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比亚z11mini摄像头:三心学说之藏心术--飘的小屋的时空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5:02:08

藏心术

何谓藏心术?就是把平常意识最精炼的一点灵明潜藏于心灵最深处,在最危险时刻破心而出,为用所用。这是崇尚竞争但不标榜竞争维上的应用学,是一套掌握进退成败主动的高效人生谋略。是竞争时代要想成为强者必须修炼的利器。藏之道,静则保身,动则伤人,动静之间,玄机无限。如何藏心?就是把凡是我们身边所有的人都假想为竞争的对手,让自己到暗处,然后把自己真正的想法不露任何蛛丝马迹的藏起来,特别是事物和器物都不能放过,这样你就可以很清晰的科学的理性的分析和评测你身边的人和物,作出决策和行动,从而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在这里我特别强调连事物和器物都要隐瞒过是因为大家在人前都可以藏心于无形,而往往在做事时却无意识流露,因而前功尽弃。还有器物,现在科技异常发达,一定要对器物防备一手,比如窃听器,比如录音器,比如探头等等,形式复杂而多样,现代高明的人一般自己都不露面了。对事物器物的藏而不露,确实不容易。那你或许问,怎么对事物和器物都可藏于无形无迹。那我说,确实很难了,最高的境界就是把自己修身为植物或木头一样。连尺寸和码子都数字化,这样一来你就可以清晰的看见自己和对方了。一个人只有在宁静中,心绪才会像秋水一般清澈,这时才能发现人性的真正本源;一个人只有在闲暇中,气概才会像晴空一样舒畅,这时才能发现人性的真正精髓;一个人只有在淡泊之中,内心才会像平静湖水一样,这时才能获得人生的真正乐趣。所以说:“宁静淡泊,观心之道。”不为外物左右,这是不受欺诈的根本之道。世间最高的谋略是不战而屈人,不战二字,就是一个藏字。高明之极,就是藏之无形。不轻易向对手发动攻击,一旦动手就大获全胜,看到全局,笑在最后。世事如此,是为大同。

那你又问,为藏心而藏心,没意思哦。当然啦,藏心只是本体之学,它是静态的科学的理性的学问,你做到了植根于生命的深处,成为你本性的或者说生命的一部分。接下来就十分丰富了。你会发现世界上很多人和事物的种种玄机和面目清晰呈现昭然若揭,它们在你面前很轻浮的清晰的无法遁形的晃来晃去。让你随手就可以捕捉,如探囊取物。例如高明的棋手,总是善于把最高超的绝杀藏到最后,以至于让对手措手不及。因为天下很多人玩的是一对一的拼刺刀,到头来总是弄得头破血流,两败俱伤,最后往往会弄巧成拙。竞争是社会的寻常现象,你根本无法躲避,稍不留神还会被吃掉。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玄奥,很多人事根本就没法说出,即使做得还是说不得,或者可以后说却先说不得,比如欲望、利益、权势,一旦有人一定要说清楚还会显得浅薄而又愚蠢。因为人心难窥测,于是始有藏心之术和藏心之人。那些试图有大作为的人,不是靠单一的方式去做自己的事情,而是坐在明处,想到暗处;坐在暗处,又想到明处。他们在关键的时候隐藏自己的目的,又靠一个个实际行动,去实现自己的目的。藏心算计,藏了又藏,不喜形于色,不露一点痕迹,声东击西,旁顾左右而言它。又说藏了自己,是为窥见别人,要窥别人,自己的人也要藏,藏到只剩下自己了,人生确实是残酷而又乏味。藏之学说,关键还是在于正己保身,减少硬碰硬的损伤和杀伐,以制止恶的传播而止。藏之本质,实是有利于国民共生共荣。

 藏心之术博大而精深,不懂藏的人一定会到处碰壁。智者胜于算,敏者胜于计。中国古人的藏心之术十分丰富,我们可以说贯穿了中国所有的权谋文化。广而泛之,中国文化流传至今,最为精要的部分也就是一个“藏”字。而藏的最高境界又是一个藏而无形,无形是道甚至说是世界万事万物的最高境界。西方人常说中国人不动声色,其中一张脸就蕴涵了丰富的“藏”文化。以藏做底,然后自然就可修炼一点度心之术,也就是善于揣摩别人的心理活动,从一言一行上挖掘出你的对手们的蛛丝马迹,注意越细小越好,越不合常规越好。唐宰相李林甫,却凭“方寸之间的度心的智慧”玩转人事与世事,曾两度为相。“心银貌恭”、“笑里藏刀”,“人猫”、“李猫”。等就是对他的评价。其实,心术之学,精辟深刻,领悟尚难,实际操作更非易事,因此这个世界大多是平庸的人。但如果心术不正,用而不当,成为败类,也是失败。其实在泱泱人类历史这本大书,站在高高庙堂之上而不倒的人几乎都是心术名家,抛开他们的个人经历和社会基础不谈,善于藏心攻心几乎是他们的共同特征。

中国谋略家的开山鼻祖姜尚就是工于藏心的大师。栖息于潘溪,垂钓于兹泉,就是藏身藏心以待时。“孟津观兵”“吊民伐罪”“牧誓”,就综合运营了藏心术里丰富的“攻心战”。比如,他说:“夫王者之道,如龙首,高居而远望,深视而审听。示其形,隐其情,若天之高不可极也,若渊之深不可测也”,又说:“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博,弭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其藏心之术就达到了“不智”、“不谋”不留痕迹的最高境界。周文王为了“蓄锐”还不露悲凄的吃了自己儿子的肉呢?管子说:“毋先物动,以观其则。动则失位,静乃自得。阴则能制阳矣,静则能制动矣”。藏之妙,在于观物之妙,在于制动制阳,否则还不成了真愚。著名谋略家范蠡提出:“扶危定倾,谦卑事之,则与人同道,人可助之也”。这就是通过和对方步调想法一致来达到藏的目的,这实在是一种高明的藏心之术。同时他还强调藏心时必须谦卑有礼,恭谨坚定,坚定到看不见喜怒哀乐就是大胜。孙子兵法推崇的最高学问是就是“不战而屈人”“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所谓不战,其实就藏了一种高明的战。老子说:“国之利器不可示人”,孙膑因藏而保身,范雎因隐姓而全命。吴起死于非命,商鞅被五马分尸,张仪死得悲惨,他们三人都精熟权谋,身首异处,是因为不藏。张良号称“谋圣”,其谋之根就是“藏”字,不显山不露水,你看铁锤击秦始皇时他就没有猛然拦住他的车,而是在某个转弯处陡然出手,中则中矣,不中也可以安然脱身。然后在刘邦拒绝封韩信时又是暗自踩刘邦一脚,鸿门宴悄悄随刘邦出来,劝其先走。楚汉和议,他先是全部答应项羽的条件,然后才是不动声色的猛然进击。最后在《十面埋伏》中,更是在哀怨的思乡乐曲中藏了无限杀机。王莽崛起于寒微,而成就一代帝王,其全部学问就是一个藏心。但是由于他心术不正或者说能力有限,没有做好掩饰和正面的维护,最后成了反面教材,确实遗憾。刘秀亲兄被害也不吭声,他的事业就是通过藏心之术越做越大的。刘备藏术也可谓高明,在破黄巾反董卓中一隐再隐,只可惜在被献帝称作刘皇叔的时候露了掐,被曹操窥破,呼做英雄。青梅煮酒又以刘备的藏谋略大获全胜。诸葛亮号称“卧龙”,司马懿善于藏锋卖痴。藏,必须要有目的,否则就变成了缩头乌龟。李渊起事前装模作样,就是因为时机未到。而他的目的其实很明显,就是要乘虚直取长安。因为藏,才能看见时事的虚。这是藏之巨大的外延。安禄山这小子藏匿到险诈了,被称作“笑猫”,还认贵妃做了干娘,来号称明主的唐明皇都看不出,最后沿关打马惊醒了唐的盛世迷梦。赵匡胤藏抢兵权于杯酒之中,苏东坡隐心志在山水之间。朱元璋不急于称王,目的是藏匿雄图之志 。朱棣装疯卖傻,却是暗藏心锋。王阳明兵不血刃占贵阳,用的就是藏兵和虚张两种谋略。康煕除鏊拜,用的就是藏术中的出其不意。洪秀全借行医为名,藏图王之志。曾国藩力挽狂澜,“挺”“忍”“藏”为三字成功秘诀。李鸿章拼命做官,却一生都在眯缝着眼寻找上级的共同点。袁世凯一心称帝,却也曾藏于江湖中做过钓鱼客。蔡锷要不是藏迹于烟花巷脱身,恐怕也不会有轰轰烈烈的二次革命。林彪最喜欢聚集兵力,目的是做有把握的一搏。一言以藏之,中国古代的成功人士,基本上都是藏的成功,官场文化的精髓就是不动声色。战争谋略的核心就是出人不意。文艺作品的最高魅力就是深藏蕴藉。

藏也是中国武术的精髓。就连攻势凌厉短兵相接的打斗,也是因藏而胜。平时我们看打斗场面,攻势凌厉的那个人总是会被沉着不露的对手窥出破绽,然后被打败。太极拳中的“八卦莲花掌”就是靠迷惑之术,它速度奇快的旋转,最高境界就是转到藏身不见了,然后猛下杀招,战无不胜。《太极拳经》说:“敌不动,我不动,敌一动,我先动”,若是藏心不到位,则敌不动而我先动了,就会落败。

藏是一种术,是一种心术。是个人克制对手取胜社会的一门绝学。藏的心术,变幻莫测从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东方智慧的魅力特色。古人把心术当作是思维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的总称。如:心事,心计等。“术”,就是手段、方法和策略的意思。“心术”一词,最早出现在《管子.心术》一书中:“心术者,无为而制窍者。”意思是心要处于一种“自然无为”的状态,才能控制感觉功能。《管子》“心术篇”的“心术”指“心”体认“道”的方法和途径。郭沫若认为“心术”即“心之行”,“术”与“行”同指“道路”。按《礼记·乐记》和《汉书·礼乐志》:“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而动,然后心术形焉。”“心术”自是心与物、心与身相互作用的状态和方法,也是养心、用心的过程和方略。讨论“心术”不能不涉及到心思、心志、形、气、容色、行为、习性、物事等等。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者,神乃为之使。知类在穷,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无其术,必有不通。“心术”之学是智慧的高端,有志成功和发展的人,精熟尤为重要。

古书《性自命出》云:“道者,群物之道。凡道,心术为主。”“心术”对于参赞道和体悟道至关重要!可以说是人的主体性的建立,涉及到心与身、心与物的关系。心术之道来源于人文教化、文化传统。心是相对于物而言的。心要反映物,但如果心自己产生许多幻想,那就不能反映物。《庄子》中说:“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孟子说“气壹动志”,《大学》中的定、静、安、虑、得,实际都是在讲心术。

又,道云:“发一端,散无竟,周八极,总一筦,谓之心。见本而知末,观指而睹归,执一而应万,握要而治详,谓之术。居智所为,行智所之,事智所秉,动智所由,谓之道。”心术之道本就无形,领悟更需别具灵性聪明。它全是从办事做事中来,而其高明之境远在具体事物之外。只有心术之道已明,然后才可旁取诸物,以至观摩万物。应用起来则可无拘无束无牵无碍兼无穷无尽。    

古代的“摄心术”就称作“催魂大法”,即控制人的心理、行为、意志的技巧。在古代,人们不知道控制和支配人的行为、情感的器官是大脑,认为是灵魂、是心,因此把这种能控制、支配他人的技巧称为“催魂”、“摄心”。千百年来,摄心术以一种神秘的面目随着社会发展流传至今,它甚至还被描写成“妖术”。更加引出了心术的神秘色彩。

讲军事先讲心术,也是很有意思的。苏洵讲军事时。第一篇就讲《心术》。军事家岳飞强调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就是运用心兵法之妙。中国古代的兵家,用的大多是黃老的思想,就是“信心术以治天下”。政治上的讲“无为而治”,讲的也是君主的心术。

心术,说到底,就是运用智慧的手段和方法。心术学就是研究人们在各种不同环境和事件中,如何运用学问学术去克敌制胜、解决矛盾、化解危难等的一门学科,是个人克制对手取胜社会的绝学。在《曾国藩》一书中,特别强调心术对于曾国藩成功的重要性,其中反复强调形圆而不败、守住制高点和构筑事业交往圈等高明的处事心术。有人把李鸿章的做官之术也概括为识心、谋心、圆心、御心、变心和强心等六大心术技巧。

心术之学,是门学问。钻研可以精深,但运用却要甚之又甚。心术不正者,若是位极人臣,必为祸国殃民。若是游于商海,也会遭人唾弃。用于情场,难免害人。心术纯正者,却如心境之妙,为官则通达明察,进退自如。经商则深谋远虑,游刃有余。人生如战场,多的是对抗和竞争,如何让对手俯首贴耳,言听计从?如何掩人耳目,不露痕迹?如何后发制人,化险为夷?等等都是需要细细揣摩。心术之学,藏则做个乐天逍遥,世事与我如浮云。用则必须叱咤风云,改天换地。正如李鸿章评曾国藩说:“老师之有成,乃精通治心之术也。”

 

上智者御心,下智者御力!度心之精以明,窥心之准以现,如何了。破心之快必须接踵而至,必须尽快行动瓦解对方,瓦解对方最好是从心里入手,指桑骂槐指鹿为马攘臂而击都是末流之技,等到时机以成,你只需一个小指头,轻轻一戳,对手就会轰然倒地。因此这当中也要综合运用黑心术媚心术等绝技配合,方可大胜。

对愚人用欺骗,对智者用柔诚。选择用心术时机尤为重要。不用而用,往望适得其反。高明的度心窥心术就是要先把自己拿开,置身于物外,当你消逝于对方的眼前或心中,对方才会露出本心,说到底还是窥心之妙来自藏心之妙。但藏而不度,也只能是在方寸之内的高明,赖以自保而已。当谋划攻心得不偿失,强硬手段便立刻生效。看来心术的最终成功还是一个用字,否则就成了学术研究。心术之用千变万化,搭配运用更是奇妙。用则又往往学问又在心术之外,比如需要胆识,需要气魄,需要选择时机。比如面对小人,你无计可施,或者可用吹捧之法,让他得意忘形,落入君子的陷阱。捧杀小人远比棒杀更有效,虽是小人伎俩,但君子的这种做法无可指责。所以同样是术,心不正者用之则恶臭难闻,心正者用之却可以达到制恶。所以目的才是最重要的。对能干的下属只要大加褒奖,他便有知遇之感,便能卖命。对才智之士表示尊敬,作为心术策略,虽不出于真心但有效。比如你在行动之前,还没站稳脚根就伸出拳头,有可能自己就先倒地,那就让人笑话。心术来自本性,因此时时要注意长远的谋划,热庙的香要烧冷庙的香也要烧,但烧冷庙的香更需要眼光,看中了,其效果往往更是明显。心术不是阴谋诡诈,它是从本源寻找自己和事物的道理而已。

所谓世间大家都是狼了,我不做狼怎么行。但狼其实很低等的,它使劲手段就是为了填饱肚皮,根本谈不上享受生命的美和快感。那么很多人都想做狼就让他们做去,让他们占据公众的舞台炫耀那些末流的商业搏杀之技吧,让他们离他自身和人的理想境界越来越远吧。我们只需摸透了狼的本性,看看它有多少伎俩,让它们在某个范围内舞动。藏心之术至少可以保证我们不被吃。以静制动,让他们表演下去,表演到死他们就会醒悟。当然,如果想在现时的世界更有收成,也可以偶尔做一回狼,只做一回,即回归人,这样不至于变态。世间多的是越来越多的狼人,他们获得了足够的财富,却永远两股颤颤的苟活,和丧失了生活资源的穷人没什么两样。

藏心之术的学问就是为了破解狼的伎俩不让商业人间回到狼的世界,因为狼的世界是简单而又低级的。当然如果你一味只会做羊,那就只有挨吃的份,恐怕还不够吃。但是大家都是狼了,没羊可吃,对一大片绿油油的草无动于衷,也只有饿死。所以藏心之术也是破狼之术。习必须娴熟,用却是点到即止。藏之至境,在于无形,管子云:“无形则无所位;无所位,故遍流万物而不变。”从无形中才能观照万物。藏到无形才是可狼可羊,藏到无形才是非狼非羊。藏到无形才可以吃草吃羊吃狼。遇到只会吃羊的狼,还真下不了嘴。这样一来,你上可以顶于天下可以立于地,从此不必为存活发愁了。

由于心术通常被当作谋略的一部分。很多人把它和算计、阴谋等同。其实,更多时候,心术是为了自己智慧的自保和生存,在竞争的社会免受更多的伤害。藏之于心中而不用,即使用了也是无形无迹。老子说:“国之利器,不示于人”,就是如此。因此大多情况下,藏心之术表现出的是个有智慧的人,它是生活的浓缩和提炼,是生活的磨砺和修炼,是做人之道。在生活中,处处都会用得到,大至理想信念,小至购物逛商场。只要做一个“有心”人,才能够在生活这个大舞台上与智慧共舞。人际关系错综复杂,世态冷暖变换无常。有的人能力平庸,然而风云际会,也会成为明运通达人物。这主要是把握了心术的要素,循环使用,受益不绝。把心术植于心中,犹如鱼始终处于深渊,大可以自由遨游。

涉世历久,人情世故经历得多了,藏于心中,心术自然就会老成。当然,有时侯也是因为受伤太多,为了保护自己免受更大的伤害。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社会的错综复杂参透的也多了,心术就大多是处于自保状态。一个是“社会的我“,用来承担社会责任,与外界沟通。一个“个体的我”,和自己的内心进行对话和交流,负责凝练生活的智慧。这样就可以做到因为有心术而心怀坦荡,因为有心术而充满智慧,因为有心术而幸福圆满。

藏心之术如此美丽,浓抹重彩不亦快哉!敬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