。然而你若来到他跟前却能感受到一种深深的爱散发着,那是一种单纯的品质在散发,你想他是什么,他就是什么,依你的根基而感受,而起反应,悟道者的心中始终是种单纯的存在,对他恨不值得,对他爱更不值得,但是你若想要爱,那么他就是全部的爱的化身。

* 成道以后的身体还是和以前一样的形象存在,而内在的存在已彻底变了,我还是我,又不是以前的我,过去的我死了,又生出一个新的我--无量劫以前就有的我--现在重新出现。因为现在的我(头脑)死了,无量劫以前的我不得不出现。

* 不要认为修行人修到最后象个木头样,什么也不知,在修行的某个阶段固然象个木头,由于头脑不再向外追逐,这股力量返回来逐渐进入了内在的核心,完了这个过程后,所有的力量,所有的技巧都变成了觉知,天空中飞只小鸟,犹如在你的心头飞过,别人在地上行走,犹如踩在你的心头。当然这种境界里是种难受的境界,你太敏感了,你太容易受到影响了。从另一面讲,此时的佛菩萨、天堂地狱都和你在一起,和你同一体,你已到了家,再也没有任何事让你可做的了,你的整个旅程已完成,你的整个结果就是一个觉知,时时刻刻地觉知,梦和非梦都成了觉知,过去的一切,在你觉知的状态下都连接上了,都记忆上了。所有的方法都是一个提醒,提醒你内在的觉知,变成了觉知后,也就不需要方法了,过去的方法只能对后来者有用。 
    明师什么也不会做,只会叫醒你的睡眠,然而由于你头脑的习惯势力,明师把你叫醒后,你还不愿起床,仍然赖在床上,顷刻间又开始做你的梦。什么时候头脑被明师打死了,觉知才会立即稳固,它不需要时间,瞬间的工夫就可完成,也许努力十年就是为了那一瞬间,明师只是掌握了如何切断你的头脑,而能让你立即与内在的觉知连接上,让你变成觉知,错过了这个瞬间,也许一年,十年,好几世才会出现下一个瞬间,一旦达成一次瞬间,你将变成永恒的觉知,瞬间足以铸永恒。

* 人类的痛苦几乎大半都是来自于比较,自己和周围的人事物比较,倘若能够进入内在使灵性开花,那么也就不会和外面的事物比较了。诸佛菩萨能够深入禅定,她喜悦,她宁静,她满足,她博爱,就是因为她内在的花开放了。

* 大开悟的明师所说的每一句话无不是教理,所说的所行的都是代表如来佛,供养明师就是供养三世诸佛,轻慢明师也即轻慢三世诸佛,明师是与三世诸佛心相通。

* 得道的人不需要借助外界的任何事物,自己的内在也一样活得很充实,他不仅能和自己为伴,也能和万物为伴,他外在看上去是孤独的,而内在实是与万物同一体,他没有任何欲望,他从不显示自己,他能承受别人给他的是是非非,他从不认为自己很重要,他从不努力奋斗,他看上去象个傻瓜蛋,象个无用的人,象个软骨头,他没有原则,没有立场,你跟他合作一定会气死你,他只能做圣人,这个圣人的头衔还是别人给他的雅称,实际上他什么都不是,千万别把他划分成是属于某一类型,否则你会失望。

* 佛菩萨无所不在,没有来去之说,只是众生没有摆好自己的“频道”,接收不到,所以不能和佛菩萨沟通,悟道明师正是懂得了架设频道的技巧,虽然众生皆有佛性,若不因明师的指导,终究不会悟道,一旦学会了频道的密码和技巧,即刻和佛菩萨沟通。

* 开悟的人若没有感情,又如何了解众生的感情呢?又如何帮助众生呢?生在人间就有人的特性,但又超出人的特性之上,犹如水中的莲花,生在水中,但又超出水面。  * 明师总是最难当的。来到明师面前的每一位信徒都抱有一种成见,“我心中的明师肯定是这样这样,只有这样才是我心中的明师,否则就不是明师”。来者都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想象在塑造明师,没有给明师一点自由,本来是向明师学习,反而成了教导明师。如果你来到明师面前,不放弃以前所有的成见,那么你什么也不会学习到,你能把自己交付给明师多少,那么你便能从明师那里得到多少,交付并不意味着你交给明师什么东西,而是要对明师信任和敞开,惟有你所有的成见空掉后,明师的力量才能进去。 来到明师面前就是要学会死亡,把过去所有的思想概念全部死掉,明师所能教你的,也就是教你如何把头脑死掉,惟有这个复杂的头脑死掉后,那个一尘未染过的亮晶晶的本来面目才会出现,否则就被你复杂的头脑给掩盖住了。由于我们轮回太多世,头脑里面的习气太多,把那个亮晶晶的东西给掩盖住了,那个亮晶晶的东西纵然掩盖得很深,但它始终不会变质,一旦把过去的概念抛弃,接受当下,本来面目也就出现了。

* 怀疑别人,就是在搜索别人的垃圾,信任别人是在给别人套枷锁。对于一个得道的人来讲,早已超越这二分性,既不怀疑,也不信任,而是实话实说,以真实的面目在表达一件事,惟有模糊的头脑才会留在二分性上,怀疑和信任,罪过和功德,成功和失败……超越的头脑就是一个清晰透明的头脑--也即无分别的头脑--透明的镜子。万事万物在镜子面前都是还给他本来面目,凡是所能够发生的,也该发生,发生归发生,不应该以头脑来给发生套上某种概念--是与非,善与恶。发生的事情既不能分辨也不能判定,依它本然的样子接受它,它有自己的属性,人为的就失去了自然的美。之所以给它套上某种概念,那是因为你有动机,有目的。面对脚下的泥土,谁会说它是好是坏呢?因为我们对它没有动机和目的。概念是人类欲望的投射,把欲望投射到事物身上,它也就变味了,分类了。记住,圣人是一面镜子,它没有分别,没有目的,没有欲望投射,所以在圣人面前永远能保持本来面目。

* 一位开悟的明师犹如一朵鲜花,也是有时间限制的,百年之内也会往生,然而他的加持力--也即能量场,三界以内的明师的能量场百年之内就消散了,超越三界的明师的能量场千年之内还不会消散,还有加持力。

* 上师只是一个手指,你顺着手指的方向可以看见明月,但你千万别模仿上师,只需相信上师就能达到你自己的目标。模仿上师则会忘记自己内在的佛性,上层技艺不是通过模仿可以得到的,只有肤浅的表象可以模仿到,而内在灵性惟有完全成为自己以后才会开花。模仿则意味着是把自己划分为七零八散,不模仿上师,并非不相信上师。 
    实际上每一个开悟的人都是一个不同的方法,没有两个开悟的人是采用同一个方法,在起步的时候芸芸众生可以采用同一个方法,越往内在深入越产生分歧,越有自己独特的方法,进入内在的核心点里以后,又是同一个方法--没有方法。
    前几步可以有方法给你修,最后的那一步则是无法为法,无门为门。 
    有方法--没方法--又有方法--又没方法。上师的思想只有一个思想--他达成的,也希望你达成。而他使用的手法则是千奇百怪,不要认为上师奇怪,因为你开悟的因缘适合这个奇怪的方法。只有在你觉得奇怪的情况下,这个奇怪的方法才有效用,明白时,也即你开悟时,也即奇怪不奇怪时,也即无法时。 
 * 爱明师就是爱道,明师就是道的化身,明师虽然是有肉身存在,但他们的振动韵律是和道一样的,接近他,自己内在的振动也会变。为什么那么多妖精都想吃唐僧的肉是有道理的。明师的一根头发,乃至所用过的一切,都是有同明师一样的振动力。如果你的敏锐很强,靠近明师完全可以感受到他的振动力穿透了你,你也会和明师具有同样的振动力。 
    成道的力量如疾病一样具有传染性,感冒会传染,肝炎会传染,成道的力量同样会传染。 
    明师成了海洋,什么都不需要,什么都能容纳,物质的、灵性的都能给,你敞开多少就能接收到多少,即便你不打开窗户,阳光也能照耀你的房屋,春风仍然经过你的窗前。 
    母亲只能给你物质,不能给灵性,母亲给你身体健康,明师给你灵性成长,母亲给的是大树,明师给的是花果,见明师一眼就能使你沉睡已久的灵性苏醒,经明师灌顶后,过去世的业障永远消失,当下解脱。再造的新业由自己承担。

* 是是非非无定论,也不能定论。人类往往总是受先入为主的概念去评价一切,如果是先学了佛教,便无法接受基督教的思想,反之又无法接受佛教的思想,甚至互相攻击对方为歪理邪说,每一种宗教都有自己特定的定义和固定的概念,凡是不符合自己的都视为外道。门户之见,约定俗成决定了彼此格格不入。 
    对于一个大彻大悟的人来讲,根本不存在正邪之分,一切言论皆是方便而说,无非都是使众生进入内在的核心。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没有文字)?如果说明师狂妄自大的话,那么今天的明师哪一个也没大过释佛,耶稣。悉达多一出生,便口出狂言:“天上天下惟我独尊。”耶稣也说:“我和天父是同一体,我就是真理,我就是道路。” 
    明师并非是自大,而是实话实说,真理就是真理,真理是不能用谦虚和自大来衡量的,真理必须依它本然的样子被表达出来,必须依它本然的样子存在。 
    对于一个常人来讲,谦虚和自大是同一种心态,都是“我执”的表现,是同一种能量的正负极。小智慧的人善搞阴谋,大智慧的人善搞阳谋,开悟的圣人总是依它本然的样子出现。阴谋阳谋与谦虚自大是同一种性质,皆是“我执”的再现,当我执消失的时候,明师所说的一切都是在陈述一个事实,既不是自大,也不是谦虚,而是把那个东西原原本本地表述出来,佛陀与耶稣都是实话实说。 
禅悟成功:从性格看命运

一、禅悟成功
  有一高僧,弟子问其成功原因,答曰:“吃饭、睡觉”。弟子思索多日不解其意,又问师傅:“吃饭、睡觉怎么可以成功?”答曰:“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弟子这才省悟。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该干什么的时候就干什么,干什么都必须一心一意。专心致志,是成功秘诀之一。
  有一个小和尚,去向一高僧求教时,自己先谈了一番高论。老和尚一边静听,一边倒茶。茶杯满了,老和尚仍往里倒,直到茶水溢漫到茶几上,小和尚急了,说:杯都满了,怎么还往里倒茶呢?老和尚呵呵笑道:是么?满了就倒不进去了?小和尚当下便悟。禅道讲求开放和博大,不能满足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成果,“空”,才能装进新东西。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与时俱进,研究新事物,吸取新知识,开辟新途径,才能有所作为。这是成功秘诀之二。
  有一位修禅者在山上不避风雨地打坐,一位禅师便在他旁边哗哗地磨砖。修禅者被噪得烦躁不安,问他:“磨砖做什么?”禅师说:“磨砖做镜。”修禅者又问:“磨砖能做镜吗?”禅师问:“磨砖不能做镜,枯坐便能成佛吗?”修禅者一听,悟了,打起包裹走人,云游天下,请教名师去了。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成果。一个人不能禁锢自己,要到实际中去学习社会,学习他人,实事求是地去充实自己,这是成功秘诀之三。
  一些禅道颇深的人都极欣赏这句禅语:“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此禅的禅智功夫人说:“未参禅时见山是山,既参禅后,见山还是山,可悟禅之后,见山又是山。”做任何事情重在过程,有了科学合理的过程,才会有理想的结果。要真心地细致地去“见山”“见水”,要见到山高水长,见到山的雄传和水的柔美,见到山不转水转,见到山水的共生共荣。真见才有创见,有创见才有创造,创造即是成功。这是成功秘诀之四。
  禅道禅智也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禅道可悟,禅道需悟,各人各有其悟。对于禅道,有心悟得之,使之活跃于每个人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大大的有益。
二、从性格,看命运
  什么是理想的性格?理想的性格就是无性格,它的实质不可名状,正像含盐的水虽咸却没有苦涩,虽淡却非索然无味,具有这一性格特征的人望之伊然,接触起来却和蔼可亲,但正是在这和蔼可亲中,他却包容着一股强大的威力。因此,这类人不怒而威,勇猛却不凶残,仁慈而不手软。他的基本性格特征是中正平和,表面看上去似乎总是那么平淡,毫无个性可言,但做起事来,他的性格又变化万端。从这一点上看,这类性格的人确实像水。
  水是温柔的,她透明、无色又无味。溪水潺潺,此时,她给人的是欢快愉悦。水从屋檐一滴一滴落下,时断时续,绵绵不绝,这时,她给人的是一种滴水穿石的坚韧。长江滚滚东逝,惊涛拍岸,这时,她给人的是一种撼天动地的力量;苍茫大海,乌云蔽日,此刻,她让人感觉到无边的恐惧。
  水何以能如此呢?因为她有柔的性格、忍的性格、变的性格。柔赋予了她包容一切的胸怀;忍赋予了她积蓄力量的耐心;变赋予了她抓住机会通达大海的手段。 
  古语云上善若水,其实理想性格像水。
  具备了这一性格的人,身陷逆境需忍让之时,他的性格表现得忍性十足;机会出现,需要决断之时,他的性格又表现出毫不犹豫的果断。该仁慈之时,她总是慈眉善目;该勇猛时,他又势如猛虎下山。紧要关头,他心细如发,任何微小的变化皆能发现;开拓之时,他又豪气勃发,再大的局面他也能把握。这类性格的人,他们既豪迈果敢而又不拘小节,细腻丰富而又善解人意...... 禅悟的认识论意义作者:楼宇烈  时间:2009-8-24 

    佛教以悟为修行的根本目的,所谓"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坛经》)[1],充分道出了悟的重要性。悟,指生起真智,扫却迷妄,断除烦恼,证得佛法的真理。其中,包含了两方面的意义,从开悟方面讲,是指能证的智慧,如菩提(bodhi)等;而从证悟方面讲,是指所证的真理,如涅槃(nirvāna)等。通常则是合两者而言悟。

    禅宗言顿悟,也包含开悟与证悟两个方面,前者谓"顿悟菩提","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后者谓以此"般若之智","各自观心,令自本性顿悟",即"识心见性,自成佛道"(同上)。禅宗六祖慧能反复强调,"世人性本自净","自性能含万法",所以,他的得法偈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同时,慧能又强调"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因此,所谓悟即在于:"见自性自净,自修自作,自性法身,自行佛行,自作自成佛道。"或者说:"自性心地以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性。若识本性,即是解脱。"若以一言赅之,则禅宗顿悟的根本精神可归结为:"本性自悟"或"自性自度"[2]。

    这种本性"自悟"、"自度"的禅悟,强调的是个人的体验和自我的直接把握。换句话说,别人的体验不能代替你的悟,自我的体验无法以概念推理来获得。在禅宗的《灯录》中,许多禅师得悟的故事,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

    如,唐末香严智闲禅师,先事百丈怀海,聪明灵利,问一答十,问十答百。百丈死后,他去大师兄沩山灵祐禅师处参禅,灵祐问了他一个问题:"请你说一说生死的根本,父母未生你时是怎么会事?"谁知道这位原先问一答十,问十答百的聪明禅师,竟被问住了,而且遍查平时读过的书,也找不到可回答的话。于是,他反复要求灵祐为他说破。然而,灵祐对他说,如果我告诉了你,你将来是会骂我的。再说"我说的是我的,终不干汝事"。后来,有一天香严智闲在田里除草时,随手把一片碎瓦扔到田边的竹子上,这时碎瓦击竹发出的声音,忽然使他有所醒悟。因此,他十分感激灵祐,说:当时他如果为我说破的话,那里还会有今天的醒悟[3]!又如,南宋著名禅僧大慧宗杲的弟子开善道谦,参禅二十年,没有个悟入处。一次,宗杲派他出远门去送信,他怕耽误了参悟,很不愿意前去。这时,他的一位朋友宗元说,我陪你一起去。他于是不得已而上了路。一路上,他哭着对宗元说:我一生参禅,至今一点收获也没有,现在又要长途奔波,到什么时候才能入门啊!这时宗元对他说:你现在暂且把从各方参来的,自己体会到的,包括宗杲给你讲的都放在一边。旅途中凡是我可以替你的事,我全部替你去做。只有五件事我替你不得,必需你自己去做。那就是:你身上寒冷,我不能替你穿衣;你腹中饥渴,我不能替你吃喝;再有,拉屎、撒尿、驮着自己的身体走路,我也无法替你。道谦听完宗元的话后,忽然大悟,不觉手舞足蹈起来[4]。这两则故事均说明,任何别人的悟都不能代替自己的悟,只有靠自己去亲身体验一番,才可能获得真正的悟。

    有一则故事讲,唐代禅师龙潭崇信有一天对他的老师天皇道悟说:自从我到了老师您这里,还没有得到过您关于禅悟要旨的指点呢!道悟回答说:那里话,自从你到了我这里,我无时无刻不在向你指点禅悟要旨!崇信不明白地问道:您在那里指点了?道悟说:你端茶来,我接了;你送饭来,我受了;你行礼时,我也回礼了。我那一处不在向你指点禅悟要旨!崇信听后,想了很久也没有领会过来。此时,道悟又说道:如果要把握禅悟要旨,那就应该当下直接把握,若是用心去细细推敲,就完全错了。崇信于此得到解悟[5]。这是比较明确地点明,禅悟不能用推理,而只能直接把握的一例。在禅宗《灯录》中,人们随处可以看到各种各样希奇古怪的问答,而禅师们则都是在这种看来违背常识、不合逻辑的希奇古怪的问答中获得解悟。这些不胜枚举的例子,集中起来说明一点,即禅悟不是理智合逻辑推理的结果,而是内心直接把握的自我体验。

    正是由于禅悟的这种特性,长期以来禅悟被视作一种非理性或反理性的神秘主义(佛教中人则有自许为超理性者),而为哲学上的理性主义者和唯物主义反映论者所否定。无可否认,禅悟作为佛教禅宗的一种解脱理论和方法,必然地包含有浓厚的宗教性体验和某种神秘主义的东西。但是,随着本世纪以来,人们对于人类自身精神(心理)分析的深化,以及对于禅宗理论和方法了解的增加,许多学者注意到,在禅宗关于禅悟的理论和方法中,相当充分地揭示出了那些无法用理智分析或逻辑推理给以圆满解答的人类精神(心理)活动,如潜伏在每个人意识深处的,那些突然迸发出来的,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随意的自由联想。同时,禅悟在充分调动和发挥这种自由联想的意识的作用,来求得对天地万物和人生自我的忽然贯通,彻底了悟时,运用了各种各样不合常理的奇怪方法,其中也包含了不少有意义的心理分析和认识方法。因此,人们应当有可能透过禅悟的宗教体验和神秘主义,去把握其中那些有意义的心理分析和认识方法。这里须要声明一下,我以上的叙述绝没有否定佛教禅宗信仰者在禅悟中获得的宗教体验方面的喜悦心情之意,而只是想让那些非佛教禅宗信仰者也能了解禅悟在心理和认识等方面的积极意义。

    由于篇幅的关系,以下仅就禅悟中的主体实践经验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及禅悟中的辩证思惟方法这两方面,作一些简要的介绍。

    禅宗认为,一个人的悟解,大善知识或老师的点拨是需要的,但从根本上来讲,"悟不由师"。因此,禅悟是一种具有强烈主体意识的自我体验,在禅悟过程中,离不开个人主体的实践经验和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所谓主体实践经验,就是强调一个禅者的悟,必须通过亲身的体验去获得,而不是简单地接受或模仿他人的经验和体验。有一则故事讲,俱胝和尚向他的师父天龙和尚参问,天龙和尚向他竖起一个指头,俱胝和尚当下大悟。此后,凡有向他参问的,他都只竖起一个指头,而不说别的。他在晚年总结说:自从悟透了天龙的一指禅,一生都受用不尽。在俱胝和尚处,有一个做杂事的童子,他每次遇到人问事时,也总是竖起一个指头作回答。于是,有人告诉俱胝和尚说,您这里那位童子也参透了佛法,凡有人提问题,他总与和尚您一样竖起一个指头。有一天,俱胝和尚在袖子里藏了一把刀,把该童子叫来问道:听说你也参透了佛法,是吗?童子回答说:是的。俱胝又问:那你给我说说,怎样才是佛?童子竖起一个指头。俱胝乘其不备,挥刀将其手指砍掉。童子痛得大叫而走。俱胝又把他叫回来,还是问他,怎样才是佛?童子又习惯地举起手准备伸指头,但一看手指没有了,于是豁然大悟[6]。随便砍掉人的指头是十分残忍的行为。但这则公案要想借此对俱胝和尚的竖一指与童子的竖一指,作出一种强烈鲜明的对比。前者是在经天龙和尚的指点后,有了自身的深切体验和觉悟,才以竖一指头来解答问学者的各种问题的;后者则完全是形式上的模仿,那个童子根本没有什么自身体验可言。因而只有在被砍去手指后,发现无指可举时,这位童子才从自己这一痛彻心肺的切身体验中得到了觉悟。

    禅悟也只有通过充分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才可能获得。这类事例在禅宗公案中俯拾皆是,相传南宋著名禅师五祖法演,有一天对他的徒弟们说,你们可知道我这里的禅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打个比喻说,有一个贼,他的儿子一天跟他说,您老了以后我怎么来养家呢?我需要学点本领才行啊!贼说,这好办。于是,一天夜里,贼把他儿子带到一有钱人家,撬开柜门,叫他儿子进去偷取衣物。可是当他儿子刚一进去,他就把柜门锁上,并且故意弄出很大的声音,好让主人家听见,而自己则偷偷先溜回家了。这家人听到声音后,立即起床点灯找贼,然找了半天也没找着,以为已逃走了。这时,贼儿子在柜子里正纳闷,心想我老子要干什么?突然,他心生一计,学老鼠咬东西的声音,这家人以为柜子里有老鼠,就打开柜寻找。贼儿子趁此机会,推倒开门者一溜烟地逃走了。这家人一路紧追不舍,此时正路过一口井,贼儿子又心生一计,拣了一块大石头扔下井去。当这家人围着井找他时,他已逃回了家。到家后,贼让他儿子把逃出来的过程讲一遍。贼听完后说,行了,你完全可以独立做事了[7]。这个教儿子做贼的故事,乍看有伤风化。然而,如果人们能得其意而忘其言,去领会其中所寄的精神,那末它正是指示人,只有通过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面对所处的现实环境开动脑筋想法子,才有可能使自己获得解脱。
    禅宗所指的顿悟,并非轻易就能达到,而是需要经过自我的刻苦磨练才能获得的。元代著名禅师中峰明本就说过:如果没有废寝忘食的精神,没有坚持二三十年寒冬酷暑的劳苦,是不可能获得禅悟的[8]。他还引用了一句禅门名言来说明这种自我刻苦磨练的精神:"不是一番寒彻骨,争(怎)得梅花扑鼻香。"(《天目中峰和尚广录》卷五《示海印居士》)禅师们这种为了追求佛教真理而刻苦自我磨练的精神,难道不值得一切追求真理者效法吗?

    禅悟中包含着不少的辩证思维方法。南宋黄龙派禅僧青原惟信有一段叙述他禅悟体会的话,是很值得回味的。他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指他的老师黄龙祖心禅师),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他并且问大家,这三种见解,是相同还是有区别。(《五灯会元》卷十七)在这段话中,禅悟后的"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与参禅前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两种见解肯定是有所不同的,其中经历了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即"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见解。为什么不同?有什么不同?禅师们根据自己的体会可以作出不同的解释。

    如,有的禅师从"万物一体"、"物我一体"的角度来体会,就说,青原惟信参禅前,只是就山见山,就水见水,当他从"万物一体"的观点去看山和水时,那么山就不再是山,水也不再是水了,再当他有了"物我一体"的体验后,领悟到山、水在我之中,我也在山、水之中,这时他又会认识到山是山,水是水了。这种解释,似乎艺术心理体验的味道更浓一些。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我想可以作这样的解释:青原惟信参禅前,只是从一般的现象上来认识山和水,所以"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经过老师指点后,他才明白自己原有认识的肤浅,于是,对以前的认识提出了极大的疑问:我见的山是山吗?我见的水是水吗?[9]所以,此时的青原惟信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等到他真正领悟了佛法后再去看山、水时,虽说"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然此时所见到的再不是山、水的一般现象了,而是它们的"实相"(本质)了。这种通过否定的过程,而达到认识的深化,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

    再有,对这个例子似乎也可以作另一种的体会和解释。比如说,禅认为一切事物原本都是十分平常的,因此,人们也只须用平常心去对待它。可是,要以平常心去对待一切事物谈何容易,一般人的智慧总是把那些本来极平常的事物看得很复杂,结果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当他走过这段曲折的探求之路后,突然发现山和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一切也还是它们平常的本来面目,于是当下落到实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从而悟到"平常心"的意义。"平常心是道",这是禅悟的又一个重要观点。从普通人的"平常心"(有分别心)上升为禅悟的"平常心"(无分别心)同样也是一个通过自我否定过程,而达到一个更高层次认识的一种辩证思维方法。

    禅宗大师们常以"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来教导参禅者,来比喻平常心,来作为参禅的一种修养功夫。在一般人看来,"饥来吃饭,困来即眠"人人都能做到,算什么功夫?当一位和尚以此问题请教大珠慧海禅师时,他断然地告诉这位和尚说,这两者是根本不相同的。他说,一般人吃饭的时候不吃饭,睡觉的时候不睡觉,总是东思西想,要这要那的。这和我不用其心,顺其自然的"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是完全不同的[10]。世界上有许多事物本来是很简单而平常的,可是常常被人为地搞得复杂而神奇。人们要认识表面的平常是比较容易的,要认识事物本来(内在)的平常则殊非易事,禅提倡"平常心是道",在强调按事物的本来面目来认识事物方面,是有积极意义的。

    此外,禅悟最忌执着、认死理。如,南岳怀让参六祖慧能八年后,一日忽然有悟,于是就告诉六祖说:我有个省悟的地方。六祖问道:你所说的省悟是个什么样的?怀让说:要说它象个什么就错了[11]。这是最为典型的反执着的问答。又如,德山缘密圆明禅师(云门文偃法嗣),就明确强调要"但参活句,莫参死句。"(《五灯会元》卷十五)大珠慧海禅师也说:"经有明文,我所说者,义语非文,众生说者,文语非义。得意者越于浮言,悟理者超于文字。法过语言文字,何向数句中求。是以发菩提者,得意而忘言,悟理而遗教,亦犹得鱼忘筌,得兔忘蹄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总之,禅师们认为,任何的执着或参死句,都可能成为一种错用心,即使象追求"悟明见性"、"成佛作祖",或者把"平常心"的"行住坐卧"、"吃粥吃饭"存之于心,那也是会妨碍人的参禅的[12]。

    还有,禅师们对同一个问题常常有许许多多不同的回答,如关于"祖师西来意","佛法大意"等问题,自古以来可能不下百十种答案。这些都是禅师针对当时不同问话对象的认识水平或所处环境的具体情况,作出的随机应答。另一方面,禅师们对同一问题或许多很不相同的问题却又常常给予同一个答案,但禅师们是绝不允许参问者以同一个意思去体会它,而是要根据你自己的疑问去体会它。于是,表面上相同的语言,会有很不相同的体会话解释。马祖道一说过这样一番话,他说:"我有时教伊扬眉瞬目,有时不教伊扬眉瞬目,有时扬眉瞬目者是,有时扬眉瞬目者不是。"(同上卷五)石头希迁的嗣法弟子,药山惟俨禅师就在马祖这番话的启发下得到了契悟。这些地方也都表明,禅悟中有着极大的灵活性的丰富的辩证法,是值得人们去用心探讨的。

      孙思邈,是中国古代著名医药学家,亦是养生的实践家。相传他活到141岁才仙游,百余岁时犹视听不衰,神采甚茂,可谓古之聪明博达长寿者也。
    孙思邈少时日诵千余言,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佛教经典。隋文帝时曾推拒当官。及唐太宗即位,召诣京师,叹其容色甚为年少,故知老先生为有道者,诚可尊重。
    他注有《老子》、《庄子》,撰有《千金要方》、《福禄论》和《摄生真录》等。
    现介绍流传至今的孙思邈养生十三法:
1.发常梳
    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早晚各做10次。
    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经常做这动作,可以明目袪风、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2.目常运
    (1) 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重复3次。
    (2) 搓手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上眼部。
    这动作可以强化眼睛,纠正近视和弱视。
3.齿常叩
    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轻轻松松慢慢做36下。
    这动作可以通上下颚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骹骨退化。
4.漱玉津(玉津即津液、口水。)
    (1) 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转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再做一下。
    (2) 口微微合上,这次舌头不在牙齿外边,而在口腔里,围绕上下颚转动。左转12圈后吞口水,然后再反方向做一次。吞口水时,尽量想象将口水带到下丹田。
    从现代科学角度分析,口水含有大量酵素,能调和荷尔蒙分泌,因此经常做这动作,可以强健肠胃,延年益寿。
5.耳常鼓
    (1) 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然后放手,应该有「扑」的一声。重复做10下。
    (2) 双掌掩耳,将耳朵反折,双手食指压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扑扑」有声。这动作每天临睡前后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6.面常洗
    (1) 搓手36下,暖手以后上下扫面。
    (2) 暖手后双手同时向外圈。
    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脸色红润有光泽,同时不会有皱纹。
7.头常摇
    双手叉腰,闭目,垂下头,缓缓向右扭动,直至恢复原位为一次,共做6次。反方面重复。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头脑灵活,防止颈椎增生。不过,注意要慢慢做,否则会头晕。
8.腰常摆
    身体和双手有韵律地摆动。当身体扭向左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在前的右手轻轻拍打小腹,在后的左手轻轻拍打「命门」穴位。反方向重复。最少做50下,做够100下更好。这动作可以强化肠胃、固肾气、防止消化不良,胃痛、腰痛。
9.腹常揉
    搓手36下,手暖后两手交叉,围绕肚脐顺时针方向揉。当自己的身体是一个时钟。揉的范围由小到大,做36下。这动作可以帮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鼓胀。
10.摄谷道 (即提肛)
    吸气时提肛,即将肛门的肌肉收紧。闭气,维持数秒,直至不能忍受,然后呼气放松。这动作无论何时都可以练习。最好是每天早晚各做20至30下。相传这动作是十全老人乾隆最得意的养生功法。
11.膝常扭 
    双脚并排,膝部紧贴,人微微下蹲,双手按膝,向左右扭动,各做20下。
    这动作可以强化膝头关节,所谓「人老腿先老、肾亏膝先软」。要延年益寿,要由双脚做起。
12.常散步
    挺直胸膛,轻松地散步。最好心无杂念,尽情欣赏沿途景色。民间有个说法,「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虽然有点夸张,不过,散步确实是有益的运动。
13.脚常搓
    (1) 右手擦左脚,左手擦右脚。由脚跟向上至脚趾,再向下擦回脚跟为一下。共做36下。
    (2) 两手大拇指轮流擦脚心涌泉穴,共做100下。
    常做这动作,可以治失眠、降血压、消除头痛。脚底集中了全身器官的反射区。经常搓脚可以强化各器官,对身体有益。
    孙思邈先生善参天地与人质的同一性。在人类疾病与天地灾变面前,他曾说:「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鍼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不仅如此,他对于为人处事的原则也留下了千古的名言:「胆愈大而心愈小,智愈圆而行愈方」。他告诫弟子:「心为之君,君尚恭,故欲小。《诗》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之谓也。胆为之将,以果决为务,故欲大。《诗》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大之谓也。仁者静,地之象,故欲方。《传》曰『不为利回,不为义疚』,方之谓也。智者动,天之象,故欲圆。《易》曰『见机而作,不俟终日』,圆之谓也。」
    当弟子进一步请教养性之要,他回答说:「天有盈虚,人有屯危,不自慎,不能济也。故养性必先知自慎也。慎以畏为本,故士无畏则简仁义,农无畏则堕稼穑,工无畏则慢规矩,商无畏则货不殖,子无畏则忘孝,父无畏则废慈,臣无畏则勋不立,君无畏则乱不治。是以太上畏道,其次畏天,其次畏物,其次畏人,其次畏身。忧于身者不拘于人,畏于己者不制于彼,慎于小者不惧于大,戒于近者不侮于远。知此则人事毕矣。」
    由是可见,孙思邈先生对人体、人事与天理自有透彻的参悟。我们何不从自身和我们的家人开始,一起学习效法?      龙眼枣仁茶:龙眼肉、炒枣仁各10克,芡实12克。上药洗净加适量清水,合煮2次,每次30分钟,取汁代茶饮。可补脾安神、健脑益智,适用于心脾血虚的健忘、心悸、乏力、失眠等。
  核桃苹果茶:核桃仁60克、苹果2个,红糖适量。将苹果洗净,去皮剁碎,与核桃仁一起放入容器中,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煨煮30分钟后,加入红糖稍煮即可,每日二次代茶饮用。可滋补养神、健脑益智,适用于心脾气虚的心慌健忘、夜寐多梦等,尤其适合中青年及老年知识分子思虑伤神者健脑护脑之用。
  香蕉绞股兰茶:香蕉2根,绞股兰30克。将绞股兰洗净晒干,切碎,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2次,每次加盖闷20分钟,合并绞股兰液。将香蕉捣烂如泥,倒入冲泡液中,充分搅拌即可饮用,每日2次。 可提神健脑,适用于中老年脑力劳动者表现疲乏、头昏、记忆力减退、多梦失眠者。
  灵芝益智茶:灵芝20克洗净,晾干,切成饮片,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闷20分钟即可频饮。可益气宁心、益智安神,适用于头昏健忘、心悸疲乏、面色萎黄、容颜憔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