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6拍照设置在哪里:食品安全 应 被 视 为 社会基础秩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8:45:14
食品安全应被视为社会基础秩序
2011年03月26日     来源: 长江日报


近日有两条关于食品安全的新闻,显示国家对此问题的高度关切。一条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启动食品安全执法检查,督促政府落实好食品安全法的各项规定。另一条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将修订《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提高食品安全应急能力,并将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涉嫌犯罪的严禁以罚代刑。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怎么关注和强调都不过分。近些年食品安全领域问题频出,有一些曾令举国震惊,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无论是现实情形,还是民众感受,食品安全状况难以令人满意,这是一个基本判断。
食品不安全不仅体现在生产与流通环节,还指向原料、环境等源头领域,可以说食品链的各个环节几乎都有问题。问题有时以具体事件被暴露出来,更多的不安全因素则潜伏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觉察,几乎所有涉及吃的,人们恐怕都很难确信它们是绝对安全的。一些时候,问题并非不明显,但又往往被视为习以为常,一路过关,上到餐桌,这正是本次“瘦肉精”事件所揭示的状况。
食品安全是有法可依的,《食品安全法》、《刑法修正案(八)》都从不同方面为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然而现有法律法规的惩罚力度,与食品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不相匹配,远不足以保证食品安全,法律惩罚不够严厉,就容易变成法不责众,震慑效果不够,难以起到惩罚和预防作用。
食品安全问题趋于严峻,有执法的、监管的问题,也有法律本身的问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439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出一项关于食品安全的议案,这是自1983年以来有据可查的联名代表人数最大的单项议案。该项议案中,食品安全问题被放在关系到中国人遗传基因的高度,事关到整个民族的健康,食品不安全被视为国家和民族的最大危害,主张以严刑峻法惩治食品领域的严重犯罪。
这项议案表达的不仅是联名代表的意见,也是民心民意的指向所在。民众对两会其他议案也许有热烈的争议,但对这项议案几乎没有任何异议地表达支持。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上的统一的、巨大的民意诉求,国家立法、司法机关以及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理应加以正视并回应。
食品安全不光是一个领域性问题,食品是人们生存与生活的基本前提,生存安全若不能保证,其他的也就无从谈起。我们看到,历史上不论政治、经济、道德方面的秩序有多么剧烈的波动,人的基本生存所需物都必须要确保安全地供给。其他许多方面的社会失序,往往是暂时的,在一定时间后都可以重建起来,然而正如上述议案所显示的,食品安全的失序是一种基础性的溃败,对一个国家、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有难以估量的影响,甚至可能是“致命”的。
如今,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已经没有疑义,统一社会共识也不再是问题,食品安全应被视为社会基础性秩序加以强力治理,不安全的局面非扭转不可。(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