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ot大师手机版下载:三十幅漫画教你观察家庭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5:46:16

 

 

观察16:逆反
锉掉不如套牢。


父母对孩子逆反的反感,原因是自己的权威地位受到损害。
    过渡期的孩子有什么特点:
    一、他们突然变得让父母百思不得其解,有时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好像老子天下第一。他们反抗权威,对父母不尊,不敬,不服,却对父母的反应与批评极端敏 感。事实上,与父母冲突越厉害的孩子对父母越依赖,冲突是为了挣脱依赖。从物理定理看,与父母联结紧密的孩子,分离出来的动能大,释放的热量也较大。聪明 的父母容忍孩子对抗与依赖双重心理欲求,对孩子做事莽撞却得意忘形假装欣赏,以此来为他拓宽发展的路。愚钝的父母却会挥舞大棒,用不恰当的批评与“镇压” 来引发孩子的心理退缩。
    二、他们突然有了一些古怪的行为问题:如缄默,关门独处,答非所问,凝神静思。尤其多见的是强迫性倾向:对一些简单的问题,诸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类无解的问题穷根究底。要么是为求准确耗费大量时间,要么是做事毛焦火辣,丢三落四。夫妻情感分离的孩子,古怪越多,仿佛是要拼命地吸引父母的关注,为家庭创造共同的话题。
    三、他们突然对家庭问题敏感,甘愿扮演家庭的替罪羊或者小大人。孩子们热心做父母之间的调解人,在父母之间玩跷跷板,耍平衡。当“阴谋”难以得逞时,他们变得容易激惹,愤世嫉俗,仿佛是曾经仓海难为水的样子。有的孩子会把对父母的愤怒转向自己,头疼、发烧、拉肚子,严重时逃学出走,无所不用其极。对付这些 “非法行为”的孩子,原本活得不轻松的父母犹如“屋漏偏逢连夜雨”,苦不堪言。

观察17:竞争
我发现的缺点要多一些!


如果想要发现孩子的缺点,孩子就会不停的给你制造缺点。
    夫妻在养育孩子的问题上存在一种隐藏的竞争。夫妻是不同性别的人,对独生子女自然会有一种成长期待。这些期待正是塑造孩子思想行为的家庭动力。事实上,孩子跟谁亲近,长大了性格、行为习惯也会更像谁。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庭内常常有两种类型的冲突,一是价值观的冲突,由于教育的目的看起来是一致的,方法却各自不同,因些在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双亲 互动最多、交流最多、冲突也最多。二是情感冲突,比如孩子更向着谁,更听谁的话,更维护谁的利益。处在劣势中的那个父母,会有较多的抱怨。这两种冲突,前者是家庭意识层面的碰撞,后者是家庭感觉层面的较量。
    其实,父母因教育孩子引发的冲突,是两种家庭文化是否能在孩子身上延续的较量。每个人都在一个特定的家庭中长大,家庭文化会像基因一样通过分离、配对、重组植根于我们各自的意识深层,影响着我们的内在感觉和我们的价值判断。家庭冲突可以看成是两种家庭文化“原型”,在潜意识指引下在孩子身上作“配对与重 组”,它是自然的,甚至是必须的。遗憾的是,我们的脑子从小被禁锢在对与错、是与非、真与假、美与丑的价值体系中,缺乏多种哲学观引导下的交流方式与视 觉,许多看起来只是文化多样性的问题,争来争去就成了大是大非的问题。
    漫画中,父母手中的放大镜正代表了父母自己家庭中祖祖辈辈延续、秉承、垂直传递的文化意识和价值系统。他或她从小耳濡目染,无形之中全盘接受的了一些理 念、态度、生活习惯、习俗、情感表达方式、对冲突的应答以及与人交往模式等。父母亲总是一厢情愿地、不自觉地、孜孜不倦地、甚至百折不挠地把内心认为好的 东西强加给孩子,希望从孩子身上看到“好”的回应,来满足他们内心对价值的期待。
    心理学认为,父母容易从孩子身上看到的“问题”,可能正好是父母早年未解决好的情结,甚至可能是几代人也没有解决好的家庭意识遗留。研究父母如何通过从孩子身上“发现”问题,使家族的“文化意识”得以代代留存,或者研究代际间期望压力的传递模式与前辈的“债务”如何经由后代偿还,是家庭治疗师最关心的事, 因为这恰好是家庭的症结所在。所以,我们常常会问“孩子的问题是谁最先发现的?”,或“谁最在意孩子的改变”。

观察18:对抗
我是坏孩子,你们怎么着!


如果孩子放弃并挑战父母的价值观念,父母的权威会像被抽了筋一样变软。
    儿童发展心理的专家认为,孩子自我成长中最重要的是形成完整的自尊、自信、自立的心理能力,这比孩子的其它能力要重要十倍百倍。自尊像是孩子的灵魂之杯, 只有它完整时才能盛满爱、智慧与良知。父母无意中挫败孩子的自尊等于是给这个杯子戳了一个洞,不管孩子今后一生中多么努力与辛苦,他的灵魂之杯仍会是空空 如也。试想,一个敢对父母叫板说自己是坏孩子的孩子,他的心灵早也是百孔千疮。
    我们大多数的父母表面上渴望孩子长大成熟,但内心深处仍旧害怕孩子有一天会不再温顺听话,但孩子向父母对抗叫板的那一天或迟或早总会到来。我们的文化较多关注父母为子女奉献多少,绝口不提父母从子女身上的诸多获益。首先是关系获益,不少的父母无意识的通过孩子实现权利欲、控制欲、自我中心;然后是心理获益,牺牲孩子以满足道德需求,从孩子身上寻求价值感,或逼迫孩子实现自己早年的未竟事业。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与西方的社会学者、教育家、心理学家联合起来对家庭的负面进行研究,认为家庭在保护人的同时也是最伤人的地方。许多青少年带着 残缺不全的心从家庭走入社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不稳定。所以,西方国家才有了许多相应法律来监督和限制父母对子女的权利。看电影《刮砂》,你可能会对嘲笑美国的法律制度,把它看成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但这样的“差异”的确更好的保护了许许多多受父母虐待的孩子。
    经典派的精神分析学者,几乎对每一种心理困扰、内心冲突和行为障碍都勾画出一种与早年经历相关的心理创伤病谱,这个病谱就是创伤发生的时间序列。比如说:“缺乏安全感、依赖和边缘人格的成因是在婴幼儿期(1岁以前)缺少母爱,或者母亲的态度生硬,没有让孩子确立对他人的信任,因此人际关系不良,不能与人形 成亲密关系,贪食,厌食是哺乳期未得到充分的口腔满足(吮吸奶头)。而贪婪、敌意、讽刺挖苦、爱批评人与儿童长牙以后未充分满足嚼咬的快感有关。内向、压 抑和强迫性人格与儿童在1-3岁时正常的情绪反应,如愤怒、生气、破坏、宣泄等被父母过度控制有关。残忍、无同情心、侵略性和病态人格又反过来与这些情绪 未被正确的引导,家庭内缺乏规则有关……诸如此类,难以赘述。心理分析的病因诊断一般也要搞清楚障碍来源于什么期,如共生期、分离期、口欲期、前恋母或恋母期等等。
    现在的父母,如果认识不到家庭在培养孩子爱心、善良和助人为乐的同时,也会滋生孩子的罪恶感、攻击性、叛逆倾向和自私自利,肯定不会是一个好父母。
观察20:对策

兵来将挡。

喜欢和青春期孩子较劲的父母,多半自己青春期也出过麻烦的人。
    不现实是过渡期孩子的通病,他们特别容易把想象中的“现实”和生活中的现实混淆,搞出许多荒诞不经的笑料来。比如孩子们突然开始信神疑鬼,追求神秘主义, 开始喜欢看鬼片,恐怖片,侦探和探险故事,在他们的房间可以看到用铅笔绑成的十字架或彩笔画出的“灵符”。在考试的前夕,孩子会作无师自通的“祷告”,或出现其它一些仪式性动作,冷不丁可以吓你一跳。穿什么、吃什么、做什么似乎也一夜之间就有了各种禁忌。有的孩子还会大谈死亡和世界末日,仿佛他们是最忧国忧民的一群。
    对付这些,父母要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认同孩子可以拥有一些“行为紊乱”的权利。只有糊涂一时,方可聪明一世。性急的家长可以回想自己在相同年龄时的表现来自慰。
    过渡期的孩子学习会受到影响,但却不要把过渡期问题看成孩子学习不好的原因,这样的解释极具诱惑,孩子大人都省心,后果适得其反。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父 母要后退一些,留出空间来尊重孩子的隐私,避免用非此即彼的是非观来乱贴“标签”。精力旺盛的父母最好用多重性的、多元的、既这样又那样的价值系统来引导 青春期的孩子,开阔他们的眼界,改变孩子思维的极端性和片面性。
    心理咨询师鼓励家庭改善父母与孩子,父母之间的关系,增强家庭凝聚力,让孩子顺利度过过渡期。在婚姻分裂的家庭,父母也要违心地扮演“欢喜鸳鸯”,待孩子走出过渡时期后,方才各奔前程。
    孩子的深陷过渡期并不是自己成长的动力不够,而往往是盲目的父母火上浇油搞出的大麻烦。

观察21:获益
孩子,千万别哭!

再权威的父母也经不住孩子没头没脑的眼泪。
    治疗室里,面对有行为障碍或情绪异常的孩子,夫妻常常会互相推卸责任或埋怨对方,治疗师被迫成为家庭问题的仲裁人,扮演一个运用反向力量来维持家庭稳定的权威角色。在孩子抑郁时,一味想鼓励或激活当事人,并通过削弱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来增加孩子的行为自觉性。在孩子躁动时,又反过来帮助父母压制或限制冲动的 当事人。这两种情况治疗师看起来是在对症处理,实际上是替家庭分担责任,构成治疗师-父母-孩子扩大了的家庭系统。治疗师成为平衡家庭的要件,可能诱导家庭对治疗师的过度依赖,使家庭问题不仅不能解决,反倒出现慢性化发展。
    另一类“狡猾”的孩子,把他们的情绪问题通过躯体的症状表达出来,被现代医学标定为多动障碍,胃肠型癫痫,头疼,消化不良,心慌,支气官哮踹等儿童心身疾患。这些症状对家庭“硬”的关系有一种巨大的软化力量,使父母矛盾相对缓和,孩子也可以从症状中“获益”。
    经验缺乏的治疗师认识到孩子得病的内在机制,便热衷于对家庭进行矫治性干预,试图让家庭的对立关系变软,帮助孩子从分裂关系中解脱。这样的工作必然涉及对父母双方的评价,为孩子建构得病成因,引入新的价值系统,让家庭感到不安全。
    成熟的治疗师会采用中立的态度,回避在对立的双方中作选择,有时甚至采用合稀泥的方法,模糊掉双方的观点差异,把对立的不合理接纳为一种并存的合理。有时可以采用双治疗师策略,让两心理医生代表父母双方演绎如何把家庭的对立转化为彼此的接纳。
    其实,情绪障碍是孩子内心对家庭处在矛盾对立中的一种逃避(一种分离愿望),而躯体症状则是无数次分离受挫后情绪压力下的躯体化。为了防备孩子的躯体长久的处在情绪紧张中,接受甚至鼓励孩子情绪外泄是双亲和治疗师都要清楚意识到的事。

观察22:学习
读书是重于一切的。

学习成绩如果成了判断孩子行为的唯一指标,父母离疯狂就不远了。
    在一个家庭里,无论孩子有多少心理或行为方面的麻烦,只要学习过得去,家庭一般不会带着孩子去找咨询师。一旦孩子的学习不好,家庭很容易从孩子身上找到“原因”。在我的门诊里,我会问:“如果你的孩子的心理问题治好了,父母怎样看出来?”父母的回答常常是:“孩子能做到爱学习和学习好”。
    有一个家庭,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经济不错,孩子的学习环境和条件都很好。父母事业有成,对孩子的期待也高,打小就让她学外语,画画,钢琴考级,游泳比赛,可谓全面发展。可偏偏到了14岁(初二),女孩得了“社交恐惧症”,见人就脸红心慌,严重的时候不能坚持上课。父母虽然好强,看到如此痛苦的孩子 不得不软下心来,给孩子充分减压。孩子的上学成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本是班上的尖子生不久就成了学习的“困难户”,家长身处两难,内心焦虑日渐明显。
    面对这样的家庭,心理咨询师不会鼓励家庭继续替孩子减压,而是要父母看清家庭内部的互动是如何把孩子的“问题”扩大成家庭的问题。父母需要维持家庭的内在规则,孩子必须自己面对她成长的压力。比如,承认社交恐惧会影响孩子的人际感觉,或者会影响她学习的效率,但不会影响她校外的生活与学习。我们会给家长说, 真正的问题不是“社交恐惧”,这种恐惧人人都会有,人人都要学过这关。真正的问题是恐惧引发的对成长责任的“逃避行为”,不鼓励逃避,就减少了恐惧的负性影响。父母有意减少对孩子“社交恐惧”的关注,孩子的麻烦也会少一些。

观察23:强大
还是患病能帮助我。

问题可以使不自由的孩子获得利益,让父母以他为中心,像老驴推磨般地团团转。
    在我的脑海里,一直回响着德国老师西蒙的话:“一个家庭里,不是系统构成了问题,而是问题构成了系统”。这里的“系统”是指家庭内部人与人的关系以及由这些关系构成的家庭规则。一个患病的孩子会创造另类家庭关系和另类家庭规则,形成家庭内部新的平衡。
    我接待了这样的一个家庭,男孩子今年初三,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紧张得出了胃肠疾病,不能吃东西,一吃肚子就涨痛得要命。几天以后,身体衰弱得不得不到医院打点滴。医生诊断孩子是胃肠神经症或焦虑状态,建议父母替孩子减压来缓解孩子的心理症状,但收效甚微。
    我在诊室里和孩子谈起学习,没有看到他有明显的情绪反应,多少还有些沾沾自喜。他对我说,初二的时候,为此病住过一月的院,期终考试仍是班里的前三名。孩子的病有些古怪,于是我把注意力转向他的父母亲。
    单独和父亲或母亲见面时,感觉彼此对婚姻都有很大的怨气,母亲埋怨父亲内向,固执,对孩子放任;父亲数落母亲霸道,专横,对孩子残忍。
    和父母两人在一块交谈时,他和她却有明显的矜持,要么遮遮掩掩,要么三缄其口,彼此都在回避矛盾。
    我把孩子叫进来,坐在父母身边,气氛却一下有些和睦了,父母针对孩子到还有些交流,说话时也能互相补台,让人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孩子忍恩仇”。
    家庭治疗师应已明白,孩子的症状是在维持一种家庭功能。疾病对家庭有一种很强的扰动力,每当夫妻的恩怨积攒到一定的强度,婚姻开始不稳定时,孩子的疾病就出来替夫妻泻火。在咨询中我得知,孩子不吃饭的问题从三岁时就已经开始,断断续续。父母为了孩子的心身健康,达成一个共识在孩子面前不争吵,维持假想的和平。无数事实证明冲突白热化的家庭,可以因为某个成员的患病变得矛盾消解而团结一致。殊不知这种和平假象,就像是吸毒上瘾,孩子会迷上得病而不自知。

观察24:恻隐
爱叫的鸟儿吃得饱。

与动物世界不同,父母总愿意关心弱一点的孩子。
    在多子女的家庭里,身体弱多病的孩子总会得到父母更多的宠爱,犹如爱叫的鸟儿吃得饱。
    有一个家庭,父亲在外平庸无能,在家却是一个极具权威感的人,母亲有些神经质,情绪常常或晴或雨。他们有两个男孩, 老大嘴木纳,性子还急,和父亲就成了生冤家死对头。老二嘴甜,动作伶俐,自然就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慢慢的老大就成了家庭里提不起的嫩豆腐,老二发展却顺风 顺水,在家是乖孩子,在外是好学生。
    有一天,老大上学回家,被后面飞驰而来的摩托车撞伤了腰,撞折了右腿。躺在病床上痛苦虚弱的老大,激发了父母内心很强的恻隐之心,他们一反常态,开始对老大百般呵护,两个多月的康复中,老大在父母的笑脸中过的是一种“神仙般”的日子。他与父母关系迅速增进的同时,在家里逐渐听到老二在唉声叹气。
    到后来,父母对老大的关怀成了一种担心,因为老大的伤腿功能恢复总是不理想,这让骨科医生与运动神经科医生伤透脑筋,百思不得其解。
    心理医生深知老大残留的症状在某种意义上是潜意识要保留住父母对他的爱,潜意识希望用疾病来控制他所爱的人,类似一种心理补偿性神经症。心理医生要做的事正是对这样的症状释义,以增强家庭内部的交流。
    许多婚姻里,妻子觉得她再也控制不住男人或将要失去她所爱的人时,神经衰弱就会来帮忙。太太病了,你还能忍心对她凶吗!
    在治疗心理学中,心理疾病与功能障碍性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心理诉求,要改变不良的现实,如果我们主动去迎合这些改变,疾病就成了多余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