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超4x50重量:杨雨堂写实钢笔画 欣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0:05:04
杨雨堂写实钢笔画
 
信息发布 →1992
岳桦林

尺寸:40.0cm×37.0cm
画材:卡纸、碳素墨水
在长白山海拔1800米到2000米之间,生长着一种神奇的植物,那就是岳桦。岳桦的外形,躯干短曲多枝,树皮节理斑纹呈图案性。岳桦林是由岳桦组成的矮疏林,它们之间相亲相携,在恶劣的环境中顽强地生长着。
介绍岳桦林,用“山势陡峻”、“气候恶劣”、“土壤贫瘠”等词语,概括它的生长环境一点也不为过。据当地人讲,一般胸径十几公分粗的岳桦,就得需要五、六十年以上的时间,因为它们每年的生长期只有两三个月左右,其他的时间均为休眠期。
作品《岳桦林》,就是描写岳桦在经历过傲风斗雪之后的“灿烂笑容”。这幅作品表现难度较大,整幅作品基本是用 “反表现”法进行表现的。所谓“反表现”法,就是在作画时,根据所表现对象提供的“特殊”物象条件,采用画黑留白手法,进行的一种创作表现形式。这种绘画形式是由于钢笔画的特殊性决定的,因为钢笔画的表现形式不能像其他绘画门类一样,可以“阴阳”相间处理。钢笔画体现暗中的亮线,只能靠在处理暗部的同时,将亮线“画”出来的办法,所以掌握“反表现”法是钢笔画创作必须具备的首要技能。“反表现”法在钢笔画的作品表现中,使用非常广泛,一般表现逆光、侧逆光等物象的钢笔画作品都采用这种方法。
这幅作品表现的是夕阳下的岳桦林,远山的幽暗衬托着受光的岳桦林,形成了这种特殊的表现手法。在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在其它的作品里,我也运用了这种表现手法,但只是运用的量较少,占画面的比例较小,大多还是在“从外往里画”。所谓“从外往里画”,就是正常的在白纸上画上黑色的线条,进行塑造形体。而这幅作品则相反是“从里往外画”,所谓“从里往外画”,就是在白纸上画上黑色线条的同时留“白”进行塑造形体,也就是我们上面讲的“反表现”法。
表现时,在保持着背景整体空间感的状态下,把衬托着受光的物体表现出来,而且要不断地将所衬托出来的物体,进行体量感处理。总之,在刻画的整个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着画面的统一效果。
从作品《岳桦林》的创作我感到,繁杂的画面处理,在表现主要物体的同时,决不能忽略“无关紧要”的细节,用“反表现”法描绘的作品最容易丢掉的也就是这些。所谓感动的东西,往往是最“不经意”的,也是我们常称为“无所谓”的东西。
信息发布 →1992
森林

尺寸:43.6cm×37.0cm
画材:卡纸、碳素墨水
探索“森林”,使我兴奋,又使我胆怯。第一次被森林迷惑,那还是上小学的时候。记得那是一个冬季的假期,我在同学家里写作业,偶然的机会,在他家的书箱子里,看到了“一本”厚厚的装订在一起的旧杂志,随手翻了几页,猛然间一幅幅森林的“画片”和一个个森林的故事吸引了我,那年我十二岁……
我已经记不得那些杂志叫什么了,但是里面的故事却难以从记忆中抹去。我曾经遍历无数的名山大川,然而最能让我感动的,还是童年的那篇“猎人的日记”。
于是,我走向了森林,走向了让我无数次感动的,令我难以忘怀的且又神秘的大森林。
对于钢笔画而言,《森林》是一个再好不过的题材了,它能让你在表现它的过程中忘却自己,忘却你所掌控的技能,忘却现实间的烦心琐事,忘却……。
这幅作品的表现过程,是一个令人激动的过程。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我都处于亢奋的状态。每处理完一块画面,意境马上就能体现出来,而且能赋予其鲜活的生命力。
这幅作品是以自然的表现、形体的塑造、灵魂的揭示为主导思想的。一切都是在表现完美之中完成的,所以要说采用的手法,那么,只好去问大自然了,因为一切都是自然造就出来的,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其表现手法。
艺术的语言,就在于它的完整性。人为地将某些形式(手段、技巧)单一地提出来进行探讨,都是片面的,不合适宜的,也是不负责任的。因为,这些形式只是表面的一些“东西”,而真正的却是相互有关联的一些内在本质间的事物,不同的作品有着千差万别的表现形式,因此,只用一种分析的准则去衡量一切是不科学的。
森林的探索,不仅是技术方面的探索,准确地说是观念上的探索。从作品《森林》的研究到作品的完成,是一次心灵洗涤的过程,神圣且庄严。
信息发布 →1992
深秋

尺寸:43.8cm×36.8cm
画材:卡纸、碳素墨水
作为一个探索某种领域的人来说,成功是他所研究事物的一种暂时的结果。对于探索者来说,“成功”是不存在的,因为事物的可深入性是无止境的。我们进行某些事物的研究,在经过一段深入的探索后会发现,我们所研究的事物,正在与一些“无关”的事物相互关联着,而且这些“无关”的事物像乱麻一样相互纠缠在一起。只有当我们耐下心来,将这些“无关”的事物弄清楚,我们所研究的事物才有可能“浮出水面”。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人类为了掌握客观世界的规律,将繁杂的事物进行分门别类,这样做虽然有助于对具体事物的研究,但相反也限制了人们对事物与事物之间本质上的认识。由此,人类的探索将不断的继续下去。
在我的创作过程中,我一直坚持着“探索”二字,在探索中极力寻找着艺术的内在生命。在这幅作品中,我尽全力用灰调来处理画面。灰调的表现,是钢笔画的难点,也是我的前进障碍。在钢笔画研究中我感到,画面的灰调越丰富,表现的能力就越强,处理各种复杂的物体就会越得心应手,展现画者的主观意识就越容易。
灰调的处理,首先要在观念上树立意识,其次才是能力因素所致,如果观念落后于能力,那么,即使再努力,能力也不会超过观念。这幅作品在表现过程中,我始终保持着“探索者”的状态,因为我知道,情感上的“感动”才是我最终所要追寻的。
未来的发展是一个“迷”,最终所能到达的程度怎样,我是没有把握的。虽然这幅作品并不像某些作品给人的视觉冲击力那么强,但就研究角度来说,它却有着重要且又深远的意义。
这幅作品的处理仍具有尝试性,在这里我再次强调,笔墨、线条、调子以及手法都服从于人的意识与观念,意识与观念和个人的修养有着密切的关系,要善于观察事物,掌握和分析事物并持有准确地将事物原本诠释清楚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步入真正的艺术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