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车坊维特拉拆解视频:没有任何借口 一切皆有可能(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2:32:02

  只要你在工作,就免不了与人打交道。

  中国有句古话:“人心是猫眼。”言下之意,人心善变,难以把握。

  甚至有人还这样说:“人心之险,甚于山川。”这真是叫我们对人更加畏惧了。

  但是,要做好工作,我们就得和这些看来不好处理的人打交道。我们该怎么办呢?

  有不少人就会找出种种理由:

  “哎呀,那小子太糟糕了,我一辈子也不想和他打交道……”

  “我不是这个料。与人打交道的事,由别人去做吧……”

  真的是这样吗?决不是。只要我们消灭种种借口,许多看起来难以处理的关系,恰恰是可以处理好的。我曾经就走过弯路。

  我毕业于一所重点大学,但在刚参加工作时,在单位里却郁郁不得志,总是看到领导与同事对我的压抑:漠视我、批评我。这一来,不仅工作没有做好,甚至差点走上自绝的道路。

  但通过对社会和自己的反思,我终于走上“职场零阻力”阶段。

  那让我“大彻大悟”的感悟就是——

  世界不是天堂,你也不是天使!

  前面那句话,是要告诉自己:这个世界本来就是有缺陷的,绝对不是为你量身打造的,更没有一个单位是为你量身打造的。

  对此,你要做的工作,就是要看清客观世界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去适应它,如果有可能,采取建设性的方式去改善它。惟一不值得做的,就是指责、抱怨和自我折磨。

  后面那句话,更是让自己醍醐灌顶:不要认为自己了不起,当你在责怪其他人的时候,你一定要拿镜子照一照自己,你嫌别人无法让你适应,其实,更难让人适应的可能是你自己!

  对此,你要做的工作,就是尽可能以包容和欣赏的心态,与你眼前的人相处。与此同时,不断改善自己,成为他们愿意接纳和喜欢的人。

  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次认识上的飞跃,我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质的变化。当我作为最年轻的代表参加中宣部召开的经济体制改革新闻经验交流会时,我有一个很深的感觉:还是那些当初“很难对付”的人,现在都变成我能接纳和喜欢的人了,而他们,也是更能接纳和喜欢我的人了。某些原来我认为老是阻碍我的人,后来竟然也成了我生命中的贵人!

  当我从最初的心灵“泥沼”中走出来的时候,我期望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反思与觉悟,但很遗憾的是:我遇到的许多人,还困扰在和我同样的问题中,还在感慨:

  “做事难,做人更难!”

  “做人太累了,宁可多做点事,也不愿去应付那些可恶的人!”

  仔细一分析,便发现他们也是犯了和我当初同样的错误:

  对外界期望过高,对自己评价过高。

  在工作中,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受到太多“不公平”的待遇,于是忿忿不平——

  “我对李总这么好,可我就做错一件事,凭什么当众批评我呀,太冷血了……”

  “我和小张条件都差不多。为什么要我做这份工作,他做那份工作呀,太不公平了……”

  “这个月奖金给我分得少了,以后工作我凭什么卖力呀?……”

  “老严能力强不假,可他有什么资格对我指手划脚呀!老同志对年轻人不是应该关心爱护吗?”

  凡此种种,这些理由看起来都有道理。但是他们都忘记了:

  尽管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美好期望,但是,正如佛教所言:“森罗万象许峥嵘。”这世界本来就有差别,有它自己运转的规则,有时还有一点不公平。

  我们面对的人,也并不承担帮你认识这个世界的义务,更不承担让你开心的义务。这一切你得自己来承担。

  与此同时,你还得学会对自己有一个更客观更全面的认识,不要把自己看得过高过大。

  事实上,所谓“难处理的人际关系”并不存在,只要你在内心深处彻底埋葬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就够了。那个幻想就是——

  世界像天堂,我就是天使。

  永远要记住:当我们期望世界是“天堂”,期望别人把自己当成“天使”时,我们与人交往中的种种借口,就找到了最好发展的土壤。我们便会不断以自我为中心,对外界要求越来越多,对自己要求越来越少,结果必然导致与他人的关系越来越糟。

  通过从当初工作困境和人际关系困境走出的体会,我有这样一个心得送给大家:

  把自己一放大,世界就变小;

  把自己一缩小,世界就变大!   

  2.奇迹,从先改善自己开始   

  认识到上述理念,我们就有了处理人际关系的基础。

  而奇迹,是首先从改善自己开始:

  第一,有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

  这是工作中常见的现象:有些人,一遇到问题,首先就责怪他人,从来不想想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够。

  这不仅体现在一般的人际关系中,也体现在当今很重要的干群关系上,对此,我们不妨听一听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的观点:

  “一些干部有个不好的习惯,凡是发生了矛盾,首先在群众身上找原因。一些干部早就脱离了群众,还口口声声说群众难管。”

  卫留成的观点,就像一面“照妖镜”,让某些干部推卸责任的借口无处遁形。

  我们每个人也要拿起这样的“照妖镜”,彻底消灭类似的借口。有问题,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第二,要改善,先对自己有要求。

  《圣经》里说:“与其介意别人眼中的斑点,不如去除我们眼中的光束。”只有首先改变自己,才能“影响”别人,甚至是“最难缠”的人!

  某单位的白领赵晨,在与我们交流时写了一篇文章,值得与大家分享:  

  初涉职场时,我勤快、谦逊,脸上写满了爱憎分明,在研究院院长助理这个岗位上,一心要把工作做好,有很强的责任心。但自己有个突出的性情始终无法克服:冲动,体现在做人和处事上,显得毛躁和幼稚。

  单位有一位年长的同事,才华出众又是领域专家,可是难免的,他也会犯些出人意料的低级错误,我只私下提醒他一下,顺手就帮他改过了。前一段时间,同一个问题出现了两次,我一再提醒。

  不料一个月以后,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恰逢当时任务繁重,我焦头烂额心浮气躁,不及多想就硬生生地说:“跟你说了两次了,怎么还这样?”他当场就愣住了,再没说出一句话来。结果,问题不但丝毫没有解决,还延误了恢复工作的时间,让我不得不加班加点,十分被动。

  万分恼火的我,第二天就在例会上指责他的不协作,甚至激动之下将之前的小过小错也旧账重提,大有对簿公堂得理不饶人的架势。

  随后的日子,我却难过极了。这位原本工作积极的同事,对他当月任务以外的任何事统统不闻不问。而追求完美的我,遇到专业性强的问题根本无法解决,当然,更是不愿与他沟通寻求帮助。一再的痛苦和煎熬中,我甚至想到了调岗离职,来逃避这无法战胜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