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5t有光学防抖吗:太和清音知多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8:50:12

“太和清音”知多少?

冰 青

        太和清音,这一全国独一无二的稀有的地方戏剧种,不少人尤其是年轻人对她感到很陌生。为弘扬民族文化,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仅将有关太和清音的历史介绍于后,供赏析参考。

        追踪起源,据思良主编的《阜阳风情-太和卷》所载,唯一有文字记载只有玄坛法师(又称清坛法师)《筝普》的两个序,一为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颖州西乡通镇店庄从善,二为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阜阳县龙王堂秀才张彦之。槐树店(今阜阳市颖州区大田集)的玄坛法师出身于高门府第,曾入仕途,后见官场腐败,弃官归野,削发为僧。因其性喜弦歌,擅长琴筝,出家后朝夕青灯相伴,抓筝弹琴,自娱自乐。因所弹之曲清雅,所吟之调柔和,遂名“清音”。一说清音乃清代八旗子弟自娱自乐之曲。有北京清曲、扬州清曲等。

        因清音由僧人所创、所唱,民众总把它当成和尚之曲、庙堂之乐,不肯学唱。明成化年间一个塾师在玄坛法师所在的寺院听到清音的唱腔与筝琴的旋律,觉得优美动人。他刻苦学习,终于能哼会唱。然后由教会别人。从此清音从寺院传到民间。到清乾隆嘉庆年间(公元1736-1820年)才由阜阳波及颖上、太和、寿县、亳州以及河南沈丘、鹿邑、新蔡汝南一带。

       清音发展到中华民国初期,广泛流传起来,尤以阜阳、太和两地最盛,且由南派(阜阳)北派(太和)两派之分。新中国成立后,南派清音绝了后人,断了“香火”,北派的太和清音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稀有地方剧种之一。清音形成南北两派后,唱家与琴师各有代表人物:南派最好的唱家刘作雨,坠子高手韩让国。北派的唱家较多,数李梓村最好;其次是章雅林,出身清音世家,祖传三代,代代卓群。章雅林的唱腔与众不同,特点讲究抑扬顿挫,起伏跌岩,节奏感强,形成了“章派”风格。章雅林还是清音伴奏的“琵琶大王”,在南北清音班会中所弹奏的琵琶之曲誉为“绝调”。抓筝手孙荫莆对清音有独到的即兴伴奏的技法,细腻深情、扣人心弦。

        1956年,太和成立“太和清音戏组”,李相臣任组长,成员:张添庆、章雅林、章彦臣、章文治、李梓村、贾其修、尚兰馨等。当时最年轻的章文治也已58岁,次年又培训青年清音艺人王景恩、李绍斌等5人。

        1958年,太和县成立清音剧团,懂得音乐的军队转业干部刘维彬任团长。县政府对筹备工作的经费预算、干部配备、教师聘请、学员招收、排演场地、演员宿舍等无不重视,使清音由曲艺形式搬上戏剧舞台。经过演艺人员的不断传承、探索、发展和安徽省黄梅戏剧团领导、导演、创作人员的挖掘、创新,在音乐及其一些唱腔上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使清音唱腔音域宽广,情感充沛,听来婉转柔和,令人清心舒怀。从而使这一剧种成长为全国稀有地方剧种之一,作为清音剧团,全国仅此一家。

        1961年3月,将清音剧团并入县梆剧团,1964年彻底撤销清音剧团建制,清音戏演员依依不舍地走下戏剧舞台,分流到企事业单位谋生。20世纪80-90年代初,县文化馆的高虎与音乐人张瑞林、徐援朝、张仲民等以及清音艺人张洪奎、李映月、谢树英、李绍斌、胡彩玲、王景恩等组成清音活动小组,坚持清音艺术活动,自编、自导、自演了《怀念周总理》等清音剧目,参与省市的文艺调演并获奖,安徽人民广播电台进行录音播放,自此,由于种种原因,他们难以继续坚持和维系清音活动,这些获奖的演出也成了太和清音的“绝唱”。近年来,有关部门虽然有过抢救太和清音的计划、打算,但往往是说说而已,没有真正把这一历史的使命摆上重要工作的日程,甚至是有些束之高阁,可有可无了。

 现在,仅有的几位当年年轻的清音演唱、演奏人员,大都年过花甲,他们怀着对太和清音艺术的酷爱与追求,没有场地就轮流在各自的家庭聚会温习。现在又利用晨练的时间和场所,进行“健身锻炼”式的演唱活动,吸引不少前来锻炼身体的市民。但毕竟是出于完全的个人爱好,在干旱贫瘠的戏剧艺术的土壤中,自发的、艰难地呵护着近乎干瘪的清音艺术的种子。
                                                      (2008年仲秋写于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