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铁龙世嘉自动挡报价:罗伊·马丁纳《改变从心开始》连载四 自我排拒与自我接纳:管理内心的乱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6:13:47

所有的生命都是变动不居的,有各式各样的形式。我们要不是随波逐流,就是抗拒挣扎。

如果快乐地逐流,我们的所见将一如科学的洞见:事物只是时空之中的发生,而那些发生也只是时间之流里的大小旋涡罢了。

如果我们随波逐流——业障的永无止息之流,我们可以在逐流之时细细品味它的本来面目,而不觉得是在受苦。

接纳它,我们就与它合而为一:抗拒它,我们就会受到伤害。

 

——蒂莫西,弗雷克  《禅的智慧》

 

到目前为止,我只暗示了平衡情绪的原则之一:自我接纳。在“未解决的情绪”那一章里,我们检视了情绪这个能量现象有可能转而对抗我们内心的平衡,从而导致慢性疾病。在“诱因”那一章里我们视真实生活里的日常经验为内在骚动的表达,而且进一步的,我们从第三个意识层次,看到了自己通过种种意图而制造出的所有情境。你一旦能深人了解平衡情绪的机制,这个简单的乱流管理法的优雅之处将变得十分明显。基本上,这就是自我解脱的一种手段。因此,首先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自我接纳。

如果我们回顾以往评估我们的生活,多数人都可以找到许多例,像是情感妨碍了前途,或是阻挠了原本较合意的行为。我们的情绪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对这些混乱场面的反应。我们常常为了微不足道的琐事而大发雷霆。(举例来说,辛苦工作了一天或是必须面对讨厌的琐事。)在这些情况下耐心是有限的,上班八小时,面对客户或消费者扮演“好人”角色之后,我们放松了警戒,而没有对我们所爱的人表现出同等的体恤。

当日子不好过时,你或许会开始信,每个人的感受并无多大的选择余地,而生活就是要学习妥协与适应环境。好在人们就像是橘子,如果你挤压它,里面的汁液就会流出来。假设里面是苦涩和愤怒,挤出来的果汁就是苦涩或愤怒,但如果里面是甜美和欢欣,果汁就是甜美而充满欢欣的。借由勤勉地练习一些简单的技巧,我们就能以欢欣喜悦取代苦涩。我们可以不断地演化,就算是身处压力之下,也可以向所爱的人以及其他任何人显现我们的爱与善意。

我们无法妥善处理情绪,乃是源自于自我排拒。我们排拒自己的情绪,只因为我们对它们下了论断,认为它们是坏的、错的,但其实它们并非如此。情绪只不过就是情绪罢了。如果我们可以接纳自己在任何时候的面貌和感觉,就可以释放出大量的生命力;如果我们办不到,被抑制的情绪能量就会转变为压力,对我们造成损害。

人类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人类有能力创造出自我的种种形象,并依此来衡量自身的价值。讽刺的是,在我们创造自我形象的同时,我们也经常在评断和排拒它们,因而施加了不必要的痛苦。任何对自我形象的排拒都会变成自我排拒,而自我排拒是我们大部分问题的根本原因。如果我们抗拒某部分的自己,实际上就是在弱化和摧毁让我们得以生存的心哩和能量基础。多数人并不喜欢他们从一开始就创造出来的自我形象。处理自我抗拒因而变成人类最大的挑战。

自我抗拒的情绪乱流是一股向下的涡旋,它毫无建树可言。为了闪避挑战和痛苦,我们创造出了各种防卫机制,并通过闪躲、否认、压抑、责怪或批判来过滤每一个经验。我们限制了自己的能力,不去表达亲密和情感,不听批评之辞,不寻求帮助,也不去解决内心的冲突矛盾,因而失去了客观性与直觉,最后的结果就是毫无选择的余地。到了那个时刻,我们已经成为自己阴暗面的牺牲者,而彻底活在恐惧之中,成为情绪的人质,只能有限度地回应人和事件。很不幸,我们自己发动了绝大多数的内在情绪噪音或乱流。

请记住:自尊乃是情绪生存的基本要素。如果没有足够的自我价值,人生将是一场痛苦的练习,我们将错失原本可能是充实而令人满意的经验。

 

种种自我排拒的形式

多数人宁可不去感觉某些情绪,这些情绪很可能是由一通唠叨的电话、一封批评的信函或是另一半所做的某件事而引发的,任何事都可能让橘子流出酸涩的果汁。在这些时刻里,我们或许会发现自己以下列四种方式对事件的压力做出反应。再次重申,这些对外在刺激的不同反应方式,都根植于我们如何认知自我。我们或许会通过下列的方式而反应:

●无能的感觉:包括无助、绝望、挫折、沮丧、愤怒、嫉妒、不妥当的感觉、羞耻和罪恶感等。

●打击自己的行为(self-defeating behavior):许多人为了逃离不想要的情绪而畏缩退却,要不然就是变得咄咄逼人,并且往往会滥用转移心智的替代物(例如酒精、药物、毒品),或是转换情绪的替代品(例如食物、巧克力、香烟)。他们会责怪他人,大吼大叫,乱发脾气。有时他们又表现得完全无动于衷或是表面上很镇定。

● 负向信念:这些负向信念都是对特定情绪——譬如生气、沮丧或是性渴望——的强烈寺比判,认为这些情绪是错的或坏的。某些人经验到这类感觉时,会产生极端的羞耻感或罪恶感。

●  自我毁灭的举止:有些人对情绪上无法处理的状况会有另一种反应,那就是不负责任或是表现出具有胁迫性的态度。这种人或许在潜意识里存有想死的愿望,这意味着就某个层面而言,他们是在迎接外来的伤害,或借着种种行动寻求负向的注意力。

在你继续读下去之前,请花点时间沉静谐下来,思索到目前为止所读过的一切。你是否能辨识得出你曾经有过的经验?如果可以的话,你打算在未来如何改变那些反应?你将需要哪些资源,以便做出改变?你可以做些什么来取得更多的资源?

 就我的看法,我们需要克服两大幻觉,以便改变我们的反应模式,它们分别是:

一、外来的因素制造了我们的压力。

二、当我们饱受压力时,需要来自外面的帮助。

你一旦了解了这两种观念以及背后暗藏的信息之荒唐可笑,,就已经走在达到情绪平衡状态的半途中了。因为,如果真的是外在因素造成了内在的骚乱,那么寻找免除压力的保护方法(如逃避、退缩或否认)就是正确的。不过这也意味着:我们是环境的被动受害者,对自己的生活毫无掌控力。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接受是自己引起了内在一切重大的伤害,制造了生活中的灾祸,我们就更能控制命令中枢,学习如何在崎岖的生命道路上清楚地掌稳方向。因此,我们唯一需要外在资源给予我们的帮助,就是一套如何掌握自己的生活以及相互支援的人脉网络。

请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至少两次。

平衡情绪的重点就是要认清所有重要的事情都来自于内在,这是通往内心和谐的第一个线索。我们需要接纳自己,接纳生命是艰苦的,接纳人生中将会有重重的阻碍,接纳我们将会犯下许多错误,以及接纳许多人会误认为我们就是他们苦恼的源头。

等到你彻底领会了上面这段话的每一个字句,请再继续读下去。

没错,一定会有人不喜欢我们,但那并不是灾难。我们没办法取悦每个人。为什么领会这一点有那么重要?因为我们童年的生存训练导致了许多问题。差不多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发展出一条准则:让自己讨人喜欢。事实上,大多数人都学会了同样的或类似的生存原则,那就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该乖乖听话。

下列十条儿童生存守则应该是你所熟悉的,虽然每个人遇到的情况有所不同,有的人遵奉的规则甚至更多一些。

 

十项童年生存守则(勾选出你所认得的)

守则一:父母就是老板,他们的命令必须遵从,除非你能躲得掉。

守则二:父母永远是对的,因为他们知道得更多,而且有着超人的洞察力(他们可以看到你的未来)。

守则三:就算你确信自己是对的,守则二仍然成立。

守则四:你必须无条件地爱父母,因为他们创造了你,给你食物和住所,并且提供玩具和其他物质。

守则五:你必须压抑任何可能被诠释为不爱老板或不同意老板的情绪。

守则六:你必须为老板的感觉负责,因此你必须表现出社会能够接受的态度。你的某些行为可能让老板觉得糟糕和不高兴,或是感觉很好和快乐。

守则七:如果你不能表现出被人接纳的可爱行为,你就是个不值得爱的坏孩子。你将会因此受到老板的排斥,或者被抛弃。

守则八:你多数的真实感觉都是不被接受的,它们对老板有负面的冲击力。

守则九:老板不需要信守他的承诺,不过在任何情况下,你都必须要守信。

守则十:老板可以做不好的事情,即使危害到他的健康和福祉也无妨,因为老板比较年长和聪明。你却必须等到大了,才能沉迷于类似的有害行为。

我仍然记得35年前经历的基本生存训练,这些规贼则是帮助助我去适应人生的。在那个年纪,这些规则或许很有用。然而成年之后,如果还不放掉这种过时的现实世界生存模式,就有可能让自己罹患心理疾病。

心理治疗师把执著于过时的现实观称作“情感转移”” (transference) 。情感转移指的是我们把童年时期对外界刺激的认知与反应发展出的种种方式,不适当地转移到成年后的现实世界。当我们还是孩子时,父母就是一切,他们代表了我们未来的价值观与整个世界。我们假定父母的行事方式就是唯一的方式。举例来说,如果孩子发现自己没办法信任父母,这将被转译为:“你不能信任人类。”孩子会将其设定成放四海而皆准的假定。

父母为我们付出的时间和品质,带给了我们自爱与自尊的基础。所有的孩童都害怕被拋弃,因为对孩子来说,抛弃等同于死亡。如果你在童年时期没有得到基本的安全与保障,世界就会变成一个不安全的地方。另一方面,孩子也可能体验到父母的过度保护。由于父母极度想要帮助子女,所以没给后者机会发展解决问题的技巧,子女一旦长大成人人,可能也会期待别人解决他的问题,而不对自己的生命处境负起任何责任。

纪律也可能是另一个有所不足的领域。要想成功以及在心灵方面成长,纪律是最重要的因素。多数人逃避心灵的成长,因为他们认定这会要求他们遵守太多的纪律。

医学博士斯科特·佩克(M.Scott Peck,MD)在《超越心灵地图》(The Road Less TraveIed,中文繁体字版由“张老师文化”出版)一书中,说了下面这段话:“让我们教导自己与子女受苦的必要及其价值,教他们直接面对问题以及体验其中的痛苦。我曾说过,纪律是我们解决生活问题必备的基本工具。我们会越来越清楚这些工具就是面对痛苦的方法。我们可以借此体验痛苦或各种问题并经历它们,成功地予以解决,在这过程中学习与成长。”“帮助子女和自己学习纪律,就是教他们以及自己如何忍受痛苦和如何成长。”

在佩克博士的书里,他提到了纪律的四种工具:

●  延迟得到满足的时间。

●  愿意负责。

●  致力于真理的追求。

●  学习平衡的艺术。

如果你仔细思考,就会明白我们的内在骚乱多半源自于相反的特质:

●  渴望得到立即的满足。

●  逃避责任。

●  对自己及他他人不真实。

●  无法处理人生不断丢给我们的变化球。

当我们面对内在的乱流时,就必须和自我真正地联结。面对压力时,我们做的最糟的事是:

●  落回童年的生存守则。

●  借着批评和排拒本身的行为和表现接掌父母的角色。

●  停止滋养和爱自己。

 

内在裁判

和病人打交道20年之后,我的结论是:所有内在的乱流或情绪压力,都源于自我排拒。自我排拒究竟来自何处呢?

每个人都有被父母训练后的情绪渣滓。这些残余物就是表意识以及潜意识的记忆,那些令我们觉得恶劣或遭到拒斥的所作所为。父母教导我们哪些行为是错的、危险的、惹人厌的、可爱的、为人接纳的、好的,这些都是为了设定条件来训练我们求生。不幸的是,如果果我们无法达成父母的期待,,将会接受某种惩罚;更糟的是,身为孩童的我们,几乎无法看清行为本身的对错(behavior)和人格的好坏(identity)是无关的。因此,我们受到惩戒或进行修正时,通常只会认为自己有瑕疵,无可救药,而且坏透了。

我们都有所谓的“内在裁判”(inner judge),它们通常以脑海里的话语的形式出现。此内在裁判是父母将我们社会化的结果,而社会化包括了不计其数无可避免的微细精神创伤,它们对于我们的自我评价产生了巨大且持续的冲击。我们以内在裁判取代了父母的角色,不断地吸纳不愉快的感觉。这些不愉快的感觉与我们的某些认同或我们并不认为是对的行为模式有关。这些都是由事件诱发出来的潜意识程式。

一旦某人不同意你的看法,生你的气,不喜欢你,或是当你犯了错以及没有完成任务时,内在裁判便介入、附和与确认你对自己所抱持的某些负面想法。内在裁判将同时批评你这个人以及你的行为,它告诉你说,你是一无是处而且总是以失败收场的人。就某个层面而言,你的某个面向仍然想要你相信自己是个坏人。

以下六种主要因素决定了你将会多么强烈地排拒自己:

一、你的父母无法区分你本身的价值与你的行为。多数人都不晓得,我们的所作所为(行为)与我们这个人(身份)的存在价值是两回事。若要避免这个问题发生,父母在表达他们不赞同子女的某个行为时,应该强调并展现出对子女的爱。最好能通过三阶段的“三明治回馈”(sandwich feedback)来处理:

●  第一是告诉孩子他做对了哪些部分。

●  第二是告诉孩子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以及如何才能改进。

●  第三是感谢孩子愿意倾听及合作,同时要告诉他,父母是多么骄傲能拥有他这个孩子。

二、父母将攸关个人需求与安全的问题与道德混为一谈。譬如孩子偏好某类衣着,因为他所有的朋友都有一件件,但父母却谆谆说教,数落那些朋友的社会地位比较低。或是谈到儿子在学校的表现时,做父亲的总说儿子令他丢脸,他牺牲了这么多才把儿子送进学校,儿子却不知感激云云。每当子女表现不佳、判断错误或是有不同的喜好时,做父母的就让孩子觉得犯了道德上的错误。这种道德化的评断往往导致低落的自我价值感。

三、父母传达负面信息的频率。16岁的孩子通常已经听过18万次什么做得不好、不该做什么、为什么不值得获得某样东西或行为有多糟,以及其他的负面评断,譬如“你到底是怎么了?”“难道你就不能做一件对的事吗?”“你是个笨蛋是不是?”这些信息迟早会沉人孩子的内心,成为未来自我批判的武器。

四、父母管教的一贯性。孩子会持续挑战父母,以查证他们对规则的态度是否一贯。如果规则是随机的或前后不一致,譬如筋疲力尽的父母不再坚持自己立下的家规,那么孩子就会遽下结论:他被惩罚不是因为自己的行为不对,而是因为父母不喜欢他这个人。当规则不能持续一致时,罪恶感就会伴随着行动出现。

五、来自父母的排拒。如果父母退缩到自我之中而忽视了子女,或是为了某件事变得非常生气而排拒孩子,就有可能对孩子的自尊造成非常大的伤害。如此心怀憎恨与疏离,将会证实孩子的想法:自己没有价值或不值得爱。

六、言语上的虐待与排拒。父母一再告诉子女,他们没有价值又不可爱,并以言语来虐待子女,这是除了身体虐待与性虐待之外,一个人所能想象的最糟糕的伤害。言语上的虐待会留下深刻的情感创伤,极大地影响孩子未来的自我评价。

这是我们排拒自己的六个最重要的原因。我们有可能因此而成为自己最糟糕的敌人与批判者。这也是许多人根深蒂固地停留在第一个意识层次的原因,无论他们多么努力地证明自己并得到成功,内心深处仍然有这些恶魔,从而制造出巨大的破坏性,防止他们得到内心的平静。

我们都拥有某些基本需求,如果不能适当地宣泄或处理,可能转而反噬其身,造成内在的骚乱。在多数的情况里,人人都想获得安全保障并免于恐惧,都想被人接纳,为人所爱,有能力,有价值,同时值得信赖。如果我们拥有适度的自尊,我们会以完全不同于缺乏自尊时的方式和策略,来解决生命中的挑战。它给了我们内在的资源,使我们可以:

●  面对自己的恐惧,在进退维谷之际找出解决之道。

●  接受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我们或接纳我们这个事实。

●  接受我们没办法在生命的所有领域都表现得干练优秀,不过如果我们真的迫切地渴望某事,我们可以努力追求它,设法解除阻碍。

●  适应人际间的冲突而不回避它们。

●  接受我们并不是完美的,是会犯错的。

如果我们的自尊降低,一切事情都会起变化。生活将更难应付,我们会经常寻求藏身之处以及逃避之途。我们对治焦虑与冲突的方式,往往是逃避可能会引起不妥情绪的情况,而内在的裁判者也会从旁推波助澜。但最大的矛盾是,尽管内在的裁判尖锐、苛刻且负面,但它仍然让我们觉得好过一些。我们因此证实自己确实是没价值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们确实是不爱我们的,或者我们不能相信任何人。然后我们就可以放松下来,因为没有必要再焦虑什么了;它让我们觉得自己不是那么无能,不是那么脆弱无助。

但切莫被自己哄得就此满足了。最大的逃亡就是被下列说法买通:“对这件事,我已经毫无办法了。”“我就是这副样子。”“如果我不是这样长大的,事情绝不会如此。‘信放弃并不是个好选择,因为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深深冲击着能量体,我们的思想流动到哪里,能量与生命力也随之而运行。

许多人觉察到他们的能量耗损和其他人甚至宠物有着感情上的牵扯。—一如我们在“诱因”那一章所讨论的,我们每个人都是通过周遭的基因形态场和其他有情众生联结。然而多数人并未觉察自己消耗了多少生命能量在过去的事件、遗憾、既定信念(甚至不是我们自己的信念)与损失上面。我们每个时刻的意念都显示了能量的流向,而我们随便地耗费了能源在自己的创伤上。

无论我们采取哪种方式运用生命能量——无论专注于生气与沮丧,还是喜悦与和谐,能量都会在生理上亦好亦坏地显现它自己。如果念头包含了负向的信息、潜藏的恐惧、缺乏自尊、焦虑、担忧或敌意,就是在消耗或阻塞身体里的生命能能量。能量场长时间的不和谐或是衰弱,将导致生理上的机能失调或疾病;思想一旦集中于正向信息以及影像,生命能量就会流通循环到先前阻塞的区域而产生治疗效果。通常我们的思绪是漫无目标的,而且总是来来去去的。

如果我们将某种情绪与某个念头联结在一起,就会得出一个论断,而每个论断都会导致身体里的能量阻塞。举例来说,每次我们评断自己,就在身体里的内分泌系统制造出能量的绊脚石;每一次我们评断别人,也在体内制造出阻碍。这些阻碍是时有时无的。假设你对某个人不高兴,每次一看到或想到这个人,听到他的名字,或者有任何可能的关联时,不愉快的感觉就出现了,同时也在你的能量系统统里制造了阻塞。

我们作的论断越多,越成为自己情绪的人质,而损坏了经络系统里更多的能量,造成身体的僵直与硬化,导致不适与疾病。评断事物或人,往往夺走了我们的生命力!

让我做个有益的区分。评断与意见是不同的:意见不含情绪成分,它是中立的,虽然我们评断手边的事实,不过收到新资料或信宇息时,还是可以轻易改变我们的评断。可是必须要当心一件事,有意见没关系,然而一旦执著于某个意见,仍然会耗掉你的能量。关键就在于不执著以及保持中立。

 

自我接纳

处理负面情绪的最佳办法,就是专注在感觉,而不要把重心放在那种感觉之上的标签或是评断。你感觉到什么?你感觉到的部位在哪里?这份感觉有多么强烈?找到情绪的出处其实并不重要,只因出处从来都不是真正的问题。出处只不过是引发情绪的诱因,它触动了昔日记忆的警铃。你应该接纳眼前的情绪,即使这份情绪让你不自在也不例外。

如果你对自己有负面想法,而且经常感觉自己很糟,那么该怎么办呢?或许你已经将那种情绪锁定在胃部一带,有一股沉甸甸而略带恶心的感觉。我的建议是彻底接纳你的情绪,去感觉你的胃部,安住在那份感觉之上。你甚至应该感谢自己的身体是一具如此完美的机器,它警告你在身体系统中有这么一个能量的阻塞点。自我接纳的基础就是爱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了解我们并不需要改变任何事,只需要和已经存在于体内的爱联结起来。如果不能无条件地接纳自己的本来面目,将使我们排拒自我的全部或其中的一部分。

我发现,促进自我接纳最有力的激励之词就是:“我爱自己,也接纳自己拥有这份感觉。”你可以大声复诵这句话,或是在心中默念。把爱的想法传送到压力所在的部位,观想能量自由地流过你不舒服的区域。在下一章里,我们将更深入地专注于能够加速你接纳自己的种种技巧上。

《圣经》十诫说:“爱你的邻居,如同爱你自己。”就是要我们先毫无条件地爱自己。当我们不能接纳别人的本来面目时,就是施加伤害在自己身上。潜藏的能量法则是:我们所排拒的每一个人,都反映出我们所排拒的一部分自我。所以我们要考虑的一个好问题是:我该如何在不损耗能量的情况下,处理这个人或这件事?毕竟就终极的层面而言,你和其他人是没有分别的。

接纳他人并不意味同意那个人或是放弃我们自己的原则。这句话的含意是不带评断地接受他人的本来面目,即使其中有令人不愉快之处。我们制造出了时空里的这个片刻的情境,只要能量有阻塞,永远有需要学习之处。

我认清每次的事件、创伤、意外、处境和人际关系,都是我制造出的现实的一部分,因此我能够百分之百地接纳它、爱惜它。只有在我毫无条件地接纳他人以及每种处境时,我才算接纳了自己。一开始采取这种哲思的框架可能会消耗一些能能量,但最终它将会成为最少阻力之道。最少阻力之道能导向内在的和谐,损耗较少的能量,,并且能无条件地爱自己和他人。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尽心尽力,选不选择它就在于你了。