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 乐视:名家古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7:04:46

名家古画:月漫清游图

 一、月漫清游图 作者:陈枚 绢本设色 纵37厘米 横31.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陈枚,生卒年不详。字载东,号殿抡,晚号枝窝头陀,娄县(今上海松江)人。康熙、雍正时供奉内廷,官内务府员外郎。工山水、人物,追宗宋元,具有传统功力,并参用西法,所作山水、人物形色俱备,用笔精妙。传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鸦飞马健图》、《月漫清游图》等。
    本图描绘了宫廷仕女寻梅、赏花、吟诗、玩月的深闺享乐生活。每对开均有梁诗正七言诗,更臻诗情画意。笔法精工,仕女秀雅,面部刻画皆参用西方晕染,设色妍丽,是陈氏人物画代表作。此选四幅,之一为《月下赏梅》,之二为《秋庭观绣》,之三为《青桐聚戏》,之四为《游湖赏荷》。

1、《月下赏梅》

 

2、《秋庭观绣》

 

3、《青桐聚戏》

 

4、《游湖赏荷》

 

二、历朝贤后故事图 焦秉贞 册页纸本设色 纵30.6厘米 横37.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册共十二开,取材于古代贤后顺妃故事。此选二开,之一为《孝事周姜》、之二为《麟趾贻休》。图中作者参酌西法,注重明暗晕染和远近透视,使人物富有立体感,环境有纵深感,形成别具一格的工笔重彩画风。仕女形象多纤弱瘦削,已呈现清代仕女画的主要特色。笔法工整细腻,气息华贵。
    焦秉贞:清代画家、天文学家。山东济宁人。他是天主教传教士汤若望的门主。通天文,擅长画肖像。康熙时宫钦天监五官正,画“御容”。清廷宫中的作画机构中有许多西方教士,在钦天监中,秉贞与他们经常接触,所以他很熟悉西方画法,他所画的人物、山水、楼观的位置,自近而远,自大而小,都采用透视明暗画法。画作有:《耕织图》46幅,每幅上方圣祖玄烨均有题句,镂版印赐诸臣﹔《列朝贤后故事》册(12页),辑入《国朝院画录》﹔《池上篇画意图》轴,辑入《石渠宝笈》。传世作品有:《张照肖像》轴,蒋廷锡补景,现藏故宫博物院﹔《秋千闲戏图》册页,辑放《中国绘画史图录》下册。

1、《孝事周姜》

 

2、《麟趾贻休》

 

三、大梅诗意图 作者:任熊 册页绢本设色 纵27.3厘米 横32.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大梅”是指号称“大梅山人”的晚清诗人姚燮。自宋代以来,“诗画一律说”大受推崇。许多诗句被画家作为画题加以描绘,而同时许多画面也被诗人再三吟诵。但不论是由诗而画或由画而诗,都是一种再创造,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转化。任熊作过多幅姚燮的诗意图,大多意境悠远,耐人寻味。 
    《大梅诗意图册》共有12开,在此选其中四开。笔法或清丽疏朗,或意动韵飞,或工或写,运用自如。而线条也因人而变,因景而异,或细劲圆润,或刚劲削力,或宛转轻柔,采用铁线描、钉头鼠尾描以及战笔等来刻画人物,形成不同的特征及风格。设色清雅柔和,只是个别人物过于媚俗。



 

名家古画:吹箫引凤

 

吹箫引凤 作者:仇 英 册页 绢本 设色 纵41.1厘米 横33.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为《吹箫引凤》,则描绘秦穆公之女弄玉在凤楼上吹箫引来凤凰的故事

名家古画:郎世宁宫廷画

    郎世宁(1688—1766)是意大利人,生于米兰,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到中国,随即入宫,曾参加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历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达50多年。由于郎世宁带来了西洋绘画技法,向皇帝和其他宫廷画家展示了欧洲明暗画法的魅力,他先后受到了康熙、雍正、乾隆的重用。他是一位艺术上的全面手,人物、肖像、走兽、花鸟、山水无所不涉、无所不精,成为雍正、乾隆时宫廷绘画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品有《聚瑞图》、《嵩献英芝图》、《百骏图》、《弘历及后妃像》、《平定西城战图》等。

1、八骏图

 

2、百蝶图 卷、纸本=纵116.2*横27.44(CM) 框、纸本=纵66.00*33.00横(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作品,色彩鲜艳、亮丽,逼真写实的手法将百只蝴蝶描绘的栩栩如生。

 

3、阿玉锡持矛荡寇图卷 框、纸本=纵110*横48.4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图人物为平定西域勇士阿玉锡。坚毅、勇敢的阿玉锡全身戎装,持矛跃马,杀敌如入无人之境,精细、真实地刻画了蒙古族勇士的形象

 

4、孔雀开屏图 大轴 绢本 设色 纵328厘米 横282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表现了繁花盛开的庭院内,一只雄孔雀正展开美丽的尾羽,向另一只雄孔雀炫耀。这是一幅充分表现中西绘画技法融为一体的作品。山石采用中国传统的“青绿山水”画法,并细加点苔,树木枝干以及孔雀的身体又采用欧洲的明暗画法,已突出立体感和细部的结构变化。牡丹花采用中国传统工笔画法,而玉兰和海棠却又采用西方绘画的明暗变化,叶片上有彩影的折射,质感突出。地面也以色彩全部铺满,不似传统技法中的留白,空间上透视感强。

 

5、竹阴西猞图
    此图工笔设色绘苦瓜藤绕翠竹。瓜藤下有一猎犬,昂首垂尾。猎犬皮毛光泽,骨骼肌肉皆显逼真质感。右下落款:"臣郎世宁恭绘"。上钤"怡亲之宝"一印,可知此图为怡亲王允祥收藏。

 

6、平安春信图 纸本 私人收藏

 

7、聚瑞图

 

8、花阳双鹤图轴

 

9、苹野鸣秋图

 

10、秋野群鹿图

 

11、嵩献英芝图轴

 

12、孝贤皇后像


    郎世宁及其宫廷画:郎世宁(1688—1766),是意大利人,生于米兰,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到中国,随即入宫,曾参加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历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达50多年。由于郎世宁带来了西洋绘画技法,向皇帝和其他宫廷画家展示了欧洲明暗画法的魅力,他先后受到了康熙、雍正、乾隆的重用。乾隆二十二年(1757),郎世宁正值七十大寿,为此,皇帝还特地为他举行盛大的祝寿仪式。生日当天上午,郎世宁赴圆明园晋谒乾隆皇帝,除了贵重物品赏赐外,得皇帝亲笔题写的颂辞,在从圆明园返回城里的路上,郎世宁更是荣耀万分,坐在华丽装饰的轿内,由24人的乐队作前导,后面有不少满汉官员骑马相随,所有在京师的传教士也都聚集在宣武门的天主教南堂,为郎世宁祝贺。由此可以看出郎世宁甚得皇帝恩宠,殊荣有加,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少见的。 
  其次,郎世宁的艺术成就很高。他是一位艺术上的全面手,人物、肖像、走兽、花鸟、山水无所不涉、无所不精。在绘画创作中,他重视明暗、透视,用中国画工具,按西洋画方法做画,形成精细逼真的效果。同时具有前代所有宫廷绘画中所没有的独特风格。故他的中西合壁画风深受皇帝器重。他的代表作品有《聚瑞图》、《嵩献英芝图》、《百骏图》、《弘历及后妃像》、《平定西城战图》等。由于郎世宁绘画成就很高,从其学画的甚多,有孙威风、永泰、张为邦、丁观鹏等,这些画家连同他们的老师郎世宁,在宫中形成了一种既不同于以往的宫廷画,又不同于同时代的文人绘画及民间绘画的新颖、别致的流派、并使之成为雍正、乾隆时宫廷绘画的主要风格。同时确立了郎世宁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再次,郎世宁的作品大都被宫廷收藏,民间罕见。郎世宁到京城就入宫成为一名专职的画家。由于郎世宁作品采用明暗画法和写实风格,深受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的欣赏,故郎世宁创作的作品几乎都留在宫内,民间几乎很难见到,因而郎世宁的作品弥足珍贵。从目前海内外市场上看,他的作品很少见,偶有亮相,常常会吸引海内外藏家的追捧,所以郎世宁作品创下天价也就在情理之中。
    近几年,在海内外拍卖会上,郎世宁的作品迭创佳绩。记得1999年北京翰海曾征集到郎世宁12开《山水人物册》,每开20×27厘米,估计120—180万元,此画册有人物山水画8页,山水画2页,清皇宫原装原裱,题鉴为“郎世宁山水十页光绪丁西六月迟翁题”落款为郎宁世谨画”,收藏章款有:“郎世宁山水真迹,精品上上”、迟庵审定、“尺庵书画库上品”。对于此画,权威专家看后赞不绝口,最后该作经过激烈的竞争,以300万元拍出。2000年,香港佳士得又推出了郎世宁的力作《苹野秋鸣》,结果受到了海内外买家的青睐和追捧,以1764.5万港币被海外一位收购,该价格不仅创造了郎世宁作品的最高价,而且为中国画第二高价,同时,大大提高了中国文物艺术品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