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乐视手机售后电话:永安贡川陈氏大宗祠简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8:51:24
陈氏大宗祠地处永安市贡川镇巫峡,是崇祀入闽始祖唐中丞陈雍暨历代先祖的大宗祠。
陈雍,字月铭,于唐开元29年(741年)同次子陈野迁南剑洲沙阳固发冲(今永安贡川)。明万历33年(1606年),陈雍32代世孙、永安桃源洞开拓者陈源湛会同漳郡陈九叙、泉郡陈用宾(均为进士)共同倡议并主持修建了陈氏大宗祠。清嘉庆17年(1813年)重建,光绪辛巳年(1881年)重修,大门外添竖石狮二蹲,迄今已有222年的历史。
陈氏大宗祠不仅完整地保留了明代的建筑风格,而且溶入了时代的内容,成为闽中古文化的积淀。现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80平方米,1989年由三明文管会黄焕金等同志主持设计兴建歇山式门楼,古色古香,门楼正中书“陈氏大宗祠”五个大字至今依然吟风拂雨,威严不减当年;祠堂正厅“追远堂”取慎终追远之义,三个苍劲雄浑的大字是省书协主席陈奋武的黑宝;正厅神龛分别安奉陈雍暨历代先祖神主碑位,以及“状元及第”、“探花及第”与历代科举72名进士金匾。
民国27年(1938年)省府内迁时,原省府主席陈仪前往谒祖时题赠“群英”,民国28年(1939)原国民党中央委员,福建省党部主任,闽浙两省监察使陈肇英题:“积厚流光”1967年原上海市委书记陈丕显同志题:“敦宗爱国”,1983年印尼宗裔陈荣昌等八位题“雍穆宗风”及蒋中正先生题字等敬献的金匾均高悬堂上。两边 廊陈列陈氏先祖名人的画像、事迹、传记、祖训,以弘扬祖德,警示后人。
正厅两侧由各支系兴22间厢厅,专供裔孙休憩住宿之用。代代相传并引为氏族标30多付对联,多由地市级以上的书法家书写,楹联黑金字,熠熠生辉。门楼旁二只光绪辛 年间(1881年)石雕的威严狮子也格外醒目。
千百年来,陈氏大宗祠的后裔生息繁衍,根繁叶茂,子孙遍布海内外三十多县市,是省内陈氏一大望族;历代文人辈出,声名远扬,龙其是宋朝,竞出现了状元陈文龙,探花陈 、陈俨以72名进士,堂内柱上有大理学家杨时的一付对联:“半壁宫花春宴罢,满床牙笏早朝归”及大门朱熹题赠:“一门双理学,九子十科名。”“南闽理学无双仕,北宋忠贞第一家”。就是当年宗族文化的真实写照。
为了弘扬祖德,凝聚族谊,敦宗爱国,造福后代,大宗祠在各地支系亲的强烈要求下,于1995年成立修建委员会,2001年春根据陈氏大宗祠董事会组织机构,以加强管理。由各支系推选出热心宗族事业,有声望,有一定贡献的代表公推香港知名实业家陈国雄(南安宗裔)任董事会董事长,并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筹募资金,按计划完善与美化祠堂环境设施,组织动员各地开展修家谱、族谱并制定宗祠每年春秋二祭庆典轮祭办法等。该祠现为永安市文物保护单位与族游景点之一。
据考证,从黄帝到陈胡公经历46代,从陈胡公到陈雍经历61代,从陈雍至今约60代左右,总计从黄帝赶快起到现在经历了160代。
永安贡川陈氏大宗祠











告始祖追远堂祝文
恭惟    我祖入闽历时千载,披荆斩棘,艰辛开拓经营,迄今子孙昌盛,文物发达,斐声八闽。其间,沐雨栉风,沧桑更迭,全赖子孙众力匡扶,幸存宝地,旧貌俨然。唯缺门前通道未曾扩修,今由个人出资奉献,报答先灵,成此善举,子孙昌盛,富贵绵长。
时维秋月天,黄花并蒂妍。宗功缘祖德,庙祀自依然。
人文千载盛,江河万里鲜。谨把琼浆献,灵兮降我筵。
 
追远堂祠联
一门双理学
九子十科名
世代源流远
宗枝奕叶长
派接太邱文物
门承百府风声
忠孝长垂伊训
诗书永裕后昆
宗祖明禋符覆载
儿孙千百总诗书
半璧宫花春宴罢
满床牙笏早朝夕
南闽理学无双仕
北宋忠贞第一家
德功馀庆垂千古
道学源流萃一堂
星聚壁奎常焕彩
花联棣萼每生辉
千年紫气笼斯宇
万里灵光跃此门
追溯源流通颍水
远扬德泽播环球
家乘炳烺名宦绩
庙堂雍肃大儒风
理学渊源开贡水
科名世甲振朝纲
鸣凤周家光称观国
聚星汉代庆衍兴宗
谠言正学著先朝社坛永奠
悦礼敦诗宏后嗣桂裹长馨
源溯吴兴百世人间称钜族
枝分贡水千秋天下颂名家
春雨秋霜祀事孔明敦永孝
龙蟠虎踞山川融结妥先灵
追循祖训明如指路天中月
远裕孙谋永示为人昨右铭
月映闽疆追本笃亲垂德泽
铭辉理学远谋至孝衍家声
派衍贡川继往开来弘懋德
祠称追远光前裕后荟精英
尊尧集义正辞严斯文不坠
大儒村地灵人杰祖武宜绳
韵出五弦上下微声传圣胃
家贻万石至今馀泽点朝班
仕大夫学大儒俎豆于今末艾
言忠肃功忠毅声名积久弥光
恢栋宇之规模但使先灵永安
勤垣墉以涂墍还期后嗣母忘
翠竹是吾家门径清光浑似旧
碧云依我室诗书遗训自如斯
美迹著闽南泉惠均称双父母
宗风光阙北邵陈惟羡两先生
圃柏荫高台百世本支乔木地
冠裳藏后寝累朝袍笏曲江春
祖本颍川一脉延绵百世长祧光祖德
宗枝漳土云礽昌盛千秋久衍缅宗功
来自:陈氏大宗祠网 作者:
宗祠祖训
◆汝曹事亲以孝,事君以忠,为吏以廉,立身以学。学也者,学乎忠、孝、廉而己也,世世子孙固守勿坠,克振家声。
◆谦,美德也,过谦者多怀诈;默,懿行也,过默者多藏奸。慎之。
◆一日之计在寅,一年之计在春,一生之计在少,一家之计在和,一身之计在勤,当髻味之。
◆居官不爱子民,为衣冠之贼,立业不思积德,如眼前之花;汝曹勉之,聿修厥德,克绍前光,于此勖焉。
◆人之立身在德不在威,蓋德则感人深,百世不忘,威则格人浅,只一时所畏。
◆为君明君有福,为臣良臣有福,君明臣良而国家治安;
◆为父慈父有福,为子孝子有福,父慈子孝而家道昌隆;
◆为兄友兄有福,为弟恭弟有福,兄友弟恭则无藏宿;
◆夫爱妻夫有福,妻敬夫妻有福,夫唱妇随则室家宜。
◆玉石相攻,玉愈攻而愈润;金火同守,金益守以益精。苟以横逆加我得非磨炼,故我宁为金玉,毋恶石火,不愁不精润也。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治天下,得以青天白日,老者安,朋友信,少者怀,就是霁日春风。

 
 
­
从福建永安贡川陈氏家族发展 看客家社会家族制的演变 ­
由移垦而孕育形成的客家民系,充满了艰辛与神奇,客家先人由北而南,秉承中原传统文化,挟先进生产技术,运作于南方荒原之地,为了生存空间,在不断迁移和定居后,千百年来,其家族制形式随着环境的变迁而发生了变化,即早期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体现于举族迁徙,合族迁移;到以地缘为依托的聚族而居,几代同堂,合伙开灶;到经济得到一定发展后的大家族小家庭制,修建香火厅、祠堂,修族谱并播迁四方;直至现在为了谋求更广阔的空间,共同进步与富裕,而广联族亲,追本溯源,加强联系,寻求合作等,始终遵循、保持着尊祖敬宗报本这一特征,即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内聚力,以地缘为依托的家族团结,以寻根谒祖为报本的宗族意识,这或许正是客家人不同于汉族其他民系的特征之一。福建省永安市贡川镇陈氏家族从公元741年入闽定居至今所走过的发展历史印证了上述观点。
一、入闽定居 ­
陈氏在中国居十大姓之一,总人口达七千余万,占全国人口6.8%。而陈氏在南方福建,有陈林半天下之称。追溯陈氏的来源,其公认的先祖为胡公满——舜帝后裔。由舜生商均、箕伯,商均生虞思,箕伯生虞遂,当舜帝让位夏禹时,曾封商于虞(今河南虞城县),封虞遂于遂国(今山东宁阳县)。至商时,商汤灭夏后,曾封虞的后裔于陈,即古城丰氏部落,居住在商丘附近陈国故地;周代初,周文王将长女嫁给妫满,受封于陈,从此显赫。 ­
陈姓始自胡公满,从胡公满到闵父传二十世,二十六代君主,历时五百八十八年,亡于楚惠王。春秋中期,陈历公子陈完,为王位斗争避内乱于齐改姓田,有一支改王,另一支轸相于楚封颖川侯,迁回颖川故地复姓陈。其后,子孙繁衍于颖川播迁各地,故天下陈氏后裔以颖川郡为标志。 ­
公元741年,一位叫陈雍的八十高龄老人,举族从吴兴郡长城县(今浙江长兴县),为避即将来临的社会动乱,千里迢迢迁徙到闽宁化石壁,随后留长子陈苏居宁化,又携次子陈野一同到南剑州沙阳西门马坑(今沙县水南),最后选择固发冲(今永安市贡川镇新发冲村)定居,贡川遂成为闽西北陈氏家族的发源地。 ­
陈雍,贡川《陈氏宗族谱·雍公传记》载:"雍公字月铭,胡公六十一代孙,汝南令摄公之子,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生,世居吴兴(今浙江长兴县),少好学多才以辨博善文,年二十官拜郡守,以贤良方正被举于朝对策百余人,高宗独善其对。永淳元年(682年)推为中丞。历经武后、中宗之变,闻韦后执政,百日不赴阙,为台司所弹劾。及玄宗及位,复召赴内阙,命崇政殿赐坐,询以民政。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携次子野公迁南剑州之沙阳固发冲(今永安市贡川镇新发冲村),公年八十岁矣。夫人郑长史女生三子,孟苏迁宁化石壁,仲野居发冲,季运迁闽县(今福州,含长乐、闽清县)。公终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年),享寿九十有一,同妣葬在发冲罗坑口落地梅花形"。 ­
陈雍不算是陈氏最早入闽者,因为在南朝时,陈氏已是闽中四大姓之一。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也即在雍公入闽之前72年,一支以陈政、陈元光父子为首的武装移民集团就大举入闽,陈政就是后来称之的"开漳圣王"。就雍公家族来说,其入闽历史可追溯到其祖父陈谭,担任过漳州刺史,其父陈摄,担任过汝南县令,后逝于闽,葬于泉州之隔村。正因为祖父辈都曾入闽为官,且父亲葬在闽地的缘故,故有雍公入闽定居之举。 ­
当然,选择入闽,定居何处,合族还是分散居住?雍公都有着非常人可比的深谋远虑,久居官场的雍公深知,家族处于太湖流域的吴兴,太靠近政治中心,一旦发生动荡将祸及家族生存,子孙难保,而闽地远离政治中心,朝廷鞭长莫及,相对中原来说是个"世外桃源",故雍公追随父辈脚印,作出举族迁闽的选择;其次,定居何处将决定迁徙路线,"百事孝为先",其父葬在闽地,闽地就是雍公选择的最后目的地,进入闽地当时有两条路线选择,一是进入浙江,翻越仙霞岭进入闽地,一是溯赣江而上,翻越武夷山南脉站岭隘口进入闽地,而由长兴到最后的宁化石壁、固发冲定居点来看,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推测:雍公是沿鄱阳湖流域及赣江流域,溯江而上由赣南进入闽地宁化石壁的,这也是当时北民南迁走的最多的一条交通道路,这也可从长子留在宁化石壁得到印证,因为长子一般都是留在父母身边尽孝的,显然雍公进入闽地第一站是宁化石壁。其次,入闽定居何处?合族还是分散?雍公仍从家族安全、发展考虑,选择了僻静的山区(宁化石壁、沙阳)而不是父亲葬处的较热闹的沿海泉州,并留长子居宁化(八十高龄的雍公,本应与长子同住,然而,雍公长子陈苏也属老者,以二十年为一代,这时约有五六十岁),携次子再迁沙阳,又让小儿子陈运再迁闽县,不再合族居住,上述举措都是雍公深谋远虑之举。 ­
由早期的长远打算,才有了绵延世族,科甲联登,派衍支藩,遍及海内外,终成为闽西北的一大望族。 ­
二、家族制的演变 ­
人类的延续和发展,亦在于不断地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利用环境。客家民系的孕育形成,客家人的崛起播迁,客家人不断演变的家族制,都与适应当地环境有关,即朝廷的改朝换代、战乱,地理环境的改变,居住地的生产、生活承载量,播迁的起始等都有直接的关系,直至演变为现在的客家社会家族制。 ­
早期,家族制是以血缘为纽带、以地缘为依托的,雍公家族的举族迁徙、定居正是如此,其他异姓亦同样。雍公入闽后,本着家族安全的考虑,分散居住不再合族,是迫于无奈。然而一旦定居下来,遵循的仍是中原传统的家族制,即要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仍要象迁徙时一样,在生产、生活等方面举合族之力,方能克服诸般困难,求得在异地落根生存,故靠的是血缘关系,强化家族的内聚力。从雍公公元741 年定居贡川起,至北宋末,雍公第十三代后裔麟公,陈氏家族都在贡川生息繁衍。雍公以孝悌修家,忠信交友,礼义处邻,廉耻存身,蹈中守常,陈氏家族迅即崛起,后裔科甲蝉联,先后登进士第达十多人,尤其是八世祖文余公生九子,俱登进士,女婿也同登进士。闽理学四贤之首杨时曾赠联曰:"半璧宫花春晏罢,满床牙笏早朝归",理学集大成者朱熹亦赠联曰:"一门双理学,九子十科名",陈氏家族遂成为远近闻名的"士大夫之家",奠定了闽西北人文鼎盛的局面。这一时期的家族制,以合族居住为主,家族紧密团结,其社会声望和影响都达到了一个顶峰阶段。 ­
其后,由于家族的繁衍及外姓的不断迁入,小小的贡川已容不下众多陈氏子孙在此生息发展,故从第十四代起,南宋末元初,陈氏子孙为避战乱,开始向周边播迁,范围涉及本县乡村,周边大田、尤溪、清流、明溪、泰宁、将乐,乃至永春、德化、漳平、漳州、龙溪等县。这一时期,陈氏族人以贡川大本营为依托,四处播迁,寻找适合生存发展的定居点,形成了四面开花的局面。反映在家族制上,既有向外播迁以血缘为纽带的周而复始的家族制,也有大本营以地缘为依托的家族制,其特征是大本营内大家族小家庭,外迁者以血缘为纽带合族居住。 ­
其后,明清时期,外迁者再播迁,家族制由合族—大家族小家庭,周而复始。后裔子孙遍及八闽大地,播及邻省及海外。如宋末元初时,陈五八公由贡川迁于龙岩州漳平县永福里蓝田乡,其后建置宗祠,祠宇相传,约有十余辈。据《蓝田始祖履历实据序录》载:"五八公,号云峰,文音公之子,本延郡沙县华族人也。当南宋时人。宋鼎衰微,至理宗、度宗、端宗、恭宗之季,元兴蒙古,宋鼎将倾。我祖被元兵侵逼,寇宋避乱,与二三兄弟同避处于漳郡焉。先人记云:五四郎居忙恫洋,五八郎居永福,五七、五九郎居安仁、感化二里......大约吾宗自始祖一世、二世、三世、四世、五世、六世生于元,自七世以后俱生于明......"之后,到了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后裔陈时由蓝田再迁播四川三台县(今绵阳市三台县)定居。三台《陈氏族谱·序言》载:"吾族自闽省以来,未暇悉载,但即延平府贡川迁于龙岩州漳平县永福里蓝田乡......族衍人繁,蜚声黉序,柱石国朝。" ­
上述与大本营客家人外迁时间大体一致,即宋末元初、元末明初或明末清初改朝换代时期,都为避乱而播迁外地。截至同治四年《陈氏族谱》载,迁入四川的7口人,近百年的繁衍后已达700余人,现今约在万人左右。 ­
1999年9月19日,贡川陈氏子孙为了纪念唐中丞陈雍入闽1260周年,在贡川陈氏大宗祠举行了隆重的秋季祭祖典礼,来自永安、沙县、尤溪、大田、明溪、将乐、宁化、上杭、漳平、龙岩、顺昌、永春、莆田、南安等地的2000多名后裔子孙,齐聚追远堂谒祖祭奠,表追源报本之情。此后,每年都举办秋季祭祖大典,除本省以外的陈氏子孙,又有来自江西、河南、四川和台湾地区,及分布在加拿大、印尼等国外的陈氏子孙,据不完全统计,雍公后裔子孙约有近千万之数。 ­
由以血缘为纽带的合族迁徙、定居,到现在的分衍四方、大家族小家庭,每年裔孙代表回祖地参加祭祖大典,历史已跨越了一千二百多年,其家族制完成了合族、分散、大家族小家庭的历史使命。由初始的合聚到现在的每年一次大合聚,又让我们窥视到了客家人不同于其他汉民系的特征之一,即宗祠的普遍建立,对祖宗的隆重祭拜。 ­
三、陈氏大宗祠 ­
作为传统民俗宗教重要内容之一的建祠祭祖活动,客家先人来到南方后别无选择地继承下来。正如《宗教人类学导论》一书里所阐述的那样:"在某个氏族与民族国家中,任何人从其出生之日起,即面对祖先传承下了传统信仰和既有的宗教体制。他们接受这种宗教信仰,不是发自个人的信念和独立的选择,而是既有的传统以及传统本身的强制力。任何人都得接受这种传统信仰,没有任何例外。"雍公入闽定居后即建立了"思古堂",就是源于对故地先祖的崇拜,而雍公被后裔建祠祭祀也相同。 ­
始建于明的贡川陈氏大宗祠,堂名"追远堂",耸立于贡川镇南郊巫峡头,坐乾向巽,《陈氏宗族谱·重修大宗祠碑记》载,清康熙、乾隆、嘉庆、光绪年间都有修缮,至今已四百年。这里原是雍公所建"思古堂"的旧址,原坐戌向巽。自雍公入闽肇基思古堂,陈氏宗族的实体化程度得以加强,在增强内聚力、排外力及开发贡川,播迁周边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
众所周知,祖先崇拜来源于氏族社会对祖先鬼魂的崇拜,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客家社会里,它是宗族结合的精神支柱。在等级制的南方古代社会里,祭祀祖先既是信仰,也是一种权力,更是人们的约定俗成。客家人相信,子孙们如果定期祭祀祖先,祖先就会保证子孙的繁荣,祖先只要不断享受香火,就可以给他们的后代提供庇护和带来利益。故此,雍公第三十三世裔孙孔顼在《陈氏宗谱祠堂记》中道明原委:"......先祖先公之灵实式凭之,吾子吾孙时嘉赖焉。是以昭穆有序,长幼有分,尊卑有别,非祠不可祠立矣。"明万历三十三年(1606年),雍公后裔漳郡九叙公、泉州用宾公、永邑源湛公,都为进士出身,见原固发冲"思古堂"祠堂荒圮,为安先灵,决定旧址复新重建祠堂。适有贡川族宦柏替公捐地一片,作为祠堂扩建之用。贡川《陈氏祖祠录》载:"本祠坐乾向巽,在贡川巫峡。本祠有屋基约二纸付。大年公嗣孙可久、大易公嗣孙步泉二家收掌本祠。明万历三十三年乙巳岁十二月建,乙丑二十庚申日丁丑时鼎新建立。嗣孙九叙撰大宗祠记,颜其堂曰:追远堂,题其门曰:科第重光。壬子科举人裔孙三经立题其华表曰:世承天宠。奉祀  唐中丞雍公暨历代祖神主。" ­
修族谱和建公祠(香火厅、祠堂),是客家人尊祖敬宗共同心理的物化体现,尤其是明中叶以后,由于社会的剧烈变化,更迫切要求家族内部的团结,同时商品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又为建宗祠、修族谱提供了经济条件,雍公后裔在万历三十三年修建"追远堂"陈氏大宗祠就是当时的缩影。 ­
陈氏大宗祠原三进式建筑,分为门厅、大坪、池塘、正厅、后厅及左厢房。正厅设有神龛,奉祀"唐中丞陈雍历代祖神主"。后几经修缮,变为现代的门楼、华表、大坪、池塘、门厅、正厅、天井、回廊及左右厢房。整座祠堂占地近四千平方米,可容纳众多子孙同时祭拜。 ­
贡川陈氏大宗祠是合族共祀的总祠,播迁出去的支祠、续族谱等遍布八闽大地。本市内如《陈氏族谱·大事记》载:北宋大观年间(1109—1110年),世祖邓华公由沙县西门外马坑迁石圳上坪,建平源堂;北宋末年,十八世祖三十三公开基瑶坑,建三德堂;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二十五公自山头坑移居上京坂厚,为上京开基祖,建开元祠。元朝初年,族人架造惇叙堂;元末明初(1341—1398年),世禄户六八公开坂后祠,号曰庆远堂。明正德至嘉靖间(1506—1521年),四十八世理八公重修宗谱;明隆庆元年(1567年)宗宝公中丁卯科举人,任广西平乐府推官,升云南省主政,于1578年回乡修纂《陈氏宗谱》;明万历丁酉年(1597年),琴九公外孙会元田一俊、丘二公外孙进士田琯合为《陈氏宗谱》作序;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三十八代方洛、元儒续修上京《陈氏宗谱》。清顺治三十八年(1699年),世禄户学昭公董首在太平城内南门兜第五街建庆积祠;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晏五公后裔合力在上京北门前山头坑建丰乾祠,堂曰:祖德流芳;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诰公、彤锡公续修《陈氏宗谱》;光绪年间(1875—1908年),五十二代开蕃公纂修本房族谱;光绪癸巳年(1893年),培英公董首重建瑶坑十八世祖三十三公创建之三德堂祖祠...... ­
自先秦以来,"庶人祭于寝,士大夫祭于庙"已成通例,且有祭祀几代祖先的规定。到了宋代,理学家朱熹倡导加强宗族制度,提出了报本反始,尊祖敬宗,一般的士庶可在正寝之东建祠,由宗子主持,祠堂内设四龛,供奉高祖以下先世神主。南宋以后,民间建置祠堂逐渐增多。明初曾规定品官家庙沿《家礼》之制,庶人可以祭祀祖父母、父母。此后,洪武十七年后,又将庶民祭祀二代祖先改为曾、祖、祢三代,并将士大夫祭祀四代牌位的顺序由自西向东一字排开改为左昭右穆。嘉靖十五年(1536年)以后又有变化,允许天下臣民冬至日得祭始祖,即臣民在正寝祭祀祖先的基础上可以另建祖祠。恰是这一时期,雍公后裔于1606年建立了陈氏大宗祠。各支播衍出去的陈氏子孙亦在各地大兴祠堂祭祖之风,祠祭成为陈氏子孙最大的祭祖活动,分春(农历二月初十)秋(农历八月初十)两祭并以秋季祭祖最为普及。 ­
四、祭祖大朝拜 ­
­
二00四年农历八月初十上午,位于永安市贡川镇巫峡头的陈氏大宗祠一改往日的寂静,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入闽始祖陈雍公的后裔由海内外四面八方汇聚这里,举行一年一度的秋季祭祖典礼活动,一时人声鼎沸,宗祠内外一片喜气洋洋。 ­
陈氏宗祠每年的主祭由各支宗亲轮流值祭,今年由连城县宗亲主祭,这是去年秋祭时确定下来的。今年各项秋祭事宜已早做好了准备,其执事人员安排如下:总理事项由俊伟、应泳负责;策划由连祥、和源、日其等担任。下设祭墓组和祭祀组,祭墓组由木老、家仁、文修等负责;祭祀组由唐怡、友山、德永、良群、国典等负责。并安排德永、永宗宣读祭文,开福读祖训。整个祭祀活动时间表也已确定并公告:2004年9月23日(农历八月初十)上午8:30开会;9:00—10:00祭祖;10:00—10:30举行大儒里修缮捐款仪式;10:30开始踩街表演活动,其程序为:鸣锣开道——铳队——大宗祠横幅——连城县彩旗队——大宗祠彩旗——连城舞狮队——连城十番队——连城舞龙锣鼓队——腰鼓队——各县市(支系)宗亲队伍,依次是:连城、上杭、龙岩、三明、明溪、尤溪、沙县、南平、大田、德化、永春、安溪、漳平、宁化、将乐、永安、莆田、仙游、长汀,其后由大田舞狮队、锣鼓队压阵。游行踩街线路:由大宗祠出发——经后街——正顺庙——表演——镇政府——过大桥——镇标——前街——最后回大宗祠,再安排祭墓、用中餐。 ­
上午八点半不到,雄伟壮观的陈氏大宗祠门楼前已是人山人海,贡川本地的陈氏子孙有的忙于摆摊,出售祭祖用的香烛、香纸、鞭炮等,有的事先制作好宗族情况VCD和DVD光盘,此时正向远道而来的宗亲介绍、推销;更多的是各支宗亲们在互相宣寒、问候,久别重聚的喜悦洋溢在每一位宗亲脸上。华表门前的大池边,早已被远道而来的宗亲们插满了线香和香烛;一缕缕香烟瞭绕,一阵阵鞭炮声炸响,虔诚的宗亲正兴奋地等待着典礼举行的那一刻,祈求着先祖神灵保佑孝子贤孙富贵安康、人丁兴旺。 ­
以此同时,大宗祠董事会下的联络接待组、宣传组、文秘组、财务组、安全保卫组、后勤组和踩街总指挥等各司其职,正忙得不亦乐乎:接待人员俊伟、宜垒、永忠等招呼应邀而来的乡镇、永安市和三明市客家联谊会的领导们及各宗亲;安全保卫组立煌、发明等人员监控着宗祠的燃放香烛安全和人员的调度;后勤组安排着100桌午餐,请来的大厨们正根据先前拟定的菜单(八菜:熏鸭、红烧肉、太平蛋、香菇鸡、板栗排骨、活虾、炸豆腐烧肉和肉皮汤,每桌24个馒头、二瓶酒)在忙前忙后......祭祀组的唐怡、家仁此刻忙着布置全猪、全羊等祭牲和果品的摆放到位,待一切准备就绪,贵宾就位,各支宗亲代表按堂号排位,随着董事会总理宣布开祭,秋祭典礼拉开了序幕。 ­
首先是董事会"总理"介绍应邀前来的各位来宾,随后来宾代表祝贺讲话,本年度主祭宗亲代表讲话,海外马来西亚等陈氏宗亲代表讲话后,进入了现今的祭祀程序: ­
主祭、陪祭就位:应泳、锡祥、水波、桂明、庆万、生辉等各宗代表立于堂前,主祭行盥洗礼后,德永、永宗读祝文如下:维  公元二OO四年岁次甲申桂月初十日值年司祭 嗣孙: 应泳、水波、桂明、庆万、生辉、锡祥、运富、亮元等,谨以牲醴柔毛刚鬣粢盛果品香帛之仪,致祭于唐中丞入闽开基始祖考讳雍字月铭陈公、妣郑氏夫人陈婆之神前而文曰:恭维宗功浩荡鸿基大启千雲礽, 祖德恢宏厚泽长垂于孙子。想家风之丕振至祀事之宜修,际兹 秋尝之日用申追报,对祖灵而陈牲醴茬献惟殷, 向祠宇以肃豆边趋跄自恪,伏愿  含酒浆而勿吐降福泽而有常,启我后代房房以膺富贵。俾予小子世世而庆荣华,世泽流芳人文蔚起,尚飨,甲 第 蝉 联。 ­
之后,按进馔(全猪、全羊等)、上香叩拜、献礼饮福等程序进行祭拜。此后,分左昭、右穆分别祭拜:仰维始祖厚德耀于当年美名垂于后世,子孙蛰蛰派别枝分;历代考妣昭穆一堂,善为继述以至於今;木本水源宜时思念,际兹仲秋之日,追远之期共报本于先人申告虔之;至意同具陈以簋簠表祀事之微忱。伏冀俯垂默佑俾人人获福与寿丕振家声代代出肖子贤孙名标金榜。尚飨,冬斯 蛰 蛰。 ­
祭毕,宗祠内外上香、点烛,鞭炮声大作。随后,踩街表演活动开始进行,按照事先计划绕镇一周,持续了一个小时。 ­
观陈氏大宗祠祭祖典礼,其仪式沿袭中原传统又强于中原,表现在修谱建祠、年年春秋两祭上,特别是现今播衍在外的后裔,其追本溯源的愿望十分迫切,既源于现今的大家族小家庭、散播各地乃至海外,平常少联系、少往来,互相不了解;也源于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交通的便利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祭祖恳亲活动已不是单纯的祭祀活动,而是集祭祀先祖、缅怀先恩、宗亲相聚、交流情感、互通信息、洽谈合作、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又一盛会,其家族制形式已从最初的以血缘为纽带、以地域为依托的家族较小范围,扩大到现今的、平常分散的、每年祭祖合聚恳亲这样的大范围,这亦是当今形势发展、环境改变的需要,更是世界范围内各姓宗族认同的、图谋发展、寻求合作与进步的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