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三灯光讲解:教师要有自己的理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3:18:40
教师要有自己的理想(转)

   

    记得去年踏上三尺讲台上汇报课后,我去找我们的教研组长评课,组长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平时多读读书,教育方面或其它的都行。”是啊,作为教师,需要读一些教育理论书籍,但更需要经常读大师作品、经典作品,通过读书加深自身底蕴,提高自身学养。我们常常会发现,几乎所有的特级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读书,他们充满智慧和灵气的课堂正是得益于他们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不仅仅老师要读书,每一个想提高学识的人都要读书。在这短暂的一个学期里,我读到了平时没看过的书。读书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一个学期里,我感觉收获颇丰。以下就是我读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的心得体会。

    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我曾经一度茫然过,到处都在说教师应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及时地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适时地转换自己的教育角色。可在教育行为当中,教师这个角色到底该如何来呈现呢?吴非教授《不跪着教书》中写到“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在巨大的麻木和冷漠面前,我的确有过放弃的念头,然而一想到中国人有千百年下跪的历史,想到文革给中国人带来的耻辱,想到下一代人还可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下跪,就觉得我们中国首先得有铁骨教师,教育的辞典中才配有‘铸造’这样的词条。”缘此,我想借吴非教授的观点来表达我的梦想:多读书、多思考,勇当铁骨教师,使自己的学生成为站直的人。肖川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写到:“你真正的生命是你的思想”,这就是一个重要的、十分有价值的的命题,当然也是一个关于人生的重要思想。它意味着:如果没有思想,人就只是酒囊饭袋、行尸走肉;就会一事无成、枉度此生;当然也就更谈不上个性的魅力和人格的魅力了。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有责任提高自己的修养,传授知识,促进学生的思想交流,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坚韧他们的骨气,提高大家的民族气概。书籍是人类文明不灭的火种,人类走向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狄金森说过:“没有一艘船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象一页跳跃的诗行/把人带向远方。”

    教师读书是关系教育成败的大事。教师不读书,就没有教育理想,就没有教育信念,就没有教育思考,就没有教育智慧,就没有教育活力,就没有教育创新,一句话:就没有教育生命。教师是天生的职业学习者,职业读书人。教师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一辈子“站直了”教书!但是,一个没有思想的人,无异于行尸走肉;一个读书时不加思考,没有自己独立见解,照搬全套的教师,又与录音机有何区别。安德鲁·卡内基特别喜欢一句格言,并把它贴在一处醒目的位置。这句话格言是:“不会思考的人是傻瓜,不想思考的人冥玩不化,不敢思考的人是奴隶。”只有这样才能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2008年12月初,我有幸参加了浙江省社会学科课改十周年成果展示活动。参与教学示范的老师都是名师,包括省优质课一等奖、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和特级教师,着实让人大开眼界,受益非浅。其中,我对高凌老师的《印象中国之古代妇女》一课感叹不已,感叹教学原来也这样可以随心所欲,挥洒自如,至今记忆犹新。这个课题在教材中是没有的。一位女同学偶尔的一次疑问,让细心的高老师发现,在人教版社会教材中涉及到古代妇女的内容比较分散,而且着墨不多,在教学中容易被淡化甚至忽略。中国古代妇女秉承质朴善良的优秀品质,做出过重要贡献,史书上只有渺渺数人,寥落几笔,而这恰恰也是中国古代妇女地位的折射。那何不对教材资源进行整合,深入挖掘,对教材全新处理,进行有关中国古代妇女的专题探究学习呢?有了想法就要实践,高老师查阅了课标:5-3:选择具体事例,展示女性在历史上的贡献,领会妇女社会提高地位的意义。在依据课标的前提下,高老师选择古代妇女的典型事例,采用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资料,设计了一堂映射中国古代妇女的专题探究学习课。

    培训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名师们各有千秋,底蕴深厚,自成一家,都形成了极富个性的教学风格。有些善于师生互动,有些诙谐幽默、有些挥洒自如,有些注重理念落实。课堂高效而极富生命力,做他们的学生无疑是一件幸福的事,成为这样的老师无疑是极有成就感的。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名师们的成就在于他们平时的积累。总而言之,既是《四书》十九章所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肖川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提到:我所能想到的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事情,莫过于受到良好的教育。因为只有良好的教育才能使我们秉有渊深的学识、清明的才智、通达的情性、宽广的胸怀和高贵的教养。那么,什么是良好的教育呢?也许我们很难给予它一个周全的描述,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一个人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他(她)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她)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她)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

    但是,很多时候总是“知易行难”, 如在教学实际中,当我们听了一个报告或讲座,对自己的教学观念确实有点触动,但是,我们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又习惯于自己原来的做法。梅里尔·哈明说过:“几乎所有的教师都会偶尔遇到陈旧的、束缚人的想法和习性。” 所以,不少的我们“听听激动,回来不动”。 如何将书本的知识读懂以及取别人之经验并用于实践,也就是说如何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这实在是一个难之又难的课题。所谓“弦外之音三百曲,几声听真心自明”。

    我认为,边读书、边实践、边研究、边深化,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规律,是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我将在今后的教育进程中坚持遵循这一规律,一路前行。

    2008年11月,有幸参加了在瑞安举行的温州市历史与社会教研会。作为刚出校门的青年教师,首次参加这样的教研会,感触颇多。两堂常态课,却让人感受到大师的风范,仿若武侠小说中的高手修炼到一定境界,“无招胜有招”。随后,是专题讲座,而蔡永老师的讲座让我激动不已。原因在于,蔡永老师把他个人写作和发表论文的经验告知在座的老师。他谈及较多的论文是《摹课磨课悟课——教师教学特色的三部曲》,他认为:一堂好课就需要仔细的去雕琢、去打磨。有名言说“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要想成功一辈子,必须科学高效地磨练自己一辈子,就像郑渊洁所说的:“要先死亡,再停止学习”。

    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课堂教学这条长河中,摩课只是一个起点,一个基础。回到自己的学校后,我不断地观摩其他教师的课,不断地深入学习、探索;并不断地磨自己的课。因为我知道了摩课的最终目标还是要跳出别人的圈套,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基本形式,而磨课是一个长久的过程。

   肖川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写到:许多的教育探索也并不需要高精尖的仪器与设施,它只需要一颗忠诚、明敏的心,只需要我们对那些视而不见、习以为常的事物进行批判性的审视,只需要我们对那些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事物用心去发现,只需要我们不断咀嚼、反复琢磨、再三玩味那些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常规和说辞,只需要我们试图去改变那些貌似合理的历来如此、大多如此的想法与做法,哪怕是一点点。

   肖川先生的文章真是美文。喜也,怒也,哀也,乐也,无不体现着一种对美的追求和趋从。读完整本书,让我感受到,对待教育,我们必须怀着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和古典的情怀,教学生去如何去发现生活中的真诚、善良和魅力。



    我的感悟:

     精彩语段回放:

    1、“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

    2、多读书、多思考,勇当铁骨教师,使自己的学生成为站直的人。

    3、“你真正的生命是你的思想”, 如果没有思想,人就只是酒囊饭袋、行尸走肉;就会一事无成、枉度此生;当然也就更谈不上个性的魅力和人格的魅力了。

    4、狄金森说过:“没有一艘船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象一页跳跃的诗行/把人带向远方。”

    5、教师读书是关系教育成败的大事。教师不读书,就没有教育理想,就没有教育信念,就没有教育思考,就没有教育智慧,就没有教育活力,就没有教育创新,一句话:就没有教育生命。教师是天生的职业学习者,职业读书人。

    6、名师们各有千秋,底蕴深厚,自成一家,都形成了极富个性的教学风格。有些善于师生互动,有些诙谐幽默、有些挥洒自如,有些注重理念落实。课堂高效而极富生命力,做他们的学生无疑是一件幸福的事,成为这样的老师无疑是极有成就感的。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名师们的成就在于他们平时的积累。

    7、“知易行难” ;“听听激动,回来不动”。

    8、 一堂好课就需要仔细的去雕琢、去打磨。有名言说“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9、郑渊洁所说的:“要先死亡,再停止学习”。

    10、真是美文,它让我们既励志又品文。

    结束语:有志者事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