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雪铁龙的都是什么人:不要把组织文化定位为个人成功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3:32:24

不要把组织文化定位为个人成功学

 

外企很重视打造自己的经营理念,外企对加盟员工筛选的一条重要标准是文化认同,员工进入后又会向他们传播企业文化。在具体的经营理念方面,外企市场布局、投资决策、人才决策、制度决策不依靠自己的聪明脑袋,而是调查研究。外企对人才重视,并将人才作为人力资本,坚持顾客至上的价值导向。

由于中国是个传统的商业计谋大国,同时缺乏成熟的工业化时代环境,所以传统的机会主义的行商方式得以惯性延续,商业利润依旧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不是出现在“组织与顾客”之间,商业“机会利润”取代了组织“战略利润”,传统“商人”和现代“企业家”被混为一谈。基于人际关系网络,而不是基于组织理性分析的市场竞争价值取向,导致了人性情感关系替代了理性市场关系,最重要的竞争资源成为了人际关系资源,往往投资一个有“价值的人”,比投资市场或设备更有巨额的回报。

如果说现代管理解决的是“组织”层面上的问题,那么中国式的管理思维还停留在“个人”的视角。就像一些成功学大师所宣导的“人脉就是钱脉”,将办企业说成是一种个人成功哲学。

其实,一个企业在起步阶段,不断的依靠人的因素,扩大关系圈,这是正确的。例如在那些小的旅行社,费用很低,而靠老板的一些关系户所得到的利润,就足以让他们生存了。但是,你有多大的精力,就是一天给你48小时,靠你一个人的关系,也养活不了一个大的公司。所以,如果你满足于这种小企业的现状,关系非常重要,如果你想壮大,就得向前走。

如果单纯依靠个人关系,还会形成一种个人“英雄主义”,当这个组织非依靠这个人的存在不可时,这个人出了问题或者离开企业,企业就会濒危甚至倒闭。

我们经过将近二十年的美国管理方式的熏陶学到了很多东西,美国与中国合资,给我们中国人带来了什么?最有价值的不是引进的美国Jeep车,也不是他的管理模式,而是一种管理理念,这种理念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团队精神。

美国人管理公司程序是非常明确的,他的团队、他的公司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去留而受到影响,不会因为人的变化而变化,比如说出不会因为总裁艾柯卡消失了,又上来第二个艾柯卡,公司就会出现混乱,组织的运营非常稳定。

当消费者理智了,市场成熟了,关系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少。所以,老总应该在公司,为下面创造一个品牌环境。所谓的品牌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企业的品牌,一个是经营者本身的品牌。当客户不是冲着老板的关系而是冲着企业的牌子而来,企业发展自然就上了轨道。

毋庸置疑,现代企业组织的唯一利润来源,只能是来自组织外部的顾客、消费者,而不是什么亲戚、朋友,更不是什么官员。现代企业的唯一目的是创造顾客价值,而不是赚钱。

事实上,中国传统的商业利润来源,是从“人与人”关系模式中产生出来的,从“血缘关系、家族关系”,逐渐走向了“朋友关系、同乡关系”;而“政商关系”的出现,则是将这种传统商业模式推向了顶点和极至——达到顶端的“政商关系”,已经完全脱离了商业性本身,“胡雪岩们”创造了什么?什么都没有创造!他们所做的仅仅是将社会财富变为个人口袋里的财富。这已经不再是公开的商业游戏,而是“官商圈”里少数人的交易。无论他们由此获得多少巨额财富,都只是在少数官商个人手里发生转移。他们既没有带来实质性的社会财富,也没有使众多百姓从中受益;而当他们造成了恶果时,却需要众多百姓为他们承担。

通过官商勾结获取财富,我们甚至都无法将他们归入商人或企业家的行列,因为他们除了攫取社会财富,什么也没有创造。

同样,目前中国流行的中国式管理本身是有缺陷的,因为中国传统的商业智能,是发生在中国特定的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时代。而今天的中国,已经进入到了工业时代和知识与信息时代。在国外,也有大量探讨个人工作能力的学问,但是没有人会把卡内基的“成功学”当作“管理学”来学习。因为他所讲的是个人成功之道,而不是企业的成功之道。中国式管理,实际上是沿承和推崇中国传统的统治观所实现的所谓“成果”,仅仅是个人控制组织与维护地位稳固的解决之道,从这个意义来说,所谓的“中国式管理”,最好听的说法,也只能算作是中国特色的个人修养学或个人成功学。(摘自《大缺陷——中国式管理缺什么》杨彪武/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4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