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舍仪表盘图解:李香君的《桃花扇》——洪烛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2:01:08

李香君的《桃花扇》 

2011-12-13 10:38:00|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哪位名妓在精神上支持了抗日战争?明代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对中国抗日战争也是有贡献的。在明朝崇祯吊死煤山的三百年之后,正是甲申,中国因日本侵略而危在旦夕。那一年,郭沫若发表了《甲申三百年祭》。全国军民都因危难的局势而发思古之幽情,重温三百年前大明亡国的老故事。《桃花扇》重演,更让人感同身受。那一年重庆出版的《群众》周刊,有篇文章就叫《桃花扇底看南朝》。《桃花扇》里马士英、阮大铖等奸臣,自然可作现实中汉奸、投降派、卖国贼之参照,但《桃花扇》正因有一个李香君的形像,给又一代不愿做奴隶的中国人带来了勇气。必须承认:那把桃花扇,在呼唤英雄(包括女英雄)的抗战中,同样是一件精神武器。李香君在舞台上复活了,在战场上复活了,在前线以及后方,乃至敌后的中国人心目中复活了。那把桃花扇相当于一面血染的战旗。让人既热血沸腾,又肃然起敬。】

                        李香君的桃花扇【増补稿】 洪烛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还小,看一部叫《桃花扇》的老电影,听旁边的观众议论,“这是发生在咱们南京的事情。”“李香君是南京人。”我就这样记住了李香君的名字,觉得她的名字本身就有一缕香气。是桃花香吧?我还记住了她那像桃花一样盛开又凋零的爱情,在并不懂得爱情的年龄。这么多年过去,如果你问我爱情是什么,我可能仍然似懂非懂,仍然保持着最初看《桃花扇》时对爱情的朦胧印像:爱一个人,就是开花,给对方看,也给自己看,表面上为了让对方陶醉,其实自己已先醉了……我这么说,也没错呀。如果没有自我欣赏,怎么可能欣赏别人并让别人欣赏呢?如果没有自我陶醉,又怎么可能感染对方呢?李香君初恋侯方域的时候,一定深深沉醉过,人面桃花相映红。可惜春风不长久的,她还是被惊醒了。醒是痛苦的,也是必然的。由于我看的是黑白电影,当李香君血溅诗扇,血迹也无法显现为鲜红。没有关系,桃花这个意象本身能让人想像出最灿烂的颜色。人们日常说起桃花,大多是围绕桃花运什么的。《桃花扇》改变了桃花的形象:桃花并非柔若无骨,桃花也是有血性的。一个人,使我对一种花肃然起敬。

   如果没有那溅在扇面的一滴滴血,《桃花扇》可能只是才子佳人花前月下的老套故事。作为明代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对慕名而来的大批高官富商不屑一顾,偏偏钟情于青年才俊侯方域,以身相许。时为复社领袖人物的侯方域,受到奸党阮大铖迫害,逃离南京,李香君送他一直送到桃叶渡口,清唱《琵琶记》赠别,等于用歌声为落魄书生怕冷的心取暖。那把作为爱情故事最重要道具的诗扇,是书生送给美人的定情物。后来,当奸官田仰串通马士英和阮大铖,欲逼李香君为妾,李香君誓死不从,以头撞地,血花四溅,在扇面上留下痕迹。画家杨文骢深为感动,将血点画成桃花一枝,使扇面上诗画相映。美人不只会为爱流泪,也有勇气流血的。桃花如血,血如桃花,是生死恋情使美人与桃花形成了血缘关系,而不单单是外形上的相似。漂泊在外的侯方域听说李香君以血坚守山盟海誓,情不自禁写下一篇《李姬传》。清代戏剧家孔尚任,正是据此写成传世佳作《桃花扇》,在大大小小的舞台翻演,使李香君的形象不仅进入文学史,更深入中国老百姓的记忆。

   《桃花扇》剧情中,侯方域一出场就吟诗,吟的是《恋芳春》:“孙楚楼边,莫愁湖上,又添几处垂杨。偏是江山胜处,酒卖斜阳,勾引游人醉赏。学金粉南朝模样,暗思想,那些莺颠燕狂,关甚兴亡。”不愧为晚明文社“复社”的接班人,才华横溢,难怪能赢得李香君的芳心。可惜他后来又把美人的心弄丢了。侯方域经几起几落,最终北上,归顺大清,谋取一官半职。这不只让李香君失望,更让她伤心:理想中的如意郎君竟然如此没骨头,比女人还软弱,这种能把人格抛弃了向名利投降的所谓才子,他的爱情,自己还能相信吗?还敢相信吗?与之相比,身为妓女的李香君,却有侠气。在乱世中侠气就是骨气啊。她比许多男人更明白什么是大是大非。苦劝无用,也只能分道扬镳了。李香君并没有背叛自己,背叛自己的爱情,而是侯方域背叛了她,背叛了她的期望。侯方域做出了李香君这样的女人都不愿做的事情。李香君,也做到了许多男人都做不到的事情,正如前次以血守爱那么坚决,她削去青丝,遁入空门,与世俗不合作,保持自身的清洁。为了表示对国家的忠贞不渝,她亲手斩断了情根。别人千方百计都没能阻挠的情缘,她本人狠起心来了断。不可能不疼的。可能比血溅诗扇时还要疼。她忍住疼,还是这么做了。

   你可以说李香君看错人了。其实她看的时候并没错,是她看上的人变了了。不仅她看上的人变了,世道也变了,她只能要求自己不变。以不变应万变。她正是因为不变才成为自己的,才在一群变了的人中显得伟大。

你可以说李香君爱错了人,可爱本身并没有错啊。李香君,爱的时候轰轰烈烈,不爱了,或知道自己不该爱了,也斩钉截铁。她知道比守住小爱更重要的是守住大爱。当爱人站到自己大爱的对立面,她也会不爱的,没法爱的。李香君是一个烈女子。更是一个有大是大非、大爱大恨的忠烈女子。当儿女情与家国爱发生冲突的时候,她作出了一般人并不那么容易作出的选择。

   南京人是重感情的,中国人是重感情的,就这样把自己的敬仰,献给了一位妓女,献给秦淮河边的一位妓女。因为这位妓女在国破之时,表现得比那些才子,那些将军,那些各界领袖更为勇敢,更为坚定。她注定要让很多男人脸红的。如果他们能感到脸红,多多少少还是有希望的。正如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始终没有忘掉这位普通的妓女,一直对这位妓女保持着敬仰,说明中国人还是有希望的。

   作为秦淮八艳的代表,李香君使秦淮八艳成为正面形象的群体,载入史册。她的高风亮节,可能还改变了后人对妓女阶层的歧视。我曾经在新浪博客撰文,说李香君是南京历史上最伟大的女人,最有资格担任南京文化的形象代言人,又说李香君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妓女。这些说法并未遭到网友反对。南京作家叶兆言,对秦淮八艳评价也很高:“秦淮八艳的真正意义,关键在于她们有不做亡国奴的骨气,在于她们很好的素养和不同凡响的政治见识。外在的美可遇,内在的美难求,时穷节乃现,只有到了国破家亡的最后关头,才能看得出一个人的节操。秦淮八艳是一面镜子,桃花扇底看前朝,通过这八位不同凡响的风尘女子,人们看到的是中国文化的颓败,是中国男性知识分子的虚伪和装腔作势。像钱牧斋和侯方域,都是名噪一时的大才子,这些才子都是先唱高调,最终却失节投机,走到他们平日所鼓吹的理想的反面去了,爬得太高,跌得就重。秦淮河边的八位小女子,轰轰烈烈地唱了一曲正气歌,活活羞煞男子汉大丈夫。”

   秦准河畔的钞库街38号,解放初期的那部电影《桃花扇》,就在此拍摄的。三进两院式宅院,包括临水的河厅,都已通过银幕进入观众的记忆。河厅内设船坞,直通秦淮河,主客不出宅门即可登船往来水上。河厅有栏,供凭栏眺望夫子庙的泮池风光。李香君曾站在这里守望侯方域归来吧?大约在1986年底,宅院进行修缮,辟为李香君故居陈列馆。那时候我离开南京去外地求学,有一年春节还乡,特意去参观过。不,没觉得是在参观李香君故居,觉得是在拜访李香君本人,觉得她仍活在这里。尤其进入后院,抬头看见“媚香楼”匾额,据传为明末著名书法家王铎所写,便联想起风流书生侯方域初来乍到时的惊艳心情。上楼,踏入李香君的客厅、琴房,书房和卧房,仿佛也走进美人花开花落的梦境。我下意识地屏住呼吸,蹑手蹑脚,生怕把她吵醒。

   这么些年,只要回南京探亲,我都会去夫子庙文德桥西、来燕桥南端的李香君故居门前走走。也算一种精神上的“探亲”吧。李香君故居已成为我记忆中故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虽然它不如中华门城堡高大,也不如中山陵或美龄宫(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官邸)辉煌。但我觉得它也是一种城堡,也是一种陵园或宫殿,这里既有泪、又有血,既有美,又有美所作出的牺牲,以及美所带来的力量。泪水与血水浇灌的桃花,必然比雨水浇灌的桃花更灿烂一些,更通人性一些……这么想着想着,我就从李香君故居,走过乌衣巷的王谢故居,想个没完,也走个没完,不知不觉就抵达了秦淮河口与青溪交汇处的桃叶渡。这个千年古渡由于当时接近改道前的长江,因而是著名的送别处。最初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王献之,常在此迎送爱妾桃叶而出名的。我想的却是:这里也是李香君唱歌送别侯方域去远处避难的地方。她的歌声真是牵肠挂肚啊,我似乎还能听见。风里,雨里,桨声灯影里,总像有一个人在若隐若现地唱着忧伤的歌。

   若干年后读一本旧资料,才知道钞库街38号,并不是真正的李香君故居。原为清末袁姓道台故宅,因具有秦淮河房的典型特征且保存完好,才成为电影《桃花扇》拍摄地,进而辟作李香君故居陈列馆。说它是李香君故居也不算错,它毕竟是电影里那个李香君的故居。严格意义上的李香君故居,即媚香楼遗址,原在今址之东、金陵闸西侧,与今址同在钞库街上,相隔不远。可惜地面建筑己毁,并改建,面目全非。《香柬漫笔》记载了媚香楼遗址的发现过程:“金陵闸西邻有水阁,曰周河厅,数年前掘地得石碣,刻媚香楼三字,厅主人惧其有神灵也,复瘞之,余曾得见拓本。”

   如果不曾有那块石碑出土,李香君故居在何处恐怕就真的失传了。这也没什么,即使故居失传,故事不会失传的。李香君的名字不会失传。比世间的任何石碑更有效的,是口碑,是刻在人心上的美名。譬如仅就我个人而言,没法把李香君这个名字从记忆中抹去的。外地游客,可能不知道南京的现任市长是谁,却不至于对李香君的名字感到陌生。这个名字同样能代表南京。李香君,秦淮河的女儿,南京的女儿。她溅在扇面上的鲜血变成了桃花,她留下的桃花扇同样给南京的历史增光添彩。到秦淮河上泛舟,若没想起李香君,简直等于白来了。李香君的名字和秦淮河连在一起,和南京连在一起。她不仅使原本脂粉味很浓的秦淮河显得有骨气了,也使多灾多难的南京城显得有骨气了。她的名字给南京的历史补钙。

   媚香楼人去楼空,李香君后来去了哪里?在《桃花扇》的剧情中,李香君由名画家蓝田叔引领,来到南京的栖霞山,青灯孤影,终其一身。栖霞寺是有唐高宗御笔题名的古刹,周围山水如画。怜香惜玉的孔尚任,别出心裁地给笔下的美人安排了一个好去处。

   南京有“春牛首,秋栖霞”的说法,牛首山的春光与栖霞山的秋色都是经典美景。孔尚任也希望李香君在栖霞的满山红叶中安然度过人生的秋天吧?前半生的桃花,后半生的枫叶,都鲜红得像血染的,李香君告别秦淮河的繁华,选择栖霞山的幽静安置一颗受伤的心。她隐于山林其实是为了养伤啊。晨钟暮鼓会安慰她的。仿佛每天都在问她:伤好了吗?早点好起来啊!我多次去栖霞山看红叶,总要作如是想。现实中的李香君究竟去了哪里,己不重要。我宁愿相信孔尚任说的是真的。是的,李香君的归宿就该在这里。她的大爱,就该有大美陪伴,大爱与大美最终合而为一。

   热爱南京的老学者黄裳来栖霞山,听朋友传说李香君当年修行的寺院就在山顶,笑了:“这可真是有意思,真的有那许多好心人制造并相信了这样的佳话。为使名山胜地免去寂寞,并为他们喜爱并同情的人物寻找一个理想的归宿,人们创造了多少神话啊。”

   又岂止受伤的李香君需要安慰,我们也需要安慰啊。我们心里也有各种各样的伤啊。为了安慰那不在了的李香君,更为了安慰自己,我们像孔尚任那样,想给敬仰的人物找一个好地方。我们都参与了虚构,并且希望艺术的真实也就是生活的真实,甚至比生活还要真实,还要不容置疑。不管是秦淮河还是栖霞山,都因为有了李香君的传说而显得更美。美本身就是力量。李香君不仅给我们的心灵带来美,更带来了力量。

   桃花扇,每个人心里面都有一把。只不过别人看不见罢了。只不过有时,自己也看不见罢了。

   李香君对中国抗日战争也是有贡献的。在明朝崇祯吊死煤山的三百年之后,正是甲申,中国因日本侵略而危在旦夕。那一年,郭沫若发表了《甲申三百年祭》。全国军民都因危难的局势而发思古之幽情,重温三百年前大明亡国的老故事。《桃花扇》重演,更让人感同身受。

   那一年重庆出版的《群众》周刊,有篇文章就叫《桃花扇底看南朝》。《桃花扇》里马士英、阮大铖等奸臣,自然可作现实中汉奸、投降派、卖国贼之参照,但《桃花扇》正因有一个李香君的形像,给又一代不愿做奴隶的中国人带来了勇气。

   必须承认:那把桃花扇,在呼唤英雄(包括女英雄)的抗战中,同样是一件精神武器。李香君在舞台上复活了,在战场上复活了,在前线以及后方,乃至敌后的中国人心目中复活了。那把桃花扇相当于一面血染的战旗。让人既热血沸腾,又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