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电视32:大宗商品价格下跌预示中国经济放缓风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8:52:46

 2011-12-14

欧洲债务危机的恶化让人们忽视了最近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状况,但大宗商品价格下跌预示着一个同样令人担忧的趋势:中国经济增长放缓。
无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是欧债危机的副产品还是一种独立的趋势,都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它将从根本上改变全球资本流动的本质及方向。而目前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状况将迅速蔓延至汇市、信贷市场以及股市。
中国经济放缓已经对大宗商品市场产生了剧烈影响,中国对建筑材料的需求一度引发了大宗商品市场蔚为壮观的上涨行情。
铜、镍和铁矿石等中国工业化战略所需主要原材料的价格均较8月份的高点下跌了23%以上。而中国用做畜牧业饲料的大豆的价格也出现了大幅下跌。
周末公布的资料显示,中国对上述商品的进口量11月份大幅飙升。但这种需求的上涨主要归因于工厂的逢低买入(因为此前价格曾大幅跳水),以及企业为1月末春节来临前增加产量作准备。
上述订单中的一部分可能是在10月份下达的,这也解释了为何在10月下旬或者11月份初各种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短暂反弹。但此后价格出现了大幅回落。
中国似乎在对进口时机和进口规模作出更为审慎的选择,这也许反映了正在不断浮现的产能过剩的影响,而导致产能过剩的中国投资推动型的增长模式即将达到极限。
11月份滙丰(HSBC)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跌至47.1,低于50的荣枯分水岭。而中国11月份的通货膨胀率也从10月份的5.5%降至4.2%,降幅如此剧烈意味着中国经济中出现了商品滞销状况。
而真正的风险则来自房地产领域。以某种标准衡量,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70%来自于房地产开发行业。直到目前,中国对钢铁、铜、水泥和木材的需求仍主要来自房地产行业。
房地产业的增长需要销售额的支撑,但中国的住宅销售额正在下滑。11月份住宅销售额较上年同期下降3.3%,10月份为下降11.6%。上海、北京和深圳等一线城市的降幅则更大。
有关住宅市场泡沫正在破灭的观点可能加剧了中国的资本外流,这已经导致人民币连续九个交易日触及跌停板。也许目前市场认为人民币被高估而不是低估了。
面对这些不确定性,中国的钢铁企业在整个秋季中均出现了周期性的停产,表面上是为了维护设备,但更可能是为了让市场消化成品库存。这些钢铁企业一段时间之后可能又会复产。但这种反复无常的生产行为却让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的铁矿石企业头痛不已。
受此影响,澳元兑美元下跌逾1%,至1.0078美元,较重要心理支撑位平价水准不足0.01澳元。如果对中国经济维持强劲增长的担忧继续升温,预计会在澳元及各种与中国需求密切相关的大宗商品上反应出来,投资者也可以据此判断全球经济可能面临的更大潜在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