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x80内饰改装效果图:“善”的定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7:06:21

“善”的定义。

 


    善,这个字,大家都很熟悉,也都能够理解他的意思。但是,我若要问一句:究竟什么是“善”?恐怕你很难说得清楚。
    因为:“善”从来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究竟什么是“善”呢?莫衷一是。在古今中外的各种学派之间,“善”,也是相互争论的,弄的人们无所适从。
    “善”,始终是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上。但是,尽管没有一个标准定义,我们大家每一个正常的人,还是分得清善恶的。
    善,就是善良的、好的、有益的、慈悲的、柔和的、正义的……等等等等。说不清楚,但又都能够理解。总之,是与恶相对的。

 

    小说《西游记》中也讲到了“善”。并且,反反复复的、无数次的讲到:佛、菩萨们,只要一有机会,就会立即劝人行善。

    我们在读西游记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动善念、发善心,行善事、积善果等等与“善”相关的字眼。
    那么,小说《西游记》中的“善”,究竟是不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那个意思呢?估计很少有人这样考虑过。
    在小说《西游记》中,作者对“善”给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义,见第八十七回《凤仙郡冒天止雨 孙大圣劝善施霖》。
    请注意:小说《西游记》中的“善”,是有明确定义的,这个定义和我们一般理解的“善”,是完全不同的。

 

    在这一回故事中,唐僧师徒四人来到凤仙郡,此地正值大旱,已经连续三年没有下雨了,民事荒凉、街衢冷落,“富室聊以全生,穷民难以活命”。
    大天竺国凤仙郡的郡侯,是一个姓上官的人,他出榜招求法师祈雨救民。孙悟空说,求雨也不是什么难事,于是一口承诺了,要帮大家求下雨来。
    孙悟空先找到龙王。龙王说,我虽然能行雨,但我只是个当差的,不能擅自下雨,还得麻烦你到天宫找玉皇大帝批一道降雨的圣旨,我才能下雨。
    于是,孙悟空一个跟头来到天庭。天王等人拦住说,那个地方不该下雨,那郡侯撒泼,冒犯天地,上帝见罪,立有米山、面山、黄金大锁,直等此三事倒断,才该下雨。
    孙悟空又问玉皇大帝,玉帝说:“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朕出行浮游三界,见那上官不仁,将斋天素供,推倒喂狗,口出秽言,造有冒犯之罪,……你休管闲事。”
    这个地方不该下雨。“行者闻言,大惊失色,再不敢启奏。走出殿,满面含羞。”这是孙悟空少有的,认识到是自己错了。


    这一回故事,目前所公认的结论是:玉皇大帝昏庸。只因为地方上冒犯了天威,就不给他下雨。
    其实不然,把这一回故事理解成“玉帝昏庸”,仅仅只对了一小半。因为这一回的重点,不仅仅只是刻画“玉帝昏庸”,而是在专门解释:什么是“善”。

    玉帝不给他们下雨,那么,究竟要怎样,才可以下雨呢?天师笑着告诉孙悟空:“大圣不必烦恼,这事只宜作善可解。你去劝他归,福自来矣。”
    说的很清楚,只有做了“”,才可以下雨。而孙悟空回去后,马上就叫他们做了“善”事,而他们做了“善”事之后,果然就下了一场大雨。
    因此,我们只需要看他们究竟是怎样做的“善”事,就能够知道“善”在《西游记》中的准确定义了。因为这是被玉帝认可了的。
    孙悟空对那郡侯说:“你若回心向,趁早儿念佛看经。”
    那郡侯就叫城里城外大家小户,不论男女人等,都要烧香念佛。自此时,一片“”声盈耳。
    孙悟空又到天门外。天王道:“你又来做甚?”
    行者道:“那郡侯已归矣。”
    天王亦喜:“此乃大圣劝之功。”
    不多时,神仙们来到风仙郡,半空中作起法来。只听得雷声,又见到闪电。

    那凤仙郡,城里城外, 大小官员,军民人等,整三年不曾听见雷电。今见有雷声霍闪,一齐跪下,头顶着香炉,有的手拈着柳枝,都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这一声念,果然惊动上天。片时大雨淋漓。
    (西游记下半场,玉帝从捉牛魔王开始支持佛派。收大鹏时,如来管四大部洲。到此回,玉帝给了佛派一个求雨的指标。原先佛派是不能求雨的。)
    怎样才叫发了“”念?都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才是发了“”念。

    “善”的定义:“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是谁?《西游记》中也有明确定义,见第七回,如来出场的时候,他自报家门说:“我是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尊者,南无阿弥陀佛。”
    如来。原来如是。现在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劝人行善了吧。

 

    在《西游记》中,善,是什么?是个人崇拜。作者处理的高明,不容易发觉。他在开篇的第一句话中,这样写道:“大道幽深,如何消息,说破鬼神惊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