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s office pro安卓版:山西城市系列(廿二):太原之缺失·一流文化下的不入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2:26:10
山西城市系列(廿二):太原之缺失·一流文化下的不入流

(2005-12-03 01:11:39)

给每一幢建筑物一根主心骨

受访对象:原晋,太原市南宫文化广场古玩楼四层博古斋的主人。

太原过2500岁生日的时候,一位高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堪称经典:“太原本来是个有2500年历史的一流文化城市,现在却被打造成一个没有任何内涵的三流现代城市。”无论是传统文化城市,还是现代化城市,让人能够一目了然区分这两个观感 的物象恐怕要数城市的建筑物了。可是,原晋游历过诸多城市之后的判断一针见血:“太原的城市建筑是没有主心骨的。”就上海而言,城市的整体建筑风格就是西化,多年来,海派建筑已经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文化,任何一个置身上海高楼大厦丛林中的人,都会感觉到扑面而来的是这个城市的现代化气息。到了苏州,古典园林式的建筑风格另成一派,不要说房屋等大型建筑,就连公共汽车站、马路两边的霓虹灯都融入传统元素,与整个城市的格调镶嵌得天衣无缝。景德镇虽然乱一点,但城市的性格在建筑物里却表现得淋漓尽致,就连通往高速路沿途的路灯都是瓷器灯。扬州城的个性同样分明,新城一派现代化风貌,老城则传统依然。

原晋说,不管是文化城市,还是现代城市,一个城市就像一个人,需要有自己的性格和特色。太原需要一群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来主持城市的规划设计,需要给每一幢建筑物一根主心骨。

文化空白亟待填补

受访对象:安进,50岁,太原市政协常委,民盟太原市委员会副主委兼秘书长,常年关注太原市教育现状,关注市民人文素质。

在安进看来,太原的知名度之低,比省内的很多地市都有过之而无不及。首先,与大同相比,就差下一大截子。大同数朝为都,历史上著名的儿皇帝石敬塘向统治者贡献“幽云十六州”的典故,甚至让大同(云州)与北京(幽州)齐名。更何况从矿产资源来讲,延绵的矿山让大同素有“煤都”之称;云冈石窟里雄伟的大佛更是直接将大同推向“历史文化名城”的圣坛。其次,与阳泉相比,也“不若也”!阳泉是典型的煤、铁工业城市,鼎盛时,享誉全国,直到现在,许多港台商人来到山西,都会直接把目光投放在阳泉的身上。再次,与运城比,似乎也差些。“武圣”关公就诞生在运城解州,河东地界上的灵气历来为中华各地人民所神往。作为省会城市,这些比较让太原颇为尴尬。按理说,作为省会城市,在“率先发展”的思路下,太原应该在经济上起到带头大哥的表率作用。可是,在民营经济整体腾飞的今天,太原却无处寻觅数得起来叫得响的产品品牌,让300万太原市民汗颜!

安进认为,这些欠缺不是没来由的,归根结蒂,是人们的整体素质差。而素质低下的源头则是教育水平的低下。教育界对太原市的整体教育水平是这样概括的:“幼儿园教育最好,小学较好,初中次之,高中差之,大学最差。”自文化大革命以来,人们的传统道德观念遭到破坏,而先进的思想观念却没有建立起来,在几代人身上,都出现了严重的教育断代问题。

安进说,太原目前在文化方面比较苍白,音乐厅没有,歌剧院没有,很多市民的业余生活就是回家盯着电视看连续剧。然而,文化传播与人的素质又是相辅相成的。曾经也有芭蕾舞剧团来到太原,可是,偌大的剧场里空落落地坐不了几个人,大部分还打着呼噜睡着了。市民表现出这样的文化欣赏能力,哪一个芭蕾舞团还敢来?哪一个靠文化吃饭的商人敢来太原冒这样的风险?反过来说,没有文化传播者的到来,市民的人文素质的提高谈何容易。

把太原的方言街巷记录下来

受访对象:马晓东,太原人,55岁,太原师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研究人员,政区地理研究专家,熟知太原的历史沿革。

作为一个历史地理研究专家,马晓东认为,一个地方民风民俗的形成与三个因素密切相关:自然地理环境、居民构成以及政治环境。而自然环境又起着决定作用。太原盆地四周高、中间凹,北有系舟山上的石岭关与忻定盆地分割,南有灵石口上的冷泉关与晋南分割,东有娘子关与晋东割裂,西有金锁关与离石割裂,四面关口将太原阻隔成一个独立而封闭的区域。自古以来,太原人口流动少,与外界鲜有交流,因此造就了保守的民风。

马晓东说,历史地看,特殊的地理环境为太原多次躲避战乱创造了条件。由于居民与外界交流较少,太原城保留了很多特有的传统民风民俗。文化方面表现比较突出的就是,太原的方言得到了完美的传承和保留。马晓东告诉记者,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方言大都可以分为上古音、中古音和近古音。太原方言则把唐代以来形成的中古音保存的非常完整。如今,用普通话念唐诗也许会觉得不怎么押韵,但用太原话念却朗朗上口。比如柳宗元的《江雪》、宋江的《满江红》、苏东坡的《大江东去》等,用太原方言读来颇有感觉。

太原城的封闭把战乱、灾祸挡在外界的同时,也无法将开放、民主、科学的东西吸纳进来。《阳曲县志》在将太原古朴的民风记录下来的同时,也看到了此地民风的不足。在评价太原人的风俗习惯时曾用到这样四个词:“朴陋不华”、“俗颇执悍”、“轻生嗜利”、“寡爱少耻”。尽管这些词有些尖酸刻薄,但自古太原地瘠民贫,是不争的事实。有人笑话太原人钻营蝇头小利,比如,明明自家的房屋占地就那么多,非要在院墙外盖一个小煤池占用公家的地盘。家家如此,以求个心理平衡。

从个人感情的角度出发,马晓东对于太原有着与身俱来的亲近和眷恋。由于对历史地理浓厚的兴趣,马晓东对太原的古街巷有其独到的研究。自宋以下,太原城城区规划的变迁,每一条消失的、正在消失的、或没有消失的古街巷的命运轮回,马晓东都了如指掌。出于一个历史地理研究者的社会责任,他一直有想法出一本书把太原的古街巷变迁记录下来。然而,找到出版社后,出版商一句话噎住了他:“这种书出了没人买,没什么经济效益。”这个想法只好搁浅。

最近,马晓东在帮美国人干活。美国的文化界希望研究中国的古代政区地理,编写《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于是,哈佛大学找到了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山西这一部分转由马晓东和另一位专家撰写。

马晓东无限感慨:连外国人对我们的好东西都这么感兴趣,我们却弃之如敝屣。

让绿色“撒”点野

太原的绿化比以前好多了,可是在老太原的感受里,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记者采访了太原大学园林设计系的田老师,他说,城市园林建设中一味追求大草坪、大广场,追求色调统一变化,气势是有了,但亲近的感觉却找不到了。田老师是老太原,他说他小的时候,太原的街头常会有一些夹杂着青苔、狗尾巴草、牵牛花、地雷花、野苋菜、常春藤的绿色角落,角落里还能躲藏着蚯蚓、蛐蛐之类的小虫子,经常让小孩子在城市里也能感受到一些“野”趣。但是现在这种绿色角落在城市的主干道上已经很难觅到了,代替它们的是修剪的整齐划一的绿篱,虽然有的还用不同树种拼出各种颜色图案,好看,但是无法让人亲近。田老师说,对于城市园林设计师来说,如果作品让人无法感受到自然与人的亲近,那就不能算一个好的设计。

北京许多沿河建的小公园就保持了其生态原貌,只加一个小亭子,铺一条小径,就显出三分野趣七分古朴,让人十分留恋。

我们现在城市的园林设计大多是摹仿西方城市的园林设计理念,但在西方,很多城市还保留着历史的原貌,雕塑式的建筑低矮开阔,建筑与园林融为一体,共同构建出城市的文化底蕴。但在太原,乃至中国的很多城市就不一样了,城市建设速度飞快,高楼与绿地之间根本就没做到有机融合,所以看着总让人觉得别扭。而且,草坪式的绿化费用昂贵,根据2004年国家绿化工程消耗量定额,每亩草坪每年的维护费用(包括修剪、除杂、杀虫)就在3-10万元左右,消耗水65吨。而且,由于城市绿化中树种、草种的单一化,很容易遭受病虫害的攻击,喷洒杀虫剂是绿化单位每季必备的工作,然而这在无形中又增加了对环境的污染。从净化空气保护环境来说,立体绿化的净化功能是平面的绿化四到五倍,所以对我们太原这样一个污染严重的城市来说,应该多建、多保留立体的绿色绿化带,选择树种草种时,本着经济、好活的原则,也是多用本地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