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max2跟max哪个好:保障改善民生 文化应当同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8:40:51
保障改善民生 文化应当同行2011年12月15日10:07   来源:《重庆日报》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要求“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力度”,“民生”,这一关乎立党执政的基础、关乎国家政权的巩固、关乎现实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毫无疑义地成为当前的重点工作。“民生”是经济问题,也是文化问题。广大民众不仅需要吃饱穿暖居安行便,还希望活得快乐、活得幸福、活得有质量、活得有品味、活得有追求、活得有尊严。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应满足国人基本的物质需求,还应重视人们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需要,正如十七届五中全会、六中全会所指出的那样:“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可见,“文化民生”是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保障改善民生,文化应当同行。

  建设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导引民生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加足马力、加快速度、大力发展经济,引领国民奔小康,这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相伴随,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人们的“想法”、“说法”、“活法”难免千差万别,难免会给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的思维习惯、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带来强大的冲击。正如邓小平同志所强调的:“开放、发展,有利必有弊,不提高警惕就会误入歧途。”因此,必须切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广大国民在丰衣足食的同时充实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当国民有高远的追求,有良好的品性,有文明的素养,国家的发展才能形神合一,才能精气神与筋骨肉同强,才能对内增强向心力、凝聚力,对外增强吸引力、影响力,人民才能活得有内涵、有目标、有品质、有尊严。倘若只有经济社会的强劲发展而无先进文化的正确引领,无先进文化的及时跟进,即使拥有强大的财力支持,拥有丰盈的物质储备,国家的发展终将因为软实力受限而难以真正强大,国民的生活也会由于缺乏先进文化的引领而难有质的飞跃。

  打造优秀文化作品光照民生

  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要求,“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文化作品虽不能如教育宣传般通过晓之以理立竿见影地发挥功效,却能通过动之以情深刻久远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如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电影《闪闪的红星》、《永不消逝的电波》,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学习雷锋好榜样》等就哺育影响了一代代国人。这种影响,不是“被灌输”,更不是“被强制”,而是如春日阳光温暖人们疲惫的身心,如甘甜雨露润泽人们干涸的灵魂,让人们在美的熏陶中受到启迪,于心灵的震撼中获得教益,从而发自内心地认同、自觉自愿地接受、自加压力地学习、主观能动地模仿。可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能潜移默化地拓展国民的视野,锤炼国民的品格,激发国民的潜能,陶冶国民的性情,振奋国民的精神,不断提高国民的素质和修养。

  营建良好文化环境滋养民生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环境如同一个“磁场”,会形成一种氛围,产生巨大的力量,影响人们的思想和灵魂。置身一定的文化环境,经过长期的濡染浸润,人们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因此,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我们应营建一种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文化氛围,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不断净化人们的心灵,不断陶冶人们的情操,不断启迪人们的心智,不断拓宽人们的视野,不断提高人们的素养,有效地抑制、消弭消极颓废的意识和情绪。虽然良好文化环境对人们的影响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它让人们在耳濡目染中接受主流文化主流意识的洗礼,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积极的正面的教益和指引,对人们人生观、价值观乃至行为操守的深刻影响往往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如同滴水穿石,能入脑入心,有力有效地引导全体社会成员不断向上、向善、向美,在无形中文明国民的精神,昂扬国民的志向,健康国民的身心,完善国民的人格,提升国民的素质,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可谓“润物细无声”且“无声胜有声”。近年来全国道德模范的评选、央视“感动中国”栏目的制播、重庆“唱读讲传”活动的开展、“感动重庆”人物评选、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的设置甚至重庆卫视整体打造成“公益频道”……已经作出可喜的探索,并且以人间真善美温暖你我他。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民生。早在两千年前孔子与弟子探讨治国之策时便有“富之”(富口袋)、“教之”(富脑袋)之论,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谓不谋而合:当人们的基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精神需求日益凸显便不可避免。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达4000美元左右,人们的物质财富需求普遍得到基本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自然相应上升,急切期待政府建平台设载体,逐步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立体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即一个优质的便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重申:“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只有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不断加大文化“惠民”力度,不断改善文化民生福利,真正实现文化温饱甚至文化小康,才能充分维护国民的基本文化需求与文化权利,才能有力保障国民公平享受文化成果,才能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才能有效活跃社会文化生活,才能期待实现“人育文化,文化育人”的互动。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满足民生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已经不再满足于唱歌跳舞、读书看报、旅游休闲,不再简单地要求建设一两座文化活动中心、打造三五个文化广场,而是因其生活阅历、文化程度、经济基础、爱好追求等不同而出现千差万别的文化需求:如有人喜看电影,有人爱听戏曲,有人喜欢上网冲浪,有人酷爱山野“驴行”,有人喜玩“欢乐谷”,有人迷恋“迪斯尼”……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单靠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毫无疑义远远不够。虽然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可以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以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可以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但毕竟其旨在为国民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和基本文化需求,而难以有效满足国民不断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正如十七届六中全会所指出的那样:“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只有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不断地做大数量做强质量,才能不断地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地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群体、不同年龄人士日益增长的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充分地享受文化发展的成果,才能更好地保障国民应有的文化权益,才能有效提升国民的幸福指数,才能真正提高国人的整体生活质量。

  马丁·路德曾经指出:“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民生工作亦是如此。经济的繁荣、物质的丰富只是一个方面,还必须以文化民生充实人们的精神,启迪人们的智慧,提高人们的素养,提升民生的质量。

  (执笔: 陈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