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51: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服务人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5:33:19

 思考历史教育的目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主编任鹏杰说:历史教育的终极取向在于——用“整体”历史观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做好自己。简言之,就是“服务人生”。

    历史教育有效服务人生,至少有两个要素不能缺席:一是“现在”;一是“思想”。历史教育有效服务人生的前提恰是落脚于“现在”。忽略了“现在”,就会犯鲁迅批评过的痼疾,即一味回顾悠悠过去,展望渺渺未来,惟独对“现在”的问题缴了白卷。教育无“现在”,断无生命力可言!“思想”之于人生的关键意义在于,追问和思考人为什么活着、应该怎样活着它显然是历史教育服务“现在”人生的根本落脚点。人生,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判断和选择的过程,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来自正确的思想。

 服务人生,最终靠正确思想的引领。思想的责任就是返回历史本身来“解蔽”,助人独立地认识自己,从而做好自己。对学生来说,主要的人生任务,无非是完善这样的“一体两面”:一面做好自己;一面做好公民。服务于这个任务,就得在具体的历史教学中,贯穿如下一些历史意识:一是天地人合一克己意识。二是自由即自我控制意识。三是个性与社会性和谐意识。四是独立自主的个性人格意识。个性人格是指个人性格修养所表现出的独立判断和选择的能力,亦即能够控制自己、做好自己,社会进步取决于每一个人的个性人格,教育的最高目的便是发展每一个人的个性人格。  五是,独立判断舆论、共识的意识。六是,淡泊名利选择更好人生目标的意识人“幸福”与否取决于内在的精神感受而非名利,关键在如何自“控”,处理好名利与道德的关系。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最终靠个性人格  它本质上是利他、利民、利国、利人类的。我们应该选择的最好人生目标,就在这里!

认识自己、做好自己,对个人的人生是重要的,对民族、国家、世界的命运也同样是重要的。因为,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国家和世界,只有认识自己,才能真正做好自己。它是整个世界的和平幸福之基,也正是历史教育的终极取向和责任所在。

 

一个人的生命,尤其是一个有价值的生命,其不可缺少的要素应当包含人的思想(智慧)、情感和人格,以及人所特有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活动。因此,所谓“有生命的历史”,也就必然应当首先体现在历史知识深层所蕴含的“进步的真理”和“活生生的社会精神”等方面;体现在“面对历史,我们可以哭、可以笑;可以追思,也可以戏说;可以歌唱,也可以怒骂。历史给了我们宣泄情感、升华体验、深化认识的处所”;历史“给了我们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的广袤的空间,给了我们的心灵自由地舞蹈的宽阔舞台。在历史的荒原中,有我们可以发现的、能够深刻地校正我们观念的最为异己的文化,使我们获得对于我们自身所处状态的一种洞见,从而使我们自己获得应付陌生事物的信心,就是这样我们一次又一次地从狭隘走向广阔”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的历史教学所要教给学生的历史,就必须也必然应当至少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即它应当是“有思想”的历史、“有情感”的历史和“有生活”的历史。而思想、情感和生活的交融,才有可能使我们感受到“人”在历史之中真切“跃动”着的生命。

这,也就应当是所谓“有生命的历史”的基本内涵所在。

“(学习历史)我们更钟情有血有肉的具体形象”。譬如,“老师在提到完颜阿骨打时不经意说到金庸和他的小说,同学们的神经立即高度兴奋起来,有人搬出了‘飞雪连天射白鹿’的对联,大家对其作品有着浓厚的兴趣,……。历史之为历史,在于其留给人有血有肉的回忆与启迪。这样感性的历史怎么可以被过于理性的条条框框缚住手脚?我们愿意听老师旁征博引,多讲些课本外的知识;我们也愿意站在讲台上向别人讲述我们自己眼中的历史;我们更愿意多读一些课外书籍,看一些有关的影视作品。试想,又一个司马迁式的学生很激动却很自信地讲三国讲唐宋讲康熙大帝,是怎样的‘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课堂”究竟是什么?基础教育的课堂在定向上是着力突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即:“第一,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第二,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第三,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第四,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另外,也有人以诗化的语言进一步阐述道:课堂应当是“一个充满着众多生灵喜怒哀乐的地方,一个从灵魂深处氤氲着丝丝甘泉滋润精神家园的地方”;课堂应当是师生生命的一部分,是提升和完善生命的一个场所,是“点化和润泽生命的园地”。因而,它“更加强调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强调对智力的挑战,强调对激情的引发,强调生命对生命的呼唤,强调人性对人性的交流理解,因此更具人文色彩”课堂是促进人的生命不断发展的场所。

在历史新课程标准中,已经把课程目标界定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领域,这实际上也就是从三个不同的维度共同指向了促进人的生命整体和谐发展这一终极目的。由此而言,我们也必须要把课堂定位为是人的“发展场”——即,在这里,人(主要是学生,当然也包括教师)的生命素质、生命质量和生命境界理应得到持续不断的超越与升华。有必要指出,我们在这里所说的这个生命的“发展场”,并不是一个虚无飘渺的所在,而是由以下三个部分有机构成的一个实实在在的整体,即:

首先,历史课堂应当是一个“思维场”,它应当有利于学生高智慧的形成与发展。我们知道,高智慧的生成是离不开学生思维的真正启动和高质量运转的,因此,这就必然要使我们的课堂始终充满着浓郁的思辨色彩,也就是要努力建构一个“思辨的课堂”,一个思想的课堂。

其次,历史课堂应当是一个“情感场”,它应当有利于学生的情感世界在一种自由、和谐的氛围中不断得以陶冶与美化。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就需要历史教师最大限度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学科课程内容中丰富的情感教育素材,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师本身必须要全副身心的融入其中,以情动情,以自己的激情去点燃学生的激情,最终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换言之,也就是要努力营造一个“情感的课堂”,一个激情的课堂。

再次,历史课堂本身就应当是一个“生活场”,它应当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使生命得到不断的成长。毋庸置疑,人的生活是离不开活动的,而课堂生活的第一主角又是学生,因此,在我们的课堂里,如果要使学生的生命潜能真正从沉睡中被唤醒,真正迸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就必须要努力改变过去那种沉闷、呆滞的局面,要让学生这个主体真正“动”起来。——当然,这个“动”,主要是指学生内心世界的“动”,思维的“动”,情感的“动”。换言之,也就是要努力创设一个“活动化的课堂”,一个生活化的课堂。

印度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泰斗、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先生曾深情地说道:“教育的目的应是向人们传送生命的气息。”据此,我们也完全可以同样说,课堂——尤其是以陶冶学生的精神人格境界为根本追求的历史学科的课堂——更应当是直接向学生不断“传送生命的气息”的最重要的场所。我们只有树立起“生命课堂”观,建构起“思辨的课堂”、“情感的课堂”和“生活化的课堂”,才可能实现学生的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和审美生活的和谐统一。也只有在这样的历史课堂里,我们才能够真正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才能够真正让学生和教师都能体验到一种生命的尊严、创造的欢乐,才能真切感受到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的涌动。

 

“历史教育=思想之旅+情感体验”。在我看来,既然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历史教育”则就应当是以人类历史文化的丰厚营养来促使人(学生)的智慧、情感和人格不断得到发展、完善和升华,以促进人的生命整体不断获得发展为根本追求的学科教育。这既是针对目前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误区而言,更根本的是从教育的大视野来审视历史教学。我的意思是想说,教育领域的历史学科,就应当是通过教授历史,发挥历史知识中所蕴含的教化功能,从而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之目的,我们可以依据历史、教育、人这三个基本的要素和框架来解读其实质和本义。从历史教育功能看,应强调其陶冶精神、发展思维及借鉴功能等;从人的全面发展及社会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应强调人文教育、人格教育、审美教育及人与社会、自然之间辨证关系的环境教育;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看,应强调个性、创造性。我认为,目前在中学教育的教学及研究界提出的历史人格教育、历史审美教育、历史创新教育等,都是从人与社会发展对历史教育的要求意义上提出的,是这方面很有意义且有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总之,如果要问历史教育的根本是什么?或者说,历史教育改革与前进的终极目标究竟在哪里?我认为,答案就是一句话,历史教育应当以陶冶和升华人的精神境界为根本。

在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和精神培育之间,我个人认为后者应当是更接近于历史教育的本质,因而也就应当看作是历史教育第一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