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铁龙爱丽舍2007款:为什么治理通货膨胀的过程如此痛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0:23:29

为什么治理通货膨胀的过程如此痛苦

2011-06-03 09:22


 

我的相关日志:


2011-05-24 | 为什么连续紧缩政策未能降物价
2011-05-12 | 掩盖通胀就是助涨通胀

天气在变暖,中国的经济却开始一天天让人感到寒气逼人。股市的持续低迷预示着经济放缓甚至衰退正在降临。近两年的时间里,中国人无奈地在严重通货膨胀的笼罩下艰难度日。现在如何终止物价的飞涨已经是头号经济问题。尽管价格管制无处不在,但是货币管理者知道那并不是问题的源头,也无助于问题的根本解决。整个2010年至今,连续的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行票据,动用了所有的货币紧缩手段,政策措施的力度也是空前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撤掉那些让物价沸腾不止的柴火。

紧缩是痛苦的,普通人也明白勒紧腰带过日子是什么滋味。正像信贷扩张和通货膨胀并不是平均地给每个人增加他所持有的货币一样,紧缩过程也不是平均地影响每个人。尽管在这被迫进入的紧缩期中人们普遍地承受着痛苦和损失,但仍然会有少数人得利。在这种人为造成的经济扩张-紧缩过程中,处于不同地位的人严重地苦乐不均。

经济现实已经给我们展现了随着紧缩过程的延续各行各业都出现了什么样的困难。首先,作为信贷扩张政策执行者的商业银行系统,遭遇了严重的资金紧张,不得不提高放贷标准,减少信贷投放;其次,大型国有企业和国家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也有可能面临资金困难,但是可以想见,他们必定有足够的政策保障优先提供贷款以及优惠的贷款条件,所以,他们的境况虽非高枕无忧,却也难不到哪里去;再次,中小企业则会普遍地面临严重的困境,他们无法获得银行系统提供的优先资金保障,在货币紧缩的情况下(即便仅仅是扩张速度减慢),大量企业不得不求助于民间金融,而这又势必把借贷的利率抬得非常高,融资成本的上升正在让他们的生产难以为继。

除此之外,由于信贷扩张的在经济中缓慢扩散的特点,原来扩张期增加的那些信贷,在进行了一轮初始投资之后,还在不断地像整个经济体各个生产结构和部门中释放和扩散,而这种扩散不是信贷紧缩或者任何其他政策能够控制的,这就意味着名义工资收入会继续提高,企业的工资成本还在继续上升。中小企业除了融资困难以外,成本增加的压力也越来越重。货币紧缩让投资非常不平均地受抑制,因为它给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和不同个人造成的新增成本是不一样的,而不同人成本压力并将其消化的能力也不同。

紧缩究竟会带来哪些具体的痛苦呢?如果我们仅仅从总量上来看这个问题的话,就会忽略掉那些真正有意义的、对现实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而正是这些因素决定着治理通货膨胀能否取得成功,经济能否摆脱长期衰退的阴影,人们正在承受的这些通货膨胀造成的痛苦会不会被继续延长。我们必须关注信贷紧缩的动态过程以及它对经济结构造成的影响。

为了实现阻止物价上涨的目的,紧缩政策就必须达到足以降低全社会的总名义购买力(或减缓其增速)的程度,只要名义购买力还在快速增加,物价飞涨的脚步就无法停止。也就是说,用于最终消费的名义收入——无论是来自工资还是资本收入——要放慢增速直至停止增长才行。如前面所述,这恰恰是宏观货币紧缩政策无法直接实现的。扩张期增加的信贷,要最终完全扩散到消费者手中,需要几个月至数年不等的时间;反之,紧缩期收紧信贷,经过一连串的对投资的逆向作用,通过减少全社会的货币总量和总投资的方法,最终作用于工资,也同样需要不短的时间,因为紧缩之下较慢的信贷增速也要遍历从经济结构的上游产业到下游产业的全过程才能发挥其影响。

但是紧缩的影响并未就此终止。尽管由于信贷紧缩带来的直接的投资下降已经告一段落,但经济还要依照其自身规律继续运行下去。全社会总的名义购买力停止增加,这立刻会反过来影响经济的各个部门。这大体上可以看作是信贷扩张过程的逆过程。因为扩张时期,快速流入市场的信贷,造成投资对这种信贷流速的依赖,经济体自发地建立新的均衡的努力,会形成从产业结构上游到下游的持续推动力。工资水平和名义购买力的下降,则会形成从产业下游到上游的反向作用力。消费的缩减直接造成消费品制造企业的生产下滑,消费品价格下降的同时,该类企业的利润大幅减少,并出现亏损和破产。而这又会减少他们对资本商品的需求,进一步对所有上游产业造成压力,原材料和设备制造企业也在需求减少价格下降的压力下被迫缩减产能。开工不足,失业率上升在所有行业里蔓延。当然,最终的影响也会返回到银行那里,表现就是呆坏账增加,可能还需要金融资产的重组。

为了抑制通货膨胀而不得不进行的信贷紧缩,造成的痛苦是多重的。它在上面提到的两个阶段中,都对经济产生破坏性影响。工资先升后降、所有的产业都依次出现滑坡;开工不足、失业上升,产业结构被迫做重新调整。在物价水平和货币总量稳定下来,各行各业为了适应这个新的物价和货币量而建立起新的均衡以前,痛苦都不会终止。

货币管理者总是抱有这样一种幻想,他们希望既不伤害经济,又能终止通货膨胀。或者即便认识到紧缩的伤害不可避免,他们也希望可以尽量减少损失。从政策的角度来说,就是走一步看一步。但这必定是无法达到效果的。通货膨胀对经济的最大伤害不是价格上涨,而是产业结构的扭曲。要让物价稳定,就客观要求把扭曲的产业结构纠正回来。那些信贷扩张吹出来的泡沫,那些相对于消费者真实需求来说过剩的产能,必须被压缩淘汰,被重新投放到正确的投资方向上去。通常来说,坚决一贯的紧缩政策,才能缩短这个调整过程,减少所有人为止付出的痛苦和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