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手柄怎么连接电脑:努力打造湖南精神文明建设高地——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体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0:27:37

  努力打造湖南精神文明建设高地

——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体会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扬起文化强省的风帆,打造精神文明高地,努力把湖南建设成城乡文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精神家园,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走在全国前列。这首先就要筑牢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在思想品行方面,筑牢核心价值体系基础

筑牢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必须把铸造灵魂、突出主题、把握精髓、打牢基础的要求,体现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全省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大合力。

首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领域。贯穿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纳入经济发展目标、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之中,融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中,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利益导向、竞争机制和市场环境。贯穿于政治建设,就是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纳入相关法律法规之中,发挥法律规范的前导、警示、教育功能,提高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贯穿于文化建设,就是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旋律;坚持以文化人,推出更多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丰富人们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精神力量。贯穿于社会建设,就是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落实到解决民生问题的各项工作之中,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其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从青少年抓起、从学校教育抓起。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积极探索符合当代青少年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的方式方法,科学有效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到大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中,体现到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中,体现到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切实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要加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及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教材建设,加强中小学思想品德课、历史课、语文课教材的管理,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个环节,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人文环境,广泛开展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陶冶学生思想道德情操。落实大中小学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形成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和参加社会实践的有效机制。完善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以人民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再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部署任务、安排活动、开展工作。一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到媒体宣传之中。要发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的主力军作用,发挥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的自身优势,确保各类新闻报道、专题节目、娱乐类、体育类节目以至各类广告都符合和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实现媒体全联动、舆论全覆盖,共同奏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大合唱。二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之中。着眼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运用各类文化形式和文艺作品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情感境界、健康的生活情趣传递给人民,让人们在美的享受中受到鼓舞、得到陶冶、获得启迪。把握群众文化生活和审美情趣的新特点,加强对新的文化品种、文化样式的引导,使之既大众通俗、多姿多彩,又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加强对文艺创作思想的引导,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给予鼓励和支持,对亵渎经典、低俗媚俗等现象予以抵制,形成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良好文化生态。三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在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百城万店无假货、青年文明号、文明风景旅游区、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之中,积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增强人们的公民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要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志愿精神,进一步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完善志愿服务机制,形成关心、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让一切爱心充分展示,让一切善举竞相涌现。四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从具体事情抓起,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体现到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中,使之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融入各项重大活动、重要仪式、节日庆典中,建立和规范升国旗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成人仪式等礼仪制度,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开展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拓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宣传文化阵地的功能。

在道德规范方面,筑牢公民道德基础

筑牢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必须充分发挥我省优秀传统美德底蕴深厚、红色资源十分丰富的优势,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要加强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建设和诚信文化建设,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培养,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加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大力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在全社会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

首先,大力推进家庭美德建设。古人认为,个人无私德便“无以立”,无公德则“不能群”。这是很有道理的。公民必须遵守包括家庭伦理道德在内的私人生活领域里的行为准则,它关系到公民个人的品行和形象。家庭以两性关系、血缘关系和收养关系为前提,夫妻关系是具有一定生理学意义的两性关系,父母与子女关系是具有一定生物学意义的血缘关系,两性关系和血缘关系是联结家庭的自然纽带。家庭是充满着温暖和情谊的生活共同体,家庭成员的关系是以互爱为感情纽带的。恋人之间、夫妻之间的关系是以爱情为基础的;父母与子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有着父母之爱、同胞之爱、尊敬父母之爱。这种在家庭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亲密感情是连结和巩固家庭存续的社会纽带。这种精神因素正是建立和睦、幸福家庭的必要条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如果每个家庭建设好了,整个社会也就富强了。

其次,大力推进社会公德建设。社会公德是公民道德修养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每个公民不仅要严格遵守宪法所规定的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等国民公德,而且要严格遵守社会公共生活的互助准则。中华民族素以“互助”、“善邻”、“和睦"著称于世。这个互助准则的理论内涵有三:一是互助是人类的本性。人类虽是从动物进化来的,但并不具有“好争斗”的兽性。“互助的精神”是与人类俱生的;人类能把“互助的精神”大加发挥,才能“成为人类社会”,脱离了动物世界,成为“万物之灵”;人类的“互助"不仅与动物(具体说,即“猴属”)的“互助”不同,而且人类有知识、晓得互助。这是人类不同于动物的本质特征,即人类“晓得互助”,组织了人类社会,从而处于与动物界(自然界)相对立的状态;而由于人类有知识,所以人类不只是如动物那样单纯地“为生存”,还懂得“如何生存”,从而成为万物的“灵长”。“论力”原始人斗不过凶猛的野兽,“论智"讲“互助”,则凶猛的野兽“敌不过人”。人类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就在于“论智不论力”。 二是互助是人类的需要。任何人都需要他助,没有他人的帮助就寸步难行。尤其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就显得更加具有普遍的意义。同时,任何人都具有助人为乐的倾向,并使之成为社会道德的重要规范。对于人与人之间的这种互助的需要,也引起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极大关注。列宁就提出了“大家为一人,一人为大家"(《列宁全集》旧译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相服务、互相帮助的道德规范。毛泽东同志早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就把人与人之间的这种互相帮助和相互服务凝练地概括为“为人民服务”。在毛泽东同志的著作中,还引用了“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红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等等反映人们互助关系的俗语。这都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反映了互助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需要。三是互助是社会的公德。社会公共生活是非常复杂的,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种各样的人都在公共场所中活动。有的老弱病残、妇幼需要有人相助,公共生活中往往会发生一些突发事故,例如车祸、海难,也有的人可能会突然病倒,等等。公共生活中当然会有社会的一些机构及人员来维持秩序、帮助人们解决一些困难,但这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困难都解决。因此,面对复杂的社会公共生活,面对公共生活中随时会出现一些需要别人帮助的人和事,就需要人们在公共生活中互助关心、互相爱护和互相帮助,需要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发扬一人有难大家相助的友爱精神。这就是助人为乐。帮助别人视为自己应做之事,看作是自己的快乐,是每个社会成员应有的公德,是爱心的表现。助人为乐作为一种社会公德是每个公民都应具备的,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关系中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如果连最基本的道德规范都不能遵守,在道德的更高层次上也就很难有好的表现。

再次,大力推进职业道德建设。由于职业或行业上的差别,使人们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上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的差别,形成特殊的道德样式。所谓“行行出状元”,不但反映人们的业务、技术、知识的造诣,其中也反映着人们在职业道德上的差别性。这种差别性揭示了作为一般人的道德要求与作为职业活动者的道德要求是有所不同的。当一个人处在职业生活中时,为了遵守职业道德,可以违背一般人的道德要求,也就是说,职业道德和一般人的道德不仅有所不同,甚至还会出现矛盾。比如,医生对一个绝症患者不讲实话,这既符合人道主义精神,也符合医生的职业道德,但却有违其作为一般人要诚实的道德要求。再如,即使是知情,在法庭上律师也不应提供对自己委托人不利的指证,同时应当钻法律的“空子”替自己的当事人辩护,这些都是符合律师的职业道德的,但却不符合其作为一般人的道德。职业分工的多样性导致了职业道德的多元化。比如,党的领导工作就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具有很强的政治性。领导干部由于身份的特殊性,其职业道德具有双重要求:一方面,要模范遵守各自所在行业的职业道德,敬业勤业,刻苦学习业务知识,认真承担职业责任,切实覆行职业义务,严格遵守职业纪律,充分体现职业风范。另一方面,由于手中掌握着人民赋予的一定权力,所以尤其要严格遵守从政道德即“官德”。领导干部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后者更为重要。领导干部要做道德的楷模,每个公民也必须以奉公为德,清廉为荣,谋私为耻,利己为羞的职业道德精神和道德责任,来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

在精神支撑方面,筑牢湖湘人才传承基础

筑牢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必须突出湖湘人才传承建设,这无论对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自身的心理和谐,都是重要的精神支撑。没这样的精神支撑,就不可能有建设“四化两型”湖南的实践追求,湖南人才群体辈出的局面也就无从谈起。湖南作为内陆省份,在古代史上,开发较晚,“碌碌无所轻重天下”,不能不令人产生“湖南人物,罕见史传”的叹息。但是,近现代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人文荟萃,人才辈出”,这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作用,更是湖湘人才传承的影响,并尽显着时代的风貌。

   首先,湖湘人才群体成为中共建党先锋。1920年11月,中国共产党在湖南建党,为当时全国6个地方组织之一。据统计,1921年中共成立时的57名党员中,湘籍党员有20名,占总人数的35%以上。不但有毛泽东、何叔衡、李达等建党先驱,而且在党的一大会议上13个代表中居然有4位湖南人。建党初期第一届到第五届中央委员会,湘籍中央委员占总数40%。著名的革命先烈,有蔡和森、邓中夏、郭亮、毛泽民、毛泽覃、杨开慧、黄公略、王尔琢、左权、段德昌、向警予……。湖南参加工农红军的有40多万人,英名在册的烈士有15万,已查明的烈士约20万,牺牲群众达100多万,把光荣写在了党的旗帜和共和国的旗帜上。“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湖南人占总数20%以上,任弼时的“骆驼” 精神,许光达的“谦让” 精神,李立三、李富春的“苦干”精神,特别是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更体现了湖南人才群体连死都不怕的“霸蛮”精神。

其次,湖湘人才群体致力于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62名领导人中,湖南籍有10人,占16.1%;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时,在授予254名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中,湘籍的将领有75人,占人数的29%;10大元帅中,湘籍的有彭德怀、贺龙、罗荣恒3人;10员大将中,湘籍有陈庚、粟裕、谭政、黄克诚、肖劲光、许光达6人;57名上将中,湘籍的有王震、邓华、肖克、杨勇、杨得志等19人,占30%;177名中将中,湘籍的有47位,占35.5%;中央军委确定的33名军事家中,湖南籍的有14人,占23.57%。在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湖湘人才群体独领风骚。就文化人才群体来看,1951年5月《双送粮》参加世界民主青年联欢节目选拔演出,并在怀仁堂为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演出,从此,剧中的唱段《浏阳河》唱遍了全中国。就领导人才群体来看,1958年11月中央在广州召开全国农村工作会议,胡继宗代表湖南参加会议,行前请示省委在会上汇报湖南粮食产量报多少,周小舟与周惠商量后确定,粮食产量要报实数。邻近某省第一个汇报,产量是翻一番带拐弯,随后相邻另一省也报翻一番。各省都翻番,就湖南插了“白旗”!结果到1959年上半年,报粮食产量翻一番的省粮食供应紧张,到头来都向湖南要粮食、猪肉、肥皂。就水利人才群体来看,1959年11月湖南省委决定要办好水利工程这件大事,成立了由周惠任总指挥,胡继宗、李瑞山、华国锋等为副总指挥的湖南省兴修水利指挥部。1966年6月2日,韶山灌区的主体工程洋潭引水枢纽、总干渠、北干渠建成通水,使湘乡、湘潭、宁乡、双峰、长沙等7个区县市的农田受益,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及灌区工程总指挥华国锋等出席通水典礼。此后又用3年时间完成第二期工程南干渠和基本完成灌区的渠系配套系统建设,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视察工程时称赞:韶山灌区工程是一项“质量好、工效高、进度快、费用省、事故少”的好工程。期间,湘南的欧阳海灌区也开工建设。到了后来,胡耀邦、朱镕基、毛致用等,更彰显了湖湘文化“清廉为民”的政治本色。湖湘人才群体所展示的上述风貌,为新中国建设特别是湖南发展创造了物质财富和无穷的精神财富。

再次,湖湘人才群体引领社会风尚。雷锋是望城人,1960年春参军入伍,同年11月加人中国共产党。1962年8月15日在辽宁抚顺市不幸因公牺牲,年仅22岁。生前,他出了:“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像秋风扫落叶,对待敌人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和“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人生格言,在实践中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每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都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1963年2月7日,《人民日报》刊登雷锋日记摘抄和评论员文章,报道了他的光辉事迹。3月5日,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3月13日,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在全省学雷锋动员大会上作了《响应毛主席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重要讲话,要求全省军民学习雷锋共产主义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并期望有更多的雷锋式的英雄人物出现。宁乡县花明楼区杨林桥公社戚家山大队党支部书记李定国就是其中之一。他1955年入党,从土改时期起,当过民兵、初级社保管员、高级社社长、生产大队大队长和党支部书记,曾6次被评为模范干部。1963年7月15日他奋不顾身,为救一位落水青年而英勇牺牲,时年28岁。8月6日,省委作出《关于开展学习李定国运动的决定》,要求各地把学习李定国同学习雷锋运动有机地结合起来。1964年11月2日《人民日报》刊发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的文章指出:“湖南人民熟悉的贫农李定国,也是一位雷锋、欧阳海式的舍己为人的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还有许许多多活的雷锋,活的欧阳海,活的李定国。”号召“要善于发掘和总结这些先进人物的思想和事迹,活生生地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把先进人物的思想和行动变成广大群众的思想和行动,变成更加伟大的物质力量”。欧阳海是桂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驻耒阳某部三连七班班长,共产党员。1963年11月18日,他所在部队沿铁路行军,临近衡山车站时,骡马因对面驶来列车而受惊,突然跃上铁路。在这紧急关头,欧阳海挺身而出,用力将骡马推出,防止了一场即将发生的火车脱轨事故,自己却来不及躲闪,倒在血泊之中,献出了年仅23岁的生命。欧阳海被湖南人民称为第二个雷锋。1964年1月21日,张平化发表《学习欧阳海,学习解放军》的文章,认为欧阳海是人民解放军中千千万万个优秀指战员之一,解放军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优良的工作作风,是我们全党的宝贵财富。它不仅适用于军队,而且也适用于地方;不仅适用于农村工作,也适用于城市工作。号召全省人民通过深入开展学习解放军和宣传欧阳海的活动,将各方面的工作向前推进一大步。《新湖南报》连续刊发长篇通讯,详细介绍欧阳海的生平与英雄事迹。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文化和出版等单位也积极开展了学习和宣传活动。在全省现代戏会演中,桂阳湘剧团还编演了《欧阳海之歌》。学习英雄模范人物,尤其是开展学雷锋活动,成为全省当时社会风尚的主旋律,“我是雷锋家乡人,全心全意为人民”在今天仍然是各行各业职工的座右铭。

   第四,湖湘人才群体领先科技创新。一位大学生的演讲中有这样一句话:今天我们努力的学英语,是为了将来全世界都努力的学汉语。黄伯云院士用他的行动诠释了这个演讲词的内涵。在2004年度国家三大科技奖颁奖大会上,他从胡锦涛总书记手中接过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的红灿灿证书,结束了该奖项连续6年空缺的历史。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成功,使我国成为继英、法、美之后第四个拥有生产这种材料的国家,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领域跨进世界前沿。这个和世界上最硬材料打交道的人,有着温润如玉的性格,渊博宽厚,抱定赤子之心;静能寒窗苦守,动能点石成金。他三万里回国路,二十年砺剑心,艰苦奋斗,玉汝以成,代表着湖湘文化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提起袁隆平,这是一个不仅仅属于湖南,也属于中国、属于世界的名字,他发起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福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培育出举世瞩目的杂交稻品种,使水稻亩产获得大幅度增长。1980-1981年,他赴美国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指导,并获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1991年他被聘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199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做出了一项重要决策:借助中国的力量,在几个主要水稻生产国优先发展杂交水稻。目前,全世界已有越南、印度、菲律宾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和引种了中国的杂交水稻,按照世界粮农组织的统计,有2亿万亩推广杂交水稻的话,增产的粮食可以占全世界粮产量的20%,增产部分可以养活10亿人口。目前杂交稻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超过45亿亩,增产稻谷4亿多吨。袁隆平说:“中国水稻研究远远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困扰中国几千年的粮食问题基本破解,”“地球上水稻亩产的最高极限是1500公斤左右,攻克亩产900公斤目标后,我们还要向亩产1000公斤发起冲锋。”受湖湘文化熏陶成长的创新型人才,正在不断地开创着新的伟业。

湖湘人才传承的精神支撑,已成为当今时代的雷锋精神、道德论坛、社区文化等湖湘人文现象的灵魂。它贯穿于湖南的电视、出版、动漫等文化产业的不断壮大之中,金鹰节、超级女声、以及火爆的歌厅文化,成了“文化湘军”异军突起的亮点。长沙卷烟厂弘扬的“和”文化,湖南人以“政通人和”为己任,以“和舟共济”为品德,以“家和万事兴”为风貌,为和谐湖南、富民强省浇灌出了不可或缺的地域人文传承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