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米pro换屏幕:鸟与中国社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02:39:45

                            

鸟与中国社会

 

      诗云,“题彼鹡鸰,载飞载鸣”,“山有扶苏,隰有荷华(荷华,即荷花)”,天上飞鸟翔翔,地上花草簇簇,飞鸟和花草都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飞鸟和花草把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生活装扮得有声有色,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给人以无限美的享受和美的表现空间。

     鸟,飞禽的统称。《说文解字》曰:“鸟,长尾禽总名也”。鸟类出现在一亿五千万年以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无数的遗传和变异,现动物学的鸟纲共分21目,174科,世界上现生的鸟类共有9000多种,约1000亿只。因此,从地球发展史上看,鸟出现的比人类要早;从现实情况看,鸟世界和人的世界一样纷繁,一样博大,一样在变化和发展。鸟是自然生态链上的重要环节,是植物和作物繁殖生长的重要保障。鸟和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鸟和人类相伴相随,互为依靠,并演译了无数动人的传说故事。

我国古代,把很多鸟视为神。一是鸟图腾。《诗经》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视玄鸟(燕子)为商的祖先。鸟图腾在古代一些氏族中很流行,《左传?昭公十七年》:“我高祖少昊(黄帝之子),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伯劳)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分别记述了以五种鸟为图腾的五个部落。二是杜撰了很多鸟神。《格物总论》曰:“凤(凰)神鸟也”,“见则天下安宁”。《山海经》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又曰:“轩辕之丘,鸾自歌凤自舞”。另外把一些鸟视为吉祥物。鹊,吉祥鸟,唐玄宗时,“时人之家闻鹊声,皆以为喜兆,故为灵鹊报喜”。北方把鹊叫喜鹊。

在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以鸟为主题的动人心腑的神话传说,像“精卫填海”,“鸿雁传书”,“七夕喜鹊桥”;也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像“关关睢鸠,在河之洲”;“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

在我国古代的历史文献中,不仅在乐、诗、赋中有大量作品涉及到了鸟类,像2600多年前的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在305首诗中,有38首歌颂了鸟,提到鸟77次,涉及鸟类20多种。《山海经》里涉及鸟类的条目有76条。另外还有很多专著里有大量释鸟的篇幅,像《尔雅》里有释鸟篇79条,《说文解字》里列鸟名40多个,《 本草纲目》里共列出禽鸟77种,《康熙字典》鸟部录字764个。

听鸟、观鸟、捕鸟、养鸟这些活动都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我国养鸟,即笼养鸟的历史非常悠久。养鸟的前提就是将鸟捕获。捕鸟的历史可以说跟人类的进化史是在同一个起点上。由猿到人转变的关键是劳动,而采集、狩猎是最初的劳动方式。狩猎的对象是飞禽走兽,因此,人类是伴随着狩猎开始发展的,狩猎是人类最初的谋生手段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因此,早在我国夏代就有射鸟氏,“掌射鸟祭祀,以弓矢敺乌鸢”。用弓箭或用弹弓射鸟,在我国历史非常悠久,但用弓箭或弹弓射鸟往往致鸟于死地,就象诗里写的,“林间公子挟弹弓,一丸致毙花丛里”。为了用活鸟祭祀,古人就用网捕鸟。《易经》云:“伏西作网罟”。《尔雅》曰:“鸟罟,谓之罗”。《十三经注疏》:“鸟飞,张网以罗之”。罗字的原意就是以网捕鸟,《说文解字》说:罗就是“以丝罟鸟也,从网从维”。“佳”字古文里就是鸟字,繁体的罗字,就是用丝织的网里有一鸟。因此古代有专门用网捕鸟的氏族,即大罗氏。《周礼》曰:“周大罗氏掌鸟兽,其后氏焉”。罗氏“司以网罗鸟”。《诗经》里就有“弋(用带绳子的箭射鸟)凫与雁”、“鸳鸯于飞,毕(一种长柄的小网)之罗(大网)之”。可以说,用弓箭射鸟,用弹弓打鸟,用网捕鸟,这都是人类早期的劳动形式,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也是天子宫廷生活的需要。就普通劳动者来说,随着狩猎的发展,有些猎物一时食用不了,就必然把它暂养起来。久而久之,野禽(像野鸡野鸭)就变成了家禽。而天子宫廷也需要有专人驯养鸟。一是观赏的需要。殷纣王时“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后宫。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飞鸟置其中。”《史记·殷》。秦二世复作阿房宫,“狗马禽兽,当食者多,度不足。”《史记·卷六》。二是祭祀的需要。周王朝的大罗氏用捕获的活鸟献给天子做祭品。周王朝还有专门掌养鸟的官职,《周礼》曰:“掌畜,掌养鸟,而阜蕃教扰之祭祀,共(供)卵鸟,岁时共鸟物,共膳献之鸟”。汉孝文帝时,封禅泰山,“纵远方奇兽蛮禽及白雉诸物”,“皆至泰山祭后土”。《史记?卷二十八》。无论观赏也好,祭祀也好,都需要把活鸟存放喂养或驯化。因此宫廷里有专门驯化鸟兽的官职。颛顼(五帝之一)后裔女华生大费。大费“与禹平水土”,舜帝大加赞赏大费助禹治水之功,“赐其皂游,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 《史记·卷五》,这位大费,也就是后人说的伯益。周朝也有专门掌畜的官职。无论家庭喂养,还是宫廷观赏或祭祀,野生的活鸟都需要一个器具盛放,不管这个器具的样式怎样,或者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它的概念就是笼,或樊,或樊宠。,《庄子·庚桑楚》曰:“以天下为笼,则雀无所逃”。庄子《养生主》曰:“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蘄(不蘄,意思是不求,不愿意)畜乎樊中”。《史记。列传第六十六》载:齐威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笼”。可见春秋战国时期 ,就有“笼”和“樊”这一关鸟兽的器具。把笼和樊连在一起,叫“樊笼”,依然是个关鸟兽的器具。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归园田居》诗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太平御览》也载,春秋战国时期,就以笼养鸟。《拾遗记》载:“魏禅晋之岁,北阙下有白光如鸟雀之状,时飞翔来去。有司闻奏,帝命罗之,得一白燕,以为神。于是以金为樊,置于宫中”。可见在汉唐时期,鸟笼已是生活中的常见用品,制笼的用料和工艺也已相当讲究和精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