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4a91发动机缺点:中兴董事长侯为贵:应对专利战须加强技术创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20:35:06
http://www.nbd.com.cn    2011-12-13 14:54 来源: 新华网

核心提示:当欧美厂商占据中国通信设备行业大部分市场份额的时候,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已提出主动“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1995年,当欧美厂商占据中国通信设备行业大部分市场份额的时候,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已提出主动“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但经过6年的摸索,到2001年中国入世前,国际收入占比仍仅有4%。但在入世后的10年,中兴通讯所在的通信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的“后来者”中兴通讯已跃居全球通信行业第5位,国际收入占比也从入世前的4%增长到近60%。近日,本网专访了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

十年实现国内外市场“翻转”

记者:中兴在10年前中国入世时的海外经营状况是怎样的?现在的海外业务情况如何?中国入世对这种变化起到什么作用?

侯为贵:我们进入海外市场更早一些,从1995年、1996年就开始起步了。但在入世后的10年间,我们公司业务规模整体增长超过10倍,海外业务增长超过20倍。10年前,国内市场占的比重比较大,现在我们的国际市场份额已经超过国内市场,达到了60%,海外市场的发展步伐快速而且稳健。

记者:10年前,中兴从事领域的国内市场如何?

侯为贵:信息产业分为服务业和设备制造研发设计两部分。前者的代表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主要

是第三产业;后者的代表是中兴、华为这样的企业。这两者面临WTO的竞争情况是不一样的。

入世时,中国并没有开放信息服务业,后来才逐步开放。但因为信息服务业的规模很大,成本相当高,所以也没有海外企业大规模进来。

而研发和设计制造领域的情况完全不同,在进入WTO以前国外企业已经全面进入了。入世时我们的通信技术设施都是以国外企业为主,包括欧洲、美国、日本企业。日本的富士通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已大规模进入中国,欧洲的西门子、爱立信,美国的朗讯、加拿大的北电等都纷纷进入了。在入世之前,这块中国市场就已经是完全开放了。

记者:10年后呢,在通信领域呈现了什么变化?

侯为贵:在2000年前后,我们在国内仍然是在一个上升期,但是还没有成为最主流的设备供应商。现在,我们在国内已经成为最主要的供应商,而中国厂商已经在国内通信设备领域占据接近80%的市场份额,而国外厂商则只有20%。这和2000年时正好相反,当时中国企业大概也占20%。

在国际市场也有相似的翻转。国际市场的竞争格局这10年发生很大变化,我们现在是全球第5大通信设备厂商,当年同台竞争的对手有的已经退出这个舞台,有的在兼并重组,有的在走下坡路,我们一直是在上升。所以中兴用了10多年时间来不断积累,中国入世促使我们加快了海外市场的拓展步伐。

通过本土化实现海外生根

记者:在您看来,中兴能够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面旗帜,在竞争激烈的海外市场扎根生存下来,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侯为贵:从我们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角度,真正要在国外扎根,实现企业的国际化,首先是人才要做到国际化、本地化,这是最重要的。其次是人才要和当地的文化结合,这点非常重要。

同时,本土化除了产品层面、流程和制度层面,还有资本层面,而且这几个层面必须有系统规划。例如,中兴在部分国家并不采用并购的方式,而是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成立合资公司,这可以有效避免并购的政治风险和面临的审核壁垒,更好在当地落地生根。

所以我认为,国际化和本地化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离开本土化就没有地方生根。一定要成为当地社会、社区的优秀公民,这个也是我们这么多年在海外发展比较深刻的体会。

打破保护主义要有好方法

记者:近年来,一些国家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倾向抬头,中兴在欧美市场的一些并购活动也遭遇挫折。如何看待欧美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有什么应对之策?

侯为贵:目前金融危机确实导致贸易保护主义上升,双方往往各说各话:你说我保护,我说你才是。

记者:中兴遭遇的情况如何,有没有具体的例子。

侯为贵:比如2010年前三季度,印度就禁止中国通信厂商的货物入关,理由是中国产品对当地的通信设施、信息网络安全不利。这种解释不完全是贸易因素,还有政治因素。而印度对我们来说是每年有差不多 1O亿美元的巨大市场。

记者:中兴是如何应对的?

侯为贵:因为印度的市场巨大,因此我们必须想办法。因为我们在当地的客户都是印度的核心骨干企业.大量限制进口也会对它们产生巨大影响,我们也在一直通过它们来影响政府决策,最终在2010年的第四季度,印度政府重新给我们放行了。所以要通过不断地做工作,而且方法还比较重要,没有好的方法也不行。

记者:这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有没有采取了措施,但还不那么如意的?

侯为贵:当然有。美国的问题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它的议会权势很大,中国的基础设施不被允许进入美国市场。所以我们就先做一些终端、网络边缘产品,通过这些产品到美国发展。目前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先落地,不做核心网络。

应对专利战须加强技术创新

记者:今年年初的中兴起诉爱立信一案,曾引起媒体广泛关注。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侯为贵:知识产权的争端实际上是高端市场的争端,而中兴身处的通信产业是一个典型的高科技聚焦的行业,人才也非常集中。当一个公司在市场上的技术往前走的时候,原来的领先者必然要打击你,以便保持它的位置,爱立信就是这样的。它有100多年的历史。为了维持自己的原有地位而运用知识产权来跟后来者对抗。爱立信有各类专业的原始积累,它一些原有的专利还是能起作用的,比如2G手机,而我们在2G时代并不强大,所以它们以这个为武器同我们打专利战争。而中国企业因为之前的欠账,必定要受些损失。

记者:中兴是如何应对的?能否给同样频繁遭遇知识产权诉讼的中国企业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侯为贵:应对专利战争,从长远来看我们要在技术创新方面不断加强,如果说 2G时代我们光看,到3G时代中国紧跟外国,在4G领域的技术专利,我们已经跟国外差不多了。通过不断积累以后,我们未来的主动权会越来越大。

但现在是转折期,要不断应对。一方面,还要交该交的专利费,中兴每年还要支付给美国高通很多专利费,这是必须耍交的,大家能够遵守规则,尊重知识产权。另外,我们也拿我们的一些专利跟它冲销交换,甚至是互相起诉,这也是一种手段。

记者:我们注意到中兴应对诉讼方面也采取了不少措施。

侯为贵:在应对方面,中兴有一套自己的机制。我们现在已经积累近4万个专利,近几年在专利方面增长比较迅速,去年我们国际专利申请量是全球第二,行业第一。我们内部在这方面有一套完整的组织。我们将法律部门和技术部门相结合,法律部里有专门的知识产权部门,负责整个公司专利、知识产权的布局。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布局不只是申清专利,还需要针对性地考虑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专利的生成一方面是要技术创新,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与对手对抗要用到的武器。总之这种布局不是简单的技术人员有一个专利就申请了,实际上它还有一套系统的战略。

增强核心竞争力是关键

记者:中国入世10年是“中国制造”加速走向世界的lO年,我们现在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然而,有人说1部苹果手机的利润相当于10部中国手机,这个问题您是怎么看的?

 

 

侯为贵:在终端方面,特别是客户体验方面,我们确实还存在相当的差距。苹果的案例在我们企业内部不断地探讨,因为现在终端在中兴总的业务规模中也占到30%。终端是大众消费品,它所谓的创新不光是技术创新,而被叫做客户体验创新,这些我们还是有差距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iPhone手机,它的用户体验非常好,甚至有人上瘾,它一举打败了称霸市场多年的诺基亚,这非常了不起。现在我们还无法达到这样的高度。

记者:中国企业想要在国际上进一步拓展空间、取得稳定的地位,需要解决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

侯为贵:每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还是核心竞争力,你的进步速度要快。通信行业是更新非常迅速的行业,大家都在进步,如果你进步慢的话可能就会被淘汰。所以必须要有能力积累,不仅积累技术,还要积累全球化市场中的人才、制度、资本、文化等很多方面,这些都是提升整体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产品是核心。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优势,必须要在这些方面全面发展。

(本文来源:新华网 作者:乌梦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