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仪影像放大:[转载]文本解读要学会从微观中“矛盾分析”《小学语文教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1:31:01

文本解读要学会从微观中“矛盾分析”

福建  曾扬明

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产生适宜的教学内容的前提。过去,我们似乎在强调的语义上的解读,如“沉入词语”,“引发一种对语言的敏感”“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这些都属于形而上的东西,实践中很难有形而下的具体操作的方法。如果能分析语义,揭示语词之间的矛盾,就能明白其内在的文字魅力或表达方式,乃至文本结构。

孙绍振教授的文本细读“还原法”,他建议我们文本细读要在微观上作分析,提出了几种可操作的方法,如“情感还原法”“逻辑还原法”“价值还原法”。仔细思考,他实际上进行“微观矛盾分析”,在分析中得出语词表现的魅力,又揭示了已知中的未知。他曾举了一个很意思的例子,在分析唐代诗人贺知章《咏柳》中的绝句“二月春风似剪刀”,这句诗好在哪里?一般老师的解读回答是“用了比喻句,十分巧妙”。这样的回答好像等于没说,因为学生不用老师讲比喻,凭直觉就能感到这个比喻不同凡响。然而,孙老师的分析不是概念化的比喻之说,而是分析其矛盾,他说,这个比喻最大的矛盾就是“春风”和“剪刀”,春风是柔和的,怎么会像剪刀一样锋利?冬天的风才是锋利的呀。分析后这样阐释:二月春风春寒料峭,像刀锋一样的尖利。比喻为何用剪刀,不用菜刀?原来和前面的诗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中的“裁”形成一个词组,形成独特的结构。所以,矛盾分析是一种文解读的好办法,把原生状态和形象之间的差异揭示出来,从而构成矛盾,有了矛盾就可以分析作品了。下面,我就试用“矛盾分析”方法来解读我们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桥》和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三打白骨精》两篇课文。

一般的文本解读,我们更重视的是“沉入词语”去体悟,很少分析其语义的内部规律或矛盾。语词的语义一般有字典语义和文本情境语义。什么是字典语义?字典语义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字典(词典)里面约定俗成的语义,它是准确的、规范的,具有工具性质,而文本语义是作者带着个人的理解或情感使用的语义,往往超出字典或词典里的规范语义,带着个人的感情色彩,体现个性化。因此,我们在文本解读时,可以从字典语义与文本情境语义寻找矛盾。你看《桥》这篇课文,一读到这个课题“桥”就值得细细品味,品味后还要分析,“桥”在字典里的释义为“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显然,课文不像《赵洲桥》《中国石拱桥》等字典意义上的“桥”,而有其它内涵,抓住这个问题,你就会寻找文本情境中的语义。接下来,就得找到与其相关的词句,课文中哪句话体现“桥”的情境语义呢?细读不难发现: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一座山”,一座如此丰厚的山,连着群众的生与死。再看看课题,不就是连着群众生与死的桥吗?此桥,乃生命之桥。你看,此“桥”是作者谈歌遣词的个性化,是超越字典语义的,为表达情感服务的。

除此,还有关键的一处。文中的“揪出”,在词典里的语义是:揭发出;捉拿出来。一般来说是带有贬义色彩的,动作也是不雅的,面对坏人或做错事的人才采取此行为,但这个词偏偏用在高风亮节的老支书身上,从工具性质上来说,这样用词不符合人物身份。然而,在《桥》这篇课文,正是因为“揪出”这一个词语,却蕴含着个人的心灵密码,作为一位村老支书,为何在生命危急时刻,把自己的儿子留下,把机会让给别人。这一点,我们在读完全文时才知道。同样,面对自己的儿子,后面同样有一个描写老支书动作的词语——“推上”,你看,这一“揪”一“推”,面对同一个人(儿子),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这样一分析,看似矛盾,实际上是作者谈歌遣词的艺术,把老支书这个人物形象刻划得淋漓尽致。

另外,《桥》这篇课文,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如果把语言叙述完整,就另一番景象了,如“像泼。像倒。”“村庄惊醒了”,把句子改为“雨下得像泼,如有人在天空中倒下来。”就破坏了整篇作品精练的语言,语义上虽完整,但情感被破坏了。

文学作品何以动人,我们常说是以情动人,如此概念化,难以让人们信服。如果要解读它,少不了分析,这就是我们要提的,面对同样一件事,如果用科学逻辑和情感逻辑去看,就能发现他们的差异,从而找出矛盾。《三打白骨精》是《西游记》小说中经典故事之一,其人物形象塑造独具特色。在解读这篇课文时,一般的老师会在情节叙述和人物刻画方面的高妙、精彩之处入手。白骨精“三变”和悟空“三打”这一主要情节的叙述,情节好在哪里?为何要这样表达?这里面就体现了吴承恩小说创作的艺术。你看:

“悟空打开罐子,从里面跳出几只青蛙、癞蛤蟆、根本没有什么斋饭,唐僧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唐僧喝道:“你为何不听劝说,把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

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下来,坐在地上,不由分说,一口气念了二十遍紧箍咒。

这两三句话,一般人不会有多大注意。按科学逻辑分析,取经途中出现这种情况,唐僧是要考证事实的,轻易责怪、惩罚孙悟空毫无道理,再加上唐僧早就知道孙悟空是火眼睛金的,妖精假扮善人的妖术,在此之前唐僧就逢过多次。但是,在作品中,面对同一个妖精——美貌的村姑,师徒三人(作品中回避了沙僧)出现情感矛盾:你看,悟空认为此人是妖精,唐僧认为她是善良的村妇,猪八戒认为是一个美丽的姑娘,而文中没有写到沙僧的感觉,看不出他的情感,师徒三人都有了情感差距,就产生的矛盾,故事就得以发展,出现“三打白骨精”。如果作品内容换成唐僧相信孙悟空的火眼睛金,猪八戒、沙僧都认为村姑、老妇人、老太爷是妖精妖术所为,明白悟空是为了保护自己,故事还能如此发展吗?所以,如果这样,按科学理性的逻辑看,小说中就出现不了“三打白骨精”的感人故事。这点,老师在分析的时候可作个假设:假设唐僧懂得“山势险峻”的地方必有妖怪,懂得孙悟空的火眼睛金能辨别是非,假设师徒四人的情感内心不出现矛盾,还能出现故事曲折吗?还能体现人物的特点吗?正因为小说创作者的情感逻辑,把唐僧的 “愚”,白骨精的“诡”,孙悟空的“斗”,猪八戒的“贪”表现出来了。小说中人物的情感逻辑也反衬出作者己的创作情感逻辑,呈现给读者的是“文山看似不喜平”。

     以上两种矛盾分析法,不是放之四海皆有理的解读方法,要依作品文体特点而定。除此,还可从其它角度进行矛盾分析,如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之间的矛盾、作品比较中产生的冲突矛盾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